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提问(杨澜30年提问生涯心血之作,从25个环节,层层递进,有效提问,将显著提升你的沟通力和学习力!)
QQ咨询:
有路璐璐:

提问(杨澜30年提问生涯心血之作,从25个环节,层层递进,有效提问,将显著提升你的沟通力和学习力!)

  • 作者:杨澜,果麦文化 出品
  •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3960278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讲述提问方法论的书,也是杨澜黄金30年媒体生涯凝结的心血之作。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在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历,二十二年制作《杨澜访谈录》的过程中,提问不仅成为杨澜的职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她以提问为生,问什么,怎么问,问到何种程度,提问的语气、语调,拿捏的分寸,都与提问者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上千次的深度采访,数万次的提问,让她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问。她相信,提问是认知与沟通的语言方法论。同时提问也是一种底层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问"的能力是每个人都用得上的。每个人都有提问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学习提升这种能力,改善自己的认知与沟通的品质,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学会提问,问出好的问题,是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的生存之道。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提问吧。
    文章节选
    序篇:提问之道 2019年,在我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之际,新华社人工智能主持人问世。"他"中文标准,英文流利,将来讲上百种语言也不在话下;"他"断句准确,没有口误;还有"分身术",可以同时出现在数个新闻现场。"他"会不会抢走我的饭碗啊?
    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主持人应该更适合有固定脚本的新闻播报。对于提问、采访、对谈、论坛等需要互动与即兴的主持形式就不一定胜任了。这两年我正好在制作《探寻人工智能》第二季,在采访人工智能科学家,曾经主管过谷歌大脑的吴恩达时,他突然说:"我觉得你们记者的工作很有趣,要做那么多功课,研究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了解我个人的背景,然后把有针对性的问题提炼出来,并不断追问。这中间一定有一些规律,是可以用算法来表现的。"他越说越兴奋,眼睛里闪着亮光。我却出了一身冷汗:曾经让机器"认"出猫的他,是想创造一个会采访的人工智能主持人吧!
    那他得先从人类的好奇心开始算起。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宝宝。"
    "那我是怎么到你的肚子里去的呢?"
    "嗯……"
    面对孩子的热切追问,多少父母无言以对?
    如果你仔细观察儿童,就会发现,他们对世界和对自我的认知几乎都是从提问开始的。他们刨根问底的十万个为什么正是构建智慧大脑的一砖一瓦。
    研究表明:人类跟黑猩猩98.5%的基因是相同的,有1.5%的基因不同。随之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跟黑猩猩的基因只有1.5%是不同的,可是我们和黑猩猩的现状却有如此大的差异?答案之一就是:语言对于大脑进化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的孩子而言,2-6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它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重合,绝非巧合。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语言能力,正是人类智能发展超越其他动物的重要转折点。我把它称为智能进化的撑杆跳。
    有了语言,人类组织起来围猎、耕作;有了语言,人类向下一代传授经验和技能;有了语言,人类坐在篝火边,讲起祖先的传说和故事,从而有了共同的身份;有了语言,人类汇聚起来,有了氏族、村庄、民族和**;有了语言,人类既能娱乐、八卦,也能够表达出抽象的概念:道德、价值、信仰……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塑造了人类文明。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甚至就是思维本身。
    人类智能的发展,是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我们怎样看待世界、解释世界,怎样看待自己、解释自己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提问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屈原写下《天问》,一口气问了170多个问题,没有一句回答。"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他从天地万象,问到存亡兴废,从吉凶善恶,问到**鬼怪。其思想之开阔,文辞之奇美,酣畅淋漓,令人击节。
    在世界的另一端,一个人因为爱提问而送了命,罪名是"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他的名字叫苏格拉底。他做了什么呢?无非是用连续提问的方式启发人们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是否可靠。"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一般有四层:"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所以呢?""还有别的可能吗?"比如他问学生:"欺骗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答:"是恶行。"苏格拉底问:"那么如果欺骗前来进攻的敌人,算是恶行吗?"年轻人答道:"是善行。对朋友行骗才是恶行。"苏格拉底追问:"在战争中,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们说援兵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兵,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无语。苏格拉底不过是想证明,我们自以为是的观念往往经不起推敲,而真正的智慧,是"自知其无知"。但他的提问方式让不少人觉得难堪、恼怒、羞愤,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承认无知,挑战已知,正是科学兴起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给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极大动力和野心。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郊区有一个叫罗卡角的地方,那里是欧亚大陆的*西端。诗人卡蒙斯的诗句,被镌刻在悬崖之上的石碑:"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大海有涯吗?如果有,大海的那边是什么?海浪拍打着崖壁,发出深沉的嘶吼,告诫每一个向未知出发的人,也诱惑着每一个冒险的灵魂。1492年,那个叫哥伦布的意大利人,带着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望,以及"地球是圆的"的信念,离开欧洲大陆,率船队一路向西行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519年,一个叫麦哲伦的葡萄牙人说:"教会说地球是平的,但我知道地球是圆的,因为我在月亮上看到了地球的影子。我对影子比对教会更有信心。"他毅然离开大陆的怀抱,投身于海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次环球航行。当他们扬起风帆,把大陆远远抛在身后的时候,心中没有恐惧吗?海洋的尽头会不会出现断崖深渊,就如人们所预言的那样?他们会预料到有**他们自己会命丧他乡吗?
