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宝礼堂宋本书录(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宝礼堂宋本书录(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

  • 作者:潘宗周 藏,张元济 撰,程远芬 整理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96874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寶禮堂宋本書錄》四卷附錄一卷,南海潘明訓藏,海鹽張元濟撰。該書共著錄宋版一百十七部、元版六部。每書著錄書名、著者、版本、完缺、冊數、遞藏源流、序跋題記、行款版式、牌記、刻工和藏書印鑒。特別珍貴的版本還附有校勘記。藏書印鑒保存了原印的款式,文字則予以隸定。是研究版本學、目錄學、校勘學、藏書史的重要成果和參考資料。其內容詳盡、體例嚴整,是具有典範意義的善本書錄。本次出版,修訂對標點欠妥之處進行了改正,對文字排校错误進行了校正,對《書錄》原有的訛誤做了校勘,並加校勘記。書後增加了《書錄》各版本的序跋、整理前言,以及對潘宗周藏書事蹟的記述、研究文字,以及《雲間韓氏藏書題識《藏園群書經眼錄》《中國版刻圖錄》《寒雲藏書題跋輯釋》著錄寶禮堂藏本的信息,與《書錄》互相參證,有助於全面認識寶禮堂藏書的來龍去脈和版本鑒別。本次還增加了《寶禮堂宋本書錄》的綜合索引,包括書名、著者、序跋者、刻工、刻書鋪號、牌記、藏書家及藏書印鑒等。
    目录
    整理説明一 張元濟序一 潘宗周自序九 經部一一 001周禮鄭注二部一一 002儀禮要義一六 003禮記鄭注二部一七 004京本點校附���重言重意互注禮記 二〇 005禮記正義二一 006春秋經傳集解二五 007纂圖互註春秋經傳集解二七 008附釋音春秋左傳註疏二八 009春秋公羊經傳解詁二九 010春秋公羊疏三〇 011春秋名號歸一圖、春秋二十國年表、 春秋圖説三二 012春秋五禮例宗三三 013春秋傳三六 014九經正文三七 015孟子注疏解經三九 016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〇 017大廣益會玉篇四二 018集古文韻四四 019韻補四六 史部四七 020史記集解四七 021史記集解附索隱正義五〇 022漢書二部五一 023後漢書二部五四 024三國志五六 025隋書二部五七 026唐書五九 027京本增修五代史詳節六一 028資治通鑑六二 029資治通鑑綱目六二 030通鑑紀事本末六七 031古史六八 032新雕重校戰國策七〇 033五朝名臣言行録、三朝名臣言行録 七六 034漢雋九〇 035通鑑總類九二 036輿地廣記九二 037新編方輿勝覽九六 038四明續志九七 039咸淳臨安志九八 040通典一〇〇 041西漢會要一〇一 042東漢會要一〇二 子部一〇三 043纂圖互註荀子一〇三 044音點大字荀子句解一〇四 045袁氏世範附集事詩鑒一〇五 046麗澤論説集録一〇七 047武經龜鑑一〇八 048傷寒明理論、方論一〇九 049傷寒要旨一一一 050本草衍義一一四 051景祐乾象新書一一五 052古三墳書一一八 053嘯堂集古録一二〇 054百川學海四種一二三 055事類賦一二五 056册府元龜一三一 057太學分門增廣聖賢事實、漢唐事實 一三二 058重雕改正湘山野録續録一三三 059揮麈録一五二 060妙法蓮華經一五七 061北山録一五七 062北山録附注解一五九 063翻譯名義集一六〇 集部一六二 064陸士龍文集一六二 065黄氏補千家集註杜工部詩史 一六四 066分門集注杜工部詩一六六 067孟浩然詩集一六七 068韋蘇州集一六九 069唐陸宣公集一七〇 070增廣註釋音辯唐柳先生集别集 外集附録一七二 071河東先生集外集一七四 072皇甫持正文集一七六 073唐女郎魚玄機詩一七七 074鉅鹿東觀集一七九 075范文正公集别集一八二 076曾南豐先生文粹一八三 077歐陽文忠公集一八四 078歐陽文忠公内制集一八五 079樂全先生文集一八五 080東萊標註老泉先生文集一八七 