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811380521
[十位:7811380528]
页数:186
定价:¥19.80
店铺售价:¥9.90
(为您节省:¥9.90)
店铺库存:2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230226648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28 18:41:20]
A****
长沙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26 16:33:18]
张*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18 21:01:16]
游*
九江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16 19:59:34]
谢*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14 16:54:00]
李*
昆明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容提要:
本书为成人教育类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包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内容,辩证法部分包括联系与发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以及一系列范畴等内容,认识论部分包括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真理等内容,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动力及规律等内容。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基本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图书目录:
**章 导论
**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第五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第二节 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
第三节 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要素
第二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三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与要素
第四节 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节 社会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第八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后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文章节选:
**章 导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发生在l9世纪40年代的这场哲学革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基础 l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一些主要**已占主导地位。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以往隐藏在政治变革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因素的明朗化、**关系的简单化、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等,都使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展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已有可能。同时,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成熟的无产**。欧洲无产**已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从19世纪30年代起,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震撼了资本主义统治,表现了无产**创造历史、改造世界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无产**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l9世纪初,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自然科学从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对搜集来的大量经验事实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说明的阶段。一些以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发生、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如地质学、胚胎学、生理学、有机化学等,陆续建立和发展起来。特别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全面地揭示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②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者介绍:
辜堪生,男,1949年生,汉族,四川眉山人。1969年下乡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眉山剧团乐队担任**小提琴手;1978年考入南充师范学院政治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四安交大“哲学助教班”学习;1986年回四川师院任教;1997年调西南财大任教至今。1987年任职讲师,1991年破格升为副教授,1996年升为教授。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合著)、《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基础群众基础研究》(主编)、《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上义思想研究》(主编)等著作8部,四川省统编教材2部(副主编);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获省、市各级政府“**社科成果奖”7个;1997年被评为四川省“两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