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微观经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微观经济学

  • 作者:达龙·阿西莫格鲁,戴维·莱布森,约翰·A·李斯特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21722451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页数:560
  • 定价:¥1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21年,由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家达龙;阿西莫格鲁携手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戴维;莱布森、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A.李斯特,共同推出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正式入选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材,有力证实了这套经济学入门读物的价值。 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学教材,这套书摒弃了繁杂的数学公式与陈旧的案例,大量融入了与当代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和真实数据,并围绕三大影响人类行为的经济学核心概念——优化、均衡和实证主义,带领读者运用基础经济学原理观察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反思自身的经济行为。 正如三位作者所言,这套书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强调经济学思想本身的简单性,同时呈现它的解释力、预测力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选择和人生。希望通过阅读这套经济学丛书,我们每个人都能培养出自己的经济学直觉,做出*优选择。
    文章节选
    前言 我们热爱经济学。我们惊叹于经济系统的运作方式。当购买一部智能手机时,我们会想到那复杂的供应链及其背后的数十万人,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全球各地产出的部件得以被组��起来,形成这令人敬畏的技术产品。 市场能够在没有任何人操控的情况下在世界范围内运作,这带给我们的冲击不亚于意识或生命本身的存在。我们相信,市场体系的建立是人类伟大的成就之一。 我们写这本书是为了强调,经济思想本身是非常简单的,但其在解释、预测和改善世界状况方面具有非凡的力量。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秉着这一目标,我们确定了三个关键概念——优化、均衡和实证主义,它们是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人类行为的核心。实际上,这些抽象的词语代表了三个高度直观的思想。 现代技术的飞速变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将经济学注入我们的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让他们得以掌握更多的经济学知识。他们日常所使用的技术就体现了强大的经济力量在发挥作用。优步用户在面对出行价格激增时,能直观地了解到交通出行市场的实时拥堵情况。爱彼迎的用户通过对比同一个城市内不同地铁站附近的房源,能够探索地理位置、便利性和房屋价格之间的关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将经济学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视觉表达和经验实例。如今,各类市场的互动性比 10 年前要强得多,它们的存在证明了与我们的经济生活相关的绝不仅仅是能够获得完全信息的竞争市场。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通过优步等系统性平台参加拍卖活动,或购买商品和服务,他们在参与线上交易时不得不与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做斗争,并且必须防范这些新式交易中固有的一系列令人迷惑的错误和陷阱。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学生们不仅要了解机会成本、供给与需求等众所周知的经济学概念,还要了解博弈论、拍卖和行为错误等概念。这些新概念在大多数原理性教材中往往只占据很小的篇幅,但在我们这本教材中则占据**地位。今天,无论是在概念层面还是在经验层面,经济分析的界限都有所拓展,这使经济分析变得更具价值,也更实用。 当前的新世界也为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了**的机会,我们只要将以往奉为圭臬的原理性教材加以调整,纳入现代的、基于实证的经济学概念即可。这是我们的初始目标,在第二版的教材中,我们继续秉承这一目标。 第二版的新内容 在新版的《微观经济学》 中,“生活中的经济学 ”(Evidence-Based Economics,简称 EBE)专栏成为我们的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支柱。