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实斋笔记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实斋笔记

  • 作者:章开沅
  •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82302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347
  • 定价:¥41.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清代大史学家章学诚字实斋,他是浙江会稽人,我则源于浙江湖州荻溪章氏一系,因此决无冒充**促销此书之意。我之取名实斋,乃是借用荻溪章氏第十二世祖节文公的斋名。我借用其斋名只是由于欢喜这个实字,随手拈来,懒得动脑筋而已,与彰显祖德毫无关系。对我来说,实即诚实、朴实、扎实,别无其他深奥之意。实是做人治学的根本,应奉为一生言行准则。
    文章节选
    1 我的家庭历史
    我的老家在安徽芜湖青弋江畔。童年的记忆早已变得模糊,只记得对岸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每到春季油菜花开,触眼是灿烂的金黄,与岸边绿色的垂柳相映成趣。
    但家里的人们从来都把自己的籍贯填报为浙江吴兴(今湖州市),至今连我们兄弟的下一代亦复如此。我从小流浪在外,对家族历史了解甚少。幸好大哥作为长房长孙,还保存着一本《吴兴荻溪章氏家乘补编》(1944年版),才使我粗略地获知自己的家世渊源。
    荻溪亦称荻港,因水中芦苇丛生、无边无际而得名。聚族而居的章氏*初似乎没有什么显赫的祖先。一世祖、二世祖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二世祖的牌位上“题日处士”,可能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三世到五世均系一脉单传,直至六世才算有了兄弟三人。自此人丁逐渐繁衍,从九世开始分成若干祠堂,我家属于清芬堂。荻港地少人多,出外谋生者渐众,尤以经商、游幕者为多,我家先人大概就是游于业幕而侨居外省。
    据文献和实物可考者,从我们的十二世祖实庵公开始才进入仕途,成为官僚世家。实庵公在晋、陕两省做过知府或道台之类官员,家中曾长期保存着林则徐书赠给他的条幅和对联,可惜焚毁于“文革”中“扫四旧”之际。十三世祖怡棠公亦曾任地方官员并一度入左宗棠幕府,以前老家曾���有他手书的诗词结集,但早已无可查寻。
    ……
    目录
    卷一 历史寻踪
    1 我的家庭历史
    2 我的学术生涯
    3 我的人生追求
    4 《荻溪章氏家乘》初探
    卷二 师友杂记
    5 中小学老师
    6 忆黎澍
    7 忆东老
    8 诂经谭史,言传身教——纪念钱基博先生诞辰100周年
    9 忆贝德士
    10 忆庆华
    11 忆旭麓
    12 “林章配”
    13 忆时岳
    14 徐迟之死
    15 忆郑君里
    16 永远的友谊——怀念田中正俊教授
    卷三 海外学记
    17 北美萍踪
    18 访美日记(1979.9.29—11.6)
    19 芝加哥会议:两岸中国学者**次正式会晤
    20 对日索赔会
    21 《革命评论》因缘
    22 东京学人
    23 京都族群
    24 宫崎家族
    25 “合宿”种种
    26 访目日记(1979.11.7—22)
    27 韩京十日(1991.6.13—22)
    28 马尼拉印象
    卷四 域外寻史
    29 日本天水町黄兴题诗
    30 孙中山致黄芸苏亲笔函
    31 唐绍仪手书山田良政墓志铭原稿
    32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版本问题
    33 《容星桥逝世纪念册》
    34 《山东革命先烈碑传录存》
    35 布斯文件(Boothe Papers)
    36 晚晴园实实
    37 居正有关土地改革的设想
    38 李宗仁致居正函
    39 日本镌刻《海国图志》相关版本
    40 《旅美三邑会馆简史》
    41 追寻北美华工的足迹
    42 新加坡白氏公会
    43 贝德士文献
    44 《贝德士手稿选辑》
    45 《西文东方学报论著举要》
    卷五 辛亥期刊
    46 《旧学》——《汉声》闰月增刊
    47 《萃新报》
    48 《东浙杂志》
    49 《浙源汇报》
    50 《天义报》
    51 《衡报》
    52 《革命评论》
    53 《新世纪丛书》
    54 《觉民》
    55 《克复学报》
    56 《女报》临时增刊及其他
    57 《日新学报》**篇
    58 《海外丛学录》**期
    59 《常昭月报》
    60 《爱国报》
    61 《京都日报》
    卷六 史料拾零
    62 赵凤昌藏札
    63 张謇赠通师毕业生诗
    64 旅通韩人金泽荣
    65 严修赞张謇
    66 黎元洪私档
    67 杨东莼谈社会历史调查
    68 《盛世危言》版本补遗
    69 许寅辉撰《客韩笔记》
    70 王先谦自批《虚受堂文集》
    71 劳乃宣同情农家疾苦
    72 庐山图书馆西文藏书
    73 庐山图书馆中文藏书
    卷七 治史偶感
    74 因诗悟史
    75 史学寻找自己
    76 治学不为媚时语
    77 历史的公正
    78 历史的公正(续)
    79 史学与政治
    80 “头是×姓物”
    81 对话与理解
    82 历史的复杂性
    83 “拉贝”现象
    84 广义的对话
    85 贵在通识
    86 集团·群体·中间层次
    87 离异与回归
    88 境界一追求圆融
    编辑推荐语
    《我的家庭历史》、《中小学老师》、《忆贝德士》、《永远的友谊——怀念田中正俊教授》、《“合宿”种种》、《孙中山致黄芸苏亲笔函》、《日本天水町黄兴题诗》、《居正有关土地改革的设想》、《新加坡白氏公会 》……本书是章开沅先生的随笔作品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