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 作者: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63733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页数:164
  • 定价:¥2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09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河南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遗址的发掘过程,地层、年代和埋藏特征,古环境背景,遗存空间分布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遗址所出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进行了描述和初步分析。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共同构成的遗迹现象,为完善该地区文化序列和揭示人类行为特点提供了宝贵资料。
    文章节选
    **章 概述
    嵩山东麓位于中原核心地区,是联结我国及东亚大陆南北与东西的枢纽,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东亚现代人类出现与发展的关键区域。*近十多年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嵩山东麓进行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新发现300多处旧石器地点(王幼平等,2014)。其中多个地点经过正式发掘,赵庄遗址即是其中之一。在众多遗址当中,赵庄显示了独特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本书为赵庄遗址发掘材料的整理报告。
    1.1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
    赵庄遗址行政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梨河镇赵庄村,南部紧邻长葛市。新郑市(原新郑县)地处中原**,东临中牟、尉氏,北靠郑州市,西连新密,南与禹州、长葛接壤。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西部、西南部为浅山区,有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等,分属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和五指岭山余脉。中部为丘陵、岗地。东部为黄淮冲积平原。水系方面,西部、南有沂水河(古称潩水河),中有双洎河(古洧水)、黄水河(古溱水),北有十里河、潮河等(河南省新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2)(图1.1;图版1)。
    赵庄遗址即位于沂水河东岸的三级阶地上。地理坐标北纬N34°18.026',东经E113°41.548',海拔104m(图版2)。遗址北部大面积分布含大型钙质结核的红色土,其时代可能老至上新世,南部则是呈水平层理的新石器时代地层,赵庄遗址即位于这一老一新地层的中间,此三者之间存在不整合关系或者断层构造。
    沂水河发源于具茨山主岭风后岭西南白龙池,属于颍河水系,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新郑和长葛,注入淮河。这条河的东部是广袤的黄淮平原,西部则是低山、丘陵相间的地形,包括具茨山和陉山。这两座山脉都属于嵩山东麓。嵩山东麓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貌和气候复杂多变。地形上西北高、东南低。具茨山由下元古届嵩山群五指岭组的银白、浅灰色千枚状石英绢云母片岩或杂色铁质绢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组成,而陉山则是由震旦系上统马鞍山组的紫红色石英砂岩组成,整个山体呈紫红色(河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78)。
    1.2 沂水河流域考古发现
    1. 旧石器时代
    沂水河是淮河水系的一条小支流,发源自嵩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注入颍河。河流两岸分布有马兰黄土状堆积和下伏的河流相堆积或棕红色古土壤。在旧石器专项调查中,沿河发现十多处地点,均埋藏于河流相堆积中(图1.2,1),其中赵庄遗址和黄帝口遗址经过正式发掘。赵庄遗址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这里仅介绍黄帝口遗址。
    图1.1 赵庄遗址地理位置
    黄帝口遗址(原为沂水寨第四地点)位于沂水河和九龙河的交界处的二级阶地上,赵庄遗址之西南距离不足1km。文化层厚度仅10cm,出土石制品、动物骨骼100余件,推测该处是古人类短暂的活动场所。小型利刃的脉石英制品和动物骨残片等保存状况表明,人类在这里曾进行过简单的石器加工、肉类加工以及骨制品加工等活动。黄帝口遗址的测年在距今3.5万年(校正后)左右(王佳音等,2012)。
