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家读《左传》
QQ咨��:
有路璐璐:

大家读《左传》

  • 作者:郭丹 译注
  •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 ISBN:9787805547763
  •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左传》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中国编年体史书的奠基之作。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作品,全方位展现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宏大历史叙事的先河,启发了后世多样史书体例的诞生;也是一部杰出的长篇文学作品,将叙事和写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以3000多个人物、近500起的战争事件与详尽生动的细节来解译历史,通过独特的心理活动和颇具个性的语言描写,成为将历史著作文学化、小说化的开端,孕育了多种文章体裁的萌芽。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学名师郭丹教授耕耘《左传》研究领域30余年,在论述这部典籍的成书过程、版本源流、主要内容基础上,注重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国古代经典的生命力,**突出它的历史地位、时代特征,深入分析急剧变化的春秋时期先贤印迹所蕴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先进丰富的社会历史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成影响深远,在当下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目录
    导读 一、《左传》的名称、作者及其他 1.《左传》书名 2.《左传》作者 3.《左传》成书年代 4.《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5.《春秋》三传 6.《左传》与《国语》的关系 二、怎样读《左传》 1.经学的读法 2.史学的读法 3.文学的读法 三、《左传》的地位及影响 001 / 1. 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 〇多行不义,必自毙。〇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011 / 2. 石碏谏宠州吁 隐公三年 | 〇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〇骄、奢、淫、泆,所自邪也。〇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〇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017 / 3. 亲仁善邻,国之宝 隐公六年 | 〇善不可失,恶不可长。〇长恶不悛,从自及也。〇为**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023 / 4. 季梁论民为神主 桓公六年 | 〇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〇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031 / 5. 曹刿论战 庄公十年 | 〇肉食者鄙,未能远谋。〇小惠未遍,民弗从也。〇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037 / 6. 宫之奇谏假道 僖公五年 | 〇辅车相依,唇亡齿寒。〇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045 / 7. 泓之战 僖公二十二年、二十三年 | 〇明耻教战,求杀敌也。〇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051 / 8. 晋公子重耳之亡 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 | 〇怀与安,实败名。〇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〇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〇言,身之文也。 071 / 9. 晋楚城濮之战 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 | 〇《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〇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〇师直为壮,曲为老。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093 / 10. 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 〇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〇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099 / 11. 秦晋殽之战 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 〇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〇勤而无所,必有悖心。〇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〇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111 / 12. 晋灵公不君 宣公二年 | 〇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〇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121 / 13. 王孙满对楚子 宣公三年 | 〇楚子**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〇天祚明德,有所厎止。 127 / 14. 晋楚邲之战 宣公十二年 | 〇用师,观衅而动。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〇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〇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〇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 161 / 15. 宋及楚人平 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 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〇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〇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〇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71 / 16. 齐晋鞌之战 成公二年 | 〇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〇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〇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从之,弗可止也已。 191 / 17. 晋归锺仪 成公九年 | 〇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〇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 197 / 18. 晋侯梦大厉 成公十年 | 〇公梦疾为二竖子。〇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03 / 19. 晋楚鄢陵之战 成公十六年 | 〇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 〇德以施惠,刑以正邪,详以事神,义以建利,礼以顺时,信以守物。〇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〇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 225 / 20. 魏绛论和戎 襄公四年 | 〇我德,则睦;否,则携贰。〇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 233 / 21. 崔杼弑齐庄公 襄公二十五年 | 〇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〇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247 / 22. 吴公子季札观乐 襄公二十九年 | 〇吾闻君子务在择人。〇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〇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261 / 23. 郑子产相国 襄公三十年、三十一年 | 〇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〇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〇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〇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〇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281 / 24. 郑徐吾犯之妹美 昭公元年 | 〇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与。〇夫夫妇妇,所谓顺也。 287 / 25. 楚灵王乾溪之难 昭公十二年、十三年 | 〇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〇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313 / 26. 伍员奔吴 昭公十九年、二十年 | 〇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〇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 323 / 27. 晏子论和同 昭公二十年 | 〇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〇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331 / 28. 王子朝告诸侯书 昭公二十六年 | 〇文辞以行礼也。〇子朝干景之命,远晋之大,以专其志,无礼甚矣,文辞何为? 339 / 29. 鱄设诸刺吴王僚 昭公二十七年 | 〇鱄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遂弑王。〇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347 / 30. 费无极谮杀郤宛 昭公二十七年 | 〇乘乱不祥。〇仁者杀人以掩谤,犹弗为也。今吾子杀人以兴谤而弗图,不亦异乎? 355 / 31. 吴楚柏举之战 定公四年、五年 | 〇臣义而行,不待命。〇困兽犹斗,况人乎?〇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知也。〇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 377 / 32. 齐鲁清之战 哀公十一年 | 〇事充政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〇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387 / 33. 楚白公胜之难 哀公十六年 | 〇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〇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399 / 附录一:《左传》中的饭局 409 / 附录二:《左传》中的写人艺术与修辞艺术 442 / 附录三:《左传》中的战争思想与奇计谋略 462 / 延伸阅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