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 作者:许长荣 朱秋德
  • 出版社:内蒙古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2289581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275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葡萄牙、西班牙或许还在回味四百年前的扬帆岁月,荷兰的风车执著地转动着小国霸业的点点滴滴,英伦的“日不落”豪言随着时间垂落在晚霞中。往昔已然成梦,舞台上留下大国崛起的痕迹,让后来者聆听启示。
    复兴路上伴着风雨坎坷,古老的中华民族如同一株顽强的常青藤,历尽劫难,青葱依旧。她从这汶川的废墟上从容站起,挺立在历史的关口,以自信的姿态求索崛起之路。
    文章节选
    导篇 从废墟上从容崛起的民族
    **章 灾难中成长的中国
    人类历史是一部灾难的记忆史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席卷了中国平均地势*低的四川盆地,地震的冲击波如放射线一般向四周扩散而去,几分钟内,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感觉到了不同程度的震动。而在四川,秀丽的山川转瞬间崩裂、破碎、滑落,道路一瞬间被泥石流冲毁,山间的茅屋瞬间成了碎片。
    站在废墟上回首,人们用沉痛而复杂的眼神看着田野被毁、家园坍塌,凝望碎石深处偶尔生出的几株幽草,开始了对历史灾难的沉痛追思。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肆虐,��贝古城瞬间被毁。公元542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发生黑死病,高峰时每天有1万人死去。而到了14世纪,欧洲也被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之下,2500多万人因此丧生。1817~1832年的霍乱、1519~1540年美洲的天花疫情,使这些时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年代。
    灾难好像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每年人类能感觉到的地震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地震约十几次。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人类神经的一次敲打,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连接起了不堪回首的岁月。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堪称地球的重灾区。与世界其他**相比,中国的自然灾害*多。
    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各种天灾都出现了:旱涝、地震、风灾、雷灾、蝗灾。不仅如此,*能显现民情的民间谚语和歇后语,也有大量关于天灾或预示灾害将到来的内容,例如“缸穿罗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上道,大雨将要到”、“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东风天不开”等。
    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大多数与自然灾害有关。据《史记》载,战国七雄并立时期,秦穆公十三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王朝购买粮食,粮船规模宏大,浩浩荡荡。秦穆公十四年,秦发生饥荒,晋却未曾援助秦,为此双方发生争战。秦穆公十五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虽然穆公十四年的时候向晋国求粮食,晋国没有帮忙,但秦国还是基于“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的道义,慷慨赠与小米。从秦晋之间的救灾往来开始,仅仅三年间,两国就发生三次天灾,其灾害频繁程度可想而知。据《中国救荒史》一书统计,从有明确灾难纪年的商汤二十四年直至清朝覆亡,在这三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共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3000余次,平均一年一次有余。
    其中,洪水几乎是灾害的常客。可以说,水孕育了文明,但也能让文明覆灭。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同时,它也给先人们带来了无穷祸患。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总是和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据史料记载,中国*古老的有关自然灾害的传说应该为大禹治水。据古书描述,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到了商王朝时期,根据考古学家的鉴定,商朝频繁地迁都,有“前八后五”之说。不能不说,商人频繁迁徙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躲避水患。
