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在南方(以诗人之眼打量南方,一部当代中国南方文化笔记,深入南方山水人文,共情滋润现代心灵。汗漫美文新作,著名诗人、散文家于坚、刘亮程倾情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在南方(以诗人之眼打量南方,一部当代中国南方文化笔记,深入南方山水人文,共情滋润现代心灵。汗漫美文新作,著名诗人、散文家于坚、刘亮程倾情推荐!)

  • 作者:汗漫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9461537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南方》是诗人、作家汗漫游历中国南方的文化散文集,收录了十七篇作品。作者跳脱出游记体散文的寻常窠臼,记游历,复记心志,始终将山水自然紧密联系于个人经验和时代记忆,表达独到而开阔,叙事、思辨与抒情圆融洽切,史、诗、思并美兼善,充满强烈的汉语美感、智性力量和个人辨识度,直抵大地、传统和自我的繁复幽深处。
    文章节选
    现在,夜雨寺消失,夜雨继续。淅沥不已声声慢,像黑夜这一个无边大寺里的诵经声。不论身处何地,在雨夜,我都会想起渝州城、夜雨寺,想起晚唐时期的一个深情者。(《渝州记》) 武松从打虎直到砸店的故事,被茶馆内的说书人,从春季叙述到秋天。 在北方,这个故事只需一小时的唱念做打,即了结悬念。江南缓慢,因为有无数细节和微妙来支持,不会出现一丝漏洞和搪塞——从美人眼波流转,到屋檐雨滴在青瓦薄唇上欲说还休,绵��、幽深、一吟三叹。(《吴越记》) 渡居岛上的景色,酷似俄罗斯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的影像风格:冷冽,缓慢,让环境、处境成为主角,人则充满消失其中的冲动。我身后,四百公里外,上海生活像法国导演侯麦的电影,男女在咖啡馆、办公室、街头之间游移,恍惚而暧昧,如同中午时分的光线。我喜欢这两个诗人气质的导演。雾中的岛屿,正午的都市,在眼前纠缠而又融合。所谓诗意,就是各种故事、事故之间的喘息之地,对故事、事故充满厌倦和拒斥。我和朋友们在岛上的丛林、岩石、悬崖之间跳跃、喘息,暂时摆脱故事和事故,洋溢出无益于人类也无损于社会的诗人气质。(《群岛记》) 青藤书屋山墙外立面,嵌一方石刻“自在岩”,出自徐渭手笔。这面墙因风雨剥蚀而斑驳如水墨,我喜欢。“自在岩”三字,我喜欢。徐渭期望成为自在的岩石,只与青苔、露水、林间的光、鸟鸣,发生一种自然而然的关系,却走了幕客与师爷这一条山阴路——阴影中的路,扭曲的路,可抵达峰顶也就必然通往深渊。在阴影和扭曲中,徐渭以残破之躯、残年,学习一丛青藤,**绿叶和蜜蜂,向墙外广大的光芒凌风起舞。手握同样一支狼毫,从刀笔小吏复归为书生,必须接受种种的丧失:庙堂上的功名,银库里的月色,自家天井里的爱和灯影…… 徐渭终于在砚台这一块小的山阴岩石上,确认自我,得大自在。“会稽非藏污纳垢之地,乃报仇雪耻之乡。”明末王思任如是说,有根有据。他一定想到了勾践、陆游、徐渭,也想到未来的徐锡麟、秋瑾、鲁迅?在大地或素纸上,报仇雪耻。(《山阴记》) 李白《东鲁门泛舟》:“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我喜欢后一句,“疑是山阴雪后来”。 在山东曲阜一条溪流上,李白泛舟,忽想起山阴、剡溪、一场雪、王子猷雪夜访戴,就怀疑自己不是李白,而是王羲之的那个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儿子了。 “乘兴而行”,也的确是李白写照——酒兴、诗兴、赋比兴。也似乎是隐喻——雪夜访戴,其实是要去访问自己,那名字叫作戴安道的人,无非是一个书生访问自我所需要的驿站和契机,继续与自我对白、激辩、和解。“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与王羲之同处东晋时代的名士殷浩,因这一句话,与“雪夜访戴”等等魏晋时代逸事美谈,而被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载入《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其实就是一部“乘兴而行之书”。刘义庆对刚刚消失的魏晋时代人物,乘兴而神往、书写,让那些乘兴而行之人,被后世我辈乘兴而读。比如,“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部书中的“任诞”“简傲”“排调”各卷,充满了王子猷、殷浩、郝隆、王孝伯一类自治而自洽之人,李白喜欢,我喜欢。这类人物**,“疑是惊鸿照影来”。(《山阴记》) 夏丏尊和他的朋友,当然不会知道被后人冠以“白马湖散文作家群”之名,也未必认同这一命名。他们每个人的声腔面目,都有各自鲜明的辨识度,但如果把先生们的文章比喻成黄酒,则应获得高度认同:在绵软、微甜中隐伏持续的刚烈,内力无穷,连他们书桌上的文具,也恍惚拥有南方酒器之美:锡制,里圆外方,中有夹层,天寒时节可注入热水以保温。夏先生的砚台就含着一个夹层,可放入炭块加热,免得墨水在冬夜里凝结为冰,就能在油灯下一直写到天色微明了。(《白马湖记》)
    目录
    渝州记 入蜀记 湖口记 吴越记 西湖记 景宁记 群岛记 山阴记 白马湖记 同里记 盛泽记 东山记 惠山记 破山寺记 北固山记 滁州记 安溪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