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白话后汉书【通译本】(全二册)余秋雨 策划题签,朱永新 钱文忠 鼎力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白话后汉书【通译本】(全二册)余秋雨 策划题签,朱永新 钱文忠 鼎力推荐

  • 作者:(南朝宋) 范晔撰;程新发译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ISBN:9787545549423
  •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 页数:1144
  • 定价:¥1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后汉书》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主要记载了从光武帝建武元年(25)起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分为十纪(记历代帝王之事)、八十列传(记重要人物言行事迹)和八志(司马彪续,记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文章节选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刘秀是高祖的九世孙,景帝生下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下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下郁林郡太守刘外,刘外生下巨鹿郡都尉刘回,刘回生下南顿县令刘钦,刘钦生下光武帝刘秀。刘秀是长沙定王刘发这一支脉的后裔。九岁时,刘秀丧父,由叔父刘良抚养成人。刘秀身高七尺三寸,蓄一副漂亮的美须髯,浓眉,阔嘴,前庭饱满,鼻梁挺直。刘秀自幼热爱稼穑,勤于农事,哥哥刘(字伯升)却志向不同,喜欢结交士人,与游侠交往,因此,常嘲笑刘秀胸无大志,专事农业,就像先祖刘邦的二哥刘仲。王莽天凤年间,刘秀来到长安,学习《尚书》,略通经书大义。
    王莽末��,很多地方遭受蝗灾,灾荒连年不断,盗贼蜂起。地皇三年,南阳郡发生饥荒,世族大姓的门客也有许多人沦为盗贼。当时,刘秀在新野县担任小吏,前往宛县卖米。宛县人李通等,借图谶劝说刘秀,他们说:“刘氏还会复兴,李氏将要辅佐刘氏。”*初,刘秀并未把此话当真。但哥哥伯升喜欢结交客人,刘秀知道哥哥一定会乘机图谋大事,而且,王莽新朝的败象已经显露,天下陷于混乱,因此,刘秀与豪杰们商定,开始购买箭弩等武器。当年十月,刘秀与李通的堂弟李轶等,在宛县起兵,这一年刘秀二十八岁。
    地皇三年十一月,有彗星在周地张出现。刘秀率领门客,回到舂陵乡。当时,刘伯升已经聚集了大队人马,起兵反抗王莽。世家子弟害怕造反不成,会连累宗族,纷纷逃走、躲藏,还说“伯升要害我”,及至看到刘秀与随从穿着绛红色衣服,戴着高冠出现,大为震惊,说“像这样敦厚的谦谦君子,都起兵造反了”,这才安下心来。刘伯升

    招兵买马,联合新市兵、平林兵,与其主帅王凤、陈牧一起,向西攻下长聚。起义初,刘秀骑牛作战,直到杀了新野县尉,才骑上战马。起义军在唐子乡烧杀抢掠,又杀了湖阳县尉。军中士卒瓜分财物不均,产生矛盾,既而生恨,有人要杀刘氏兄弟。刘秀及时将刘氏族人抢来的财物收集起来,分给众人,这才平息众怒,众人皆大欢喜。之后,义军攻下棘阳县,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相遇,义军与王莽军在小长安大战,战事不利,义军仓皇后撤,退守棘阳县。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义军与甄阜、梁丘赐在沘水西岸再战,大败王莽军。义军斩杀甄阜、梁丘赐。刘伯升率领义军,在淯阳大败王莽的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义军围困宛城。
    更始元年二月辛巳日,义军首领拥立刘圣公(刘玄)为天子。天子任命刘伯升为大司徒,任命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更始元年三月,刘秀与诸将率领一支人马,攻打昆阳、定陵、郾邑,攻下了这些县邑。义军缴获马、牛、财物无数,谷物多达数十万斛。刘秀等人将缴获的粮食,输送给围困宛城的义军将士。王莽获知甄阜、梁丘赐已经战死,汉室又有新天子即位,惊恐万状,派遣新朝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领百万大军,其中有披甲武士四十二万,前来镇压义军。更始元年五月,新朝大军进抵颍川郡,与严尤、陈茂率领的王莽军会合。在此之前,刘秀为舂陵侯佃户欠缴租税之事,到过严尤的府衙,严尤看到刘秀,颇为惊讶。当时,宛城有投降的汉军将士来到严尤处,告诉严尤,刘秀对缴获的财物,分毫不取,而且懂得用兵。严尤笑道:“是那位蓄有美须髯、浓眉阔嘴的男子汉吗?他竟然不爱钱财!”
