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罗辑思维:人文篇(罗振宇新书!20亿点击量!多角度理解人文!从越多角度看待问题,就有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含罗胖人文书单)
QQ咨询:
有路璐璐:

罗辑思维:人文篇(罗振宇新书!20亿点击量!多角度理解人文!从越多角度看待问题,就有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含罗胖人文书单)

  • 作者:罗振宇 著;读客文化 出品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ISBN:9787549633395
  •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9.9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精编757《罗辑思维》节目,多角度理解人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认知。从越多角度看待问题,就能从越多角度认知世界,你就能发现事物的关联,看清世界的运转方式,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就有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罗振宇3年诚意之作!得到App官方授权!罗胖从一本好书、一个新现象、一件新鲜事中,分享人文新视角,不断刺激你思考,让你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身边的美好。它不是答案,而是通向答案的钥匙之一。一旦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事物,你就能拓宽认知的边界,保持头脑开放,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解决令人束手无策的难题! 翻开本书,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容突破大大小小的瓶颈!
    文章节选
    人类为什么会养猫 很多小动物都很可爱,熊猫、兔子、狗都很可爱,但是没有一个能像猫这样,把所有“像婴儿”的要素集于一身。 2005年3月,*近我看了一本书,叫《人类“吸猫”小史》。书里回答了一个问题,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人类为什么会养猫? 你可能觉得这还用说吗?猫可以抓老鼠,保护粮仓,我们不就是因为这个才驯化了猫吗?这确实是我们*常听说的说法。在大概一万年前,人类在两河流域定居,开始进入农耕文明,囤积的粮食引来了老鼠。人类发现猫可以抓老鼠,这才把它养在身边。 猫会抓老鼠,这没错,但是也有疑点。人和狗的合作,是一个良性循环。狗在食物上越依靠人类,就越要给人类干好活,比如看门、打猎、当朋友,见到人摇尾巴。所以狗和人是越合作越紧密。 可是猫不一样。猫和人的合作,如果是基于抓老鼠,这个合作不是一个良性循环。猫的食谱非常宽,鸟、鱼、兔子、蝙蝠、蜥蜴,甚至素食它都吃。人类把猫养在身边,就得提供吃的。可是人提供了食物,猫吃老鼠的愿望肯定会大大降低。猫又不傻,有容易获得的食物,自己为什么还要费劲呢? 如果养猫是为了抓老鼠,从长期来看,这个手段和目的是相悖的。人和猫的关系越紧密,结成这个关系的必要性就越低。那猫和人是怎么一起混了一万年的呢? 事实上,美国一个农业协会的调查发现,即使在老鼠很多的乡村,猫抓老鼠也并不积极,只有三分之一的猫在抓老鼠。所以在很多有猫巡逻的农场,还是老鼠横行。更不要提城里人养的猫了。猫基本上都不会抓老鼠。 还有一个疑点,驯化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人类选择代替了自然选择。人类是通过干涉动物的交配来选择自己要的性状。比如说狗,根据人类需要,我们介入它们的生殖过程,所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狗,负责打猎的、负责导盲的、负责卖萌的。所以狗的体形差别特别大。 但是猫呢?虽然也有不同的品种,但是大体上没有什么区别,也谈不上功能分化,因为人对猫的交配控制力很弱。 我特地问了懂猫的同事。他们的回答是:猫有特别强的领地意识,突然把两只陌生的猫关在一起,哪怕一公一母,哪怕母猫在发情期,它们也得打起来。就算我们循序渐进,先让两只猫慢慢熟悉,然后慢慢靠近,但只要它们其中有谁没瞧上对方,那也是见一次打一次。一个坚持“自由恋爱”的物种,我们人类其实谈不上驯化了它。 人和猫的关系还有一点奇怪。狗和人类的关系是典型的主仆关系,人提供保护和食物,狗提供服务和忠诚。但是猫不一样,养猫的人自称猫奴,称猫是猫主子。虽然是开玩笑,不过还是说明了人和猫的主仆关系好像不是那么分明。你看一眼猫对人的那种爱搭不理的神情就明白了。 现在全球范围内有大概6亿只家猫,是狗数量的3倍,可见人类更喜欢猫。在网上,关于猫的内容还更容易被转发。