    略去自然灾害的镜头,历朝历代的战乱更是一个个惨烈的片段,比之自然灾害导致受难的人数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王朝时期官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东汉末年国不成国,奸佞当道;晋代五胡乱华,大举屠城,死伤无数;隋末战乱,路边常有冻死骨;蒙古南下建元朝,专横跋扈,肆意伤人;明末官匪沆瀣一气,民怨四起;清末军阀并立,征战连年,封建余毒摧残百姓。每一次王朝的变动或外族入侵,无辜受累的百姓达数千万,死伤不计其数。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一段文明,不会千年如一日而不被打断,而人祸,恰恰是文明出现断层、人口骤减甚至**永远消失的重要原因。古希腊与古波斯之间的战争给了我们*大的启示。
    居鲁士建立了古波斯王国,称霸伊朗高原,曾经自称“宇宙四方**”,他的孙子辈人物薛西斯也曾纵横西亚,无所顾忌。但是,当薛西斯的军队开进希腊城邦的时候,却惨遭抵抗,以失败告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薛西斯从未想过他在希腊国土嚣张跋扈、恣意妄为一百年后,曾经被他们危及性命的希腊人的后代们——马其顿帝国,又将刀枪架到了他们子孙的脖子上。波斯帝国很快就灭亡了。而马其顿王国呢?在几百年后被保加利亚征服,随后落入东罗马帝国的手中。然而,整整持续一千多年的古罗马帝国,*终也烟消云散。
    在战争灾难的摧残下,任何**的社会文明都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社会治乱交替,王朝兴衰起伏,一把烈火可以烧掉几百年的精雕细琢,几番剑戟拼杀可以模糊数度春秋的骄人容颜。因此,有了余秋雨的这句话: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废墟留给我们百般无奈,但也告诉我们:苦难是民族兴起的一堂必修课,一切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因此,即使倒下了,重新站起来,历史也会公正地给予前进的机会。灾难应该被更准确地理解为优胜劣汰规律的历史实践。所以,当一次次认真建立起来的文化体系和民生系统被冲断,人类以生命作为代价时,存活下来的人们则在一次次的不屈服中从容站起,自己抚平伤痕,这便是沉淀了苦痛记忆的胜利。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死循环,天公地道,生过才有死,死而又知生。不懂得生死的意义,不珍惜生存的权利并了解死亡的痛苦,人们就永远不会知道生活的意义。苏格拉底饮鸩而亡,屈原投汨罗赴死,他们并非轻视生,而是希望用死来延续和放大人生的意义,给予后世更多的启示。尼采曾感叹:“眼睛看到一切,唯独看不到自己。”眼睛是人心的镜子,而历史就是人类的镜子,它所映照出来的一切,都可供借鉴,或取道,或警醒。灾难是镜子映照出的*残酷的一幕,它所展示的叫人悲痛,更让我们清醒地认知生死,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也许未来布满荆棘,但闪耀着希望。
    中华文明在灾难中突围
    站在四川江油市北25公里的窦圃山顶远观,似乎能看到一些屋宇,却青烟不再。山中的云岩寺建筑群无一完好。行至云岩寺山门前,人们可以看见小巧而质朴的山门塌了一半。这个鬼斧神工的千年绝寺,如今斯物已去。
    有人说,文明在一切灾难下都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云岩寺仿佛就是这句话的印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在其对话录《提迈尤斯》中讲到拥有高度文明的亚特兰蒂斯岛国。人们依照柏拉图的记载去追寻,却始终找不到有关亚特兰蒂斯的古迹,只能大致划出它的位置——位于直布罗陀和美洲之间的大西洋底,变成一个沉人海洋之下的神秘之国。考古学者估计,亚特兰蒂斯应该是毁于地震和海啸,一夕之间消失无踪。
    印度河河畔,沙石之下埋葬了距今约5000年的哈拉巴文化遗址。它的城市规模庞大,拥有古老的文字符号,拥有漂亮的殿宇,却在几百年问消失无踪。在人们没有发现遗址之前,印度史上的这一块一片空白。关于它的消失,有的人说是毁于自然原因,有的人说是遭到突如其来的屠杀和报复。
    在拉丁美洲的原始热带森林中,玛雅人的文明持续了几千年。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玛雅人因为互相残杀已经走向没落,西班牙的炮火将其*后一个城邦摧毁,一个文明就这样消失在地球上,只留下一些“遗物”,没有任何有关该文明的精神文化留下来。
    在沙漠中成长起来的埃及古国,文明硕果累累,而当拿破仑的军队踏足这里,炸毁狮身人面像的胡子后,埃及古文明竟然消失了,除了它的文字和一个个神秘的金字塔外,它没有给埃及人留下什么。
    古希腊文明几乎影响了全世界,可是在近代它却沉寂下去。外国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古希腊人们无视传统观念、道德标准和法规制度,致使人们的言行完全失去控制,他们的种种腐败行为*终导致古希腊文明的衰落和消失。