我们更多地将该部分涉及的主题与学生们的亲身体验相结合,赋予主题新的现实意义。除了更新已有数据及经验特征,我们还增加了许多新的经验实例。 • 第 2 章新增“选择与结果”一栏,促使学生攻克因果关系问题。我们讨论了近的一篇研究论文,文中指出昂贵的婚礼和高离婚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要求学生基于这一发现找到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之间区别,并理解遗漏变量的作用。 • 第 4 章新增“用数据说话”一栏,阐述了水力压裂技术革命及其对石油和汽油价格的显著影响。当学生看到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石油供给曲线右移如何促使石油的均衡价格降低 50% 时,他们就能更生动地理解供给和需求。 • 新版更关注共享经济——这一现象不仅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而且为研究者提供了新数据以解决那些由来已久的问题。第 7 章新增“生活中的经济学”一栏,讲述了优步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基于近的论文,我们探讨了价格激增在平衡司机的供给与乘客的需求方面的作用。由此得出的见解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个人参与的市场。 • 新版还强调了微观经济学在考察自然灾害管理、全球不平等程度等重要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例如,第 9 章新增“生活中的经济学”一栏,主题为“政府如何减少俄克拉何马州的地震次数?”,我们在该部分探讨了如何通过使用外部性的概念减少因水力压裂产生的地震次数。第 10 章与第 11 章则分别新增“用数据说话”一栏,通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宽带接入等专题探讨不平等问题。此外,本书其他章节中还有更多与社会问题相关内容。 • 新版使用了近年的选举案例来讲述概率这一主题。例如,第 15 章新增“用数据说话”一栏,讨论了美国总统选举之前的预测结果:希拉里获胜的概率为 72%,特朗普获胜的概率为 28%。我们提供了所需的分析工具,帮助学生弄懂如何解读这类预测。 经济学通识课程吸引了兴趣不同、未来职业生涯各异的学生。通过这本书,我们向他们展示了如何创造性地应用经济思维来改善他们的工作、选择和日常生活。 我们编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表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光令人振奋,而且可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个人场景。在版中,我们以优化、均衡和实证主义这三个主题为主要工具,传达了经济学的惊人力量和广泛适用性。我们相信,在过去的几年中,它们在概念层面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证实。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已经变得更有现实意义。 当下这个时代,彼此矛盾的经验性主张比比皆是,各个政治派别的消息来源都被谴责是“假的”,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技能,来系统性地质疑和评估他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的经济学”部分,我们既要探讨学术研究的意义,又要探讨其局限性。我们希望,我们的书能有助于造就新一代审慎的思想者、聪明的决策者、有参与感的公民,甚至是一批未来的经济学家! 我们的视角:三个一体化的主题 个关键原则是,人们会试图做出可行选择,这一原则被称为优化。我们并不认为人们总是能够成功实现优化,但我们确实相信,人们会试图实现优化,而且往往在这件事上做得还不错。鉴于大多数决策者会试图做出能够提供净收益的选择,优化是预测人类行为的一个有用工具。优化还是一项有用的规范性工具。通过指导人们如何进行优化,我们可以改善他们的决策,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到本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应该会成为一名熟练的优化者——不需要基于复杂的数学运算,只需要凭借经济直觉。 第二个关键原则是对个原则的延伸:经济系统在均衡的状态下运行, 在这种状态下,人人同时在试图优化。我们希望学生看到,并不是只有他们在试图化自己的福利。当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无法通过选择另一种行动方案来增进利益时,经济系统就处于均衡状态。均衡原则强调了各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例如,苹果商店会储备数百万部苹果手机,因为有数百万消费者会来购买它们。反过来,数百万消费者会去苹果商店,因为这些商店准备出售这些苹果手机。在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在进行优化,他们的行为是相互交织的。 我们的前两个原则——优化和均衡,都是概念层面的。第三个原则是方 法论层面的,它就是实证主义。经济学家使用数据来检验经济学理论,理解这个世界,并与政策制定者对话。