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沉默者的国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沉默者的国度

  • 作者:(西)费尔南多·阿兰布鲁 著,李静 译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9787532784189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宣布**停火的次日,毕妥利不顾子女反对,坚持搬回到丈夫遭埃塔分子杀害的巴斯克故乡小镇,她需要在死之前给自己一个交代:追查凶手、获得道歉。毕妥利的回归撕开了故乡小镇的平静面纱,搅翻了蛰伏多年的沉痛往事。两个家庭中的两代人,深陷痛苦深渊无法自拔,命运各不相同却都曲折坎坷,折射出的是痛彻心扉的民族记忆。锥心之痛如不灭的炭火,绝无遗忘的可能;有些道歉也许很难,但绝不能缺席。
    文章节选
    拉蒙乔在家,从广播里听到了消息。格尔卡在电台,忙着录音采访,先采访编辑,后采访毕尔巴鄂书商,对发生的事毫不知情。
    普通工作日,下午过半。两个同事在隔壁办公室聊天,其中一个刚从街上来,说: 雨还在下,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拉蒙乔什么时候到?格尔卡听了,完全没在意。
    离下班还有好几个小时,现在下雨,有什么要紧?至于第二句,他已经习惯了埃塔发动恐怖袭击,再来一起,很难让人惊讶。这么多年过去,心里已经长出了老茧,适应了。难道就我这样?不是他对恐怖袭击无所谓,而是恐怖袭击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无数次气愤、悲伤过后,人会麻木。因此,除非死亡人数过多,比如巴塞罗那Hipercor超市那次,或者有孩子遇难,那天他会难过,其余袭击,只是知情而已,不发表意见。
    相反,每次听到埃塔小分队落网的消息,他总是心跳加速,赶紧去证实被捕的人里有没有哥哥,强烈希望警察尽快让哥哥远离武装斗争。这话他跟拉蒙乔(没跟别人)说过好几次:
    “他落网,我会开心,为了他,也为了我家人。爸妈的生活被他毁了。”
    七点不到,拉蒙乔来到电台,风衣垫肩处有雨水打过的痕迹。
    “听说下午发生恐怖袭击了吗?”
    “没听说。”
    “在你家镇上,枪杀了一名企业家。”
    “叫什么名字?”
    “没记住。你要是想知道,咱们现在就查。”
    “不用,等会儿再说。”
    这话相当于: 等身边没人关注我反应的时候,我会自己去查。他在脑子里过人名和面孔,怎么也想不出遇害者是谁。但他估计: 一旦知道名字,会——沮丧吗?——很吃惊。
    他想到镇上好几个工厂主、作坊主、商人和生意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宣称自己是民族主义者,说巴斯克语。也许,埃塔给他们施加了一点压力,这种事,埃塔已经做过许多回,特别是只要钱,不要命,否则会跟巴斯克民族主义政党起正面冲突。总之,他没想出是谁,非常好奇,找个机会,没跟同事打招呼,就下楼去了街角酒吧。
    是“老伙计”。吧台上放着刚给他端来的一杯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他一口没喝。是“老伙计”。他的黑白照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太恐怖了!太过分了!是“老伙计”。回到电台,在电梯里,他伤心地哽住,想起小时候,“老伙计”教他骑自行车。爸爸也教过,但给他实实在在的建议、解释如何踩脚蹬才不会摔倒的人是“老伙计”。他在公司停车场,借哈维的车给我骑,在我身边跑,先扶着车座,又松开,随时准备帮我一把,免得我往一边倒。他答应我: 学会了,就送我一辆车。他真的送了,那是我这辈子**辆自行车。现在他死了,他们把他杀了。
    拉蒙乔见他进门,看脸色,就知道他从哪里来。他已经查出遇害者是谁。
    “这么说,你认识。”
    “他们一定弄错了,想去杀别人,误杀了他。”
    “恐怕是他拒付革命税。”
    “他跟我爸是一辈子的朋友,打牌打对家。尽管我在电话里听姐姐说,*近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互相不说话。”
    “也许是政治原因。”
    “我觉得不是,他不碰政治。他是个好人,提供就业岗位,很维护镇上的人。当然了,他说巴斯克语。”
    “嗯,不管是不是好人,一定做过什么。埃塔不会无缘无故地杀人。喂,别想歪了,我不是要维护武装斗争。”
    “我不知道,真不知道。好久没回镇子了,一定有事,我没弄清楚。”
    “你想**回去吗?带上阿玛娅?”