    以历史的视角来看,文明主要表现为人类生活的共性,即以物质、技术、消费为主要特征,*后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文化的部分特征。许多东西方学者认为,一些文明之所以在巨大灾难来临之后中断,正因为其太注重物质形式,却抛开了道德标准和传统观念等精神文化,所以当战争和自然灾害降临时,将轻易摧毁一个国度或民族豪华**的民生用品,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彻底颠覆其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而这些没有了传统精神与道德指导的败亡国度,其子民只能离开家园到远方另谋出路。我们为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失去感到悲痛万分,但是更可悲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却没有为后人留下一丁点的精神文化线索。由此可以看出,文明固然易被摧毁,但那些拥有深厚精神文化底蕴的文明即使被摧毁,也可以不断复兴。
    这是由于文化不同于文明。文化注重的是内向性的发展,它体现在人类的个性上,主要是指人类的思想、人格的发展。没有了文化的文明,仅仅只是物质上的享受而已,它盲目而无所凭依,在其培养下的人民固执单纯,*后直等到家园被毁,还不知道该如何记述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么一段辉煌的日子。当然,并不是说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古老文明国度没有文化,但它们的宗教性文化特质显然是平和的,其非务实的心态和对道德传统的忽视,让这些**的文明终究要面临巨大的历史考验,*终饮恨而逝。
    其实,灾难是人为的也好,是天降之罚也好,它转瞬间便能割裂人与社会的联系,也能让社会与自然的循环脱节,使文明发生破裂,但是,它很难割断文化的传承性。它与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不同,一个民族、一个**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如果该文明有**的精神文化存在,并且成为一个体系,且带有积极和务实的意义,这个活下来的人就会将之传递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因为它属于“建设性”文化体系。
    文化的魅力,正如它的美丽一般,在灾难后的废墟中格外醒目。汶川地震之于民族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在人们的内心、社会的层面、自然的生态系统上割出深重的伤口。伤口很痛,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讲,经历的痛又何止这一次。数千年间,我们曾撕心裂肺过,曾心灰意冷过,曾重新振作过,我们看清了自身民族的多难。然而,我们与其他文明相比,具有更完善和更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为整个民族奠定了务实、勤恳的思想根基。或许,它不尽**,却绝非毫无用处,它经过了两千多年的考验,帮助人们一次次重新确立这个**的统一性。
    有人比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防御系统,既可以让人类尽力避免自我伤害和自然伤害,也可以在二者发生时将伤害减至*小,或者支持人类在灾难后重建。一个人的肉体无法对抗灾难,但拥有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共同体必能与任何灾难抗衡。中华五千年文明“香火”不断,更多的意义在于文化的延续性。它所承载的历史经验令我们自动自发地思索灾难所带来的启示,考虑如何再次兴起;帮助我们形成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继而学会以种种达观心态应对灾难。
    尽管传统文化在历次天灾人祸中“伤痕累累”,文化的外在寄托物不可避免地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是无法复原的伤害,但我们仍有不能摧毁的精神文化存在,正是这种精神文化赐予在废墟中的人们突围的力量。
    第二章 多难兴邦:历史的辩证法
    在临时搭建的北川中学校舍内,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看着眼前的一双双经历灾难后仍然清澈的眼睛,激动地说:“今天,别人拯救了我们,照顾了我们;将来,我们学好了本领也要帮助别人,报答他们。这种互相帮助就是人世间的爱。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把这次地震作为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铭刻一生,永不忘记……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粉笔,转身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了四个字:多难兴邦。他就是温家宝总理。
    灾难摧残着生命,揭开伤痛,我们的灵魂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在“多难”这个命题前,究竟做何选择才是正确的,且回溯到千年前中国人对这四个字的拷问。
