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战后美日经济摩擦
战后美日经济摩擦,体现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逐渐激化,*后上升为世界*主要的摩擦之一这一特点上。
一、个别产品的倾销与反倾销摩擦阶段(1956~1962)
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争夺,在历史上,有着一段特殊的发展历程。
1945年日本战败后,美国代表联合国单独占领日本。为了破除这个一向以美国为敌国的军国主义基础,美国对日本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打击措施:要求日本进行农地改革,将土地以较低廉的价格平均卖给佃农,消除地主所有制;解散财阀,消除家族控股总公司;实行企业问相互持股制;实现劳动民主化,给工人以基本的就业、8小时工作、结社等权利;割除旧官僚的职权,将其下放至民间,并规定在3~8年内不得重新在政府及公共企业任要职;拆除大型军工企业,用于战争赔款,勒令那些与军工有关的产业不得生产,如造船、石油化工等产业;停止原有金融体系的运转等等。从表面上看,美国对日本的打击似乎是毁灭性的,实则不然。这些打击性措施,恰好消除了日本近百年来未能消除的封建制度残余,在一定意义上解脱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其后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新世纪的世界经济进入了以创新带动发展的历史阶段。科技创新,人文创新,经营等诸方面的创新,已转换为拉动新经济增长的动力与助力。回首新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每一次骄人的飞跃,无一莫属于创新的范例。开拓、创新、合作、发展当为新世纪、新经济的主题。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将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正值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如何把握���遇,继续创新发展,是摆在中国政府、企业和全体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加入WT0和成功申奥,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极好契机,当然,面对的是各国经济强手竞相争雄的激烈较量。那么,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经过20年来的改制、换脑、练兵,今天,能拿出怎样的信心和勇气,把握机遇,挑战未来,可以说,是决定中国企业前途命运的生死抉择。
机遇与挑战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无限广泛的外延。“把握机遇,赢得挑战”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万无一失的帷幄运筹,脚踏实地的苦心经营,勇于探索的改革创新,**发展的科技成果;要赢得挑战,还需要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毅力,方向明晰的发展战略,周全细密的实施方案,上下一致的协调努力等等。事实上,任何一个**经济的宏观发展,都是由政府的每一项正确决策,企业的每一步微观增长所铸就。因而可以这样说,一个**的政府机构、企业法人乃至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的素质如何,决定着该**对机遇挑战的驾御能力,当然也决定着这个**经济的兴衰。在实践中,把握机遇,赢得挑战,可以化解为宏观运筹,微观实现的运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