081臨川先生文集一八八 082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一八九 083東坡集一九一 084東坡先生後集一九三 085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 先生詩二部一九四 086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九七 087東萊吕太史别集一九八 088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一九九 089友林乙藁二〇四 090後村居士詩集二〇五 091六臣注文選二部二〇七 092河岳英靈集二〇九 093竇氏聯珠集二一一 094聖宋文選二一二 095迂齋標註諸家文集二一三 096迂齋先生標注崇古文訣二一五 097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二一七 098應氏類編西漢文章二一八 099詳注周美成詞片玉集二部二二〇 元本附二二九 100戰國策二二九 101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録二三〇 102南海志二三一 103文正公尺牘二三一 104知常先生雲山集二三二 105精選古今名賢叢話詩林廣記 二三四 附録一:序跋及論述二三五 一、 潘世兹《寶禮堂宋本書録·影印前言》 二三七 二、 程遠芬《寶禮堂宋本書録·整理説明》 二四〇 三、 柳向春《寶禮堂宋本書録·整理説明》 二四二 四、 倫明《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潘明訓》 二四四 五、 徐信符《廣東藏書紀事詩·潘宗周 寶禮堂》二四五 六、 何多源《廣東藏書家攷·潘明訓》 二四七 七、 潘世兹《寶禮堂收集宋刊記》 二四八 八、 周退密、宋路霞《上海近代藏書紀事 詩·潘宗周》二五三 九、 鄭偉章《文獻家通考·潘宗周》 二五五 十、 杜澤遜《張元濟與〈寶禮堂宋本書録〉》 二五九 附録二:《雲間韓氏藏書題識彙録》摘鈔 二七七 一、 禮記二七八 二、 三國志二八〇 三、 通鑑紀事本末二八〇 四、 袁氏世範、增廣世範詩事 二八一 五、 傷寒要旨二八四 六、 東坡集二八六 七、 樂全先生文集二八七 附録三:《文禄堂訪書記》摘鈔二八九 一、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 二九〇 二、 孟子注疏解經二九一 三、 新雕重校戰國策二九一 四、 漢雋二九一 五、 咸淳臨安志二九二 六、 武經龜鑑二九二 七、 嘯堂集古録二九三 八、 孟浩然詩集二九四 九、 河東先生集外集二九五 一、 皇甫持正文集二九五 一一、 東萊標注老泉先生文集 二九五 一二、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九六 一三、 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二九六 附録四:《藏園群書經眼録》摘鈔二九七 一、 周禮注三〇〇 二、 禮記正義三〇〇 三、 纂圖互註春秋經傳集解三〇一 四、 春秋公羊經傳解詁三〇一 五、 春秋名號歸一圖春秋二十國 年表春秋圖説三〇二 六、 春秋五禮例宗三〇二 七、 孟子注疏解經三〇三 八、 史記集解三〇三 九、 史記集解索隱正義三〇四 一〇、 漢書集註三〇四 一一、 後漢書注九志注補三〇五 一二、 五朝名臣言行録三朝名臣 言行録三〇五 一三、 咸淳臨安志三〇六 一四、 音點大字荀子句解三〇七 一五、 麗澤論説集録三〇七 一六、 傷寒明理論三〇七 一七、 古三墳書三〇八 一八、 百川學海三〇九 一九、 册府元龜三一〇 二〇、 揮麈第三録三一二 二一、 北山録注三一二 二二、 北山録注附北山録注解 隨函三一三 二三、 黄氏補千家註紀年杜工部詩史 三一四 二四、 韋蘇州集三一四 二五、 唐陸宣公集三一五 二六、 唐女郎魚玄機詩三一五 二七、 曾南豐先生文粹三一六 二八、 東萊標註老泉先生文集 三一六 二九、 東萊吕太史别集三一七 三〇、 