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思维可视化教学: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设计可视化思维课堂的18种流程
QQ咨询:
有路璐璐:

思维可视化教学: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设计可视化思维课堂的18种流程

  • 作者:(美)罗恩·理查德,马克·丘奇,中青文 出品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65664
  •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01日
  • 页数:320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知名教师总结了几十年的研究与教学经验,提供了全新的18种思维流程训练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新的思维流程,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的思考过程,是学习真正发生的时刻,让这一过程可见,从而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本书提供了新的研究,新的全球案例和新的一线课堂实践: 1.着重于思维可视化带给学习的力量 2.提供使用思维流程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实用见解 3.**介绍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可视化的有效技术 4.确定真正使思维清晰可见所需的技能和思维训练法 5.提供可行的课堂策略,可应用于全年级和内容领域 专注于让思维可视化,可以改变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建立相互信任且尊重的师生关系,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清晰的认识,并加以改进。 这本书将解释思维训练如何在K-12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支撑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本书对于教育者与课程设计者是很有帮助的资源。
    文章节选
    反馈阶梯
    演示者选择一个设计、艺术作品、结构、一篇文章或其他项目,以获得关于什么是正在起作用的和什么是可以改进的反馈。
    澄清 提出“清晰的”问题,旨在了解演示者正在分享、试图做的事情或努力弄清楚的内容。
    评价 表达作品是什么,优点是什么,展示思想,或者用“我认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语句来表达。
    问题和疑点 对作品提出问题、困惑或疑惑。分享什么是不起作用的,令人困惑的,或可以使用“我想知道……”“看起来像……”的语句进行改进。
    建议 提出改进作品的建议。什么可以改变,增加,减少,或重做?要具体。使用“如果……会怎样?”用来暗示可能性,不要。
    感谢 演示者感谢他们的反馈伙伴,说明从他们对话中获得了什么。反馈伙伴感谢演示者,指出他们在提供反馈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新见解。 “反馈阶梯”是由我们的同事戴维·珀金斯和其他“零点方案”项目研究人员开发的。这是他们与哥伦比亚大学管理人员进行的行动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开始开发沟通反馈的工具和框架,也就是说,反馈是建立在清晰、公平和平衡的基础上的,同时关注积极和消极方
    面。交流反馈还注重于改进和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交流反馈中,不仅得到反馈的人会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整个团队也会在协作和反思精神中成长。
    目的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反馈对学生表现和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当人们感受到被攻击、低估,受到个人批评,或者反馈是模糊的,不是面向行动的,这个时候,反馈往往不能发挥其潜力。一个原因是,在当下我们作出反应时,我们主要倾向于参与两种类型的反馈:在负面反馈中,我们强调了什么是错误的,需要加以纠正(这种感觉很有效);在和解性反馈中,我们尽量保持模糊的积极态度,尽量避免批评。然而,好的反馈,能带来改进和学习的反馈,需要在相互学习和合作的条件下产生,关注优点和缺点,并以行动/解决方案为导向。反馈阶梯为此提供了一个框架。因此,
    这对于老师向学生提供反馈以及同龄人之间的反馈都非常有用。
    选择合适的内容
    反馈阶梯几乎可以用于任何正在进行的工作,如起草草稿、设计计划、项目工作、演示、视觉艺术作品、戏剧和音乐表演。当有足够完成的“作品”以供回应,以及演示者有兴趣再细化或推敲的时候,“反馈阶梯”Z好用。研究表明,个人不太可能接受反馈,除非它在当时被认为是有用和有意义的。这通常意味着演示者需要反馈,并且有机会修改或利用反馈。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意识到,使用反馈阶梯所提供的反馈类型不仅仅是强调需要修复的内容,而是更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即明确需要重新思考的内容。它有助于学习过程,因为学习者可以控制思维和决策过程。
    步骤
    1.组织方式。这个流程可以成对、小组或全班一起做。这些步骤可以计时,这在会话协议中很常见,或者保持开放结束。在确定时间时,要考虑工作的时间长度和复杂性(更复杂的项目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学生的年龄(年轻的学生通常花费更少的时间),以及小组的规模(大的小组将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分享问题和想法)。作为一个粗略的指导,可以考虑为每一步留出2 ~ 5分钟的时间。该方案可以在10分钟或30分钟内完成。
    2. 展示作品。让演示者分享他/她正在进行的工作,给听众足够的信息,以便他们可以提出好的问题和提供有意义的想法。如果演示者遇到了任何阻碍、挑战或问题,也可以分享。回应的观众,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需要时间来仔细观察、审视和检查作品。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这一阶段的时间不应超过3-6分钟。如果班级对每个人都熟悉的普通作业给予反馈,可能就没有必要正式介绍作业。