    科学的昌明起源于一个又一个好奇和提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会出现什么改变?""还有什么可能?""那个没有被问出来的问题是什么?"提问-假设-证明-新知,人类的认知图谱不断扩充着。真理是成功的假设。地理大发现,生物进化论,蒸汽机的鸣响,飞行器的诞生,人们潜入海底,遨游太空……还有那些始终困扰我们的问题:宇宙的起源,意识的产生,生命的密码……人类对世界的探究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问起来就没完没了。不是说宇宙是无限的吗?而宇宙又在膨胀着,那么它的外面又是什么呢?所知越多,问题就越多。这就像一个圆圈,直径越大,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大。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双翅膀。自然科学往往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答案,但一涉及文化和艺术,答案常常是不确定的、开放的。艺术家们并不急于提供答案,他们甚至鄙视轻率的结论,而更热衷于呈现人性的矛盾和人类的困境。即使盲信让人幸福,提问让人痛苦,他们也选择后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代的元好问看到大雁殉情而发出这样的感叹;"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自己心里的悲伤吗?"卡夫卡可是一个执着的人;"活着还是死去,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无从抉择;"你到底是什么人物?有一种力量,它总是想作恶,又永远想造福。"歌德长诗里的浮士德自我叩问……人类以创作对抗孤独和死亡,又因为*终无法逃脱而拥有某种悲壮。
    什么是艺术?不同时代人类的回答大相径庭。毕加索的《梦》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展现的美有什么不同?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的《布里奥盒子》,杜尚(MarcelDuchamp)的小便池凭什么被称为"艺术"?摄影术出现后,人们问:"绘画已死吗?"人工智能软件"创作"的肖像画出现在拍卖市场,人类的艺术是否又死了一回?倒是中国艺术家徐冰说得干净利索:"你生活在哪儿,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艺术干预生活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而宗教和哲学试图回答问题。
    *简单的提问,回答起来却*费周章。要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需要搬出整部宗教史和哲学史。当佛陀还是悉达多王子时,他看到人间生老病死的诸多苦难,就问:"如何才能消除痛苦与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为了回答这一个问题,他抛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离开了父母妻儿,用了六年的时间艰苦修行,形销骨立,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哲学家们忙活了几千年,试图回答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考问。我们的意识从何而来?有没有天赋的知识?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肉体与精神是什么关系?……他们竭尽一生,试图从不同角度解答这些问题。而他们也因此用各自的方式回答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个提问:*要紧的问题是,你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质疑权力常常是叛逆的开始。陈胜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先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Wollstonecraft)问:"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先生所宣扬的人人生而平等,如果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女性,还算不算真正的平等?"青年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设问:"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并且自答道:"因为忍耐的杯盏已经溢出,人们再不愿被投入绝望的深渊。"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往往来自一个个不肯向常规就范的倔强的提问。
    政治家们特别擅长用提问的方式表达观点。约翰·肯尼迪(JohnF.Kennedy)在就任美国总统的演说中,说出了一句名言:"不要问**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这个**做了什么。"英国第二位女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May)卸任时,说出这样一组数字:在任首相期间,她在议会用140个小时,回答了4500多个问题。
    明辨始于善问。人文主义作家蒙田在《随笔集》中写道:"我知道什么?"在他生活的16世纪,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直接来自上帝的真理,但蒙田却劝他们"请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有可能错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说:"我用来判断一个人的,是依据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他给予的答案。"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津津乐道的,就是和客户之间的问答,不断启发对方找到真正的愿景和使命。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不断追问团队的问题是:"这就是你能做到的*好了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跟学生们说:"如果在一个领域里已经提不出好的问题,就果断地放弃。"
    2012年,在《自然》杂志上,牛津大学数学家,传记作者安德鲁·霍奇斯(AndrewHodges)以连续提问的方式为人工智能先驱阿兰·图灵(AlanTuring)叫魂。
    "必须成为一位伟人,才能被赦免身为同性恋的罪孽吗?"
    "如果是这样,那多伟大才够资格?"
    "在二战中破译纳粹德国恩尼格密码足够伟大吗?"
