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梦:推动汉字走向世界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梦:推动汉字走向世界

  • 作者:赵复兴
  •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935467
  •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 页数:159
  • 定价:¥1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汉语走向世界与汉字走向世界是两个概念。博大精深的汉语,已为世人公认;全球性的学习汉语的热潮,必然会牵动学术界对汉字功能的再认识。
    《中国梦:推动汉字走向世界》一书,综合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符号学等知识,宏观设想,微观证明,雄辩地论证了世界上表意文字——汉字,必将成为跨越国界的交流工具。作为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科技文化底蕴的汉字,以其内涵丰富的表意功能,方便与现代科技文化衔接的独特优势,大行其时,正在以独特的魅力和自身的品质大踏步走向世界。
    文章节选
    《中国梦:推动汉字走向世界》:
    一、对几个概念的准确界定
    (一)关于文字的分类
    分类方法的不同,是由于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的结果。这一点在本书首篇已有过介绍,不再赘述。传统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形态分类法,即根据语言的语法形态和特点进行分类。一般文献皆认为:按形态分类,汉语属“孤立语”。第二,结构分类法,是按照语言的句法结构对语言进行分类的。若此,则汉语属分析语。第三,谱系分类法,是按语言的渊源、亲属关系将其分成若干“语系”,又按这种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若干“语族”,它下面又分若干“语支”。汉语属“汉藏语系”。这些分类法不能解决汉字的“难”或“易”的问题,因为语言≠文字。《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文字》中将文字分为:(1)词符一音节文字,汉字名列其中。(2)音节文字。(3)字母文字。这种根据文字结构特点的分类法,虽然很准确,但是也不能解决汉字“难否”的问题。
    为此笔者提出“母语分类法”:按学习者的母���同所学某种文字的关系,可分为母语文字和非母语文字。任何人学习任何文字,只要是“母语”文字,就比较容易学会。这就意味着,同一种文字对于甲是“母语文字”,对于乙却可能是“非母语文字”,因此,同一种文字,甲和乙学习时的难度差别相当大。在新疆,汉、俄或俄、汉通婚的子女,其家庭内部是汉语、俄语交替使用的,故汉语、俄语都是他们的母语。这就是“语言环境”。如果上汉族学校,汉字就是他们的母语文字。其他民族儿童如果自幼上汉族学校,由于在学校一直说汉语,因此汉语也是他们的“母语”,汉字也是他们的“母语文字”。任何人学习母语文字,皆因有“语言环境”,故比较容易;而对非母语文字的学习,如果有“语言环境”相对也比较容易,否则就非常难。因为语言和文字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先学会了某种语言,然后再学习它的文字;或是边学习某种非母语语言,同时也学习它的文字,就容易得多。例如兄弟民族子弟上汉族学校,学习汉字难度就同汉族一样。例如新疆的一些县、镇,在一条不太长的街道上或一个大杂院里,居住着好几个不同语言的民族。由于必须学会所有的非母语语言,才能跟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因此十来岁的孩子几乎全会说这一范围里所有的非母语语言。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里所有的非母语语言都成了他们的母语。这些孩子长大后再学习童年时期学会的任何一种语言的文字.其效果是名副其实的“多快好省”。这个现象过去一直被忽视,因而造成理论上的一些误判,极大地干扰着人们对非母语文字的学习和认知。
    (二)*难学会的是非母语文字
    “母语文字”,即该文字书写的是其母语。与之相对的“非母语文字”,对于我国汉族人来说,它不仅包括外语,也包括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字。由于本文专门讨论“非母语文字”的学习问题,因此有个标准必须明确:外国人学习汉字、汉语非常难,这个判断正确的前提条件是中国人学习外文、外语“非常容易”,因为都是在学习“非母语文字”。如果中国人学习外语、外文比外国人学习汉语、汉字更困难(不信看看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那副可怜相,即知此言不谬),那么就应该说是“任何人学习任何非母语文字都非常困难”。即衡量外国人学习汉字、汉语的难度,同中国人学习拼读文字的“难度标准”必须相同,否则只强调“汉字难”不仅在逻辑上是错误的,道义上也是不公平的。
    ……
    目录
    **章 筑梦世界文字——仓颉工程
    一、人类社会不可能产生“世界语”,却可能产生“世界文字”
    二、具有国际性的“科技符号”
    三、参照“国际符号”探寻“世界文字”
    四、知、行、验
    五、登“珠峰”兮路漫漫
    六、小结

    第二章 汉字“难”的“攻玉”解读
    一、对几个概念的准确界定
    二、简单的数据统计
    三、汉字的“效费比”优势
    四、结论
    五、一个疑问

    第三章 希伯来文和汉字:两个“马鞍形发展”之比较
    一、背景比较:一逆一顺
    二、鞍坡比较:一缓一陡
    三、结果比较:一成一“?”
    四、影响比较:一优一劣
    五、精英比较:一笑一憾

    第四章 汉字“注音”小史及其他
    一、给汉字注音的“方案”种种
    二、历史评价必须准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