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北京林业发展战略
QQ咨���:
有路璐璐:

北京林业发展战略

  • 作者:彭镇华
  •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49183
  • 出版日期:1900年01月01日
  • 页数:468
  • 定价:¥1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nbsp; 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工作、居住在城市,人们对
    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城市林业建设与人的身心健康、生命**紧密相关,
    也是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城市林业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2002年在温家宝总理直接指导
    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中,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林业建设理念
    被吸纳为**林业战略的重要内容,城市林业在**战略层面**系统开展了中国城市
    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城市林业战略被列为十二大战略之一。2004年以来举办的“中
    国城市森林论坛”和“亚欧城市林业国际研讨会”对我国城市林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各地把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提高城市品
    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城市森林在我国还处于起始发展阶段,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实践经验还不
    够丰富,可以直接服务于生产实践的技术储备不足,特别城市林业规划的制定非常迫
    切。在这种情况下,急需要通过典型城市的城市林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探路子、出经
    验。2002年以来,以挂靠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为主,
    组织专家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扬州开展了城市林业建设规划研究与建设实践,取
    得了明显成效,并被纳入到各地政府的城市规划之中,极大地推动了城市林业建设事业
    在我国的发展。
    本论著是以彭镇华教授为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及北京市有关部
    门的几十位专家,经过近2年的深入研究的成果荟萃,是全体项目领导和专家集体智慧
    的结晶,无���是对北京市林业绿化建设,还是对其他地区城市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在我国,发展城市林业,建设城市森林还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很多问题都需要研究
    探索,城市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
    性。希望这部论著的出版能够对我国广大城市林业研究者、建设者和参与者提供借鉴,
    为发展我国城市林业发展,建设美好的生态文明家园贡献力量。