    3. 阐明。我们邀请现场回应者提出澄清问题,以确保他们完全理解这项工作。澄清问题的目的是澄清混乱或提供遗漏的信息。他们不是提供建议。因此,“你想过吗?”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以问题为框架的建议,应该保留在思维流程的建议阶段。当问题被问到时,演示者会作出回应。
    有时没有明确的问题,也没关系。然而,如果你是次做,你可能想要模拟什么是澄清问题。例如,“你能说明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吗?” 这一阶段的程序本质上是对话式的。
    4. 评价。现在,听众已经准备好以“我的看重”的形式表达价值声明。这将关注工作中积极的、强大的、有思想的或有效的方面。评价可以建立一种支持性的理解文化,帮助演示者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这些评价陈述在本质上是具体的。所以,如果一个学生说,“这个部分真的很好”,
    就应该有一个后续问题”,“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你在作品中注意到什么,让你觉得它是好的?”在此阶段,演示者保持沉默,但会对所分享的内容进行记录。
    5. 问题和担忧。在这一步,问题、困惑和担忧就会被提出。但是,请避免的判断评价。说“错误之处是……”或“这部分需要修改”会让人们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他们停止工作。相反,使用更多的条件句,“我想知道你是否可以……”“在我看来,这似乎……”“如果……会发生什么?”“你也许想看看……”“有没有可能……”在这一步中,演示者必须避免回应的诱惑。这样做往往会造成一种防御姿态,从而使进度偏离轨道。
    6. 建议。回应者就如何改进工作提供具体的建议。使用下列句子
    结构:
    ● 加……怎么样
    ● 也许你可以重做这部分,以便……
    ● 能让这部分更强大的要素是……
    ● 考虑……将会有用
    有时“建议”步骤与“问题和担忧”混合在一起,因为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提供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果演示者不清楚某项建议,他们可能会问问题来帮助阐明所建议的内容。
    7. 感谢。演示者简要地分享从反馈环节中获得的内容,以及当前的想法。这可能包括分享一个行动步骤或他们想要更多思考的东西。回应者也感谢演示者给他们提供反馈的机会。反馈阶梯中的学习应该是双向的,反馈的过程也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使用与变通
    在卢森堡国际学校,法语老师诺拉·韦尔梅林修改了“反馈阶梯”,以适用她的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与家长举行的以学生为导向的会议。学生们从他们的作品集、书籍和材料中分享了他们在法语课上学习的例子。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专注于个人的学习奋斗和成就。然后,在
    孩子的指导下,父母被提示(i)通过提问来澄清问题,以加深对孩子学习的了解;(ii)通过指出学生学习的品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iii)确定未来的成长领域;(iv)提出了一种可能促进孩子学习的策略。由于诺拉的学生定期使用“反馈阶梯”,就他们的个人写作给予对等的反馈(将阶梯副本放置在学生的笔记本中),在这种新环境中使用它来过渡非常顺利,并有助于促进丰富的亲子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父母的评论更具建设性,更少一些消极评价和批判。
    贵格谷高中的马特·利特尔老师把这种“反馈阶梯”应用到他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物理课学生身上,作为设计一辆橡皮筋驱动的汽车项目的一部分。当学生们来到马特的课堂时,他们把自己的汽车原型交给了指定的同学,而没有提供任何进一步的解释。学生们要花30分钟仔细观察这辆
    车,尽可能记录有关它的设计、构造和性能的一切。这些文档将提交给设计师,用于完善和修改他们的原型。学生们从多个角度画草图,确定零件及其用途,分析所用材料及其有效性,对尺寸、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实验测试,提问/怀疑,确定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需要改进。30分钟后,马特
    把所有学生聚集在两张桌子周围,他和一名学生坐在一起,对他们的样品进行“鱼缸观察”。马特让学生们特别注意他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所做的事情:他的肢体语言,他使用的短语,以及他提出的问题。然后马特继续与被选中的学生运用反馈阶梯思维流程。随后,“观察”组的学生就他们注意到的东西进行了讨论。学生们很自然地认出了这套思维流程的主要操作步骤。直到那时,马特才将反馈阶梯作为他一直使用的结构呈现出来,并将其与学生所注意到的联系起来。然后,学生们组成三人一组,逐步给出反馈。
    目录
    致 谢 关于作者 引 言 部分 奠基 章 思维可视化的6种力量 培养深度学习 培养学生高度参与性 改变学生和老师的角色 加强形成性评价实践 改善学习(即使用标准化测试衡量) 培养思维能力 结论 第二章 思维可视化:一个目标和一套实践 让思维可视化成为教学目标 让思维可视化作为一套实践方法 组织思维流程 第二部分 18 个强大的思维流程 第三章 与他人合作的思维流程 付出与收获 反馈阶梯 无领导讨论 SAIL:分享—询问—思想—学习 创造意义 1 思维流程 第四章 参与思考的思维流程 问题分类 剥水果 故事:主体—侧面—隐藏 美与真 NDA:命名—描述—行动 注意 第五章 参与行动的思维流程 PG & E:预测—收集—解释 ESP I 制作必做事项清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三个为什么(3Y) 四个如果(4 If) 第三部分 释放思维的力量 第六章 Z大化利用思维流程,提升教学效率 为思考制订计划 为学生的思考做好准备 如何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针对培养思维能力采取的立场 第七章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老师间的相互支持 跳出现成工具:培养老师使用工具的技能 技能之上的层面:激发行动的思维模式 支持技能和思维流程的发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