    "或者还需要发明计算机,顺便再发明人工智能,这样够不够?"
    我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阿兰·图灵在42岁决定剥夺自己的生命时,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他只是在自己的著作《计算机与智能》(ComputingMachineryandIntelligence)的开篇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机器会思考吗?"
    机器真的会思考啦。随着算法、算力、大数据的迅猛发展,2016年以来,人工智能的话题越来越热,也****地挑战了我们对人类智能的认知。究竟什么是人类智能无法被机器取代的部分:记忆,计算,认知,判断,预测,想象,共情,创造……?
    有一个能力常常被低估:提问。
    机器通过大数据学习可以比人类更"聪明"地回答问题,选择解决方案,但它很难问出连续深入的问题。人工智能如一面镜子,让我们从另一个维度认识人类智能。什么是智能的核心?一种定义是:它是探究、管理与预测不确定性的能力。人类探究未知的脚步永不止息,而这种核心能力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试图回答。
    被称为"数学界的恺撒大帝"的丘成桐教授,27岁就证明了卡拉比猜想。他在接受我采访时说:"人类的智慧在于,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能在成千上万个问题中找到*重要的*相关的问题。""人的思维轨迹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比如我一开始是想证明卡拉比猜想是错误的,但做了几年,发现不对,就转过头来重新开始,*终证明了它的正确。这样的过程,机器很难做到。"
    当机器在记忆、计算、博弈、预测等诸多领域超越人类,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把决策权,从叫一碗牛肉面到看什么新闻,都交给机器的时候,提问,这个古老的技能,还掌握在人类自己的手中。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今天或许可以改为:我问故我在。问,就是人类探究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智能的核心。
    机器能拥有价值观吗?当人类想把自己的道德输入机器时,才真正意识到,人类是多么自相矛盾的动物。我们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吗?
    "电车难题"(TrolleyProblem)是一个伦理领域的思想实验:一辆电车高速行驶无法停下,而它前方的两条轨道上各有一个人和三个人,请问你会怎样搬动道岔?在任何一种选择都会造成伤害的时候,你依据什么做出选择?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把这一难题放到网上,场景变成了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前方一边是儿童,一边是老人,行车软件该怎么选择?一边是女人,一边是男人呢?一边是流浪汉,一边是科学家?一边是罪犯,一边是守法的公民?……数百万网友参与调查,人们的回答千差万别。也有意见比较一致的时候:"如果路边的行人多于车内乘客,无人驾驶汽车应该优先保护谁?"大多数人都回答:"行人。"但是,"你会买这样的车吗?"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不会。"
    如果人类尚且无法就价值观达成一致,我们又如何将它赋予机器呢?也许这个问题应该改为:"如何让无人驾驶汽车尽一切可能避免'电车难题'?"
    提问是一种人生态度。总体上来说,成人比孩子的问题少。那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如何逐渐失去了提问的能力的?
    "哪来的那么多问题啊!别胡思乱想!"父母说。
    "把我说的标准答案记下来!"老师说。
    "你是在挑战我的权威吗?"上司说。
    "问这个有什么用?会改变什么吗?反正不会让你多挣钱。"朋友说。
    当一个个提问被制止、扼杀、贬低,久而久之,人们懒得去问,甚至懒得去想了,好奇心被压制,独立思考和批评性思维的能力也进入休眠。好消息是,今天我们的观念和教育模式正在被重塑。从偏重教知识,教答案,到教方法,教提问,鼓励终生学习。还包括突破边界,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思维,把审美带入科学……打开观念的束缚,我们的孩子正变得更善于提问。通过提问,我们探索新知,启发想象,增进自知,达成共识,去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
    提问是一门手艺。它既是天赋的能力,也是习得的本领。记得我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到北京**家五**酒店长城饭店的市场部接受面试。面试官在询问了我的学业表现和兴趣爱好等一系列问题后,问:"杨小姐,我需要问你的问题都结束了,现在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我愣住了:怎么,被面试的还需要提问吗?慌张中急不择言:"请问,你们市场部是卖什么的?"我还以为市场部是酒店大堂里的小卖部呢!所幸的是,我的传媒生涯让我的提问能力得以复活和强化。在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历,二十二年制作《杨澜访谈录》的过程中,提问不仅成为我的职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上千次的深度采访,数万次的提问,让我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问。美国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RobertMcKee)写道:"只有天才而没有手艺,就像只有燃料而没有引擎一样,只能像野火一样暴烈燃烧,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写作的秘密在于不断地写作,提问的秘密在于不断地提问。我强烈地意识到:提问是认知与沟通的语言方法论。而且提问是一种底层能力,每个人都用得上。
