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鬼谷子》研究(文史哲研究丛刊)
QQ咨询:
有路璐璐:

《鬼谷子》研究(文史哲研究丛刊)

  • 作者:许富宏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8972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87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鬼谷子》是我国历史上**部在充分探索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论述劝谏、建议、协商、谈判和一般交际技巧的一部书。自人类历史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形成了上自国君、三公、卿大夫以至基层佐吏组成的宝塔形的**机构。在这个机构中,皇帝、国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以下三公、宰相之类,则在一人之下,干万人之上。依次类推,统治**的每一个成员在他所管辖的范围中,就是真理的象征,他说的话就是“国法”,让谁死,谁就死,让谁活,谁就活,下级或一般老百姓说话、做事不合心意或犯了忌讳,无论其动机如何,本意如何,都有可能遭殃,甚至掉脑袋。从*高层言之,遇上一个昏君,即使弄得**到了败亡之地,大臣也不敢说,说了就可能死。《史记‘殷本纪》中说:“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日:‘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日:‘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微子等遁去,是知其谏也无益,虽然知道造成的结果是**灭亡,也只好甩手不管;比干觉得责任重大,不忍心不管,结果被杀,连心也被挖出。比干自然赢得了后人的崇敬,孔子过其墓也要两手扶轼,表示出无比的敬意。但他的命丢了,而且丢得毫无效
    文章节选
    **章 《鬼谷子》伪书说辨正
    **节 《鬼谷子》“伪书说”的表现及文献依据
    一、《鬼谷子》“伪书说”检核
    《鬼谷子》是纵横家**下来的惟一子书。自唐以来,其真实性一直受到怀疑,伪托之说,几乎已成定论。l984年版《辞源》修订本仍持“不类汉以前人所作”之说。1999年新版《辞海》亦日:“实系后人伪托。”《中文大辞典》也认为“鬼谷子事迹不明,此书亦后人所作”。这些工具书代表了过去人们的一般看法。“伪书说”认为《鬼谷子》后出,既不是先秦时期的著作,也不是鬼谷子所作,书乃汉以后好事者伪托。
    *早提出《鬼谷子》一书真伪问题,否定鬼谷先生著作权的是唐代的柳宗元。他在《辩鬼谷子》一文中说:
    元冀好读古书,然甚贤《鬼谷子》,为其指要几千言。《鬼谷子》要为无取。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盩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而世之言纵横者,时葆其书,尤者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陿。使人狙狂失守,而易于陷坠。幸矣,人之葆之者少。今元子又文之以指要,呜呼,其为好术也过矣。
    柳宗元认为“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则在他看来,刘向没有上奏过《鬼谷子》叙录,班固《汉书•艺文志》也没有收录,因此,《鬼谷子》至少是班固以后才出现的,也就是说,《鬼谷子》是东汉以后的作品。又云“晚乃益出七术,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则《鬼谷子》中《本经阴符》一部分更是魏晋以后的东西。既然如此,《鬼谷子》一书就不是先秦时期的作品,其作者也不是鬼谷先生。《鬼谷子》是后世出现的一部伪书。
    ……
    目录

    前言
    上编 《鬼谷子》真伪考辨
    **章 《鬼谷子》伪书说辨正
    **节 《鬼谷子》“伪书说”的表现及文献依据
    第二节 《鬼谷子》不伪的文献考察
    第二章 从出土文献看《鬼谷子》的真伪
    **节 《符言》与马王堆汉墓帛书、阜阳竹简比较
    第二节 《本经阴符七术》与帛书《经法》、郭店楚简的比较
    第三节 《捭阖》、《反应》等篇与帛书《称》、郭店楚简《语丛四》的比较
    第四节 《揣》、《摩》等篇与郭店楚简《语丛四》的比较
    第三章 从传世文献看《鬼谷子》的真伪
    **节 《鬼谷子》与《邓析子》内容相同部分比较
    第二节 《鬼谷子》与《管子》的比较
    第三节 《鬼谷子》与《战国策》、《淮南子》等其他传世文献的比较
    第四章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鬼谷子》的真伪
    **节 阴阳五行思想的发展与《鬼谷子》的成篇时代
    第二节 认识论的发展与《鬼谷子》的成篇时代
    第三节 “因”论的发展演变与《鬼谷子》的成篇时代
    第四节 对“圣人”认识的发展与《鬼谷子》的成篇时代
    第五节 从时代环境看《鬼谷子》的成篇时间
    第五章 从汉语史的角度看《鬼谷子》的真伪
    **节 《鬼谷子》的古音与用韵
    第二节 《鬼谷子》的古音规律
    中编 《鬼谷子》作者与成书
    第六章 《鬼谷子》的成书过程与作者
    **节 《鬼谷子》的篇目分类
    第二节 《鬼谷子》各部分的作者
    第三节 《鬼谷子》的成书过程
    第四节 《鬼谷子》的注本
    第七章 鬼谷子的生平与时代
    **节 鬼谷子其人考
    第二节 鬼谷地名考
    第三节 “鬼谷”得名的由来
    第八章 《鬼谷子》的学派归属
    **节 学术界关于《鬼谷子》学派归属的争议
    第二节 《鬼谷子》是对春秋以来行人活动的理论总结
    第三节 《鬼谷子》对纵横学说的理论构建
    第四节 《鬼谷子》的成功理论
    下编 《鬼谷子》思想
    第九章 《鬼谷子》哲学与军事思想
    **节 《鬼谷子》哲学思想
    第二节 《鬼谷子》军事思想
    第十章 《鬼谷子》心理学与社会学思想
    **节 《鬼谷子》心理学思想
    第二节 《鬼谷子》社会学思想
    第十一章 《鬼谷子》文艺思想
    **节 《鬼谷子》文艺理论
    第二节 《鬼谷子》美学观点
    第三节 《鬼谷子》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
    附录一 民国时期一部重要的《鬼谷子》注本——尹桐阳《鬼谷子新释》之价值
    附录二 《鬼谷子》研究论文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