    《左传·昭公四年》载,司马侯劝谏晋王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后来,由此演化出“多难兴邦”这个成语。这个诸侯对君王的箴言,和孟子的一席话异曲同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明末的蝗灾导致民众的粮食颗粒无收,随之而来的瘟疫带来尸横遍野,*终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揭竿而起,使明朝比想象中早亡;清末广西水灾,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把清朝的“**”狠狠地砸了一锤。所以,有人提出:“慎言‘多难兴邦’。”是的,“多难”与“兴邦”之间不是“种豆得豆”的关系。
    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对立的双方相互斗争的结果,无不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这里,条件是很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就不会转化。这些无不说明,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才更客观。多难,容易使人沉湎于悲伤,委靡不振;同时,它也令人谨慎,告诉人们不要忘乎所以,平静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安定团结,懂得珍惜。
    “多难兴邦”的前提是“灾难”后的清醒。灾难会使梦中人惊醒,灾难会使人冷静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我们为什么如此多难,思考我们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避免灾难的发生和解决灾难造成的问题。相反的,如果在灾难面前依然稀里糊涂,“多难”也就仅仅是“多难”,而不会有“兴邦”之说。“多难兴邦”,仅仅是一种可能,至于能不能由可能变为现实,则要看人遇到灾难之后的表现。
    面对自然灾害,“天变不足畏”需要一种勇气与魄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需要一种智慧与谋略。对于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或民族而言,灾难就像一块磨刀石,人们可以借此磨砺自己。灾难,永远都不会顾及我们的感受,它使数万同胞在瞬间离我们而去,我们能做的,不只是在全国哀悼日对死去的同胞表示自己单纯的悲伤。当然哀悼是必需的,当成千上万的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默哀时,当各种机动车辆全部停止行进、鸣笛志哀时,当天安门广场上**降半时,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强烈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已经发生的,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要反省,要重建。不能让悲剧继续蔓延,应将其作为“兴邦”的开端,让灾难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前进的动力。
    一个**能否于低谷中再次崛起,取决于遭遇灾难的民族所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力量。一个精神委靡、缺乏斗志的民族,即使国力再强盛,在灾难面前也必然消极、沉沦,乃至灭亡;一个具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则*终必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
    虽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但对“多难兴邦”不能作**化的理解,“将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的多难、同胞的生命上”是对“多难兴邦”的严重误读。多难而不兴邦,甚至多难亡邦,也是完全可能的。
    ……
    目录
    导篇 从废墟从容崛起的民族
    **章 灾难中成长的中国
    人类历史是一部灾难的记忆史
    中华文明在灾难中突围
    第二章 多难兴邦:历史的辩证法
    多难兴邦
    每一次灾难都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从抗震精神到奥运精神
    **篇 中华文明:灾难中重生的常青藤
    第三章 惨烈片段里,家国肌体的磨砺
    滔滔水患与统一意识的凝结
    成为汪洋中的一滴水
    为未来造就担当的一代
    第四章 在废墟的底色下,重新审视生活
    寻找家庭伦理中的人性光辉
    花开花,给生命应有的礼遇
    英雄的平民化
    第五章 自然的思考,心灵文化的救赎
    我们不是自然的尺度
    锤炼复原力
    织补文化的缺憾,接续文明的断层
    第二篇 梦回百年,屈辱中崛起
    第六章 跌落瞬间,站起之难
    思维的硬伤:“中国**论”
    梦醒了,被迫睁眼
