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上海鲁迅研究·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70周年(总第90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上海鲁迅研究·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70周年(总第90辑)

  • 作者: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36114
  •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 页数:330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包括“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70周年”“鲁迅生平与作品研究”“鲁迅作品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 “史料·辨证”“馆藏一斑”“读书杂谈”“鲁海漫谈”“ 馆藏一斑”等主题。在这些主题下,计有近30篇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内外前沿的鲁迅研究状况。
    文章节选
    鲁迅身影 ——乍浦路海宁路一带电影院 北海 根据目前所见的《鲁迅日记》,鲁迅看电影的记录开始于1916年,由看电影的频次推断,鲁迅真正喜欢看电影应该是在1924年看了美国电影《莎乐美》(Salomé,1922)之后的事了。鲁迅在上海九年间,看电影是他和许广平日常休闲消遣的重要方式,当然,鲁迅有时也将之作为一种社交方式,与亲友一起看电影。鲁迅在上海期间共看了150余次电影,涉及电影院有20多家,这些电影院大部分集中在虹口北四川路沿线,其中5家位于乍浦路海宁路一带。 20世纪初至中期,乍浦路海宁路一带是上海电影院集中的地区,是当年上海影迷的**。其中科隆影戏园(Colon Cinematograph)是中国早的商业电影院之一,也是这个区域内早一家电影院。它由西班牙商人雷玛斯(A.Ramos)投资开办,于1907年8月28日开幕。1926年之后,雷玛斯重建影院建筑,由匈牙利人邬达克设计。1933年《电声日报》上有一文《虹口���戏院》云:“今天我们要谈一间比融光更加小的戏院,虹口大戏院并不是近年新开的,据说在上海有了影戏院之后便有了虹口了。一向是开映第三轮片子……老板很会做生意,他把戏院的内部改装了一下,立刻改映有声片,并且座价只卖两角四角,和它附近的戏院比较,算是比较低廉了,所以一直能够引起许多观众,因为院址所处的地位在乍浦路口,所以顾客中颇多日人,这戏院的主人据说不是中国人呢。” 今天回顾上海电影院发展历史,无法回避虹口大戏院的开创性地位。不过在鲁迅眼里,虹口大戏院只是可以选择的电影院之一,他在这个电影院只看过两次电影。次是在1931年11月13日,这次光顾虹口大戏院颇有戏剧性:晚上,应该是鲁迅晚饭后,此时已经下起了小雨。鲁迅离开拉摩斯公寓(北川公寓)寓所前往景云里找三弟周建人,但未遇到。鲁迅返回寓所后不久,周建人偕夫人王蕴如一起登门拜访,于是鲁迅夫妇和周建人夫妇前往虹口大戏院看《银谷飞仙》,觉得“不佳”,于是中途退场,转往附近的威利大戏院(国民大戏院)看《人间天堂》,觉得“亦不佳”。不知道他们看完电影后雨是否变大了,看完《人间天堂》后,他们没有在附近宵夜便直接回家了。鲁迅回家后并没有休息,却开始工作起来——校对《嵇康集》。据1931年11月13日《申报》广告版,第19版:虹口大戏院分三时、五时一刻、七时一刻、九时一刻四场放映《银谷飞仙》(Silver Valley, 1927),这是美国福克斯公司摄制的关于酷爱飞行的农场主英勇救美故事的默片;第21版:威利大戏院也是三时、五时一刻、七时一刻、九时一刻四场放映“碧玉生香”的《人间天堂》(This Is Heaven, 1929),广告中有如此声明:“随时入座,均可看全。”④这是一部美国有声浪漫喜剧爱情片。