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尼采:反哲学(人文科学译丛)
QQ咨询:
有路璐璐:

尼采:反哲学(人文科学译丛)

  •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 著;邓冰艳 译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70224906
  •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 页数:384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尼采:反哲学》原系阿兰·巴迪欧1992—1993年研讨班的讲义。1992—1996年,巴迪欧依次研读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圣保罗等四位“反哲学家”,围绕“反哲学”主题做了系列讲座,本书为首讲。 在本书中,巴迪欧界定了何谓“反哲学”,并详细解读了“反哲学王子”尼采的批判思想。巴迪欧抛开后世对尼采的追捧和指责,怀着深切的同理心去审视尼采的文本(尤其是1887—1888年的晚期作品)与行动,呈现尼采关于世界、艺术和自身的真正意图。
    文章节选
    译者序 阿兰·巴迪欧是享誉全球的法国当代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是继拉康、福柯、德勒兹、德里达、利奥塔等人之后,法国知识分子中不容忽视的存在。他于1937年出生于摩洛哥拉巴特,于19岁赴巴黎高师学习哲学。毕业后,他起初在一所高中教授哲学课程,随后赴兰斯大学、巴黎八大任教,并成为巴黎高师名誉教授。自1966年起,巴迪欧便开始以“研讨班”(séminaire)这种自由、实验的形式对诸多哲学问题进行探讨,涉及主题包括:“一”“无限”“存在”“真理”“主体”“爱情”“政治”“反哲学”,等等。2013年前后,法雅尔(Fayard)出版社开始将他1983年以来的研讨班内容���结成册并出版,其中一册便是《尼采:反哲学》。 本书共十二个部分,按照“研讨班”的讨论顺序进行排列,所讨论的主题正是:尼采。巴迪欧把尼采归入“反哲学”系列,同样被归入该系列的还有维特根斯坦、拉康等。不过对巴迪欧而言,以尼采为研讨主题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而是“源自一个可被视作‘纯粹’的决定,由此产生的结果超出了我在总体计划中对书籍的分类”(本书序言第7页)。尼采在法国20世纪思想领域的影响深远,1972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塞利西(Cerisy)研讨会更是确立了尼采在当代思想领域中无法比拟的至高地位。不过,面对这份关于尼采的狂热激情,巴迪欧始终保持着审慎的距离。这是由他自身思想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巴迪欧始终坚称自己是柏拉图主义者、师承萨特并且想要通过拉康、革命和数学来重塑当代形而上学,尼采无疑位于其思想体系的相反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巴迪欧否认尼采思想的价值,而是意味着,在他原有的思想体系内,他不知该拿尼采怎么办。如果说对于西方哲学史而言,尼采更多表现为一个“例外”,那么对于巴迪欧而言,以尼采为研讨对象亦是其思想轨迹的一次“例外”。*终,正是通过“研讨班”这种相对松散、自由的形式,巴迪欧得以在他的总体计划之外,在那个年代有关尼采的一切赞誉和诋毁之外,去走近那个曾在字里行间中让他感动不已的“尼采”,走近那个在晚年不断奔向“疯癫”的“尼采”,走近那个*终更愿意“成为巴塞尔的教授,而不愿成为上帝”(本书序言第12页)的“尼采”。 那个年代,尼采被“**意志”“永恒回归”“超人”等概念所笼罩着,但巴迪欧眼中的“尼采”依旧令人陌生。那是处在“断裂”“疯癫”与**孤独中的“尼采”,是在陷入“疯癫”前夕,还想着要“将人类历史一分为二”的“尼采”,是“书写了《瞧!这个人》《尼采反瓦格纳》甚至还有《偶像的黄昏》,还留下了那些署名为酒神、耶稣基督甚至阿丽亚娜的晚年札记”(本书序言第11页)的“尼采”。