    除了正式发掘地点外,沂水河流域调查地点出土物也较多,包括千户寨动物化石地点、南王口动物化石地点、湛张旧石器地点、齐河旧石器地点、驮窑动物化石地点、魏庄动物化石地点、赵老庄动物化石地点、唐户动物化石地点、唐户旧石器地点、沂水寨**至第三以及第五旧石器地点等。其中以沂水寨第三地点遗存*为丰富,该地点位于潩水河西岸的河湖相堆积当中,调查获得了数十件脉石英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等,均为小型;动物化石1件,较破碎,石化程度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内部资料,2006)。
    图1.2 嵩山东麓旧石器地点分布图(转引自王幼平等,2014;有修改)
    1. 沂水河流域 2. 双洎河流域 3. 洧水流域 4. 五渡河流域 5. 贾鲁河流域 6. 椿板河流域 7. 织机洞遗址
    2. 新石器时代
    唐户遗址是沂水河流域发现*丰富的新石器遗址,位于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地处沂水河与九龙河两河交汇处。遗址原为高低起伏的岗地,当地人称为南岗,历代相传该地为“黄帝口”。上述旧石器时代的黄帝口地点也位于唐户遗址分布区域。20世纪70年代发现,经调查和发掘确认为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包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周时期文化遗存。
    2006~2008年,配合南水北调保护工程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了裴李岗时期的大面积聚落居址,清理了65座房址,遗存面积达140余万m2,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面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在房屋中还发现加工石器的迹象,以及1件细石核。唐户遗址对研究早期裴李岗文化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家庭、社会组织结构及裴李岗文化的性质、分期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10)。
    1.3 嵩山东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
    沂水河流域之外,嵩山东麓的贾鲁河、双洎河、洧水河等流域也发现较为密集的遗存,椿板河、五渡河亦有重要发现(图1.2)。
    1. 双洎河流域
    双洎河位于沂水河之北,亦发源于嵩山东南麓,并有滢水、东沟河等多个支流汇入。从西北部到东南部流经新郑市。调查显示,沿河流分布有十多处旧石器地点。其中靳小寨地点、西云湾地点以及东山水寨沟地点在调查中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资料。文化层多分布于马兰黄土底部或者离石黄土上部,代表了嵩山东麓较早的文化堆积。
    靳小寨地点位于双洎河北岸支流。文化层埋藏于马兰黄土底部。地层内采集石制品42件,岩性有脉石英、石英砂岩,以脉石英为主。石器类型有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等。石核大部分保留有砾石原始面,主要为多台面石核,简单剥片;石片多不规则;剥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
    西云湾地点位于双洎河北岸,文化层位于棕红色土壤内。地层内采集石制品15件,岩性均为脉石英。类型有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等。石核断块比例较大,大部分石核保留有砾石原始面,部分石核上粘附着钙皮。从石核判断,剥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
    东山水寨沟地点位于双洎河南岸支流滢水。文化层位于红色土壤内,采集标本142件。岩性均为脉石英。保留自然面为砾石石皮。石器类型有石核、石片、刮削器、雕刻器、断块、碎屑等(图1.2,2)。
    2. 洧水流域
    洧水上游有较多的旧石器地点发现,其中经过发掘的有西施遗址、东施遗址等,均位于登封市境内。
    西施遗址位于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系嵩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2009年复查,分为西区和东区。2010年发掘了西区,2017年发掘东区。西区*主要收获为石叶加工场遗迹,数以千计的各类石制品和人类搬运石料原地埋藏,保留了石叶生产的操作链。石器原料岩性主要为燧石,原料来源可能就是附近的石灰岩基岩的燧石岩块。石制品主要是与石叶相关或生产石叶的副产品。石核主要为石叶石核,普通石核少见。石叶石核多呈柱状或板状。石片数量较多,包括再生台面石片,是石叶技术存在的标志性产品。工具数量较少,类型包括端刮器、边刮器、雕刻器、尖状器等,并以端刮器为主。除了与石叶相关的产品外,还出土了数件细石核和一些细石叶。细石核呈柱状,细石叶也很典型,其保存状况与石叶相同。西区的AMS测年结果为距今22 000年左右,校正后为距今25 000年左右(高霄旭,2011;张松林等,201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1)。