    2007年7月
    前 言
    建设绿色北京,构筑生态城市,加快首都现代林业发展,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
    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也是北京林业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再创
    新辉煌的一项战略举措,对举办绿色奥运,建设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首都经
    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全面贯彻党**、国务院关于加强北京生态
    建设的重要指示,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
    全民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近年来,北京市相继实施了山区、平原、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
    障等一批**林业生态工程。目前,全市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林业生态体系、
    产业体系和森林资源**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显著改
    观,林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首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
    生态状况的要求更加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特别是面对
    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面对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任务,面对市民
    对生态环境质量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
    总量,提升林业整体水平和森林生态体系整体功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创新林业
    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拓展林业富民工程内容。
    为了科学指导北京林业发展,2004年3月北京市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签定
    “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协议书,并成立了领导小组,**林业局党组成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泽慧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牛有成担任组长,由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牵头,北京市林业局协调,会同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北
    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市林业局信息**、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
    位,组成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学家彭镇华教授和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教授为组
    长的专家组,分列定位与理念、发展指标、总体规划、生态建设关键技术、产业发展关
    键技术、数字林业和保障体系七个专题开展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专著。
    本专著以2002年为基期,以2004年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2005到
    2010年为规划期,并提出了2020年远景目标。**明确规划期内林业发展的指导思
    想、建设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工程、关键技术、数字林业及保障措施,并
    就与林业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章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城市环境污染
    自建国以来,北京市的工农业生产与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已济身于世
    界上特大城市的行列。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急剧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
    是北京市的城区内,这里虽然面积仅占全市面积的6%,但却集中了全市50%的人口、80%
    的建筑、80%的能耗,因此,环境污染尤为严重。北京市的城市环境污染以城区和城市近郊
    区*为明显和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
    北京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有4个:直接燃煤、地面扬尘、汽车尾气以及工厂直接排
    放的有毒有害气体。
    根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2年)”的资料,2002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
    2966亿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11816亿标立方米,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为
    1 150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6万吨,烟尘排放量3:31
    万吨,分别占全市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的62.8%和40.9%。
    按废气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累计占污染负荷80%的企业为工业废气**污染源,2002
    年共有11家,集中在电力、冶金、化工等3大行业。
    2002年利用简易工况检测线检测各类机动车19万辆,路检机动车8.2万辆,检测进京
    路口车辆51万辆,机动车尾气路检合格率达到91%。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即以煤烟
    污染为主。根据统计,2002年,全市能源总消耗量4510.7万吨标准煤,煤炭总消耗量为
    2531万吨,占全市总能消耗的56.1%。由于北京冬季有4个月左右的取暖时间,加之冬季
    常常出现辐射逆温层,非常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因此,北京冬季的大气污染*为
    严重。
    由于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其北方有巨大的蒙古高原。在每年的季节转化期间,尤
    其是冬春季节,随大风天气,常常出现有大量浮尘的天气,加之区内大量的建筑工地的就地
    扬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二)固体废弃物
    北京市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粪便等3个方面。
    “九五”期间,北京市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约O.58亿吨。其中主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
    为:冶铁渣、粉煤绘、炉渣、煤矸石和尾矿等五类, “九五”期间共排放固体废弃物197
    万吨。
    “九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约为0.42亿吨,平均综合利用率为72.4%;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为46万吨,其中处置危险废物2.4万吨。到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历
    年累计堆存量达到1.18亿吨,占地面积291万平方米。“九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没
    有明显变化,与“八五”相比,增加了1187万吨,增长26%。其中冶炼渣比“八五”期间
    增加了475万吨,增加28.6%;煤矸石有显著减少,减少了213万吨,减少43.1%。“九
    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显著上升,平均综合利用率比“八五”期间提高了5.9
    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是“八五”期间的2.47倍;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在5年中
    呈下降趋势,比“八五”减少排放量276万吨。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的排放量也大幅度上升。五年
    来,共清运城市生活垃圾2557万吨,城市粪便1414万吨。目前,全市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
    理场13座,日处理能力8750吨,其中填埋场9座,日处理能力7630吨;堆肥场l座,日
    处理能力400吨;焚烧场1座,日处理能力220吨;综合处理场2座,日处理能力500吨;
    垃圾转运站4座,日转运能力5000吨。卫生填埋仍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九
    五”期间改造和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3座,密闭式集装箱垃圾站3975座,比“八五”
    增加了1519座。生活垃圾和粪便清运量分别比“八五”上升了14.9%和23.7%。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中,食品废物的比例上升,约占30%至40%,塑料、废纸类垃圾比
    例增长较快,分别达到15%和19%。
    2002年本市继续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及回收利用工作,已有265个居小区、大厦和工业
    区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其中,108个小区、大厦实现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在实现垃圾分
    类收集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小区,一般垃圾减量率达到30%至40%,*好的能达到60%。
    目前,全市已有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房山、昌平、顺义、通州、大兴、平
    谷、密云、延庆等13个区县做到所清运的城市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朝阳、丰台
    区分别有88.1%和84.4%的垃圾进行无化处理。石景山、门头沟两区合用的垃圾卫生填埋
    场正在建设中,怀柔未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2002年全市粪便清运量为311.73万吨,粪便无害化处理量95.55万吨,处理率为
    30.65%。无害化处理设施主要有高碑店粪便处理场、方庄粪便消纳站以及2002年建成的衙
    门口、田村、巴沟粪便消纳站,日处理能力达到2400吨。目前尚有四季青、马坊、西道口、
    黄土岗、北护城河、酒仙桥6座粪便消纳站正在建设中。
    (三)土壤污灌
    目前北京市有污灌农田面积近8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9%,。占灌溉农田面积的
    24%。大部分分布在通州、朝阳、大兴、房山等郊区县,尤其是在城区的东郊、南郊一带形
    成了大面积污灌农田。
    1.污灌土壤的分布
    根据灌溉水源,北京污灌区大致可分为东郊污灌区、南郊污灌区、北郊污灌区和房山石
    化污灌区等丰要灌区。
    主要分布在朝阳区的十八里店、王四营、豆各庄、双桥、黑庄户等乡镇和通州区的次
    渠、台湖、张家湾、梨园等乡镇,面积约40000多公顷,主要污水来源是通惠河上、下段的
    生产、生活污水以及通州镇的生活污水。农灌期在每年的3~6月和9~12月,单位面积灌
    溉污水量在150~250立方米/亩·年。污灌历史在40年以上。
    (2)南郊污灌区
    主要分布在大兴县酒宫镇和通州区的亦庄、马拒桥、大杜社、牛堡屯等乡镇,面积约
    20000多公顷,主要污水来源是凉水河水系的污水及小城镇生活污水。农灌期在每年的3~6
    月和9~12月中旬约8个月,单位面积灌溉污水量约200立方米/亩·年。污灌历史在40年
    以上。
    (3)北郊污灌区
    主要分布在朝阳区的将台、南皋、东坝、楼梓庄等乡镇和金盏乡南部,面积约3000多
    公顷,主要污水来源是坝河与北小河的生产、生活污水。单位面积灌溉污水量约200立方米
    亩·年。污灌历史30年以上。
    (4)房山石化污灌区
    分布在房山区的城关、周口店、石楼等乡镇,面积约2000公顷,主要污水来源是燕山
    石化公司的生产废水和房山镇的生活污水。单位面积灌溉污水量约300~400立方米/亩‘
    年。污灌历史在30年以上。
    北京污灌区农田大部分采取清、污混灌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污水用量曾有所减
    少,但随着近年来水资源紧张,污水用量逐渐恢复到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随着北京城镇建设的发展变化,原北京市面积*大的东南郊和北郊污灌区在逐步缩小,
    而在新城和**镇周围正在形成面积不等的新的污灌区。
    2.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土壤重金属
    根据1997~1999年对东郊、南郊和北郊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的结果,
    北京各污灌区土壤中铜、镉、镍、铬、砷等项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中二级标准限值;锌、汞元素含量在部分监测点位有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在7·’%~
    50.O%和7.1%~33.3%之间。各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明显差异。
    与七、八十年代的监测结果比较,东郊污灌区土壤除铅、锌元素含量平均值略有升高
    外,其他各项元素含量平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南郊污灌区土壤中锌、镉、汞元素的含
    量平均值和北郊污灌区土壤中铅、锌、镉、汞元素的含量平均值有较明显的升高。总体变化
    状况是,北京污灌区在20佘年来,土壤中铬、砷元素含量平均值有所降低,铜元素含量平
    均值无明显变化,重金属铅、锌、镉、汞元素仍是污灌区土壤的主要污染物。
    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污水处理降低了通惠河上、下游段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是
    东郊污灌区二十余年来土壤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该灌区
    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也降低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积累强度。而南郊和北郊污灌区土壤重金属
    元素平均含量的升高,则仍是由于常年污水灌溉所致。另外有资料表明,大量施用化肥特别
    是磷肥,也有可能增加土壤中的铅、镉元素含量。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