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 作者:张润清 杨建锋 赵邦宏
  •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
  • ISBN:9787802336490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06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1世纪国际市场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为由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村经济由追求农产品总量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在欧美等发达**,农产品加工业是对农业部门(农、林、牧、渔业)提供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工业部门,是对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在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和出口创汇方面与世界发达**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推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文章节选
    (三)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工业化的关系
    农村工业化的实现需要有在农村优先发展的工业,以这些优先发展的工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其他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农产品加工业是与农业联系*紧密,前向和后向产业关联度*高,正在逐渐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因此,农村工业化的前提是优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实现农村工业化。
    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基础。在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优势,有优先发展的优厚的物质基础,容易在农村逐渐产生聚合和扩散效应,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必然成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农业和工业两大产业的格局,一方面可以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不足。目前,发达**食物和纤维加工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主导产业,在新兴工业化**和地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并实施了以农产品资源加工为目标,以出口为先导的工业化战略,这些**的经验表明农村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工业化又能进一步发挥工业集群效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向高、新技术领域进军,为提升企业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农业就会长期保持低效和弱质,工业也就永远是不完整的,在农村中只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来,农业和工业才能真正协调发展,农产品才能在加工中增值,农村工业化步伐才能加快。
    (四)农村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农村工业化发展像城市工业化一样,必然遵循一定的工业发展规律。在发展初期首先是生产大量的产品,实现农村工业品的商品化,商品化率随农村工业不断发展而提高。农村工业化需要。 21世纪国际市场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为由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村经济由追求农产品总量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在欧美等发达**,农产品加工业是对农业部门(农、林、牧、渔业)提供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工业部门,是对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在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和出口创汇方面与世界发达**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推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河北省是农产品资源大省,粮食、果品、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近年来,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2006年国有农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451.08亿元,2002-2006年的年度平均增幅为19.87%。但是,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仍然存在主导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加工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脱轨、市场需求导向不强,产品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研究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问题对增加河北省农民收入、促进河北省剩余劳动力转移、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章 引言(1)
    **节研究背景及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4)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7)
    一、国外研究现状(7)
    二、国内研究现状(9)
    第三节研究丙容与研究方法(11)
    一、研究内容(11)
    二、研究方法(13)
    第四节技术路线及创新点(14)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4)
    二、创新点(14)

    第二章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分析(16)
    **节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16)
    一、农产品加工业内涵及发展阶段(16)
    二、农村工业化内涵及发展阶段(23)
    三、农业现代化内涵及发展阶段(26)
    第二节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的理论分析(31)
    一、不平衡增长理论(31)
    二、发展极理论(33)
    三、优先发展主导产业部门理论(35)
    四、产业链理论(36)
    第三节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37)
    一、产业空间理论与农产品加工业结构(38)
    二、新经济地理论与农产品加工业区域拓展(39)
    三、全球性新区域主义与农产品加工业国际化(40)
    四、孵化器理论与农产品加工业创新(41)
    第四节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济分析(42)
    一、农户层面分析(42)
    二、企业层面分析(43)
    三、流通层面分析(46)
    四、管理层面分析(46)
    本章小结(47)

    第三章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48)
    **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特征分析(48)
    一、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基本状况(48)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特征(51)
    第二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分析(59)
    一、技术及技术进步(59)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效率分析(62)
    第三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管理现状分析(66)
    一、政府规制(66)
    二、农产品加工行业政府规制(67)
    三、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行业管理现状(69)
    本章小结(72)

    第四章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分析(73)
    **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结构分析(73)
    一、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状况(73)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集中度(75)
    三、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77)
    第二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投资结构分析(78)
    第三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结构分析(81)
    第四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利润结构分析(84)
    第五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弹性结构分析(87)
    一、弹性分析方法(87)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结构需求收入弹性和
    生产收入弹性分析(88)
    本章小结(99)

    第五章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分析(100)
    **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聚类分析(100)
    一、系统聚类分析方法(100)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行业聚类分析结果(102)
    第二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灰色关联分析(105)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105)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影响因素的灰色
    关联分析(106)
    第三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层次分析(110)
    一、层次分析法(110)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层次分析结果(113)
    第四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118)
    一、市场竞争力(118)
    二、产业竞争力(119)
    三、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行业竞争力的
    因子分析(120)
    本章小结(127)

    第六章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析(129)
    **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状况(129)
    一、河北省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状况分析(129)
    二、河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状况分析(130)
    第二节河北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分析(134)
    一、河北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134)
    二、河北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分析(137)
    三、河北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143)
    四、河北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思路(147)
    本章小结(150)

    第七章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整体分析(151)
    **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波动分析(151)
    一、均方误差(151)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波动规律(151)
    第二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偏离一份额分析(153)
    一、偏离一份额分析法(153)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偏离一份额分析(154)
    第三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分析(159)
    一、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9)
    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分析(160)
    三、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全员生产率动态分析(165)
    本章小结(170)

    第八章 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172)
    **节国际规则体系(172)
    一、规范非关税措施的协议(172)
    二、农业协议”·(174)
    三、质量保证体系(177)
    四、国际标准化体系(178)
    五、绿色食品标志(179)
    第二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179)
    一、农产品加工业扶优扶强发展战略(180)
    二、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发展战略(181)
    三、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战略(181)
    第三节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182)
    一、培育原料基地,保证农产品加工原料的质量(182)
    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投入(184)
    三、鼓励科技创新,提升加工农产品国际竞争力(187)
    四、扶植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增长极”作用(189)
    五、创建**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190)
    六、强化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191)
    七、完善行业管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193)
    本章小结(194)
    参考文献(195)
    后记(203)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