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独走江湖
QQ咨询:
有路璐璐:

独走江湖

  • 作者:伊夫
  •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9787500109488
  •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01日
  • 页数:334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伊夫,1955年,生于北京一个衰败、没落的家庭。
    1969年,因为这个家庭,举家迁徙到农村。
    1975年,“落实政策”返京,进入工厂。
    1990年,离开工厂,成为独立撰稿人。
    1992年,进入北京市一家报社做记者。
    1994年,因写文章被告,再次成为独立撰稿人。
    从1993年至今,写了大量的批评文章,涉及到影视圈的方方面面,并指名道姓地批评许多明星大腕儿,为此数次成为被告,从无败诉记录。
    具有强烈个性的文字和批评精神,多年从事文娱报道,却远离圈子,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在“娱记”和自由撰稿人双双遭到读者鄙夷的今天,依然顽强地在风中飘扬自己的旗帜--独立撰稿人。
    文章节选
    **章

    一对银幕伉俪的“分手”,作为演绎20世纪90年代中国娱乐圈这幕大戏的开头,有点牵强。这是我写作的刻意安排,也是时势的必然。在这个年代里,一切都在发生裂变,中国娱乐圈,首当其冲。一切的一切,我们曾视为珍贵无比的东西,顷刻之间草芥不如。而许多我们曾鄙弃不耻的东西,突然间成了共同奉行的制胜法宝!

    游戏规则变了,艺人们采取的**个对应措施就是:勇敢地牺牲过去!

    《我爱我家》的喜剧,*终变成两个主创人员,也是“银幕伉俪”分离的悲剧,这似乎颇具讽刺意味。我恰恰有幸目睹了《我爱我家》从喜剧到悲剧的全过程。

    --北京广播学院,《我爱我家》拍摄现场
    演完“我家”就分家

    1997年的日历刚刚掀翻三页,又一对“银幕伉俪”在北京平静地分手了。

    在影视界婚变频仍的今天,英达、宋丹丹夫妇则已是****的一对“银幕伉俪”了。

    自从1989年他们经过两年的恋爱而结合后,在社会公众面前一直保持着恩爱夫妻和幸福家庭形象。但是,他们的努力在1996年底已经难再坚持了。

    英达和宋丹丹这个维持了不足八年的第二次婚姻,使他们双双在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自从1992年拍摄《爱你没商量》后,他们在荧屏上日益活跃,作为他们合作的重要成果——大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诞生,标志着这对银幕伉俪的实力非一般艺人所及。

    从《我爱我家》的镜头前和他们向媒体所描述的家庭生活上看,我们似乎难以察觉到他们感情之间那道深深、并且导致*终劳燕分飞的裂痕。或许即使我们不太相信他们仍两情缱绻,也宁肯欺骗自己而权当他们是所谓模范夫妻。

    作为社会的公众人物,英达和宋丹丹深知自己的婚姻大事并不全属于他们俩人的“私事”。他们害怕由于婚变而导致自己形象的破坏,正如香港影星成龙拒绝认子、台湾歌星黄安不敢称妻那样。那道难以逾越的羁绊,把英达和宋丹丹的婚龄在一年年地延长……

    英达的**次婚变是在美国和一个中国留学生,当时他们的离异极其平淡,没有掀起任何舆论的浪花。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留学生,他们不用考虑社会影响和所谓公众形象,自然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而在90年代的中国娱乐圈,他们的婚变则无法掩人耳目了。

    1996年的*后**晚上,英达从上海戏剧学院招待所匆匆离开,丢下手中后期制作的《百老汇100号》,飞回大雪弥漫的北京。宋丹丹虽然在北京,但已离开了方庄他们的家,等待着英达归来办理离婚手续。

    元旦休息。3日早晨,他们分别从两处汇集在北京人艺的门口碰头。十年前帮助,力促他们结婚的律师朋友王冰先生善始善终地再次出场,陪同他们先在人艺他们夫妇共同的工作单位办理一系列离婚手续。为他俩开介绍信的同事以吃惊的神情表示遗憾,调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

    随后,他们俩人驱车来到他们领取结婚证书的东华门办事处,发现已拆迁,又转移到新址中山公园,因英家两年前已从东城搬迁到丰台区方庄,回答是到户口所在地办理。中午时分,他们又找到了方庄的结婚登记处。

    好事多磨,方庄拒绝接受属于“东华门”抬头的介绍信,于是,他们又火速赶回北京人艺的人事部门重开介绍信。差10分钟,在人家快要下班的当口,他们终于各自领回一册墨绿色皮、烫金字的离婚证书。

