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团队执笔;张侃院士、李松蔚老师强力推荐;家庭必备的心理科普读物)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团队执笔;张侃院士、李松蔚老师强力推荐;家庭必备的心理科普读物)

  • 作者:陈祉妍 王雅芯 明志君 刘亚男 翟婧雅 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93030
  • 出版日期:2021年04月01日
  • 页数:278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依托2018年全国大规模学术调研,经过题库编撰、专家审核和多轮编写讨论形成的科普手册。该手册面向普通大众,通过故事引入和专家解说的方式向读者呈现,涉及心理疾病、心身健康、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与原理,覆盖大众群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困难情境或误区,通过了解背后的知识及应对方法,能有效帮助大众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水平。
    文章节选
    成人篇 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有害无利吗? 正确答案:不是。 有**医院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是一位小男孩,他的病因是发高烧。医生检查发现这个男孩竟然没有痛觉,他的手上绑着纱布,鲜血隐约从纱布中渗出来,嘴唇上有多处旧伤疤,还有尚未愈合的新鲜伤口,细问之下才发现这些伤口竟然都是小男孩自己咬破的。家人说自从小男孩长出牙齿,经常将自己的嘴唇咬破,后来还会啃伤自己的手指头。 我们常常感到焦虑、不安、沮丧、抑郁,这样的情绪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要是没有这些情绪该多好,这就像我们希望人的身体永远没有痛觉一样。小男孩的故事提醒我们,虽然痛觉带给我们很多不适,但是痛觉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我们有着适应生存的价值。同样,我们的负面情绪也有着适应生存的价值。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疼痛的世界里,摔伤了不会疼,流血了也不会发现,这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险。类似的,如果没有了恐惧、愤怒、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我们也会缺少很多重要的信号,因而无法有效地回避危险,调动能量,应对这些问题。 不同的消极情绪有着它们各自的适应生存的价值。焦虑和恐惧之间有着较近的联系,焦虑往往是我们针对未知的不确定的危险产生的负面预期,而恐惧则是针对相对来说很具体的危险产生的负面预期。当人处在恐惧的情绪下,心跳加快,呼吸加快,会调动身体的能量,有助于更迅速地逃跑和更有力地战斗。这就是对于恐惧的反应:僵住、战斗或逃跑!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交感神经系统会变得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也会相应地产生变化。例如,在逃跑的时候,很多动物会排泄大小便,这种反应有助于减少身体的负荷,也是一种适应性生存。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们人类除了心跳、呼吸的反应,也会产生消化器官的一些反应,如闹肚子,这些反应是不愉快的,所以有人会形成这样的误解,认为消极情绪是有害的。 然而消极情绪的存在指向着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适宜的焦虑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佳的成绩。这一定律指的是焦虑水平和我们的成绩发挥之间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如果我们以焦虑水平为横轴,成绩表现为纵轴,在焦虑水平较低的时候,成绩水平也较低;在焦虑水平升高到中等的时候,成绩水平达到高峰;而焦虑水平进一步升高时,成绩又会下落,由此形成一个倒U型。也就是说,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利于人发挥水平。 但具体的中等焦虑水平还要因活动内容而定,相对来说,较大的肌肉活动,例如跑步,需要更高的兴奋水平;而一些更精细的活动,例如穿针引线,则需要处在低一些的兴奋程度。所以不同的活动,适宜的焦虑水平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焦虑有时也会发挥它的促进作用。那么,假如我们错误的认为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都是有害的,过于排斥各种消极情绪,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 儿童篇 从长远来看,为了减少孩子的哭闹,要忽略孩子轻微的哭闹,只处理严重的哭闹,这样做对吗? 正确答案:不对。 小乐快三岁的时候,父母工作忙,就将她送到老人那里照顾了一段时间。待工作稳定把小乐接回来后,父母发现,孩子添了个让人头疼的毛病——任何要求都要带着哭腔来提。抽泣着提要求,不满足就一直哭。父母一看这可不行,这件事情决不能放任。 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决定统一战线,不管小乐怎么哭,都坚定地不心软、不答应她的要求! 有一次,小乐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又一次拿起“哭”的武器,开始的时候边哭边看,见父母不理会她,就哭得更厉害,*后竟然哭到吐了!小乐妈妈还是心软了,心疼地抱着小乐说“好好好,我们买,但下不为例啊。”爸爸也在一旁叹息着点点头。 那果真“下不为例”了吗?经过这一次心软后,他们发现,自己简直是小瞧了孩子的战斗力。举了一次“白旗”之后,下次只能再割让一城,*后发展到从小声哭闹,父母拒绝,孩子哭到声嘶力竭,*后父母“投降”,满足孩子的要求,全面沦陷。