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6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6 1 2 1 5 12 1995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李老师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335588169    地址: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金水区龙子湖街道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
促销广告:买书,就上特惠教材旧书店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开学季订单量比较大些,按照下单时间顺序发出,多仓发货,如果不便,敬请谅解!

1、本店书籍一般八成新左右,书籍不缺页少页,不影响阅读;一般二手书籍是没有光盘、手册,习题集等,有的话就一起赠送邮寄了,不保证有的;书籍有多封面的新老封面随机发货,内容一致,不影响使用,介意勿拍!
2、书价格很低,有满包邮活动,不指定快递;根据网站的特殊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旧书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3、全国大部分地区1~3天到达,偏远地区3~5天到达!
4、订单已发货,由于买家原因:买错,不需要,其他,都需要承担发货快递费用6元(首件(多仓另算)),书籍拒收回来,收到后同意退款亲,因为我们发货也是需要给快递公司快递费用的,谁的责任谁承担!
PS:在本店购书的亲们,下单即视为遵守上述约定,有任何问题请麻烦及时联系客服友好协商解决,谢谢!!!
店铺介绍
1、本店书籍一般八成新左右,书籍不缺页少页,不影响阅读;一般二手书籍是没有光盘、手册的等,有的话就一起赠送邮寄了,不保证有的;书籍有多封面的新老封面随机发货,内容一致,不影响使用,介意勿拍!
2、书价格很低,有满包邮活动,多仓发货,不指定快递;根据网站的特殊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旧书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3、全国大部分地区1~3天到达,偏远地区3~5天到达!
4、订单已发货,由于买家原因:买错,不需要,其他,都需要承担发货快递费用, 书籍拒收回来,收到后同意退款亲,因为我们发货也是需要给快递公司快递费用的,谁的责任谁承担!
5、在本店购书的亲们,下单即视为遵守上述约定,有任何问题请麻烦及时联系客服友好协商解决,谢谢!!!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李娜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
ISBN:9787530657232 [十位:7530657232]
页数:234      
定价:¥20.00
店铺售价:¥8.00 (为您节省:¥12.00
店铺库存:10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33558816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内容提要:
主要内容包括:概论、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的发展、中国传统纹样经典图形、图案美的规律与形式法则等。
《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图书目录:
**章 概论
第二章 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的发展
一、中国历代纹饰(图案)设计概况
(一)原始社会
(二)商周时期
(三)春秋战国
(四)秦汉时期
(五)六朝时期
(六)隋唐时期
(七)元宋时期
(八)明清时期
二、中国民间传统纹饰概况
(一)追求形式美感
(二)追求吉祥寓意

第三章 中国传统纹样经典图形
一、吉祥神物
二、吉祥图案
三、经典图形
(一)吉祥神物类
(二)动物类
(三)植物类

第四章 图案美的规律与形式法则
一、美的变化规律
(一)变化的作用与方法
(二)统一的作用与方法
二、形式美的法则
(一)对称与均衡
(二)条理与反复
(三)对比与调和
(四)节奏与韵律
(五)比例与权衡

第五章 点、线、面的含义及作用
一、关于点、线、面
二、点的运用
三、线的运用
四、面的运用

第六章 装饰纹样的色彩表现与形象来源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
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一)色彩的对比
(二)色彩的调和
(三)色彩的设计原则
三、装饰的色彩表现
(一)来自于自然的色彩
(二)取自于绘画、服饰、陶瓷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色彩
(三)借鉴中国传统的艺术、民间的艺术色彩
四、装饰纹样的形象来源
(一)写生
(二)借鉴传统开拓创新
(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七章 传统纹样的变化组合方法
一、传统纹样的构图
二、传统纹样构图方法
(一)平视体构图
(二)立式体构图
(三)格律体式构图
三、纹样的变化组合
(一)单独纹样
(二)连续式纹样

第八章 借鉴与刨新——作品赏析
一、吸收-借鉴
二、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