    残断山河,烈火中求生
    第七章 阵痛之下迎来思想的“分娩”
    在血泪中“烘焙”思想
    熄灭了大火,火苗依在
    美丽的意外,革命的枪声
    向凡尔赛宫说“再见”,向圣彼得堡说“你好”
    第八章 在沉寂中爆发,在痛苦中觉醒
    小船驶在大船的希望
    合作与分裂,走出效仿的囹圄
    蹒跚步伐考验引路人
    生死存亡的历史拐点
    民心的胜利
    第三篇 漫漫复兴路,上下求索
    第九章 求索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
    巍巍军魂,异土安眠
    蓬断草枯藏国威
    第十章 变与不变,这是一个问题
    一百多年串起民族思想的接力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改革的刚性与动容的情怀
    第十一章 开往现代的列车
    呼吸民主的空气
    从人治走向法治
    科教:**飞翔的翅膀
    家园的拷问
    第四篇 从华夏风骨解读多难兴邦
    第十二章 仁受,两千年的中国风骨
    仁爱气息,沉淀思想的气象
    人如蒲苇,草木知青
    第十三章 千古江山,载不动许多愁
    盛衰时刻,知识分子的守望
    *大的灾难是忽视灾难
    第十四章 心头系着家国
    从家到国,爱的泅渡
    家国意识的平民色彩
    第十五章 面对生命与义的选择
    义,丈量生命的厚度
    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十六章 浩然从容,达观精神悖论
    一种从容,别样出世
    精神丰盈,文明不会干涸
    第五篇 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与多难兴邦
    第十七章 文明:以开放的姿态绽放
    历史选择了这块“海绵”——儒家文化
    这一滴水,藏着中国人的品格
    孔子的文化远航
    第十八章 “家”是我们心底的执著
    “内守”精神:理性与血性的交集
    厚重的乡土,人生*终的心理坐标
    漂泊路上,行囊装归心
    第十九章 一切皆有序,所以稳定
    农业帝国的“护身符”——户籍
    茶·中庸·内在精神的稳定性
    第六篇 历史的关口,中国何去何从
    第二十章 在灾难中沉淀,从容走向世界
    多舛岁月,和世界在一起
    中国式耐心: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第二十一章 天下情怀,文化行远
    从北京到台北,一弯海峡一样情
    文化:另一条复兴的思路
    软实力:一张*有用的**名片
    附录
    中国古代灾难实录——中国灾难史统计表
    多难兴邦评论集
    对“多难兴”的反思与展望
    汶川地震启示录:大国民
    多难兴邦(节选)
    中国——灾难后必然崛起!
    “多难兴邦”是对生者的激励(节选)
    多难兴邦: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
    多难兴邦,坎坷育人
    “多难兴邦”的现实意义
    从灾难中崛起(节选)
    “只有当人们对个体生命的思考提升到整个**命运的思考的时候,才会多难兴邦,才会凤凰涅槃”
    面对灾难的反思
    灾难反思与改革契机
    力量,在灾难后凝聚
    编辑推荐语
    超越历史场景的冷静剖析,源自传统文化的深度思考。
    五千年炎黄龙族健抜风骨之苦药。十三亿中国儿女磨砥心志之良书。不可不视!
    ——新浪读书频道副主编——毕建伟
    一本纵横历史的反思经典,字里行间不乏深度与可读性,给人以莫大的心灵震憾和自我反思。
    ——搜狐网读书频道**编辑——陈妍
    多难兴邦,一个恒久的历史主题。五千年来,无数中国人用钢铁意志铸就了中华文明的筋骨,在灾难面前永不倒下。
    ——腾讯网读书频道**编辑——王宏
    多难兴邦乃中国古训,它背后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蕴含着历史的辩证法。
    ——铁血网读书频道总编——张丽丽
    昨天拿去的今天必会还给我们。晨曦会在废墟上升起,心灵会在阵痛后新生,我们的祖国会在灾难中成长。
    ——《凤凰周刊》记者——倪方六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历史的灾难后深刻反思,不是每个人都能反思到这种程度,不是每本书都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拥有如此独特的文化视角。
    ——中国金融视察杂志总编——远方
    古说多难以固邦国,以启圣明。在五千年的历史绵延中,我们获得*坚强的毅力!
    ——新锐媒体人——范小北
    站在苦难的废墟上回望中华民族,追寻文明深处的中华崛起的梦想;传承百年奥运顽强拼搏的精神传统,挺起不屈的脊梁继续扬帆远航!
    一部充满血泪的文明史诗,一个敢于与困难英勇搏斗的伟大民族,一种在灾难面前傲然挺立的不屈脊梁!
    “中国人民在地震发生后所展现的与灾难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萨马兰奇
    从文化本质多角度深入解读多难兴邦,从历史积淀全景式理性探讨民族复兴。
    恩格斯:“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