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3年09月
ISBN:9787515402864
[十位:7515402865]
页数:349
定价:¥58.00
店铺售价:¥34.80
十成新
(为您节省:¥23.20)
店铺库存:15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165232901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全部正版,拍下付款即可,缺货会通知,不议价,不包邮,无法指定快递,谢谢亲的理解和支持,祝亲购书愉快!
店主推荐图书:
-
¥118.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27 13:10:42]
冼**
珠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27 13:08:52]
冼**
珠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27 12:40:17]
冼**
珠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25 15:59:29]
史**
蚌埠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4-24 13:05:30]
邓**
石家庄市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至五届**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的管理思想与**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图书目录:
引言
上部新中国**政府的组建和调整
**章 新中国**届政府的创建
**节 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的开展
一、为筹建新中国安排民主人士到解放区
二、新政协会议早期各项筹备工作的启动
三、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新政协筹备会议
四、周恩来对建国纲领的思考和拟定
第二节 **届**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
一、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二、政务院的成立和内部机构设置
三、周恩来对政务院的人事安排及特点
四、**人民政府下辖政务院的二级政府体制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党政关系
一、中共执政初期在**政府内的领导系统 引言 上部新中国**政府的组建和调整 **章 新中国**届政府的创建 **节 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的开展 一、为筹建新中国安排民主人士到解放区 二、新政协会议早期各项筹备工作的启动 三、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新政协筹备会议 四、周恩来对建国纲领的思考和拟定 第二节 **届**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 一、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二、政务院的成立和内部机构设置 三、周恩来对政务院的人事安排及特点 四、**人民政府下辖政务院的二级政府体制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党政关系 一、中共执政初期在**政府内的领导系统 二、新中国创建之初的党政关系与周恩来的主张 三、政务院党组系统的改组与党的领导的加强 四、党对政府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化 第二章 **行政体制的运转和调整 **节 政务院内部机构的建设与正式运转 一、政务会议制度的实行和基本工作条例的制定 二、政务院的编制审定与编制管理措施 三、政务院机构的局部调整与**次精兵简政 第二节 周恩来领导下政务院工作的开展 一、指导建立新中国各级人民政权 二、领导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三、开拓新中国国防建设与外交的新局面 第三节 50年代初**行政体制的初步调整 一、**行政体制初步调整的原因和举措 二、**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的成立与大行政区的撤销 三、**人民政府向党**请示报告制度的确立 四、新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变化 目 录0000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第三章 **届国务院的筹备和建立 **节 一届人大召开前**行政体制变化的酝酿 一、政务院向国务院改制的社会背景和原因 二、周恩来为**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所做的准备 三、人大代表的普选和宪法起草工作的展开 第二节 **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部宪法的制定 一、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和国务院的成立 二、“五四宪法”对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设置的影响 三、对一届人大后**政府体制变化的评析 第三节 **届国务院的正式建立 一、周恩来与**届国务院组织机构的设置 二、对**届国务院部级以上干部选用的评析 三、对**行政体制变化和周恩来作用的分析 第四章 50年代中后期的**政府管理 **节 **政府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一、国务院工作制度的不断健全与规范 二、国务院的法规制定与监督工作的开展 三、增产节 约运动与**行政机构的精简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国务院机构的调整 一、国务院机构变动的政治背景与主导因素 二、1955年至1956年国务院机构的调整和增加 三、1957年至1958年国务院机构的压缩与合并 第三节 二届人大的召开与第二届国务院的组成 一、二届人大召开前**的简政放权与重新收权 二、第二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与两会机制的肇始 三、周恩来与第二届国务院的组成及其人事安排 第五章 60年代中前期政府机构的运转 **节 60年代中前期政府机构的压缩与膨胀 一、周恩来与困难时期政府机构的精简与压缩 二、1963年后国务院机构的再度膨胀 三、60年代中前期国务院机构变动的社会背景分析 第二节 周恩来在严峻岁月中的行政建树 一、周恩来对极左政策的调整与竭力克服粮荒 二、周恩来对国防科技工业和“三线建设”的领导 三、中国工业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及试办托拉斯 四、周恩来与60年代中期的防灾救灾工作 五、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第三节 新一届国务院的组成及其变动 一、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和召开 二、周恩来与第三届国务院的正式组成 三、周恩来与1965年国务院机构的变动 四、60年代中前期党政关系的变动趋势 第六章 “文革”对政体的冲击与周恩来的尽力维护 **节 “文革”对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冲击与破坏 一、“文革”时期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状况 二、“文革”对**政治体制的冲击 三、“文革”对**行政体制的破坏 第二节 周恩来尽力维持**行政体制的运转 一、周恩来沉着应对异常艰难的政治处境 