*终,正是以1888年这个让尼采陷入“疯癫”的关键年份为切入点,并以尼采的晚年著作为依托,巴迪欧得以将“断裂”与“疯癫”本身置于尼采思想的核心深处,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尼采思想的本质意图及其早期作品的相关概念进行重新审视。 在此基础上,巴迪欧针对尼采提出了三大问题。**个是核心问题,关乎哲学之所是:“在何种意义上,尼采是一位哲学家?”“为了能够宣称尼采是哲学家,哲学应该变成怎样?如果尼采是哲学家,那么对哲学而言,将产生什么后果?”(本书第1页)在对核心问题的讨论中,巴迪欧确立了带引号的“尼采”,亦即作为文本内部结构的“尼采”,作为“所有名称的名称”或者“命名”本身的“尼采”,与文本本身以及真理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出了这样一个“尼采”所蕴含的“反哲学”特征。第二个是历史问题:“在何种程度上这个世纪是尼采的世纪?”“这个世纪是否出现了在本质上属于尼采的东西?” (本书第2页)在巴迪欧看来,尼采**给20世纪的是一个行动,即“将人类历史一分为二”的行动,巴迪欧将之称作“原型政治”行动。该行动的关键并不在于海德格尔所理解的“重估一切价值”,或者用另一个至高权力代替旧的至高权力,而在于通过将“人类历史一分为二”,从而对“无法评估”的“生命”和“生成”言说“是”。如此言说的“是”也并非内嵌于德勒兹所理解的生命的积极/反动力量平衡中的一极,而是意味着某个事件性的行动以及在这个行动中所产生的某个“断裂”,从而实现在星星的碎片上,“构建了一个宇宙”(本书第194页)。*后一个是类属问题,探讨的是艺术的**问题,亦即哲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性质。从尼采所提出的哲学家-艺术家类型出发,通过对尼采所说的“悲剧”范畴的分析,以及对尼采和瓦格纳之间论战的详尽解读,巴迪欧发现了伟大艺术与现代性的不相兼容性,并由此出发,进一步思考在哲学与艺术的三大联结(辩证联结、古典联结与浪漫主义联结)之外,哲学与艺术之间某种全新关系的可能性。 “审慎”与“真诚”是巴迪欧面对尼采的基本态度。这本书不是对尼采的颂歌,没有任何将尼采塑造为哲学英雄的企图,有的只是极尽详细的文本分析,以及尝试捕捉到某个处在“疯癫”边缘处的易逝的“尼采”形象的不懈努力。在整个过程中,巴迪欧从未尝试将尼采置于某段或明或暗的哲学史中并为其找到相应的位置,也从未表现出将尼采并入自身思想体系的企图。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将此次研讨班以及本书视作一个实验性的空间,一个让作为纯粹“读者”的巴迪欧与作为文本“作者”的尼采得以相遇的空间。正是在这个空间,巴迪欧得以让自己的思想与尼采的思想碰撞出火花,由此在让某个独特的“尼采”形象显现的同时,让自己的思想发生细微的偏移与改变:在谈论尼采的“反哲学论题”时,巴迪欧不忘以自己之名提出相应的“哲学论题”;在谈论尼采作为“原型政治”的哲学行动时,他也不忘将之与“事件”“革命”等他经常探讨的主题结合起来思考;在讨论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性质问题时,他更是进一步提出了“艺术构型”这第四种联结的可能性,由此奠定了他将艺术视作一个真理进程的基调。 总之,本书不仅有望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作为“悲惨而又决绝的反哲学王子”形象的尼采,而且有望让我们在其中看到巴迪欧众多思想的复现、萌芽与发展。此外,在探讨问题时,巴迪欧始终保持开放性态度,避免给出确切性结论,这也将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I 1992年11月18日 II 1992年12月9日 III 1992年12月16日 IV 1993年1月6日 V 1993年1月13日 VI 1993年1月20日 VII 1993年4月7日 VIII 1993年4月28日 IX 1993年5月5日 X 1993年5月26日 XI 1993年6月2日 XII 1993年6月9日 致谢 参考文献 研讨班目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