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再现传统中国的思想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再现传统中国的思想

  • 作者:黄进兴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141992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305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丛书的一种。作者黄进兴是**史学家,深具史学功力,在中西思想史的研究多有创见,对近代思想史上重要问题有深入的思考,本书是其研究传统中国思想的*专著。其中对儒家思想发展的探索,尤其对孔庙、理学独有心得,汇聚了作者一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文章节选
    再现传统中国的思想 ——迈向论述化、命题化的哲学?[1] 中国本没有所谓哲学。多谢上帝,给我们民族这么一个健康的习惯。 ——傅斯年(1926) 假如借着“阅读来思考”(thinking by reading)不失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话,已故法籍哲学史名家哈铎(Pierre Hadot, 1922—2010)对西方古代哲学的重新阐释,势必对民国以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所针砭,甚至对未来中国哲学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迥异于过去习以为常的理解,哈铎认为西方古代哲学的精髓,主要是一种“生活方式”(way of life)的抉择。在西方古典时期,“爱智”(philosophia)的活动主要见诸“精神的锤炼”(spiritual exercises),“哲学论述”则只是衍生而来的辩护,而非如当代哲学活动这般概由“概念论述”所主导。[2]一如哈铎所料,他的洞识复可适用至中国哲学古今演变的轨迹,虽然两者的步调略有差异。 “哲学”一词盖属舶来品,而晚清以降,中国哲学的发展摆脱不了西方思想的影响,甚至达到形影不离的地步,这已是当今学术界的基本常识。因此,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呈现了两项特色:其一,外来的欧美哲学思潮变成疏通或衡量传统思想的准则,或解释的架构。这与中古时期佛教借径固有的儒、道思想以方便传布的手法,截然异趣;好友刘笑敢(b. 1947)特称之为“反向格义”,不无道理。[3] 另项特色,即借着梳理中国传统思想,以开发新时代的中国哲学。职是之故,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开发,遂密不可分。 贺麟(1902—1992)在1945年发表的《当代中国哲学》里,谈到近五十年中国哲学发展的几点特征,以**逆视之,则尚有两点见证上述的时代流风。其一,便是西学持续不断地左右中国哲学的构作;其二,重新整理中国哲学史。[4]该书1945年由胜利出版社初版。 二者复交互为用。对于**点,乃至为显豁,理无疑义;第二点,则需稍加疏解。民国以来所谓厘理中国哲学史,其概念架构甚为倚重西方流行的哲学,因此呈现新旧轮替的现象。 居间,胡适(1891—1962)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1919)[5],乃是*受瞩目的先驱作品。流传至今,他的开辟之功,犹有难以磨灭的贡献。 [6]首先,他截断众流划定中国古代哲学的时限,祛除三皇五帝渺不可知的远古传说,从老子、孔子谈起。其次,他以新受教的西方逻辑概念,重新条理中国思想的质素。胡适在日后(1958年)追述道: 我这本书的特别立场,是要抓住每一位哲人或每一个学派的“名学方法”(逻辑方法,即是知识思考的方法),认为这是哲学史的**问题。……所以我这本哲学史在这个基本立场上,在当时颇有开山的作用。可惜后来写中国哲学史的人,很少人能够充分了解这个看法。[7] 核诸史实,胡适的说辞并不准确;尤其他鲜明而清楚的方法论意识,影响后世的哲学史与哲学的写作,既深且远。包括站在与胡适对立面、勠力重构形上学的“新儒家”,大多曾在逻辑学(无论是西方文化的逻辑学logic或佛教的因明学Hetuvidyā)下过深刻的功夫,遑论其他。 举后进的劳思光(1927—2012)为例,他力图澄清一种“谬误的俗见”,而这种俗见认为,讲中国哲学不能用外国的方法。倘若真是“不能用外国的方法”,那就等于说,我们根本不能运用逻辑思考来处理中国哲学史的问题了。 [8]劳氏申言道: 中国人不曾建立逻辑解析,因此自己未“发明思想上的显微镜”,但不能说,“思想上的显微镜”不能用于中国思想的考察;正如显微镜虽非中国的发明,我们也不能据此说,西方发明的显微镜看不见中国的细菌。[9] 此处劳思光所谓“思想上的显微镜”,无疑就是“逻辑分析”。 诚然,有关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胡适所标榜的“逻辑分析”在不久之后,即为继踵而起的各式各样西方思潮所取代。依时段先后,试举三要例,以概其余:直接与胡适作品针锋相对的冯友兰(1895—1990)所撰的《中国哲学史》 [10],便是取新实在论为其解释架构;侯外庐(1903—1987)等合撰的五卷《中国思想通史》[11],则全由唯物观点所笼罩;劳思光的《中国哲学史》不时针砭冯氏前作,却带有分析哲学的色彩。上述前后三书之理论虽有异,其学风则颇为一致,均不出西方哲学范畴的启发。 倘若搁置各自所凭仗的西学,他们的著作*醒目而共通的现象,则是由传统的“修辞”(rhetoric)转化成模仿西学“论证”(argument)的表达形式。