    他们在*后的时刻依然是友好和心平气和的,“孩子由男方抚养”,财产分割也没有争执。那**,他们的午饭是一堆烤白薯。

    谈到离异的原因时,他们采取低调处理,力图都不伤害对方,大概是为了孩子、为了双方和为了他们今后的社会形象。英达简捷地用八个字解释道:“十年缘尽、和平分手。”

    刚从外地回来的宋丹丹也同样表示:作为夫妻,我们的缘分走到了尽头。但我们都不是狭隘的人,我们也许还能成为朋友,甚至还能在银幕上继续合作。她承认他们的结合给他们在事业上都带来很大的收益,尽管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后,她称“英达是一个好人”。

    正在协和医院住院的英若城先生对此反应平淡。英家的保姆在7日前已经奉命把所有宋丹丹的照片撤换下来,据说是怕英达触景生情而难过。

    作为社会公众人物,英达和宋丹丹以及其他许多已经离异或仍在相亲相爱的银幕伉俪,由于他们的职业特点,他们的婚姻也许早已潜伏着危机,但是他们又出于种种顾虑而不得不自欺欺人地维系着失去了爱的婚姻。这既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
    目录
    我是野生动物(代序)
    序幕:**年代的MTV
    **章 为了“分手”的盛大喜剧
    演完“我家”就分家
    **次采访:英达爱宋丹丹“没商量”
    英达要率妻儿为我出庭作证
    离婚后,仍是“夫唱妇随”
    第二章 江湖开始于“寡妇亭”
    幕后“跑龙套”
    戏里戏外都是“江湖”
    再次陷入失业的泥潭
    第三章 *初的星光
    “骗访”方青卓
    来自地下室的高发
    改行儿的车悦
    热心肠的李强
    第四章 在花絮之间风起云涌
    寻找“战争阵地”
    终于打开了突破口,却失去了女友
    新闻界野生动物:自由撰稿人
    终于当上了记者,却是二婚的感觉
    *初的爆炸
    第五章 “**”和“帝王”
    古月道歉
    王铁成戏里戏外一个样
    张丰毅不说婚姻
    陈道明很“滑”
    第六章 “现在开庭!”
    冷不防被告
    叫板北京电视台
    《工人日报》跟我绑在一块了
    影视圈朋友大助声威
    “伊夫,小心砸断你丫狗腿”
    磨人的和谈
    “现在开庭!”
    第七章 英雄汉子们
    申军谊
    尤勇
    谢园
    第八章 “大腕儿”爱惹祸
    再次成了“自由”人
    再次被靠上法庭
    声援“梅花奖”舞案败诉者
    马晓晴“毁约”风波
    ……
    第九章 仲夏夜之梦
    第十章 “伊夫”成了一块品牌
    第十一章 风流名士
    第十二章 我生命中的温暖

    生活剪影
    编辑推荐语
    去年,是伊夫进入独立撰稿人这个角色的第十个年头。对此已经厌倦的伊夫,逐步淡出这个已经失去兴趣的圈子。现在,通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新近出版的《独走江湖》,伊夫以冷静、白描的手法,用20万字简单地回顾了他这十年的曲折经历。
    继影视圈后,《独走江湖》还将作为伊夫的系列丛书,陆续出版他在其他方面的观察与报道。透过伊夫的《独走江湖》,读者会看到中国影视圈和新闻界在这不同寻常的十年里发生的巨大变革,还会体味出奋斗精神对人的一生是何等重要。

    独自走乘影视圈这趟快乐列车,我不仅夹杂在中间说笑和游走,而且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我目睹的一切,随时把观察与思考抛出车厢,让沿途观众清楚里边所发生的喜怒哀乐。
    ——伊夫
    也许你还没有感觉到,但你的一切在鼓励着许多年轻人,这将会是一种现象——“伊夫现象”。申军诅在影视圈开创了“演员个体户”的先河,你则在闻新圈生出了“自由撰稿人”现象。
    ——郑洞天
    勇敢的揭露、正义的呐喊,我常被他的勇气所震撼。
    ——沈丹萍
    “伊夫”这个名字,使许我“强者”头痛,同时又是许多恶人的心病!
    ——英达
    我管他叫“伊夫通讯社”,像B-52轰炸机一样,他的文章地毯式轰炸。
    ——王逆
    伊夫无疑属于那种叛逆性格极强的人,具有这样性格的人,往往是他所涉足领域的革命者、先锋者和成功者。
    ——方刚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