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金马驹(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第七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金马驹(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第七辑)

  • 作者:内蒙古翻译家协会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21215922
  •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 页数:276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该书为《**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第七辑》入选作品,也是翻译出版工程推出以来**推出儿童文学作品集。《金马驹》选取了三十余篇**蒙古语儿童文学作品翻译集结出版,选篇题材丰富新颖,风格多样,收录了蒙古族老中青三代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世纪以来蒙古语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与丰硕实绩。其中,《跳鼠》一篇讲述了草原上儿童追逐跳鼠玩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趣味;《佛的狮子》描写了一个生病小孩和祖母、石狮子为伴的故事,温馨感人;《一个小男孩儿的日记》从一个孤儿的视角,描写了小男孩对爱的渴望;《小斑棕与我》《一匹马驹的史诗》《金马驹》等篇,用儿童的眼光和角度来描写牛马等动物在草原人民家庭和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倍感真挚,让人印象深刻。
    文章节选
    跳 鼠 峰·斯琴巴特尔 著 黄小英 译 儿时,布拉格平原夏营盘上跳鼠很多。一掀起蒙古包哈那?①帘子,就要从每个栅格眼子钻进来一般,是一种大量繁殖的、可爱的小动物…… 老人们讲,跳鼠多了,奶牛的奶水就会减少。因为跳鼠会在夜间攀附在奶牛乳房上吃奶。即便这种传闻满天飞,但我至今也没碰到亲眼看见过跳鼠吸奶的人…… 小时候,我好奇心特别重。遇到不懂的事,总要问“为什么”。当大人们回答不了我的种种“为什么”时,就会用“小孩子怎么这么多话……”搪塞过去。 小孩子猜谜语,讲“蹦蹦跳跳,粗皮靴子,花花袍子,拖着金色套马杆”,那是什么?就这样,童年时代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和故事…… 在我的家乡,人们习惯把“跳鼠”的音拖长,叫“跳鼠儿”。跳鼠属于小型啮齿目。前腿短后腿长,尾巴长身子短,头大,两只眼睛像镶嵌的水晶一样闪着伶俐的光。猫胡须似的一簇簇丛生的胡须像固定哈那的绳子一样从鼻孔向两旁伸展,两只耳朵薄薄的支棱着。跳鼠来回跳窜时,像幼蛇般细细的尾巴尖上那一指宽的黑毛,就像小孩子玩的沙包?①般跟着跳动,闪电般从你身边一闪而过。孩子们喜欢追着它玩,特别有趣。 跳鼠主要生活在长有芨芨草的戈壁、草滩,一窝一窝地生活。长得像袋鼠,夜晚出洞觅食。冬天冬眠,开春时节结束冬眠出来时,身子变得干瘪,没有精神。等吃到新鲜的嫩草后黑白相间的毛发会支棱起来,毛色变亮,有了精神头儿,可爱极了。 在夏天,草原上孩子能玩耍的东西很多。老练、年长的牧马人会从马群里挑选出跑得快的马儿,拴起来控膘。小孩子们会央求着大人,骑乘控膘的马儿。等到跨上马背,贴着马脊梁,呼风唤雨般呼嗨着奔驰而过,高兴得很。