如此一来,古典学问所看重的力行实践,便受到压缩而无从彰显。纵使他们的著作里面并不乏道德的论述,但也仅止于概念的“论述”或后设叙述而已。至于具体的成德之方,则销声匿迹。循此,中国哲学史的整理便陷入“论述的陷阱”而不自知。整体的趋向,便是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变成论述化、命题化的哲学,而欠缺实践的层面;古典哲学的精髓,遂无由阐发。 直觉上,借用西方哲学疏通中国传统思想,未免会有挂一漏万的疑虑。例如:胡适的高足——傅斯年(1896—1950)便反对胡适把记载老子、孔子、墨子等等之书,称作“哲学史”,盖有见于此。多年后,胡适在傅斯年逝世两周年纪念会(1952)特别点出:傅氏并“不赞成用哲学史的名字来讲中国思想,而主张用中国思想史的名字” [12]。所以胡适虽已撰成《中国古代哲学史》出版,但他后来撰述中古部分时,却不取“哲学史”之名,而改冠以“中国中古思想史”[13],或与傅斯年的意见有关。 当时傅氏是这样认为的: 大凡用新名词称旧物事,物质的东西是可以的,因为相同;人文上的物事是每每不可以的,因为多是似同而异。 [14] 因此他独排众议,大胆放言: 中国本没有所谓哲学。多谢上帝,给我们民族这么一个健康的习惯。 [15] 虽说症结在于此,问题存于此,但无可讳言,傅斯年的观点在其时仅是空谷足音,西方论述化的哲学仍然席卷了近代中国哲学的版图,中国古典哲学的精神遂只留下缭绕的余音。在此一节骨眼,哈铎适时的狮子吼,对中、西哲学的反思,遂变得万分切要。 “哲学”一义,在近代哲学固然变得言人人殊(若维根斯坦或分析哲学),在学术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其执一不变,委实不易。在中国的语境,傅斯年极早便敏锐地观察到: 我们中国所有的哲学,尽多到苏格拉底那样子而止,就是柏拉图的也尚不全有,更不必论到近代学院中的专技哲学,自贷嘉、来卜尼兹以来的。[16] 傅氏的说辞,不啻预示了哈铎对中西古代哲学的汇通,[17] 所以哈铎阐扬古典哲学的范例,势必导致人们对当下中国哲学的不同领略。例如:审视第二代的新儒家,牟宗三(1909—1995)思辨力特强,治学锐见迭出、泾渭分明;惟论学喜评断高低。朱熹(1130—1200)受其贬抑为“庶子别宗”而非儒学正宗,便是一例。要之,牟氏所凭借的,无非是自行改造的康德架构,但底蕴犹不出传统的“道统”意识,而其行径则近似释教“判教”的作为。[18] 相对地,唐君毅(1909—1978)的为学风格优柔敦厚,不惮其烦地反复阐述生命的各种境界与成德的要方。表面上,其论述张力似不如牟氏,但实则较趋近哈铎“古典哲学”的理想。例如唐氏1944年的《人生之体验》、《道德自我之建立》,1958年《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1977年《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等等,都存有如此的旨趣。[19] 要之,中国上古思想之强调道德实践,确与古希腊有异曲同工之处。“修身”原本并非只是儒家的专利品,而是先秦诸子所共享的观念。[20]《大学》定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1] ,适可总括该时思想的意向。中国的古代先贤复不若古希腊先哲之重视“雄辩术”,孔子曾拟诸“天何言哉?”[22]以自况,他只要求“辞达而已矣”[23]。孔子更谴责“巧言、令色,鲜矣仁”[24],甚至一度宣称“予欲无言”[25] 。孟子也坦承:“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26]老子则主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27] ,他推崇“行不言之教” [28] 。是故,古人视“身教”逾于“言教”。 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 1818—1883)曾说他的学说不类之前的西方哲学只顾“理解世界”,他的哲学则是试图“改变世界”。[29]反观中国古代的哲学从一开始便勠力于改变人间世,这点与西方哲学显然有所不同。 职是之故,哈铎侧重实践的论点,当然引起了当代专注中国哲学学者的留意,因此有人即呼吁“将功夫引入哲学”[30];但要紧的不是将“功夫”纳入论述的领域,而是能体知、把握其德性实践面。例如:《大学》所规约的“定、静、安、虑、得”的为学步骤,今人或知其仿佛;可是至若孟子善养的“浩然之气”[31]或素为宋明理学家所看重的儒家的“静坐”功夫[32],今儒业颇难窥晓其究竟,遑论其他。 因此,哈铎的论点必然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即使意识到“实践作为”与传统中国哲学的不可分隔性,惟犹不得其奥妙而入;另一方面,衡诸当今哲学的判准,哈铎的论点恐犹招致中、西主流思潮施以“反哲学”(antiphilosophy)之讥,一如前贤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的“生命哲学”受到学院派专技哲学的排斥;其故即缘后者执着哲学的活动乃源自或存于纯粹理性的思虑,却忽略精神与力行的锻炼。[33]诸如种种疑难,都有待我们未来在“知”与“行”齐头并进,继续探索。 刊于《文汇报》2014年10月31日文汇学人第九版;收入刘翠溶主编,《中国历史的再思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5),页35—42。 [1] 刊于《文汇报》2014年10月31日“文汇学人”第九版;收入刘翠溶主编,《中国历史的再思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5),页35—42。 [2] 哈铎的著作,请参阅两册英译本:Pierre Hadot,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Spiritual Exercises from Socrates to Foucault,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Arnold I. Davidson; trans. Michael Chase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1995);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trans. Michael Chase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刘笑敢,《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辑,页10—36。 [4] 比较贺麟,《当代中国哲学》(嘉义:西部出版社,1971),页2—3。 [5]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初版于1919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尔后在1929年的“万有文库”本,改名为《中国古代哲学史》。这段更名因缘,请参见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氏著,《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58),页1—8。 [6] 试比较蔡元培1919年8月3日为该书所作的序。见蔡元培,《中国哲学史大纲序》,收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页1;蔡序亦收入更名后的《中国古代哲学史》,页1。 [7] 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页3—4。该篇自记系1958年1月10日于纽约寓楼撰成。 [8] 劳思光,《序言: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氏著,《中国哲学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1968;台北:三民书局,1981),**卷,香港中大版在页20,三民版在页18。劳思光的《中国哲学史》,**卷初版于1968年、第二卷1971年,皆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发行;1981年增加了第三卷(上、下),由台北三民书局初版,全套共计四册;1984年增订版则改名为《新编中国哲学史》,仍维持四册。 [9] 劳思光,《序言: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香港中大版在页21,三民版在页19。 [10]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共有上、下两册,上册初版于1931年、下册1934年,初版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11] 由侯外庐、赵纪彬(1905—1982)、杜国庠(1889—1961)三人合著的《中国思想通史》计五卷,自1956年至1960年间,由人民出版社初版。 [12] 胡适,《傅孟真先生的思想》,收入胡适等著,《怀念傅斯年》(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页4。 [13] 1919年胡适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暴得大名,风行一世。1930年代胡适便改以《中国中古思想史》为名,出版了长编油印本,分赠好友请教。 [14] 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傅孟真先生遗著编辑委员会编,《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第四册,页473。参见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据胡适手稿影印朱墨套印本;台北:胡适纪念馆,1971)。傅斯年对“哲学”的理解,非本文的要点。 [15] 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页473。 [16] 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页473。按,傅氏这里提到的“贷嘉”,推测应该是指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1596—1650)。 [17] Pierre Hadot,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p. 279. [18]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北:正中书局,1968),**册。 [19] 唐君毅,《人生之体验》、《道德自我之建立》,收入《唐君毅全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甲编,**卷;《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同前书,丁编,第二○卷;《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生命存在之三向与心灵九境》,同前书,丁编,第23—24卷。 [20]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氏著,《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2),页71—92。 [21] 参见朱熹,《大学章句》,收入氏著,《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页4。 [22] 参见朱熹,《论语集注》(收入《四书章句集注》),卷九,“阳货第十七”,页180。 [23] 参见朱熹,《论语集注》卷八,“卫灵公第十五”,页169。 [24] 参见朱熹,《论语集注》卷一,“学而**”,页48。 [25] 参见朱熹,《论语集注》卷九,“阳货第十七”,页180。 [26] 参见朱熹,《孟子集注》(收入《四书章句集注》),卷六,“滕文公章句下”,页271及273。 [27] 参见朱谦之,《老子校释》(收入《老子释译三种》[台北:里仁书局,1983]),“道经·五章”,页15。 [28] 参见朱谦之,《老子校释》,“道经·二章”,页6。 [29] See Karl Marx, “Theses on Feuerbach (1845)”, in The MarxEngels Reader, ed. Robert C. Tuck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72), p. 109. [30] 倪培民,《将“功夫”引入哲学》,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第十辑,页49—50。 [31] 参见朱熹,《孟子集注》卷六,“滕文公章句下”,页271及273。 [32] 儒家提倡“静坐”功,始于北宋二程,令“静坐”变成儒门功夫论的要项,故先儒通说儒家的“静坐”法门起于二程。而朱子也教导门徒“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卷一一六,页2806。详论则请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台北:三民书局,1971),第二册,《朱子论静》。 [33] Gwenaele Aubry,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and Anti—philosophy”, in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Ancients and Moderns: Essays in Honor of Pierre Hadot, ed. Michael Chase, Stephen R. L. Clark and Michael McGhee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lackwell, 2013), pp. 210—222.
    目录
    机构的宣言——重读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1) 所谓“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观念解释中国思想之限制的例证·················(28) 再现传统中国的思想——迈向论述化、命题化的哲学?·························(54) 反思“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论辩——一个虚构的“假议题”(pseudo-problem)·····(64) 论儒教的俗世性格——从李绂的《原教》谈起·································(75) 理学家的道德观——以 《大学》、 《近思录》 与 《传习录》 为例证···········(101) 清末民初道德意识转化的几点观察···········································(144) “书中有书”——《从理学到伦理学》后记···································(188) 象征的扩张——孔庙祀典与帝国礼制·········································(196) 孔庙的解构与重组——转化传统文化所衍生的困境·····························(243) 研究儒教的反思——作为儒教圣域时的孔庙···································(258) 文学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王冕之死·······································(282) 以序为书——评介《朱熹的历史世界》········································(290) 附录一:找到史家的恰当位置——台湾名学者黄进兴的当代史学之旅·············(297) 附录二:“当代史学的进行式”系列摘编······································(30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