因此,数据在我们的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我们尽可能地使实证分析简单易懂。我们的这本教材与其他经济学教材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强调理论与真实数据的匹配。我们会向学生展示经济学家是如何使用数据来回答具体问题的,这使我们的每一章变得具体、有 趣、好玩儿。现代的学生需要能够支撑理论的证据,而我们的书中就提供了这种证据。 例如,我们在每一章开篇都会首先提出一个实证问题,之后会用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其中有一章开篇的问题是: 吸烟者会因每月 100 美元的奖励而戒烟吗? 在这一章的后面,我们展示了戒烟率如何随着研究者停止为吸烟者提供奖励而下降。 根据我们的经验,**上经济学课的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印象:经济学就是一系列理论论断,而很少有实证依据。然而在本书中,我们通过使用数据解释了经济学家如何评估和改进科学见解。数据也使概念更容易被记住。我们使用实证能够帮助学生打造直觉,因为数据能够将对话从抽象的原则转移到具体的事实。每一章都阐明了经济学家如何使用数据来回答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每一章都展示了实证在推动经济科学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专栏 我们这本书中所有的专栏都展示了直观的实证问题。 • 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专栏中,我们展示了经济学家如何使用数据来回答我们在每章开篇提出的问题。“生活中的经济学”所使用的都是来自实地实验或实验室实验的数据,以及自然产生的真实数据,以强调这一章中讨论的一些主要概念。这种理论与数据的结合,使学生对经济学有实质性的了解,因为经济学就在他们周围的世界中真实上演着。 每章所探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性观点,而是学生一旦踏出教室就要直接面对的问题——脸书是免费的吗?上大学值吗?自由贸易会令你失去工作吗?换位思考有价值吗?政府的规模有多大? • “用数据说话”专栏,也使用真实数据作为讨论的基础,来分析具体的经济学问题。我们在本书中探讨了很多问题,例如麦当劳应该关注弹性吗?如果劳动供给增加,工资真的会下降吗?为什么有些企业做广告, 有些企业不做? 为了与“优化”主题保持一致,在“选择与结果”专栏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出一个真实的经济决策,或者评估过去真实的决策所产生的结果。然后,我们会解释经济学家可能会如何分析同样的决策。我们研究了一些问题,例如人们实现优化了吗?勒布朗·詹姆斯应该自己粉刷房子吗?报复有进化论上的逻辑吗? 本书架构 部分:经济学导论。这一部分为我们理解如何从经济学角度思考世界奠定了基础。我们在第 1 章中表明,优化原则可以解释我们大多数的选择。换句话说,我们是在考虑收益和成本的基础上做出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考虑权衡、预算约束和机会成本。然后我们解释了,均衡是指人人同时试图进行个体优化的状态。在均衡状态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不会带来任何明显的好处。我们引入了搭便车问题,以表明个体优化和社会优化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鉴于数据在经济学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第 2 章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经济模型、科学方法和实证检验,以及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之间的重要区别。我们展示了经济学家如何使用模型和数据来回答有关人类行为的有趣问题。对于那些想提高制图技能的学生来说,第 2 章后面有一个关于构建和解释图形的附录,其背景是一个关于激励计划的实地实验。 第 3 章对优化的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包括对边际分析的直观讨论。我们举了一个选择公寓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学生们面临着租金成本和通勤时间之间的权衡。我们展示了两种优化的方法——基于总价值的优化和基于边际分析的优化,并说明为什么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后一种方法。 第 4 章通过一个汽油市场的例子介绍了需求和供给框架。我们展示了汽油的价格如何影响买方(比如通勤者)和卖方(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决定。在开发模型的过程中,我们探讨了个体买方的需求是如何被加总起来从而产生市场需求曲线的,以及个体卖方的供给又是如何被加总起来从而产生市场供给曲线的。然后,我们展示了在完全竞争市场的交易中,买方和卖方是如何共同决定商品的均衡市场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后,我们展示了当价格不被允许调整以平衡需求量和供应量时,市场是如何崩溃的。