也许当晚观影体验颇差,导致鲁迅在日记时将电影名和电影院记颠倒了。第二次在虹口大戏院看电影是在1934年2月22日,鲁迅日记:“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并邀何太太携碧山往虹口大戏院观电影。”何太太就是冯雪峰的夫人何爱玉,碧山是冯雪峰的女儿冯雪明。1933年底,冯雪峰前往苏区,何爱玉母女曾在鲁迅家暂住约三个月。这次看的电影是《非洲小人国》(Congorilla,1932),影片记述了一对夫妇在非洲刚果旅行的历程,以爵士乐为背景音乐,影片中这对美国夫妇试图教导刚果当地人爵士舞的情节。 在乍浦路海宁路一带的电影院中,鲁迅早踏足的电影院是爱普庐影戏院。1929年1月,鲁迅与柔石、许广平等人共同组织朝花社,致力于引介外国文艺。由此,鲁迅与柔石等人往来频繁,不仅在一起工作,而且多次一起去看电影。1929年2月11日,鲁迅“同柔石、三弟及广平往爱普庐观电影”。鲁迅日记未记所看电影名,据《申报》1929年2月13日广告等资料考察,他当时看的应该是美国默片《皇后私奔记》(The Private Life of Helen of Troy, 1927),影片叙述了特洛伊战争及其主角海伦的故事。爱普庐即是爱普庐影戏院(Apollo Theatre),它由葡籍俄人郝思倍(S. G. Hertzberg)改建之前在此的美国影戏公司(American Cinematograph Hall)而成,于1911年12月21日开幕。该电影院口碑似集中在其音乐效果:“座位不多,观者大半中上等人。所映影片,虽非头等名角作品,然极新鲜,而演者亦多后起之秀。院内音乐冠各院。” 1928年,当年有介绍说:“爱普庐是个二等的影戏院,在北四川路52号,创设于西历1911年。计有座位五百余个,因为内部容积,未见十分广大,所以座位殊现拥挤。设备尚称周到,冬有火炉,夏天装电扇。电话是北三一八的号码。装饰还算是美观,音乐亦佳妙。从前开映的片子很好,现在也不过如此了。”30年代初爱普庐影戏院被出售,1932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原址建成中国银行虹口大楼。 1929年10月,鲁迅儿子周海婴出生,鲁迅很欣喜于儿子的出生,几乎把工作外所有时间都用在养育新生婴儿上了,约有一年多没有看过电影。待海婴稍长之后,鲁迅已经适应家有幼儿的新生活状态,看电影之念又起。1931年5月开始外出看电影,8月16日鲁迅与许广平、周建人在家午餐后,便一起到位于乍浦路的国民大戏院看电影《兽世界》。 国民大戏院初名好莱坞大戏院,由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张志标创建,位于乍浦路408号,1929年2月11日开幕。开幕仅两个月,便被报纸报道戏院欠费一万五千余两而遭债主起诉之事。1930年7月由德商孔雀公司接办,改名国民大戏院。1931年11月起改由贡高品洋行经营,改名威利大戏院。1933年有报纸介绍该电影院云:“威利所处的地位甚佳,在乍浦路海宁路之中点,离北四川路也很近。本来很可以做做生意,但是它四邻大小戏院太多了,所以不免要受影响。初这戏院本叫做好莱坞,不久即因营业不佳而闭门,其后改为国民,不久遂易为**之威利,东家为外国人。所映片子多为第三次之雷电华、华纳等公司片子,售价楼下四角(小洋)楼上六角,日夜一律。为连续开映戏院之一,院内地位不十分大,装饰也简朴,影机尚佳。顾客多日本人,近因融光之影响,生意大为减色。” 从1931年5月开始到这年底鲁迅共看过23次电影(其中两部电影各看了两次),其中6次6部电影是在国民大戏院观看的。除了前文提到的《人间天堂》外,还有:《兽世界》(Ingagi, 1930),是美国人拍摄的讲述非洲大猩猩掠辱人类女性传说的剧情片;《破坏者》(The Spoilers, 1930),是美国派拉蒙拍摄的讲述企业主与地方官员纠纷的剧情片;《南极探险记》(With Byrd at the South Pole, 1930),是美国派拉蒙拍摄的关于南极探险的纪录片,它是部获奥斯卡奖的纪录片;《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美国环球公司拍摄的关于德国士兵参与次世界大战的剧情片,具有反战性质,该片获第三届奥斯卡影片、导演奖。