    西施东区距离西区150米,共发现石制品244件,蚌壳1件。整体看,东区呈现出石片石器与石叶工业并存现象。从遗物出土层位来看,不同文化层的遗物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原料以石英为主,还有少量砂岩、石英砂岩等。仅发现少量的石叶技术产品。与西区典型的石器加工场不同,东区的性质为临时性活动场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18)。
    东施遗址位于洧水河北岸的二级阶地,2005年发现,2013年发掘。发掘面积25m2,出土石制品近2600件,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石制品占**多数,以燧石为原料,含典型石叶技术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细石叶技术,石制品类型多样,但以石器生产阶段的副产品占主导,推测其性质为一处石器加工场所。下文化层出土少量石制品,原料皆为石英,石器面貌为华北石片石器工业。整体上体现了石器技术转型的现象(赵潮,2015;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2018)(图1.2,3)。
    3. 五渡河流域
    方家沟遗址位于登封市卢店镇方家沟村,地处嵩山南麓丘陵地区,也属于颍河水系,为颍河支流五渡河的支流源头。2014~2015年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原地埋藏的遗迹现象。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砧、工具等,整体面貌属于华北常见的石片石器工业。古人类在自然沟内短期活动形成的遗迹(G1)蕴含了空间利用方式的信息(林壹等,2017;林壹,2018)(图1.2,4)。
    4. 贾鲁河流域
    贾鲁河是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郑州市西南郊。沿河流两岸晚更新世堆积由马兰黄土及下伏的河流相堆积或棕红色古土壤层构成,分布有众多的MIS3阶段的旧石器地点,其中老奶奶庙遗址1~3地点经过发掘,收获非常丰富。
    老奶奶庙第1地点旧石器遗存埋藏于河漫滩相堆积之中。文化层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层,显示人类曾较长时间反复在水边居住活动。主要发现是由灰烬、石制品和动物骨骼碎片构成的居住遗迹。石制品超过5000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各类工具。石制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岩和白色脉石英为主,亦有少量其他原料。石核多为多台面石核,均为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尚不见预制石核的迹象。石英原料体积较小,亦采用锤击技术或砸击技术直接剥取石片。经过仔细加工的工具多系石英原料,数量不多,类型有边刮器、尖状器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12)。
    第1地点动物骨骼数以万计。动物种类由马科和原始牛构成,还包括羚羊、鹿类、野猪、犀牛等,并有较多的鸵鸟蛋皮。动物骨骼上完全不见食肉类或啮齿类啃咬痕迹,显示完全是人类狩猎与消费的结果。人类很可能把完整的马科动物搬运到遗址后进行屠宰。动物骨骼中的骨髓与油脂被充分提取。动物死亡年龄结构显示人类以获取成年个体为主,暗示了人类狩猎能力和集体协作行为的发展。另外,较多的骨片大小接近,很多骨片长多在10cm上下,刚好方便手握使用。有些残片有比较清楚的修理痕迹。个别还可见到明确的使用磨痕。这些迹象显示,该遗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制品以外,还大量使用骨制工具(曲彤丽等,2018)。
    老奶奶庙主要文化层的加速器14C的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4万年前后,结合光释光测年数据来看,该遗址实际年龄应在距今45 000 年左右(王幼平等,2014)。
    老奶奶庙第2地点位于第1地点西南150m处,调查时发现犀牛头骨化石,2015年正式发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和少量的石制品。动物骨骼以犀牛、牛、马等大型动物为主。石制品以脉石英为原料,特征与第1地点类似,体现了典型的北方石片工业特征。年代与第1地点相当或稍早,为距今45 000年左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2018)。
    老奶奶庙第3地点位于第1地点西北90m,2016年发掘,发现动物化石575件,石制品66件。动物种类包括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鹿类、牛类、羊类等,揭示出当时的环境为草原—疏林景观。石制品亦属于典型的华北地区小石片石器工业。性质应为临时性营地。年代与第1地点相当或稍早,为距今45 000年前后(李文成等,2018;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18)(图1.2,5)。
    5. 椿板河流域
