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地下秦朝(“国家队”出手了!60年秦陵考古研究新成果里程碑式呈现!挖掘秦始皇陵深埋2200年的秘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地下秦朝(“国家队”出手了!60年秦陵考古研究新成果里程碑式呈现!挖掘秦始皇陵深埋2200年的秘密)

  • 作者:张卫星 著,白马时光 出品
  •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965571
  •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 页数:420
  • 定价:¥12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关中平原,骊山北麓。70万人,耗时38年营建秦帝陵。 这是一座陵墓:巨大封土,九层高台,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这是一个帝国:墙垣纵横,道路交通,水银江河,奇珍异宝,以及严阵以待的兵马俑军团。 这也是考古现场:航空遥感、科技物探应用其中,拼接甲胄秦俑,复原始皇容貌,几代考古人接续努力。 这里封存着一个震惊世界的地下秦朝,还有更多未解之谜尚待发掘。
    文章节选
    兵马俑大发现 1974年春,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因为兵马俑的发现而进入一个新时代。 1974年3月下旬,临潼西杨村的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兵马俑的碎片。按照当地农民的说法,这次打井行动费时费工,不仅没有打成抗旱的水井,还晦气地碰到了瓦神爷片片。有的村民开始从井底掏出几块秦砖,还有的掏出一些铜质箭头、长剑、弩机等,因为这些铜件可以卖给废品收购站。后来,当地乡政府和县文化部门的干部开始介入,他们从村民手里和废品收购站回收了铜兵器,将陶碎片送到县文化馆。 5月初,当时县文化馆的赵康民先生在村民打井的位置开始考古发掘。赵先生和当地村民用20多天时间发掘了一个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的大坑,发现了更多的陶片。根据多年的考古经验,再加上亲自发掘的成果,赵先生觉得这些东西不简单,判断这些陶片应该和秦始皇陵有关。他用了几天时间在文化馆的文物修复室拼对出两件陶俑。就这样,秦始皇兵马俑再次回到世人面前。 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兵马俑的发现也仅仅局限在临潼这个西部小城,除了西杨村村民,也就是县文化馆和个别的县领导知道。后来,临潼籍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回乡探亲时听说了这件事,又看到赵康民先生修复的实物,就写了一份内参材料,相关领导人看到后很快做了批复。由此,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考古走上了正轨。 7月15日下午,一辆解放牌卡车将45岁的杭德洲、41岁的袁仲一等考古队员一路颠簸送到了西杨村村头。车上除了夏天必不可少的行军床、蚊帐等简单的生活用品,剩下的就是考古调查用到的勘察和发掘工具。这也是数十年来考古队开赴考古工作地的标准配置。从驻地再出去调查就比较辛苦了,基本上靠两条腿,还要带上考古工具,整天灰头土脸,还经常被农村的狗欺负。所以,考古队员常常自嘲说:“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考古钻探的!” 7月16日,考古队考察了周边的环境地貌。17日,他们继续在村民打井坑周围勘探和试掘。 从1974年7月至1975年6月,几经反复,考古队基本探清了兵马俑一号坑的大致范围,认识到这是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的大型陪葬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同期,一号坑东端965平方米的区域得到全面发掘,出土陶俑500余件、陶马24件以及大量青铜兵器。 1976年3月,在兵马俑一号坑西端北��25米处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并进行了**勘探,确定了其平面呈“凹”形,东边有一个斜坡门道。