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教育的情调(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的经典之作,为父母和教师而作,助您成为“机智”的教育者。)
QQ咨询:
有路璐璐:

教育的情调(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的经典之作,为父母和教师而作,助您成为“机智”的教育者。)

  • 作者:曾鸣
  •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74539
  •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 页数:182
  • 定价:¥5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61574539
    • 作者
    • 页数
      182
    • 出版时间
      2019年11月01日
    • 定价
      ¥5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研究》探讨了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萌芽期(19世纪以前)、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勃发期(19世纪到1945年)、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调整期(1945年到1992年)和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转型期(1992年至今)。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章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萌芽期(19世纪以前)
    **节 萌芽期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制度基础——欧洲中世纪的行会制度
    二、治理典范——欧洲大陆的中世纪大学
    三、国内环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博弈
    第二节 英格兰“牛桥大学”治理机构的形成
    一、牛津大学治理机构的形成
    二、剑桥大学治理机构的形成
    第三节 苏格兰大学的内部治理
    一、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内部治理
    二、格拉斯哥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的内部治理
    三、爱丁堡大学的内部治理
    第四节 19世纪以前英国大学治理机构评析
    一、大学内部治理成员以师生为主并且规模���大
    二、苏格兰大学与英格兰大学不同治理模式并存
    三、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外部主导模式雏形初现

    第二章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勃发期(19世纪到1945年)
    **节 勃发期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时代环境——工业革命促进高等教育兴起
    二、直接支持——社会办学力量的崛起
    三、UGC兴起——政府与大学关系的转变及影响
    第二节 伦敦大学一会制治理机构的成立及发展
    一、伦敦大学一会制治理机构的成立
    二、伦敦大学一会制治理机构的发展
    第三节 苏格兰大学治理机构的重构与发展
    一、苏格兰大学治理机构的重构——《1858年苏格兰大学法》
    二、苏格兰大学治理机构的发展——《1889年苏格兰大学法》
    第四节 城市大学两会制治理机构的形成
    一、城市大学治理机构校外人员主导的原因
    二、城市大学两会制治理机构的建立
    第五节 “牛桥大学”治理机构权力的更替
    一、牛津大学治理机构权力的更替
    二、剑桥大学治理机构权力的更替
    第六节 19世纪到1945年英国大学治理机构评析
    一、大学治理机构从校内人员为主转为校外人员为主
    二、校外人员主导的两会制与一会制治理机构模式初步并存
    三、校内人员主导与校外人员主导治理机构模式初步并存

    第三章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调整期(1945年到1992年)
    **节 调整期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全面拨款——UGC的转型及影响
    二、政策推动——《罗宾斯报告》的影响
    三、教育环境——英国高等教育需求旺盛
    第二节 “平板玻璃大学”的兴起及其治理机构
    一、“平板玻璃大学”的兴起
    二、“平板玻璃大学”的治理机构
    第三节 多科技术学院的建立及其治理机构
    一、多科技术学院的建立
    二、多科技术学院的治理机构
    第四节 城市大学治理机构的改善
    一、城市大学治理机构的发展
    二、城市大学治理机构的改进
    第五节 “牛桥大学”治理机构的变革
    一、牛津大学法兰克斯委员会改革
    二、剑桥大学治理机构的革新
    第六节 1945-1992年英国大学治理机构评析
    一、学术委员会在治理权力上与治理机构分庭抗礼
    二、校外人员主导的两会制治理机构模式由盛转弱
    三、英国政府对大学治理机构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

    第四章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转型期(1992年至今)
    **节 转型期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市场驱动——大学治理转型的直接原因
    二、政策转向——从《贾勒特报告》到《迪尔林报告》
    三、专业指导——相关教育专业团体的影响
    四、HEFC建立——大学外部财政治理的变化
    第二节 “新大学”的建立及其治理机构
    一、多科技术学院转型为“新大学”
    二、“新大学”的治理机构
    第三节 “牛桥大学”内部治理改革与治理机构
    一、牛津大学内部治理改革与治理机构
    二、剑桥大学内部治理改革与治理机构
    第四节 “老大学”治理机构的完善
    一、提高运行效率——精简治理机构的人数规模
    二、摆正角色定位——评议会*终成为咨询议事机构
    三、追求**治理——以伦敦大学治理机构改革为例
    第五节 1992年至今英国大学治理机构评析
    一、大学治理机构从分散各行其是到统一发展框架
    二、大学治理机构对治理效率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三、教育专业团体对大学治理机构影响不断加大
    四、“老大学”和“新大学”治理机构存异求同

    第五章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特点、经验及启示
    **节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特点
    一、大学内部治理模式及治理机构模式多样化
    二、学术人员的大学治理权力总体为下降趋势
    三、政府通过拨款机构干预大学治理机构运行
    四、大学治理机构外部与内部实施分权和制衡
    第二节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经验
    一、强调通过法律对大学治理机构进行规范
    二、推崇政策文件对大学治理机构实施引导
    三、重视大学治理机构民主与效率的问题
    四、着重大学治理机构与学术委员会的协同
    五、注重大学治理机构与行政机构的配合
    第三节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政府对大学治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大学校级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三、协调大学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关系
    四、提高校外人员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
    五、根据不同大学类型实施相应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