    提问有它的质感。这不仅是某一个问题的语言表达的品质,也包含着提问背后的视野和格局,包含着事实的准确和思考的深度。我一直认为,在采访和沟通中固然需要临场应变与发挥,但事先扎实的"功课"才是真正靠谱的朋友。简单做过一个统计,每次专访前,我都要阅读十万到二十万字的书籍和资料,以期对受访者和他所在的专业领域有基本的了解。有时,看一本书并不保证能够产生一个好问题,但起码让我避免了十个愚蠢的问题。这也让我自觉不自觉地始终在学习,积累下来的阅读量有上千本书。当然,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就像食粮,喂养的是想象和创新。
    提问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罗伯特·麦基在总结好莱坞电影剧本的创作规律时,提出:"故事有它的普遍形式,但没有什么公式。任何兜售商业成功范本和故事速成模式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提问也有自己的普遍形式。有时有闭合的大情节,有时是开放的、拼贴式的小情节。采访者要考虑提问的结构:首先,要找到主线,贯穿整个采访的脉络是什么?提问与提问之间有什么内在逻辑和联系?其次,提问是有其背景和参照的。如何为观众带来故事背后的"意义"或"意味",就需要把一个人和一件事放到一个更大的图景中,揭示其代表性和相关性。*后,提问的顺序怎样*有效?无论是线性提问,还是闪回跳跃的非线性提问,都有人物,有场景,有冲突,有悬念,有发展,有危机,有转折,有高潮,有结局。采访者要吸引观众,诱导他们跟随自己去探秘,又要让他们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提问有事实型的问题(Who,What,When,Where,Why)探究前因后果;也有假设型的问题(Whatif)打开想象,这也被称为"反事实思维能力",是人类思考世界存在的其他可能性的能力。如有记者问任正非:"如果特朗普(DonaldTrump)给你打电话你会跟他说什么?"再如:"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一年,你将如何度过?"我在采访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时问他:"如果你和邓小平换个位置,你们的命运会有什么改变?"他哈哈大笑说:"我相信他依然会成为伟大的领导人,而我,可能还没有走到他的一半,就被打倒了。"通过虚构的**化的场景,逼近思想和情感的真实。我们被带进一个个并不熟悉的世界,而在那里的深处又发现自己的人性。
    提问是一种"流"。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犹如音乐,有起承转合,迂回曲折,也有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提问的节奏感非常重要,如果"包袱皮"太厚,观众不明白你到底要问什么,疏离感就产生了。过急过快,没有给受访者充分的时间回答,就会让人有匆忙赶路、疲于奔命的感觉。一个问题表面的意思是什么,潜台词又是什么?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是刨根问底,还是戛然而止,是酣畅淋漓,还是意犹未尽,都是火候和分寸的把握。提问有其品味的高低。这些分寸的拿捏,与提问者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我喜欢的一种提问路径,是在故事高潮处,突然变换一个思路,反向提问,其意象就像李白写的"碧水东流至此回"。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说:"人生*大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另一种是,得到了。"我试图在完成一个人的主线故事后,揭示命运的反讽。那就是,当历经磨难,梦想成真的时候,他是否就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呢?这样的戏剧感会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空间。
    提问还是一种游戏,有种种制约条件。通常受访者不会给予超过**的时间,有时甚至只有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十分钟。他们还可能给出一系列前提条件,比如私人感情不能问,一些经历不愿被提起。采访当天的天气、交通、身体状况、情绪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有限制反而激发好胜心,随之而来的紧迫感和压力,让人的精神处于高度集中和兴奋的状态,有时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了解到每一次采访都有其局限性,时间,背景,话题,情绪……提问都必须取舍。背景越宽泛,提问者的知识越稀薄,提问就充满陈词滥调。越聚焦,越有深入的体验,就会产生新颖的提问,带给观众意外发现的新鲜感和愉悦感。提问的魅力还在于无论你做了多少精心的准备,总有你无法控制和预测的情况发生,而其中之美,让你充满生机,保持活力。
    吴恩达先生如果读了这本书,是否能对他写出关于提问的算法有所帮助,我不知道。如果他果真创造出一个善于提问的人工智能主持人,我很愿意跟它比赛一下。可是,输赢的标准是什么呢?
    从业45年的美国**访谈节目主持人拉里·金(LarryKing)写过一本书《拉里·金沟通现场》。我喜欢它的原文标题:HowtoTalktoAnyone,Anytime,Anywhere:TheSecretsofGoodCommunication。很霸气,是不是?
    我没有那么大的企图。我的读者大概也不需要以提问为职业。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提问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学习提升这种底层能力,改善自己的认知与沟通的品质,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如果一定要为提问之道加一个副标题,我愿意这样表述:"认知与沟通的方法论--如何更好地提问。"
    好吧,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提问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