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基础。这一部分更深入地探讨了微观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的来源。作为教师,我们意识到一件重要的事:即便学了一年的经济学课程,大部分学生也不清楚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构成原理,尤其是这些曲线从何而来。 我们用第 5 章和第 6 章这两个独立的章节向学生们讲述,消费与生产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由激励“黏合”在一起。我们整合了与消费者、生产者各自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在其他教材中常常分散于各个章节。我们的目的是展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决策之间的共性与联系。基于这一整合,学生无须在几个章节间来回翻阅,便能够总览全局,理解各个概念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 在第 5 章中,我们从“幕后”视角展示了需求曲线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将消费者如何决定购买什么作为“买方问题”,讨论了需求的三大基本要素:品味和偏好、价格以及预算集。这一讨论是直观的:一旦考虑了这三个要素,需求曲线便“水落石出”。这种方法也自然引出了对消费者剩余、需求弹性和预测消费者如何应对激励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整体上理解为什么政策制定者和商业人士应该关注经济中的需求者。此外,作为内容的延伸,本章附录讲述了收入和替代效应,可供想要深度挖掘的学生选择。 在第 6 章中,我们采用了相似的整体方法,并以一家企业(即威斯康星奶酪公司,本书的一位作者曾在高中时期的两个暑假在该公司兼职)为例来讨论 “卖方问题”。卖方问题也包括三个部分:生产、成本和收益。在考虑卖方问题时,我们很自然地对这三个部分进行综合讨论,而非像其他教材一样,将其分散于多个章节。既然企业在做决策时需要同时考虑这三个部分,那为什么不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呢?以威斯康星奶酪公司作为连续案例贯穿全章,不仅使本章内容更有内聚性,而且使原本难以厘清的难题变得清晰。本章附录则讲述了有着不同成本结构的企业在长期均衡中可能存在经济利润的情形,以供爱钻研的学生选择。 在第 7 章中,我们以俯瞰视角探讨将第 5 章讲述的买方和第 6 章讲述的卖方放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会发生什么。本章开篇的问题是:仅由利己者构成的市场能否化社会的整体福利?学生们将看到,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创造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和谐。在本章中,经济学之美尽显无遗。价格引导着“看不见的手”,激励着买方和卖方,买方和卖方反过来通过在各行业内和不同行业间有效地分配资源使社会剩余化。本章使用的弗农·史密斯开创性的实验室实验所提供的证据表明,实际的价格和数量趋近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 在第 8 章中,我们讨论了生产可能性曲线、比较优势和贸易的收益。我们 先讨论了个体的相互贸易,再延伸到州际贸易(这是我们在原理部分的创新) 和国际贸易,学生可以由此看出激励他们进行贸易的原理与激励州和**进行贸易的原理相同。他们将形成一种理解:贸易中有时存在赢家和输家,但总体而言,贸易的收益大于损失。关键的政策问题是:我们能否转移剩余使每个人都能成为贸易的赢家? 如果学生们只读到这儿,那么他们可能会成为狂热的自由市场支持者。这是因为经济体系的美丽是****的。然而,我们在第 9 章中讨论了一些会阻碍“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重要案例。一些企业在生产的同时会污染空气和水。有些商品(例如国防)一旦提供,每个人都可以享用。本章探讨了市场失灵的三种情况——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共池塘资源,并凸显了它们之间的重要关联:在这三种情况中,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以及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将发现第 7 章中的“看不见的手”在此时“失灵”,而政府可以制定政策以应对外部性,从而提升社会福利,还可以提供公共物品,保护公共池塘资源。 但政府干预是一把双刃剑,在第 10 章中,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有哪些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哪些是可取的?我们总览了税收与支出,研究了管制——政府处理外部性问题以及第 10 章中的其他市场失灵问题的主要工具的成本与局限。我们看到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代表了支持大政府的人和支持小政府的人之间冲突的核心。本章后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专栏通过探讨所得税的无谓损失来解决政府的规模这一棘手问题。 