这个兵马俑坑的发掘工作则是在一年以后的1977年3月至12月进行的。 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在发现一号兵马俑坑后,又在其北侧20米处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初步确定,二号兵马俑坑的平面形状呈曲尺形,东西两端各有三个门道,北侧有一个门道。同时,对它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1036平方米,共开探方18个,基本上了解了该坑的形制、结构与遗存的分布,清理出木车遗迹11处、陶马67匹、陶质鞍马29匹、武士俑224件,以及一批青铜兵器、车马器。 1976年6月至7月,在兵马俑二号坑和三号坑之间勘探了一座坑,探明其东西长48米,南北宽96米,深4.8米,并没有发现土木砖等建筑结构,也不见陪葬内容,初步确定该坑为秦代人工挖掘而成。 1978年5月至1981年9月,考古人员继续对兵马俑一号坑东端20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清理。此次发掘集中清理了东端的5个探方,包括T1、T2、T10、T19、T20,共出土木质战车8乘、拉车陶马32匹、各类武士陶俑1087件以及大批兵器,还清理了5个探方内的土木建筑遗迹。 1976年,秦俑考古队又增加了王玉清、程学华、杜葆仁3位队员,因此他们可以分出一部分考古人员到更靠近秦始皇陵的区域进行勘探。 1976年初,程学华在陵园勘探时,纠正了大家先前认为内城为正方形的认识,确定内城呈南北向长方形,并新发现了内城南北向夹墙。这时还**对鱼池区域进行了勘探,发现了一个东西长2000余米,宽近500米,总面积约百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年底,还对上焦村区域进行了**勘探,发现墓葬17座,同时还发现这一区域有93座小型马厩坑。考古队还勘探了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遗址东与始皇陵园相接,东西长1500余米,南至郑庄村以南500米。遗址范围内现存和清理出的主要遗迹及出土文物按质地分为铁、铜、陶、石等四类,共200余件。该石料场遗址应为修筑秦始皇陵的临建设施—石料加工场。 1976年春节,袁仲一先生在陵园内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件青铜质地乐府钟。这件钟是乐器,在青铜质地上以错金银做出纹样,它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这年春节,袁仲一先生留守考古工地值班。巡视陵园时,在西侧的建筑遗址区域,他发现一个残破的陶案下,有一丝金光在红烧土、灰烬、瓦片之中闪烁,职业的敏感促使他进一步清理灰土堆,这才使得这件器物重见天日。1976年4月,在秦始皇陵内的毛家村西南,又发现了一件有12个面的圆形石球,后判断为“骰子”或“明琼”,即行酒令的娱乐用品。无论是大型的乐器还是骰子,都说明秦始皇陵内有娱乐设施,曾有过娱乐活动。 1976年冬至1977年3月,临潼文化馆的赵康民先**掘了陵寝建筑遗址的局部,遗址有铺石、壁石,等级很高,发现的遗物主要为夔龙纹大瓦当和其他建筑材料等。现在看来,这是内城北部西区建筑遗址中靠近南端的部分。 1977年7月至1978年3月,秦俑考古队勘探陵园时发现小型陪葬坑16座、曲尺形马厩坑1座、双门道马厩坑1座、珍禽异兽坑17座、跽坐俑坑14座。 1978年1月至8月,程学华先生带队在陵园内城普探时发现了封土西侧1、2、3号坑及甲字形墓,同期还发现了赵背户、姚池头修陵人乱葬墓。1978年8月,次试掘封土西侧3号坑,布5个小探方,在其中发现了木车马及相关的车马饰件。1980年10月,第二次发掘了封土西侧3号坑,Ⅱ区的过洞出土了两乘青铜质地的车马,随后开展了田野及室内清理和修复工作。 1979年,在夏鼐等16位专家建议下,陕西省停止了秦俑考古队的工作,已经发掘的部分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号坑大厅里展示。 1985年,当时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重新组建了“陕西省秦始皇陵考古队”,开展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考古工作。