影片在上海公映期间,舆论给予颇多的关注;《中国大侦探陈查理》(Charlie Chan Carries On, 1931年),美国福克斯公司拍摄的关于中国侦探陈查理探案的剧情片。1934年,鲁迅再次现身威利大戏院看了一部讲述美国人在马来西亚探险、打猎的纪录片《龙虎斗》(Beyond Bengal, 1934)。 1932年“一·二八事变”突然爆发,除了1月份事变发生前鲁迅看过两次电影外,整年没有看过电影。1933年12月18日,鲁迅前往海宁路330号融光大戏院观看了《罗宫春色》,也许是观影体验不差,从1934年开始就比较频繁地出入于融光大戏院。 融光大戏院由梁湘甫、梁海生等投资,向祥茂洋行租地建院。影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前后各为5层,中间场内为1层,2000座位,备有冷暖气设备,1932年11月2日开幕。时有报道记述开幕情形:“大门与里面影场正并非相对稍有斜形,入门两旁系卖票,再进则为大厅,极富丽美观……影场完全在楼下,并无楼上,如国泰,但较长耳。内漆绿,尚属雅观,三角资者仅有前面之六排,五角资者则更后十排。十六排之座均极劣,完全木椅……极不舒服,岂该所谓‘平民化’者,即以硬板凳见赐与?……之后,则为八角资者,占**‘四分之三’,若讲系‘平民化’,何以八角座占地如许之多?……八角座均系藤位,与南京北京相同,远不及光陆及国泰……昨日所映之影片,如新闻片及《魔鬼舞场》……昨晚开映前国泰所演《海阔天空》尚佳,观者极为拥挤,是可见上海人喜新厌旧之一般矣。”后又评价该影院者:“融光在上海,可算是小戏院中**。因为它的内容与设备和座位之多,在小戏院中可称,座价比南京等更便宜了一半。是三角(大洋)、五角、八角,日夜一律。并且继续开映:从下半二时半到晚上十一时连续开映,随时可入座,故此比较受人欢迎……第二次便轮到他们开映,现在有时也映第三轮了,位置虹口适中的地方,故生涯颇盛,也是联合公司属下应戏院之一。” 鲁迅在融光大戏院观影14次13部电影(《珍珠岛》上下集算一部)。有《罗宫春色》(The Sign of the Cross, 1932),是美国派拉蒙拍摄关于罗马皇帝尼禄与基督徒往事的剧情片;《四十二号街》(42nd Street, 1933),是美国华纳拍摄的歌舞片;《爱斯基摩》(Eskimo, 1933),美国米高梅拍摄的爱斯基摩与美国文明冲突的剧情片,也是美国部关于爱斯基摩人的电影;《豹姑娘》(Island of Lost Souls, 1932),美国派拉蒙拍摄的有关疯狂科学家进行人兽杂交的科幻恐怖片;《奇异酒店》(Wonder Bar, 1934),美国华纳拍摄的歌舞片;《珍珠岛》(Pirate Treasure, 1934),美国环球拍摄的寻宝剧情片,上下集分别公映;《陈查礼在巴黎》(Charlie Chan in Paris, 1935),美国福克斯拍摄的以华裔侦探为主角的犯罪片;《漫游兽国记》(Baboona, 1935),美国探险家马丁夫妇非洲见闻录,鲁迅曾于1935年4月新光大戏院看过此片;《黑衣骑士》(Rocky Mounta in Mystery, 1935),美国派拉蒙拍摄的犯罪片;《一身是胆》(“G”man, 1935),是美国联邦探员制服罪犯的剧情片;《儿女英雄》(Clive of India, 1935),美国20世纪福克斯摄制的讲述英国强化对印度军事控制的剧情片;《土宫秘密》(Abdul the Damned, 1935),英国人拍摄的有关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故事的剧情片。 盘点鲁迅在乍浦路海宁路一带所到过的电影院,以1932年为界,在这之前,鲁迅主要光顾国民大戏院。从1933年开始,则几乎都在融光大戏院看电影了。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或者与电影院的位置有关,或者与电影院内部设施以及观影舒适度有关,或者与观众的主体有关,前文所引述的1933年《电声日报》关于威利(国民)大戏院因融光的开幕而生意受影响报道,对鲁迅来说可能也是一个因素。