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地下水利用(水利水电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系列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地下水利用(水利水电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系列教材)

  • 作者:陈南祥
  • 出版社: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4027407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214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地下水利用》是根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学大纲,以及2003年3月在郑州审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地下水利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系列教材之一。
    《地下水利用》首先介绍了地下水次源及其评价方法,主要有水文地质的一般概念,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水井出水量的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等内容;接着介绍了开采地下水的建筑物,主要有管井设计和施工,其他取水工程等内容;*后介绍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划和井灌区的管理等。
    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书中设置了学习指导、旁注、小结和习题等助学内容。
    文章节选
    本书是根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开放教学大纲,以及2003年3月在郑州审定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地下水利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首先介绍了地下水资源及其评价方法,主要有水文地质的一般概念,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水井出水量的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等内容;接着介绍了开采地下水的建筑物,主要有管井设计和施工,其他取水工程等内容;*后介绍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划和井灌区的管理等。
    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书中设置了学习指导、旁注、小结和习题等助学内容。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陈南祥(第1章,第2章,第10章),杨素珍(第3章,第4章,第5章),李日运(第6章,第7章),李志萍(第8章,第9章)。陈南祥任主编。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苏万益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孙绪金教授、林庚轩**工程师参加了本书的审定,苏万益教授任主审。审定专家对本书进行了认真的审阅,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帮助。本书中有些材料引自有关院校和生产、科研单位编写的教材,出版的专著或发表的文章,编者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种种因素,书中可能存在不少缺点和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地下水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2 地下水开发利用成就
    1.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第2章 地下水的赋存规律
    2.1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理性质
    2.2 含水层与隔水层
    2.3 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4 地下水的循环
    2.5 孔隙水
    2.6 裂隙水
    2.7 岩溶水

    第3章 水井出水量的确定
    3.1 概述
    3.2 单井稳定流计算
    3.3 单井非稳定流计算
    3.4 干扰井群出水量计算
    3.5 影响水井出水量的主要因素

    第4章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1 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4.2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4.3 其他方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第5章 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
    5.1 概述
    5.2 水均衡法
    5.3 开采试验法
    5.4 相关分析法
    5.5 数值法
    5.6 地下水水质评价

    第6章 管井设计
    6.1 管井的结构形式
    6.2 井管的类型
    6.3 井管的联结
    6.4 滤水管的结构与设计
    6.5 滤水管的透水性和水力计算

    第7章 管井施工
    7.1 井孔钻进
    7.2 电法测井
    7.3 井管安装
    7.4 管外填封
    7.5 洗井方法
    7.6 成井验收

    第8章 其他取水工程
    8.1 大口井
    8.2 辐射井
    8.3 水平集水工程

    第9章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划
    9.1 概述
    9.2 基本资料及其分析整理
    9.3 规划分区
    9.4 水量平衡计算
    9.5 井灌区的灌溉工程规划
    9.6 井渠双灌和综合治理规划
    9.7 井灌区技术经济分析

    第10章 井灌区管理
    10.1 地下水资源管理
    10.2 井灌区的用水管理
    10.3 水井的管理养护和修复
    10.4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预报
    10.5 地下水的人工回灌
    10.6 地下水的污染**
    10.7 井灌区现代化管理技术简介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