或者为了赶牛群,大人偶尔允许孩子骑马时,只要看不到毡包了,便会策马追逐,用绳索套牛犊子。偶尔碰到跳鼠,也会追赶。等追赶玩闹够了,骑乘的马儿膝盖、胸膛上留下擦伤,浑身淌汗,像刚出水的老鼠。回到家里,父亲的鞭子难免会夹着“蒙古族小伙子竟然不知道疼惜马”的话音落在身上。即使尝到鞭子的味道,还是说不出的开心。这可真是应了“喜欢的黄不了,绸缎子没暖和的”。 跳鼠主要在夏天日落后,开始圈羊,挤奶快结束时分出洞。这时,正是孩子们的活儿多、忙的时候!拉拽牛犊、让母牛下奶、分开母羊与羊羔,都是孩子们的活儿。但一得空,我们便要追逐跳鼠玩。挤奶时分蚊蝇也多起来,大人们会让小孩儿们捡一些气味重的冷蒿、百里香等植物,在棚舍的上风处点燃熏烟。夏日傍晚的大自然分外美丽!上风处飘来夹带着嫩草的枝叶的新冷蒿冒出的青烟。牛羊哞哞咩咩地叫着,孩子、年轻媳妇们的嬉笑声荡漾在空气中。东浩特?②和西浩特的公牛在牛群旁彼此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用前蹄子刨着地上的软土,威风地晃动着脊背,横立在门和棚之间。突然,双双同时向对方直冲过去,顶撞,直到脑袋里迸出火星,摆动着像断了般的两角,惨痛地嚎叫着,彼此躲得老远。赢得胜利的公牛追赶着发情的母牛,为了让母牛的尿淋湿自己的鼻头,公牛用扁塌的大鼻子使劲往母牛尾巴下钻。公牛张开鼻孔、龇着门牙,将冒汗的鼻子翘成一小撮,满牛圈追赶母牛,结果吃尽鞭子的苦头,那场景十分热闹…… 正在此时,跳鼠会悄悄出洞。一旦发现人或牲畜靠近它,便竖起两只柔而薄的大耳朵,来回躲窜。跳鼠跑得实在快,左右甩动着一拃多长的大尾巴,来回躲闪神速,骗得那些追逐它的、还没学会吠叫的小狗儿扑空,鼻子猛地扎到地上,连声惨叫。跳鼠更是把我们这些孩子骗得迂回于门和棚之间,甚至叠罗汉似的都滑倒在稀绿稀绿的牛粪上,衣物脏得惨不忍睹;跳鼠甚至会从人的两腿中间穿过,甩动着大尾巴跑远,很是气人。就这样,几个孩子为了逮住跳鼠,来回穿梭于几个牛棚之间,有时会把妈妈、姐姐们的挤奶桶打翻。后是既没抓着跳鼠,还挨了耳光,含着泪水睡觉的时候也 有过…… 上公社小学那一年,我们全班十二个学生。虽然相差几岁,但都是牧区的孩子,能玩闹到一处。通常舍管女老师会带领班里几个年长的女生,挤学校的几头奶牛,为食堂提供牛奶。 我们也会像在牧区家里一样,趁帮着她们拉拽牛犊的空当儿追逐跳鼠。碰到有月亮的晚上,大家会一直在外面玩,直到舍管老师吹响睡觉哨子。等跳鼠钻进洞了,我们便用石头、砖块堵住洞口,但不知它从什么地方又钻了出来,第二天挤奶时分,又会出来捣乱。 有**,旗?①里将一位年轻帅气的男老师分配到我们学校。那个老师晚上在食堂和我们一同用餐时,便成了我们小小校园的一大新闻。老师们相互之间夸耀自己早就认识他:“他是谁谁家的孩子” “从什么学校毕业回来后说要回乡下教书,所以被分配到这儿了”等等。第二天早晨上课前,我们往老师办公室窗口探头探脑时,发现年轻的新老师头发梳得像被牛犊舔过一样扁平,正在向我们热情地点头。人和人之间的教养、性格真是有绝大差别!假如窗户后面站的是我们班主任额尔德尼老师,肯定会从玻璃窗后举着扫帚向我们挥舞…… 新来的老师叫敖日格勒,人长得帅,名字也美。和我们叫什么这个巴特尔、那个巴特尔、呼毕斯嘎拉图、苏乙拉图、特木其勒图等含有时代色彩的名字一点都不一样,很好听。他给我们上了节体育课。敖日格勒老师穿着一身花道子运动装,崭新的白鞋子。肩膀就像用刀砍出来似的,方方正正。他先教我们做了基本动作,之后开始教我们踢足球。 老师不用手捡落地的球,而是用脚巧妙地钩了起来。他跑动起来像河水中的鱼虾一样敏捷。看到老师,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成为他这样的小伙子,不由心生羡慕。再回首看看我们班高矮胖瘦的十几个人,发现有大脚趾指甲顶破鞋面的黑布鞋,有底和面早已无法分辨的歪歪扭扭的蒙古靴子,可真是“各式各样的丫丫葫芦”。