鲁迅并非是真正的影迷,看电影比较随机,不仅看《西线无战事》《土宫秘密》这种史诗类型的巨片,也看《南极探险记》《非洲小人国》《龙虎斗》之类的探险纪录片,也看歌舞片《四十二号街》《人间天堂》等。大致说来,鲁迅对电影的选择大致遵循着轻松愉快,能获得见识为主。 1934年10月3日晚,鲁迅许广平特别邀请内山完造夫妇去之前从未去过的新**大戏院看美国电影《金刚》(King Kong, 1933)。当时上海有报刊介绍新**大戏院云:“新**原名维多利亚,改组后始易今名。是由雷玛斯氏让给**影戏公司的。地点在北四川路海宁路口,电话北二二三二号。是家二等的影戏院。规模并不十分伟大,内部空气不佳,座位拥挤,所奏音乐,令人生厌。苟在西式影戏院中视之,该院实为时代之落伍者。映演各片,都是**映过的片子,观众泰半华人,生涯也还过得去呢。”又云“易主后改映国产片,以售价廉故生意尚不恶,然间亦映外片。国人趋之者甚众,盖北四川路一带常映国片者仅此一家耳。设备在中下之间,售价为大洋二角”。虽然说“国人趋之者甚众”,但是鲁迅****造访这家影院,显然鲁迅也不满“内部空气不佳,座位拥挤”等。许广平曾说为了减轻工作所带来的压力,生活节俭的鲁迅看电影的选择是“宁可多花费些,坐汽车,坐‘花楼’”。 1936年2月25日,鲁迅与许广平两人前往融光大戏院,看晚九点一刻场的《土宫秘密》,晚十一点三刻左右回家,便继续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此夜之后,乍浦路海宁路一带的电影院里再也没有出现过鲁迅的身影。
    目录
    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70周年 不忘初心——从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看新中国人物类博物馆要义 郑亚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70年 王锡荣 纪念馆的典范——贺上海鲁迅纪念馆70华诞并赞研究成果 叶淑穗 文物征集工作的三种精神——谈新世纪以来新征集的三件鲁迅手迹 乐融 努力开拓鲁迅学术宣传的新领域 李浩 七十年“藏宝图”——上海鲁迅纪念馆特藏素描 仇志琴 筚路蓝缕话征程:简谈上海鲁迅纪念馆展览陈列的变化——以2011年至2020年10年为例 王晓东 聚焦品牌打造深化教育内涵——上海鲁迅纪念馆宣教活动管窥 邢魁 在传承中前行——近十年鲁迅故居工作掠影 瞿斌 先有萌芽,茂林嘉卉——浅谈上海鲁迅纪念馆人才培养机制 邹晏清 浅谈上海鲁迅纪念馆**保卫工作 曹浩杰 浅谈上海鲁迅纪念馆设施设备管理维护与更新改造 陈有祥 上海鲁迅纪念馆展览衍生品的回顾与展望 张健 上海鲁迅纪念馆学术项目概要 施晓燕 上海鲁迅纪念馆历年宣传品概览 俞天然 鲁迅生平与作品研究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讲演的记录与修改——兼论鲁迅提出“帮闲文学”的因由 乔丽华 生而死,死而生——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与珂勒惠支《牺牲》之比较 孙仪 “幻灯片事件”的多重叙述——以《惜别》《上海的月亮》为例 赵菁 社会性别视域中的差异平等——论鲁迅的性别平等观 房存 鲁迅同时代人研究 陈西滢日记、家信的文献史料价值 傅光明 爱罗先珂的上海朋友圈(下)——从读解日本官方档案谈起 吴念圣 史料·辨证 中华艺术大学校门照片来历新探 何瑛 解读上海鲁迅纪念馆70年前筹设工程之票据 王煜 读书杂谈 童谣民歌:越学和鲁迅学的一条纽带——《中国童谣价值谱系研究》序 黄乔生 作家萧红的“个”的自觉——论平石淑子《萧红传》对葛浩文《萧红评传》的反叛 李璐 文化寻根——谈《义乌文人与鲁迅先生》 杨晔城 鲁海漫谈 浅谈陶元庆绘画艺术特色 贾川琳 鲁迅身影——乍浦路海宁路一带电影院 北海 馆藏一斑 读早的《鲁迅纪念馆》画册 顾音海 磨墨情怀——鲁迅使用的墨与砚 高方英 鲁迅藏广州地图的几点考证 吴仲凯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鲁迅墓照片浅谈 童煜 编后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