根据Facebook和Twitter的统计,有关猫的内容转发量,大概是狗的两倍。 所以这就奇怪了,人类到底为什么要养猫?答案不是“为了抓老鼠”那么简单,需要另寻解释。 《人类“吸猫”小史》这本书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这是因为猫恰好触动了人类会觉得“可爱”的所有开关。你可别觉得“可爱”很简单,“可爱”其实是一组特殊且强大的物理特性。动物行为学的开创者洛伦茨就曾经说,这个特性叫作“怜幼触发特质”。猫的外表特征,天生长得就像人类的婴儿,它的外形会触发我们释放荷尔蒙,让我们像爱小婴儿一样爱它。 很多小动物都很可爱,熊猫、兔子、狗都很可爱,但是没有一个能像猫这样,把所有“像婴儿”的要素集于一身。 咱们来详细数数。比如猫的体格,平均4公斤,抱着猫和抱人类新生儿的感觉差不多。猫的叫声,能让人联想到小孩的哭声。有研究还表明,在进化历史上,猫可能有段时间有意调整过自己的发声,就是为了能更准确地模仿人类小孩哭。人一听猫叫,马上爱心泛滥。 再比如说,猫是食肉动物,为了撕裂食物,它们进化出了短小有力的下颚,这让它们的脸是甜甜的圆脸。我们人类当然更喜欢圆脸。它们依靠视力而不是嗅觉捕猎,所以鼻子是小小的,这也符合人的特征,这就比大部分狗更可爱。 *大的秘密还在于猫的眼睛。猫的眼睛非常大,成年猫的眼睛和人类的差不多大,大眼睛在一张小脸上就显得格外水灵。不信你去看看那些漫画,动漫里的人物,眼睛的面积通常要占到面部的三分之一。真要在现实中看到这样的人,那得吓死,会像怪物。但是在动漫里只有这么画,才觉得好看。你养一只猫,就相当于养了一个活的动漫婴儿。 而且猫眼睛的构造也和人类相似,这非常重要。你会发现,一般动物,尤其是食草动物,比如兔子、马,它们的眼睛都是长在脑袋两侧的。这是为了视野能更开阔,更好地观察周围的情况,万一有捕食者好逃跑。 但是猫不一样,它们在进化史上就一直是*好的埋伏型猎手。它们为了能扑倒快速移动的猎物,必须有精准目测距离的能力,它们的眼睛能迅速聚焦。这种能力就需要两眼的视野高度重合,所以猫的眼睛位于头前部的中间,和人类一样。 我们人类是灵长类,祖先是猴子,我们又不是猎手,为什么眼睛也长在头的前部呢?因为我们当猴那段时间是在树上生活的。这就有两个要求。**,想要在树林里自由穿梭,就得准确地把握树枝间的距离,所以眼睛能聚焦很重要;第二,灵长类主要靠吃果子为生,在树上准确地瞄准一颗果子还是很重要的。这都需要两眼的视野高度重合。虽然用途不一样,但猫的眼睛又巧合地和人类非常相似。 到此不用再多举例子,我们便可以给出答案了:人和狗彼此依存的关系,是建立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但是人和猫的关系,是建立在审美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人养猫,不管人有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本质上都是在养一个孩子的替代品。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前面说的那些奇怪的事情才能说得通。 聊这个话题,其实是想说,我们要警惕一切人类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我们都知道,让我们人类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很多,有理性的原因,有感性的原因,还有随机和偶然的原因。但是真到了解释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通常会给出一个理性的理由。 这倒不是有意欺骗,而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真坚信自己有一个理性的理由。比如,我们是因为要捉老鼠才养猫,我们是因为喜欢另一家公司的文化才跳槽,我们是因为这个人干了什么事才不喜欢他。 也许这些理由有点道理。但是,真正的原因也许需要我们下潜到自己人性的那些幽暗、深远的地方,潜到自己也没意识到甚至也不愿意揭开的深处,才能找得到。
    目录
    第1章 文学 经典文学为什么“不好看” 网络小说:让人上瘾的三大公式 天才编辑与海明威 蒲松龄是一盏灯 阅读——从经典到经验 力量的来源 故事是*符合人类心智的沟通方法 第2章 诗词 《江雪》:隔绝外物、独享美好 为什么是陶渊明 一首诗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一首好诗,就是一处桃花源 一个俗人,怎么成了圣人 第3章 语言 语言的切换 名字为什么很重要 认知方言化 一个字带来的麻烦 全世界能用同一种语言团结起来吗 第4章 艺术 美是什么 酒店的卫生纸为什么要折三角 画廊的秘密 电影这个物种 纪录片——一个神奇的物种 什么样的恐怖片*吓人 间接后果 第5章 社会百态 人类为什么会养猫 熊猫是失败物种吗 什么味道才叫地道 聪明人为什么往往不好打交道 超模是怎样炼成的 神童莫扎特 什么是“瘾” 游戏的乐趣 游戏为什么好玩 游戏的世界 游戏化世界 游戏化工作 罗胖人文书清单 我的人文书清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