我们一方面羡慕着老师的穿着,另一方面心里不是滋味,掺杂着些许的害羞、微微的脸红和嫉妒…… 孩童的纯真心让我们不久就和敖日格勒老师熟悉起来。他作为孩子头儿也加入到傍晚追逐跳鼠的队列。我后来回想起来,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程度和礼貌修养有巨大的区别吧,正因为如此,蒙古语中有“母牛有多大就撑多少”的谚语。敖日格勒老师也许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吧!他常说“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大家只作为追逐玩耍的话可以,千万别杀伤它。动物和人一样,只有一条命,不能重来。我们追逐跳鼠比踢足球还用更多的气力。足球没有生命,所以任由人们踢。但动物不一样,要靠自身的技能、优势去跑跳……”,这些话语深得我们的心,也让我们和老师更亲近了。敖日格勒老师喜欢器乐,只要拿起马头琴或四胡就能奏响音乐。他还会画画和书法,多才多艺,让我们非常佩服。也会暗中埋怨苍天为什么不能分给我们一点他的才能?哪怕是一样呢?“这么有本事的老师,被调到旗里的好学校那怎么办呢……”我们相互交头接耳,也会在课间操时间以借足球的名义去办公室找他,老师总是很热情地接待我们。他和我们班额尔德尼老师不但同宿舍,还在同一个办公室。我们因为怕额尔德尼老师,所以总是趁他不在时找敖日格勒老师。他用右手轻抚我们沾满灰尘的小脑袋,从办公桌抽屉里摸出一两块糖递过来时,我们更加喜欢。我们对老师也特别好。他的办公桌上常常放着粗细不同的毛笔和墨汁,散发着从未闻着过的奇香。有一次我去宿舍找老师,看见在单人床床头挂着他书写在大张宣纸上的艺术字,甚是漂亮。我看完跑回教室向同学炫耀,那几个同学说:“敖日格勒老师也给额尔德尼老师写过一幅字,叫什么来着!啊!是了,是了!‘成吉思’还是‘唐吉思’来着,反正是带一个‘思’的字。”这是我第二次听到“成吉思”这个词。次是我们浩特的醉汉丹巴,有**醉醺醺地来到我们家,说了“我们都是成吉思的子孙呀”,还边说边哭来着。当时我心想这个叫“成吉思”的是我们亲戚呢,还是某一种鸟呀,或许指什么海洋呢?总也没想明白。后来听说这幅字被校长撕下添进火炉中了……
    目录
    目 录 跳鼠 【001】 峰·斯琴巴特尔 著 黄小英 译 佛的狮子 【013】 庆·萨日娜 著 苏日娜 译 梦中的小鱼 【019】 翁那荣潮洛蒙 著 苏布道 译 鼻涕虫召如和他的两岁癞毛枣骝驹(外一篇) 【027】 珀·乌云必力格 著 席·照日格图 译 一匹马驹的史诗 【075】 霍和尼哈 著 陈萨日娜 译 金马驹 【089】 乌兰格日乐 著 赵兴利 译 远去的爷爷(外一篇) 【097】 阿拉腾格日勒 著 青格里 译 爸爸不爱哭(外一篇) 【113】 那·孟和巴雅尔 著 诺敏黛 译 鸿雁寄来的一封信(外一篇) 【123】 莫·浩斯巴雅尔 著 海风 译 母乳(外一篇) 【139】 乌·乌云毕力格 著 特·胡日查 译 了不起的爷爷(外一篇) 【149】 那仁套格套 著 青松 译 哈丹呼的奇遇(外一篇) 【157】 色·额尔敦其木格 著 特木热 译 杂草(外一篇) 【173】 扎·仁钦 著 赵朝霞 译 阿妈的大鸨 【181】 巴·吉日木图 著 乌云其木格 译 喆斯与高立 【189】 乌·宝音乌力吉 著 赵兴利 译 小斑棕与我 【199】 巴图那顺 著 陶力 译 爷爷的枣红快马 【207】 色·布和朝鲁 著 席·照日格图 译 蔚蓝色的天鹅梦 【213】 特·胡日查 著/译 白雪公主(外一篇) 【219】 查干路思 著/译 生命的保护神(外一篇) 【231】 达·布和巴特尔 著 包文学 译 绊套 【245】 巴图孟克 著 郭长青 译 夜里的“小偷” 【255】 海风 著/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