    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溱水河上游椿板河东岸,地形为低山丘陵。2004年发现,2009年、2010年连续发掘,发掘面积100m2。*重要的是发现了早于裴李岗文化的李家沟文化,以及李家沟文化叠压的细石器文化层,即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连续地层剖面,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细石器层
    目录
    目录 序 **章 概述 (1) 1.1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 (1) 1.2 沂水河流域考古发现 (1) 1.3 嵩山东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 (4) 第二章 调查与发掘 (8) 2.1 调查 (8) 2.2 发掘 (8) 2.2.1 发掘方法及流程 (8) 2.2.2 发掘经过 (9) 2.3 收获 (13) 第三章 地层、年代、埋藏特征 (14) 3.1 地层 (14) 3.2 年代测定 (16) 3.3 埋藏总特征 (17) 第四章 古环境 (19) 4.1 采样剖面 (19) 4.2 遗址沉积物分析 (19) 4.3 粒度、磁化率、色度分析 (20) 4.4 孢粉分析 (23) 4.5 常量化学元素分析 (26) 4.6 赵庄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分析 (29) 第五章 空间分布与遗迹 (31) 5.1 各水平层分布 (31) 5.2 各探方分布 (40) 5.3 空间总分布 (53) 5.4 各类遗物分布与人类行为 (54) 5.5 遗迹 (57) 第六章 石制品概述 (60) 6.1 赵庄遗址石制品分类系统 (60) 6.2 石制品定位与观察测量项目 (62) 6.2.1 基本项目 (62) 6.2.2 石核类 (63) 6.2.3 石片类 (64) 6.2.4 工具类 (65) 6.2.5 其他类 (66) 6.3 赵庄遗址石制品构成 (66) 6.3.1 每个文化层石制品构成 (66) 6.3.2 石制品构成(整体) (66) 6.3.3 石制品大小(整体) (67) 6.4 按原料分析石制品构成 (70) 6.4.1 石制品构成(按原料) (70) 6.4.2 石制品大小(按原料) (71) 第七章 脉石英石制品 (73) 7.1 未加工者 (73) 7.2 石核 (73) 7.3 石片 (78) 7.4 工具 (85) 7.5 废品 (92) 7.6 脉石英石工业特点 (93) 第八章 石英砂岩石制品 (94) 8.1 未加工者 (94) 8.2 石核 (94) 8.3 石片 (100) 8.4 工具 (104) 8.5 废品 (105) 8.6 石英砂岩石工业特点 (106) 第九章 动物化石 (107) 9.1 种属鉴定 (107) 9.2 分类描述 (107) 9.3 人工痕迹 (110) 9.4 小结 (111) 第十章 结语 (112) 10.1 赵庄遗址的遗物 (112) 10.2 赵庄遗址的遗迹 (112) 10.3 结语 (113) 附表 出土标本登记表 (115) 参考文献 (151) 附录 (154) 附录一 14C测试报告 (154) 附录二 赵庄遗址发掘记录方法 (155) Summary (160) 后记 (163) 插图目录 图1.1 赵庄遗址地理位置 (2) 图1.2 嵩山东麓旧石器地点分布图(转引自王幼平等,2014;有修改) (3) 图2.1 赵庄遗址地形测绘图 (插页) 图2.2 赵庄遗址探方分布图 (10) 图3.1 南壁剖面图(含环境土样采样位置图) (14) 图3.2 遗址剖面图 (15) 图3.3 赵庄遗址出土遗物产状图 (18) 图4.1 赵庄遗址采样地层剖面图 (19) 图4.2 赵庄遗址粒度、磁化率、色度参数曲线图 (21) 图4.3 赵庄遗址代表性粒度曲线图 (23) 图4.4 赵庄遗址孢粉图 (24) 图4.5 赵庄常量化学元素曲线图 (26) 图4.6 赵庄遗址常量化学元素参数曲线图 (29) 图5.1 赵庄遗址各水平层分布图 (31) 图5.2 L1水平层平面图 (33) 图5.3 L2水平层平面图 (34) 图5.4 L4水平层平面图 (35) 图5.5 L5水平层平面图 (36) 图5.6 L6水平层平面图 (37) 图5.7 L7水平层平面图 (38) 图5.8 L8水平层平面图 (39) 图5.9 L9水平层平面图 (41) 图5.10 L10水平层平面图 (42) 图5.11 L11水平层平面图 (43) 图5.12 L12水平层平面图 (44) 图5.13 L13水平层平面图 (45) 图5.14 L14水平层平面图 (46) 图5.15 L15水平层平面图 (47) 图5.16 L16水平层平面图 (48) 图5.17 L17水平层平面图 (49) 图5.18 L18水平层平面图 (50) 图5.19 L19水平层平面图 (51) 图5.20 L20水平层平面图 (52) 图5.21 赵庄遗址各探方平面遗物分布图 (53) 图5.22 ⑥层遗物平面分布图(仅南发掘区有遗物) (53) 图5.23 ⑦层遗物平面分布图 (55) 图5.24 脉石英石制品平面分布图 (56) 图5.25 石英砂岩石制品平面分布图 (58) 图5.26 动物骨骼平面分布图 (59) 图6.1 赵庄遗址石制品尺寸分布百分比图 (68) 图6.2 赵庄遗址石制品重量分布百分比图 (69) 图6.3 赵庄遗址石制品尺寸分布图(区分原料) (71) 图6.4 赵庄遗址石制品重量分布图(区分原料) (72) 图7.1 赵庄遗址石核形态图 (74) 图7.2 脉石英双台面石核 (75) 图7.3 脉石英多台面石核 (76) 