大人和孩子都陷入一个怪圈里,彼此都很难受。 所以,如果忽略轻微的“哭闹”,只处理严重的,甚至妥协孩子大声哭闹时提出的要求,这其实就是一种强化。这会让孩子以为“只要我哭到难受,父母总会满足我的要求”。这是错误的,但身处其中的人可能会不清楚。 什么是强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行为发生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会影响行为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一个行为出现之后,随之发生的是好的效果,那么这个行为未来就更有可能发生。这种好的效果影响到行为未来发生频率增加,这就叫作强化,而好的效果我们把它叫作奖赏或者强化物。 强化的影响,不仅发生在人际之间,也影响着很多动物的行为。事实上,行为主义的研究者正是从动物的行为里发现了很多强化的规律,因此这些规律也同时适用于人和动物的世界。例如在驯兽中,也会使用一种强化的组合程序,叫作塑造。 所谓塑造……
    目录
    **序 / i 前言 / iii 成人篇 心理疾病的预防 / 3? 1. 适当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吗? / 3 2. 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有害无利吗? / 8? 3. 比起突然的创伤打击,日常持续的压力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很小吗? / 13 4. 大部分心理异常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遗传吗? / 18? 5. 一般来说,一个人不记得的事情对于他的心理影响 就很小吗? / 22 6. 看车祸、灾难现场的照片,或听当事人讲述灾难, 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吗? / 26 7. 老年人加强社交活动有助于减缓大脑功能衰退吗? / 30 8.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吗? / 34 心理疾病的识别 / 38 1. 一个人有没有心理疾病,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吗? / 38 2. 使用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判断自己有无心理 疾病吗? / 43? 3. 心理疾病患者的暴力倾向更强吗? / 49 4. 情绪不好就是抑郁症吗? / 53? 5. 有洁癖就是强迫症吗? / 59? 6. 产妇经常出现情绪失控、易怒等状态,可能是患了 产后抑郁症吗? / 64? 7. 医学检查正常却总怀疑自己有病,这可能是一种 心理疾病吗? / 69? 8. 为了**吃完东西又催吐,这可能是一种心理 疾病吗? / 76 心理疾病的** / 80? 1. 如果患上心理疾病,只要服药就可以有效**吗? / 80 2. 轻度的心理疾病不及时**,容易发展成精神病吗? / 83 3. 抑郁一定要用****,心理咨询解决不了问题吗? / 87 4. 在没有得到**的情况下,抑郁症也能够自发缓解吗? / 93 5. 抑郁症服药好转后,可以自己一边逐渐减少药量, 一边观察吗? / 98? 6. 尽量避免接触引发焦虑的事物或环境,是**病态 焦虑的有效方法吗? / 102 7. 患强迫症的人只要自己想停止,就能摆脱自己的强迫 行为吗? / 106 8. 家庭暴力的施暴方,只要诚心悔过,就不会再犯了吗? / 111 心身健康 / 116? 1. 少量喝酒有助于促进睡眠质量吗? / 116 2. 晚上容易失眠的人,白天应该多补觉吗? / 122 3. 不良情绪可能引发生理疾病吗? / 128? 4. 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都属于心身疾病吗? / 132 自杀预防 / 137? 1. 自杀的人都有心理疾病吗? / 137? 2. 如果一个人自杀没有成功,他通常就不会再自杀了吗? / 141 3. 真正要自杀的人是不会说出来的吗? / 144?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吗? / 151? 5. 自杀行为会传染吗? / 155 儿童篇 儿童教育 / 161? 1. 幼儿撒谎就是道德品质有问题吗? / 161? 2. 从长远来说,为了减少孩子的哭闹,要忽略孩子轻微的 哭闹,只处理严重的哭闹,这样做对吗? / 165? 3. 一旦发现孩子有口吃问题,大人就应该立刻纠正吗? / 171 4. 培养孩子的关键阶段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吗? / 175 5.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应经常表扬孩子聪明,对吗? / 179 6. 要加强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应该对孩子的好成绩 多多奖励,对吗? / 186 儿童保护 / 191? 1. 儿童被性侵犯的主要危险是来自于陌生人吗? / 191? 2. 用难听的话刺激孩子,很可能带来长久的心理伤害吗? / 196 3.打完孩子之后,好好哄一哄就不会留下心理阴影了吗?/ 201 4. 婚姻出现问题时,生个孩子有助于改善婚姻质量吗? / 208 5. 不管怎么说,维持婚姻总比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 要好一些,真是这样吗? / 212? 6. 儿童缺乏运动,不利于大脑发育吗? / 218? 7. 儿童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大脑发育吗? / 222 心理疾病 / 226? 1. 儿童不会患抑郁症吗? / 226 2. 父母教养不良会导致孩子患自闭症吗? / 230 3. 自闭症的孩子都表现得安静沉默吗? / 234 4. 在青少年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健康问题会 越来越多吗? / 238 参考文献 / 243 后记 / 26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