    “别,*好别。”
    后来,拉蒙乔进工作室,做有关巴斯克国当代音乐的节目。格尔卡趁机在电台打电话回家,是胡利安接的。
    “妈妈不在家。她去广场了,参加集会,要求大赦。”
    “镇上刚有人被杀,几小时后她就去参加集会?”
    “我跟她说了: 你脑子少根弦。外头还下着这么大的雨。她着了魔,狂热地支持巴斯克独立,没人拦得住她。”
    电话那头的胡利安无神、惊恐、犹豫,说不想出门。是不想听到相关细节,对吗?外头的雨下个不停,我又有风湿。*后,他也许说了心里话:
    “再说了,我谁都不想见。”
    谈话并不连贯,出现了冷场。过一会儿,格尔卡开口问:
    “他在哪儿被杀的?”
    他没说是谁,父子俩一次都没提死者的名字和绰号。
    “在家旁边,一定有人专门等在那儿。”
    “你们好像不来往了。”
    “你怎么知道的?”
    “爸,我有时会跟镇上的朋友聊天。”
    “听阿兰洽说的?”
    “她也说过。”
    胡利安当死者是朋友。不管怎样,在我心里,他就是我朋友。他们不说话,一方面怕人嚼舌头根,一方面因为米伦,米伦不让。她总说: 别想着去找那个人,不知道会被人看见吗?恐怕是因为何塞•马利的事,一定是,弄得她精神错乱。还有肉店老板儿子的死,他的死让镇上的人特别记恨,谁都不相信他会自杀。胡利安觉得,他应该去找毕妥利,向她吊唁。关系好了这些年,这是本分人应该做的。可他不会去,他鼓不起勇气去毕妥利家。那就偷偷去——不这样,还能怎样?——看看她。可怜的女人,一定很痛苦。此外,他得承认: 这种场面,他不知该如何掌控。如果他去不了,就让格尔卡从毕尔巴鄂寄张吊唁卡。
    “写上‘格尔卡及全家’。”
    “你为什么不写?用不着去看她,写上‘胡利安及全家’就好。”
    “儿子,让你写两个字,怎么这么费劲?就算请你帮个忙。”
    “好吧,再说。”
    夜深了,格尔卡给拉蒙乔按摩。为此,他们专门买了一张折叠床,互相涂油,铺了好几条浴巾,免得把床弄脏。格尔卡替拉蒙乔按摩背部时,提到了跟爸爸电话交谈的细节。
    “你会给死者遗孀寄吊唁卡吗?”
    “当然不会。实在没辙,我就跟他说寄了,反正他也没办法证实。我怎么会这么做?”
    “因为你没那个胆儿。”
    “没错。因为我跟他一样,我跟其他人一样,是个胆小鬼。这时候,镇子里会有许多人悄声说,免得让人听见: 这太野蛮了,没必要流血,这样没法儿建设一个**。然而,谁也不会去动一根手指头。这时候,街道已经用水管冲刷干净,不会残留一丁点犯罪痕迹。明天,也许空气中会有人窃窃私语,但说到底,会一切如常。人们会去参加下一场支持埃塔的示威游行,*好出场,让人看见。要想平平安安地生活在沉默者的国度,这就是代价。”
    “好了好了,别那么毒舌。”
    “你说得没错,我有什么权利指责别人?我跟别人一个样。如果我们明天在广播里谴责今天这场谋杀,你能想象出会有什么后果吗?中午前,会砍掉我们的补贴,或者,直接将我们扫地出门。写书也一样。只要越雷池半步,就会遭人嫌弃,甚至被视为异己。用卡斯蒂利亚语写作的人还有点出路,可以拿到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出版。如果有才能,运气好,或许还能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下去。像我们这种用巴斯克语写作的人就不行,什么门都对你关上,不邀请你参加任何活动,你会没有存在感。我很清楚: 这辈子,我只能写东西给小孩子看,尽管我已经对女巫、龙、海盗什么的厌烦透顶。”
    “你计划中的那本小说进展如何?”
    “做了些笔记,也许会写。要是写,我会让故事一半发生在加拿大,另一半发生在一座遥远的小岛上。”
    “小伙子,今天你心情不好。别按摩了,咱们上床睡觉去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