图7.4 赵庄遗址脉石英砸击石核 (77) 图7.5 完整石片长宽图 (79) 图7.6 完整石片形态统计图 (79) 图7.7 赵庄遗址脉石英石片Ⅰ~Ⅲ型 (80) 图7.8 赵庄遗址脉石英石片Ⅳ~Ⅵ型 (83) 图7.9 赵庄遗址脉石英砸击石片 (85) 图7.10 赵庄遗址脉石英工具长宽图 (87) 图7.11 赵庄遗址脉石英直刃刮削器 (88) 图7.12 赵庄遗址脉石英凸凹刃、复刃刮削器 (90) 图7.13 赵庄遗址脉石英尖状器 (92) 图8.1 石英砂岩石块形态图 (95) 图8.2 石英砂岩石核 (98) 图8.3 石英砂岩完整石片形态统计图 (101) 图8.4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石片 (103) 图8.5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工具 (104) 图9.1 赵庄遗址出土的象头 (108) 图9.2 赵庄遗址出土的古菱齿象臼齿 (109) 图9.3 赵庄遗址动物骨骼表面的疑似人工痕迹 (111) 插表目录 表2.1 赵庄遗址出土标本统计表 (13) 表3.1 赵庄遗址14C测年结果 (16) 表3.2 赵庄遗址光释光测年结果 (17) 表4.1 赵庄遗址粒度、磁化率、色度参数相关系数表 (22) 表4.2 赵庄遗址常量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表 (27) 表4.3 赵庄遗址常量化学元素分类表 (28) 表5.1 赵庄遗址各水平层出土标本登记表 (32) 表6.1 赵庄遗址出土石制品统计表(按地层) (67) 表6.2 赵庄遗址石制品尺寸大小的分类统计 (68) 表6.3 赵庄遗址石制品重量的分类统计表 (69) 表6.4 赵庄遗址⑦层石制品分类统计表 (70) 表7.1 赵庄遗址脉石英石核分类统计表 (73) 表7.2 赵庄遗址脉石英石核测量统计表 (74) 表7.3 赵庄遗址脉石英完整石片类型统计表 (78) 表7.4 赵庄遗址脉石英完整石片测量统计表 (78) 表7.5 赵庄遗址脉石英断裂片测量统计表 (85) 表7.6 赵庄遗址脉石英工具类型统计表 (86) 表7.7 赵庄遗址脉石英工具测量统计表(砍砸器除外) (86) 表7.8 赵庄遗址工具毛坯统计表 (87) 表7.9 赵庄遗址脉石英废品(不包括碎屑)测量统计表 (93) 表7.10 赵庄遗址脉石英Ⅱ类断块测量统计表 (93) 表8.1 石英砂岩未加工者测量统计表 (94) 表8.2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石核分类统计表 (95) 表8.3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石核测量统计表 (95) 表8.4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石片分类统计表 (100) 表8.5 石英砂岩完整石片测量统计表 (100) 表8.6 石英砂岩完整石片台面尺寸及石片角测量统计表 (101) 表8.7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断裂片测量统计表 (104) 表8.8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工具测量统计表 (105) 表8.9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工具毛坯统计表 (105) 表8.10 赵庄遗址石英砂岩废品(不包括碎屑)测量统计表 (106) 表9.1 赵庄遗址动物骨骼遗存总表 (107) 图版目录 图版1 新郑县(现新郑市)地势图 图版2 赵庄遗址航拍图(正北) 图版3 调查地层剖面 图版4 地层剖面细部 图版5 调查工作照片及合影 图版6 工作照片 图版7 探方远景 图版8 L7平面 图版9 L9平面 图版10 L10平面 图版11 L10平、剖面 图版12 L11、L12平面 图版13 L13~L15平面 图版14 L14平面 图版15 L15平面 图版16 L16平面 图版17 象头下L12平、侧面 图版18 象头下L12细部(东—西) 图版19 象头下L13平、侧面 图版20 L13、L14平面 图版21 L15平面及局部 图版22 L16平、剖面 图版23 L19、L20平面 图版24 工作照片 图版25 发掘工作照片 图版26 专家参观指导 图版27 南壁剖面 图版28 南发掘区东壁剖面 图版29 北发掘区东壁、南发掘区北壁剖面 图版30 Ⅱ2型脉石英石核(09XZ 0548) 图版31 Ⅱ2型脉石英石核(09XZ 0910) 图版32 脉石英石核 图版33 脉石英石核 图版34 脉石英石核 图版35 Ⅲ型脉石英石核(09XZ 1040) 图版36 脉石英石核 图版37 脉石英石片 图版38 脉石英石片 图版39 脉石英石片 图版40 脉石英石片 图版41 脉石英工具(刮削器) 图版42 脉石英工具(刮削器) 图版43 脉石英工具(刮削器) 图版44 脉石英工具(刮削器) 图版45 脉石英工具(刮削器) 图版46 脉石英工具(尖状器) 图版47 脉石英工具(砍砸器)(09XZ 0765) 图版48 石英砂岩石制品(未加工者、块状石核) 图版49 石英砂岩石制品(带石皮石核) 图版50 石英砂岩石制品(石片) 图版51 石英砂岩石制品(工具) 图版52 石英砂岩石制品(工具)(09XZ 1068) 图版53 哺乳动物化石 图版54 哺乳动物化石(肢骨片) 图版55 象头化石套箱 图版56 象头化石修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