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教育的思考与言说-一位教育学者的演讲录
QQ咨询:
有路璐璐:

教育的思考与言说-一位教育学者的演讲录

  • 作者:郑金洲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48431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253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的17篇演讲,涉及教育实践与理论,作者将其粗略地分成5个组成部分:聚焦课堂、关注教师、走近学校、宏观视野、理论导向。这些演讲,从成文来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有文章,后进行演讲;一种是先有演讲,后据此成文。从文字表达来看,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演讲原滋原味的记叙,如《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重新理解和认识》、《在研究中成长》、《校本研究的意蕴与实施》;一种是将演讲稿提炼加工成论文的形式。了解演讲的“实况”,可以借助于前者;把握演讲的“要点”,可以借助于后者。
    文章节选
    聚焦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的重新理解与认识
    本世纪初,影响学校的一件大事,就是课程改革。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课堂,无疑成为课程改革与推进的关键所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我们认识到需要把注意的焦点转向课堂,以课堂作为基点,把新课程的种种理念体现其中。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重新理解和认识我们的课堂。
    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
    以往我们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评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第二,思考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第三,判断本节课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第四,本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得当。此外,还有板书设计是否工整、语音语调语气的运用是否规范,等等。从这些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指向都是面对教师行为的,根本没有考虑课堂上学生参与的范围有多大,师生以及生生互动的程度��多深,课堂上学生有没有自主探究的机会,师生的交往互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我们要把教学看做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些平易的语言表现的是教师教学与原有功能定位之间的差异。过去我们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教师引导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是由教师去教的,而教师又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所以教师把知识教给学生之后,学生就缩短了自己探索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但是在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课堂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活动过程或实践过程。我们常用“该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赞扬某教师教有所成。这恰恰是对教师作为课堂表演者的一个基本定位。“教学艺术”这个概念就寓含着表演,所以过去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看重教师的表演,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公开课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表演课了,公开课上更多的是反复演练过的内容的再现。如,有位教师讲《武松打虎》,在课堂上提出的任何问题,学生都是举手如林,都能对答如流。在课后的评课中,许多老师认定这堂课好就好在如“行云流水”。而这“行云流水”一样的课在我看来并不一定就是好课,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对答如流,也说明其问题并没有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挑战,并没有给学生的智慧留有空间,这样的问题不提也罢。还有一位教师上《香山红叶》一课,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树叶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见过。”“谁能站起来描述一下你见过的树叶是什么样子?”“老师,我所见过的树叶是绿颜色的。”“老师,我见过的树叶是黄颜色的。”这时,一学生紧张地站起来说:“老师,昨天说见过树叶是红颜色的那个同学病了,今天没有来。”……难怪有人说,公开课或教学比赛,往往是少数教学骨干的专利,而大多数人是跟着坐“冷板凳”;比赛是一场戏,台上演完了,戏也结束了。可见语文公开课更多的成为了表演场,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在作秀。而这种作秀所表现出的态度、意识、价值观等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今天的语文课,已不再是教师拿着教案上讲台或者老脚本烂熟于心就行了,而是迫切需要寻找原生态的东西。只有在原生态的课中发现曙光、积累智慧,才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真正的课堂是绝不会凭由教师唱独脚戏的,师生的聪明与共同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把今天的课堂比喻成一架天平,那么它的砝码就应逐渐从表演转向互动,从表演转向交往、转向对话与沟通。
    ……
    目录
    聚焦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的重新理解与认识
    课堂教学交往中的虚假与真实
    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
    关注教师
    在研究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研究与专业发展
    教师角色的转变
    案例与教师
    走近学校
    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校本研究的意蕴与实施
    警惕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
    宏观视野
    教育观念的世纪变革
    全球化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路向
    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病理现象
    理论导向
    后喻文化时代的教育反哺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困境与路向
    教育学的时代使命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