第 11 章通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歧视吗?”这一问题说明了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性。生产要素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服务的投入。该问题是在一场关于人们为什么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不同工资的一般性讨论中提出的。讨论这个问题使学生可以从需求者(如第 5 章中的买方)的视角顺利转变到(劳动力)供给者的视角。对劳动力的讨论也自然地引出了其他主要生产要素——实物资本和土地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第三部分:市场结构。在这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市场结构——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并提供了理解这些市场结构所需的工具。第 12 章讨论的垄断会使学生联想到第 6 章讲述的卖方问题。前面学到的 所有生产和成本概念也适用于本章:企业应该扩大生产,直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为了说明“垄断者的问题”,我们以抗过敏**开瑞坦(拥有 20 年的专利保护期)为例来展示垄断者如何实现优化。再一次,我们使用“失灵的看不见的手”这一隐喻来说明垄断者如何分配资源使其流向自身并因此牺牲社会剩余的。这时,学生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政府会授予企业合法的市场势力?本章开篇的问题——“垄断对社会有好处吗?”讨论了硬币的另一面,即有证据表明垄断有时对社会有好处。 到目前为止,本书覆盖的许多主题在现有的其他教材中也有讨论。然而, 第 13 章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章讲述了博弈论,它是一些有力的经济学见解的来源。我们强调了换位思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通过换位思考,学生可以更深地理解在应对他人的策略时如何选择自己的反应。我们也将博弈论应用于多个情景,例如污染、足球、广告等。 在第 14 章中,我们讨论了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种之间的市场结构:寡头和垄断竞争。本章围绕着“要构建一个竞争市场,我们需要多少家企业?”这一问题展开,强调了寡头和垄断竞争企业如何通过考虑竞争者的决策来设定价格和数量。通过讨论这些企业的优化问题——“寡头的问题”和“垄断竞争者的问题”,我们串联起了之前的章节,并展示了这一优化问题在短期内如何等同于垄断者的问题,在长期中又如何等同于完全竞争模型。 第四部分:扩展微观经济学工具箱。在这一部分的章节中,我们精选了一些特殊主题,教师可根据课程**进行选择。我们之所以采用这些章节,是因为我们常常觉得学生在学了几个月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还没见识到其无数有趣的应用。 第 15 章研究时间与风险的权衡。本章开篇即问时间如何影响收益的经济价值。我们展示了复利如何使得投资价值随时间增长,也展示了如何贴现未来的资金流,以及如何使用净现值来进行财务决策。本章的第二部分讨论了概率和风险,解释了如何计算期望值。我们应用这些概念探讨了赌博、延保和保险等问题。 为什么新车一开出车行就会大幅贬值?第 16 章考察了我们都熟悉的市场——市场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本章通过隐藏特征(例如,生病的人更有可能申请健康保险)和隐藏行为(例如,被保险者更有可能莽撞地开车)讨论了买方和买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讨了许多适时话题,例如二手车市场中的劣质车(“柠檬”),健康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以及风险与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在第 17 章中,我们探讨了学生有时会面临的情景:拍卖与议价。在讨论各种经济环境中的策略和议价原则时,我们继续深入优化这一主题。我们研究了四种常见的拍卖类型,探讨了经济学如何帮助学生竞拍——从亿贝网上的拍卖到房地产拍卖,再到慈善拍卖。接着,我们转而审视议价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显示议价模型的力量,我们展示了关于谁来决定家庭如何支出的实证证据。 也许对一个原理性教材来说,不寻常的章节是第 18 章,它讲述了社会经济学。我们介绍了“经济人”的新变种,讨论了两种不同的人类行为:慈善和公平的经济学与报复的经济学。我们回顾了偏好的概念和起源——我们是从慈善捐赠中获得满足感,还是从残酷报复“敌人”中获得满足感?这后一章充分表明了经济学原理可以拓展到我们世界的每个角落。通过结合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关联学科的见解,我们可以极大地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目录