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目録 三一八 三一、 文選注三一八 三二、 迂齋標註諸家文集三二一 附録五:《中國版刻圖録》摘鈔三二三 一、 周禮注三二六 二、 儀禮要義三二六 三、 禮記注三二七 四、 禮記正義三二七 五、 春秋公羊經傳解詁三二八 六、 春秋公羊疏三二八 七、 史記集解索隱正義三二九 八、 後漢書註三二九 九、 三國志注三三〇 一〇、 五朝名臣言行録三三〇 一一、 咸淳臨安志三三一 一二、 武經龜鑑三三一 一三、 傷寒要旨三三二 一四、 本草衍義三三二 一五、 古三墳書三三二 一六、 事類賦注三三三 一七、 册府元龜三三三 一八、 陸士龍文集三三四 一九、 孟浩然詩集三三四 二〇、 河東先生集三三四 二一、 唐女郎魚玄機詩三三五 二二、 鉅鹿東觀集三三五 二三、 曾南豐先生文粹三三六 二四、 歐陽文忠公集三三六 二五、 樂全先生文集三三七 二六、 新校正老泉先生文集三三七 二七、 東坡集三三七 二八、 文選注三三八 二九、 竇氏聯珠集三三八 三〇、 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三三九 三一、 詳註周美成詞片玉集三三九 三二、 大德南海志三四〇 附録六:《寒雲藏書題跋輯釋》著録寶禮堂藏書 簡目三四一 一、 宋婺州唐宅刻《周禮》三四二 二、 宋紹熙刻宋元遞修本《禮記正義》 三四二 三、 宋龍山書院刻《纂圖互注春秋經 傳集解》三四二 四、 宋刻《春秋名號歸一圖》、《春秋二十 國年表》、《春秋圖説》三四二 五、 宋余氏刻《春秋公羊經傳解詁》 三四三 六、 宋刻元修本《孟子注疏解經》 三四三 七、 宋黄善夫刻《史記集解索隱正義》 殘本(《平準書》、《刺客列傳》) 三四三 八、 宋黄善夫刻《後漢書》三四三 九、 宋刻《京本增修五代史詳節》 三四四 一〇、 宋刻遞修本《輿地廣記》三四四 一一、 元刻《新編方輿勝覽》三四四 一二、 宋刻《西漢會要》三四四 一三、 宋刻《東漢會要》三四五 一四、 宋刻《纂圖互注荀子》三四五 一五、 宋刻《傷寒明理論》三四五 一六、 宋紹興刻《古三墳書》三四五 一七、 宋刻《百川學海》三四五 一八、 宋刻《册府元龜》殘帙三四六 一九、 宋刻《揮麈第三録》三四六 二〇、 宋刻《妙法蓮華經》三四六 二一、 宋刻《北山録》三四六 二二、 元刻《北山録》附《註解隨函》 三四七 二三、 元詹光祖刻《黄氏補千家注紀年 杜工部詩史》三四七 二四、 宋刻《韋蘇州集》三四七 二五、 元刻《唐陸宣公集》三四七 二六、 元刻《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 三四八 二七、 宋刻《皇甫持正文集》三四八 二八、 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唐女郎 魚玄機詩》三四八 二九 、 宋刻《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三四八 三〇、 宋刻《東坡先生後集》三四九 三一、 元建安虞氏刻《增廣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三四九 三二、 元建安虞氏刻《增廣校正王狀元 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殘本 三四九 三三、 元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三四九 三四、 宋嘉泰吕喬年刻《東萊吕太史别集》 三四九 三五、 宋嘉定刻《友林乙稿》三五〇 三六、 宋刻元修《後村居士集》三五〇 三七、 宋紹興明州刻遞修本《文選》 三五〇 三八、 宋刻《聖宋文選全集》三五〇 三九、 宋慶元刻《新刊國朝二百家名 賢文粹》三五一 四〇、 宋刻《詳注周美成詞片玉集》 三五一 四一、 宋刻《詳注周美成詞片玉集》 三五一 四二、 元刻《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録》 三五一 四三、 元刻《精選古今名賢叢話詩林 廣記》三五二 綜合索引 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