    当初,王莽征召懂得兵法的士人,有六十三家数百人,统统任命为军吏,命令他们负责选拔、训练战士。王莽还招募许多猛士。讨伐义军的王莽军队,一时间旌旗蔽野,辎重车队,绵延千里。当时有一巨人叫巨无霸,身高一丈,腰粗十围,王莽命他为垒尉。王莽军中还有虎豹、犀牛、大象等猛兽,王莽欲用猛兽来展示军威。秦、汉以来,朝廷出兵打仗,还从未有过这么大的阵势。刘秀率领数千义军将士,在阳关往来巡视。义军将士看到王寻、王邑的军队人数如此众多,急忙返回,驰入昆阳城报告。义军将领闻知消息,人人惊恐,担心这次造反会失败,还会连累妻子儿女。有人提出解散义军,返回家乡。刘秀听罢,慷慨陈词道:“我们的粮草不多,王莽军声势浩大。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仍然有获胜的机会,一旦解散,势必难以保全。目前宛城还未攻破,围困宛城的义军还不能前来相助。昆阳城一旦被破,旦夕之间诸路义军就会瓦解。在此紧要关头,大家一定要同心协力,肝胆相照,共谋大事,绝不能后退!怎么能在此时此刻思念妻儿,想着返回家乡,守护妻儿、财物?”诸将听了刘秀的慷慨陈词,愤然作色,怒斥刘秀:“刘将军怎么敢这样讲话!”刘秀笑着,从容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恰好有侦察骑兵报告,说王莽大军已经到了昆阳城北,军队列阵有数百里长,首尾难以相望。诸将面面相觑,注视着刘秀,说:“请刘将军拿出主意。”刘秀与大家分析形势,分析双方取胜的条件。诸将依然心存疑虑,但迫于形势,只好说:“按照将军的谋划行事。”当时,城中还有八九千义军战士,刘秀命令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昆阳城。当天夜晚,刘秀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名将领,骑快马从昆阳南门出城,前去征调援军,准备迎战王莽军。驻扎在昆阳城下的王莽军,已经有十万人,刘秀几乎不能冲出城去。十三人来到郾邑、定陵,将留守在此地的义军将士全部调出。有将领贪恋财物,不肯相救,欲留在城中坚守。刘秀说:“今天若打败敌寇,缴获的财宝将会有万倍之多,还能够建功立业;一旦被敌寇打败,连脑袋都难以保住,哪里还有财物?”众将领这才义无反顾跟随刘秀前来昆阳助战。
    严尤劝说王邑:“昆阳城虽小,但是坚固,一时很难攻克。而今,僭越帝号者在宛城,我们应该率领大军,疾驰宛城,敌军必然败逃。宛城敌军一破,昆阳城不难攻下。”王邑说:“当年我以虎牙将军身份围攻反贼翟义,没有生擒翟义,致使皇帝怪罪。今天,我率领百万大军,遇到坚城不能攻下,后边的仗还怎么打?”王邑命令将昆阳城团团包围。围困昆阳的王莽军,有数十重军阵、上百座军营相连,还有高达十余丈的云车,从云车上可以俯瞰昆阳城。王莽军旌旗蔽野,战场上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钲鼓之声传至数百里以外。在城外,王莽军挖掘地道。攻城的军士用輣车撞击城墙,从云车上发射连弩,一时间乱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城中守军出外汲水还要背负门板,以躲避箭矢。王凤等人欲向王莽军乞降,王邑不肯受降。王寻、王邑认为大功告成只在须臾间,志得意满,显露出骄横的神态。当天夜晚,有流星坠落在王莽军营。白天,有乌云飘过,犹如崩塌的山岭压向王莽的军营,到离地面还有一尺时乌云才散开。军中士卒面对异象惊恐万状,纷纷匍匐在地。
    更始元年六月己卯日,刘秀率领部下出城迎战。刘秀率领步骑一千余人,前进至王莽军阵前,在距离四五里远处扎下阵脚。王寻、王邑也派出数千人前来迎战。刘秀纵马驰骋,在阵前杀王莽军数十人。手下士卒见状,纷纷惊叹:“刘将军平时看到小股敌人还会怯阵,今天面对强敌竟能够奋不顾身,奋勇冲杀,真是可钦可敬。我们一起向前,助刘将军一把!”刘秀率领士卒,在敌阵中往来冲杀。王寻、王邑率领的王莽军露出怯意,纷纷败退。义军将士奋力拼杀,斩杀敌军数千,连战连胜,穷追猛打。刘伯升在三天前已经攻下宛城,昆阳前线并不知情,刘秀伪造书信一封,派人拿着送入昆阳城,报信说“宛城的救兵很快就要来到”,又在途中故意将书信丢失。王寻、王邑得到这封书信,心中顿时紧张。义军将领由于获胜,士气高涨,胆气更壮,无不以一当百。刘秀率领三千敢死战士,从城西的河水上游向王莽军大营勇猛冲杀。王寻、王邑的军队顿时乱作一团。义军乘胜冲破敌阵,在敌营中斩杀王寻。昆阳城头战鼓擂响,鼓声震天动地。
    目录
    上 册 卷一上 光武帝纪**上 卷一下 光武帝纪**下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 卷六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卷七 孝桓帝纪第七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卷九 孝献帝纪第九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 卷十下 皇后纪第十下 卷十一 刘玄刘盆子列传** 卷十二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卷十五 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卷十六 邓寇列传第六 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第七 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 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卷二十七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 卷二十八下 冯衍传第十八下 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 卷三十上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 卷三十下 郎襄楷列传第二十下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卷三十四 梁统列传第二十四 卷三十五 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卷三十六 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 卷三十七 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卷三十八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卷三十九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 卷四十上 班彪列传第三十上 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 卷四十一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卷四十三 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卷四十四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卷四十六 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下 册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 卷五十一 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卷五十二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 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卷五十八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卷六十上 马融列传第五十上 卷六十下 蔡邕列传第五十下 卷六十一 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卷六十三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卷六十四 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卷六十五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卷六十八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传第六十一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 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 卷七十五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卷七十七 酷吏列传第六十七 卷七十八 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卷八十上 文苑列传第七十上 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 卷八十二下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 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卷八十四 列女传第七十四 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卷八十七 西羌传第七十七 卷八十八 西域传第七十八 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卷九十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附录 《后汉书》中帝王年代简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