    目录 1 经济学原理与实践 _ 2 脸书是免费的吗? _ 2 1.1 经济学的范畴 _ 3 经济学的定义 _ 5 1.2 三大经济学原理 _ 7 1.3 经济学原理:优化 _ 8 1.4 经济学第二原理:均衡 _ 16 1.5 经济学第三原理:经验主义 _ 18 1.6 经济学对你有好处吗? _ 19 2 经济方法和经济问题 _ 24 上大学值吗? _ 24 2.1 科学方法 _ 25 2.2 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_ 32 2.3 经济问题和答案 _ 39 附录2A 绘制和解释图形 _ 43 3 优化:竭力做到好 _ 51 地段如何影响租房成本? _ 51 3.1 优化:选择可行选项 _ 52 3.2 优化应用:租到理想的房子 _ 54 3.3 运用边际分析解决优化问题 _ 58 4 需求、供给与均衡 _ 71 如果汽油价格下降,人们会多买多少汽油? _ 71 4.1 市场 _ 72 4.2 买方会如何行事? _ 74 4.3 卖方如何行事? _ 85 4.4 供需均衡 _ 91 4.5 如果政府控制汽油价格,那么这会有什么后果? _ 97 5 消费者与激励 _ 105 吸烟者会因每月100 美元的奖励而戒烟吗? _ 105 5.1 买方问题 _ 106 5.2 综合考虑 _ 110 5.3 从买方问题到需求曲线 _ 114 5.4 消费者剩余 _ 115 5.5 需求弹性 _ 121 附录** 用无差异曲线表示偏好:预算约束的另一种用法 _ 135 6 卖方与激励 _ 140 乙醇补贴将如何影响乙醇生产者? _ 140 6.1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卖方 _ 141 6.2 卖方问题 _ 141 6.3 从卖方问题到供给曲线 _ 152 6.4 生产者剩余 _ 157 6.5 从短期到长期 _ 158 6.6 从企业到市场:长期竞争均衡 _ 161 附录6A 当企业有不同的成本结构时 _ 176 7 完全竞争与“看不见的手” _ 178 仅由利己者构成的市场能否化社会的整体福利? _ 178 7.1 完全竞争与效率 _ 179 7.2 “看不见的手”的拓展:从个人到企业 _ 183 7.3 “看不见的手”的拓展:产业间的资源配置 _ 187 7.4 价格引导“看不见的手” _ 191 7.5 公平与效率 _ 204 8 贸易 _ 214 自由贸易会让你失去工作吗? _ 214 8.1 生产可能性曲线 _ 215 8.2 贸易的基础:比较优势 _ 219 8.3 州际贸易 _ 225 8.4 国际贸易 _ 229 8.5 反对自由贸易的观点 _ 237 9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_ 247 英国女王怎样才能缩短去温布利球场的交通时间? _ 247 9.1 外部性 _ 248 9.2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案 _ 255 9.3 外部性的政府解决方案 _ 259 9.4 公共物品 _ 267 9.5 公共池塘资源 _ 275 10 经济中的政府:税收与监管 _ 284 政府的规模是多大? _ 284 10.1 美国的税收与政府支出 _ 285 10.2 监管 _ 302 10.3 政府失灵 _ 306 10.4 公平与效率 _ 309 10.5 消费者主权和家长主义 _ 311 11 生产要素市场 _ 321 劳动力市场中存在歧视吗? _ 321 11.1 竞争性劳动性市场 _ 322 11.2 劳动供给:你的劳动与休闲的权衡 _ 326 11.3 工资不平等 _ 333 11.4 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实物资本和土地 _ 340 12 垄断 _ 350 垄断对社会有好处吗? _ 350 12.1 引入一种新的市场结构 _ 351 12.2 市场权力的来源 _ 351 12.3 垄断者的问题 _ 356 12.4 选择的数量和价格 _ 361 12.5 “失灵的看不见的手”:垄断的成本 _ 365 12.6 恢复效率 _ 366 政府针对垄断的政策 _ 371 13 博弈论和策略对局 _ 381 换位思考有价值吗? _ 381 13.1 同时行动博弈 _ 382 13.2 纳什均衡 _ 387 13.3 纳什均衡的应用 _ 390 13.4 实际生活中,人们如何进行博弈? _ 393 13.5 扩展式博弈 _ 397 14 寡头和垄断竞争 _ 411 要构建一个竞争市场,我们需要多少家企业 _ 411 14.1 两种新的市场结构 _ 412 14.2 寡头 _ 414 14.3 垄断竞争 _ 426 14.4 “失灵”的看不见的手 _ 433 14.5 总结:四种市场结构 _ 435 15 时间和风险的权衡 _ 444 人们更偏好即时的满足感吗? _ 444 15.1 为时间和风险建立模型 _ 445 15.2 货币的时间价值 _ 446 15.3 时间偏好 _ 45215.4 概率和风险 _ 457 15.5 风险偏好 _ 462 16 信息经济学 _ 466 为什么新车一开出销售店就会大幅贬值? _ 466 16.1 信息不对称 _ 467 16.2 隐蔽的行为:存在道德风险的市场 _ 475 16.3 信息不对称下的政府政策 _ 481 17 拍卖和议价 _ 489 在eBay 拍卖中你应该如何出价? _ 489 17.1 拍卖 _ 491 17.2 议价 _ 504 18 社会经济学 _ 517 人们关注公平吗? _ 517 18.1 慈善和公平的经济学 _ 518 18.2 信任和报复的经济学 _ 530 18.3 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 _ 535 注释 术语表 图片来源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