这期间主要是在王学理先生现场负责下对兵马俑一号坑中部的“后五方”2000多平方米的区域进行发掘,但后因1987年的“将军俑头被盗案”而停止。   发现后妃墓园 发现了那么多的陶俑后,人们看到陶俑都是男性,特别是兵马俑,更是雄赳赳的武士。所以人们经常问,秦始皇陵中到底有没有女性?秦始皇是不是特别排斥女人?确实,目前我们在陪葬坑中并没有发现任何女性的形象,即使跪坐俑、百戏俑体形瘦小,仍是男性,但是我们在陵园的从葬墓中发现了女性。这说明秦始皇死后的世界中仍旧有女人的位置。 2011年,重要的工作成果是确定了内城东部区域有一个独立的从葬墓园。在这之前,这里已经发现了34座中小型墓葬。根据这个线索,我决定加大对这个区域的勘探。我们发现,四面墙垣之内为一个独立的墓园,墓葬区的东北部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墓葬区内部还有零星的铺石道路遗存。 在这个独立的墓园内,自西向东共有八列南北向的墓葬。西边的一至五列排列相对规整,东部的则有点零乱,但还是可以看出大致有三列,两边共99座中小型墓葬。 这99座墓葬,大多数为带有斜坡道的土坑洞室墓。这种墓葬有一条长长的墓道,进入深处后,在地下掏出一个洞室,放置死者的棺和随葬品。这些墓葬的斜坡道都位于洞室的南侧。从形状上看,这些墓葬好像都指向南方,而南方则是始皇陵的封土和墓室。因此,墓葬指向南方可能出于一种心向主人的礼仪。 这个墓园中大多数是小型墓,但是仍发现有5座大型墓葬,其中两座比较有意思,分别位于西边列、第二列的北端。如果这些墓葬中的人排成队伍的话,显然这两座墓葬的人处于排头的位置。 这么多规律排列的墓葬,我判断跟后宫从葬有关,而且这些后宫人员还有一定的级别差异,因为文献记载,始皇帝死后,二世突然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二世处置始皇帝后宫的方式,在历史上开了一个恐怖的先例:后宫中没有生过孩子的,都不宜出宫,都让她们为始皇帝随葬去吧!司马迁又补充了一句“死者甚众”,即死的人太多了。始皇帝的后宫到底有多少人因为二世的这句话而死,现在已不得而知。文献中没有始皇帝皇后的记载,但是他后宫确实有很多人,这些人不仅有秦国本土的,还有来自东方六国的。据推测,应该是个庞大的数字。 春夏之交,我们启动了这个墓园中10座小型墓的发掘工作,发现这些墓中虽然葬有人,但是人骨零乱且不全,经过初步分析,墓主人应该为年轻的女性。这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但是也留下了更多的谜团—这些人是怎么被处死的?在哪里被处死的?以怎样的方式埋葬到这里来的?那几座大型的墓葬是始皇帝的皇后的墓葬吗? 这些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才能回答。
    目录
    前言 引子 始皇帝的危机 仙药不可得了 始皇帝之前的秦国 回望少年嬴政 清除掣肘 秦并天下 权欲 关键的转变 入葬丽山与帝国崩溃 第1章 环境 关中:金城千里帝王之都 咸阳:从西隅小都到天下** 骊山:离宫温泉苑囿形胜之地 咸阳北塬王陵 骊山西麓的秦东陵 骊山:始皇之后再无帝陵 第二章 考古 “过秦”论下的郦山陵墓 稽古者的到访 兵马俑发现之前 兵马俑大发现 二号坑的正式发掘 从世纪之交到新千禧的前十年 始皇陵考古的科学规划 **发现外城北门 陵寝建筑的重大发现 发现后妃墓园 百戏俑全部面世 被评为“201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封土上的考古 ZUI近的一次水银检测 考古技术的进步 第三章 营建 都邑宫室的经验 王陵建造的经验 东方的新风气 选址骊山 踏勘和规划 技术和物资的准备 建造陵墓用了38年吗? 修陵的劳工 吕不韦、李斯和章邯的作用 第四章 想象 商周以来的大传统 魂魄的旅程 观念的深化 东西方的** 秦地的设想 始皇帝的观念 第五章 大格局 墙垣 门阙 道路 遗存与文物 始皇陵的破坏 第六章 兵马俑 发现和来源 方阵:一号坑 奇军:二号坑 军幕:三号坑 武器 等级与军爵 冥器甲胄 制作的误解 灵感的来源 第七章 外围 陵寝生活 皇帝的出行 车府马厩 皇帝的动物园 宫廷的秘戏:俗乐与角抵 陵墓后宫从葬 公子公主的下场 第八章 核心 封土 高台 墓室 墓道 陵墓有多深? 石椁 墓室藏品 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 后记 暨秦始皇陵的考古展望 参考文献 秦君世系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