二、周恩来反对全面夺权,尽力保护各部门干部 三、周恩来尽力维护经济发展,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 第三节 中共十大前后政府功能的初步恢复 一、“林彪事件”后的整顿工作与中共十大召开的背景 二、中共十大的人事安排与新政治格局的形成 三、中共十大后新政治格局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第七章 周恩来晚年对**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 **节 周恩来艰难地组建生前*后一届**政府 一、周恩来顶住“四人帮”干扰,抱病筹备四届人大 二、周恩来力荐邓小平,*后一次受命“组阁” 三、周恩来与毛泽东对**行政领导的重新安排 四、周恩来筹建的第四届国务院组织结构分析 五、“七五宪法”对第四届国务院职权的限定 第二节 **届国务院的运行及其调整 一、周恩来支持邓小平领导国务院开展全面整顿 二、整顿的初步成效及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三、周恩来顶住重压尽力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 四、周恩来逝世前后**行政体制的再调整 第三节 周恩来晚年在政府管理中的特殊作用评析 一、周恩来组建的第五届政府对中国政局的深远影响 二、周恩来对形成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重要影响 三、周恩来晚年在政府管理方面的角色定位与特殊作用 下部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与领导特色 第八章 周恩来与政府机构设置和各方关系协调 **节 周恩来与政务院的机构设置和干部选用 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精干**的政府机构 二、周恩来制定的干部选拔配备原则 三、政务院成立时期的干部配备和任用 第二节 周恩来与国务院的机构变迁和干部调整 一、周恩来对行政体制调整改革必要性的深刻认识 二、1954—1966年国务院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三、对“文革”前国务院组织结构调整变迁的分析 第三节 周恩来妥善协调政府与各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 二、妥善协调**政府与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关系 三、合理划分**与地方权限,调动两方面积极性 第九章 周恩来对干部的严格管理与廉政建设 **节 制定和实施干部管理的各项规章 制度 一、领导制定政府组织通则和部门组织条例 二、建立各级政府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行政干部任免制度 四、规范机关干部日常行政工作制度 第二节 重视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训 一、周恩来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的总体思考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具体方式方法 三、针对不同的干部群体做出不同的培训安排 第三节 重视行政监督,加强廉政建设 一、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过“五关”的问题 二、剖析官僚主义的表现,指出其根源和危害 三、阐明搞好党内民主是确保廉政的关键 四、重视行政监督制度建设,提高监察机构的功效 第十章 周恩来的科学管理理念与行政过程 **节 周恩来的服务意识与科学行政理念 一、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以依法行政理念约束政府行政过程 三、以民主协商理念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四、以和谐行政理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二节 周恩来高超的行政决策方式 一、以人民利益作为行政决策的前提 二、坚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原则 三、坚持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原则 四、掌握行政决策的四个基本环节 第三节 周恩来独具特色的行政方法 一、日常行政中的五个基本环节 和四点要求 二、周恩来对复杂性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理 三、周恩来对突发性事件的紧急处置 第十一章 周恩来的杰出领导才能与人才观 **节 周恩来管理干部的特点 一、准确把握严宽相济的管理尺度 二、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第二节 周恩来杰出的领导艺术 一、善抓**,顾全大局 二、善于协调,求同存异 三、善抓时机,审时度势 四、善于引导,团结多数 五、善于定位,相忍为党 第三节 周恩来的人才观和对人才的保护 一、重视知识分子,善于发现和引进人才 二、积极培养和大胆使用人才 三、关心信任人才,乐于和知识分子交朋友 四、在危难时刻帮助和保护人才 第十二章 结论 **节 周恩来在政府管理中反映出的**工作作风 一、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三、发扬民主和谦虚谨慎的作风 四、艰苦朴素和清正廉洁的作风 第二节 周恩来在政府管理中表现出的**行政风格 一、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二、办事认真细致,“举轻若重” 三、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 四、坚持统筹兼顾,深谋求稳 五、提倡依法治国,严格管理 第三节 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现代启迪 一、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工作宗旨 二、权为民所用,正确合理地行使政府职能 三、从实际需要出发设置和调整**行政机构 四、坚持干部选任和政府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五、加强监督,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反腐体系 附录周恩来与中国政治建设大事记 后记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文章节选:
周恩来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领导人,他对促进中国进步的事业,也对促进世界人类进步的事业坚定忠诚,无私奉献;对工作勤勤恳恳,尽心尽力。他具有**的才智,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过人的领导艺术。他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决策关头纵横捭阖,力负重任,成为当时的中流砥柱。周恩来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起就成为中共**的核心领导成员,他与毛泽东等人一起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并长期担任**重要领导人。他经历和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乎所有重大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可以说,周恩来“半个多世纪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的历史的一个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达26年,他有生之年负责组建了五届**政府机构(1949年10月组建**人民政府和政务院,1954年9月组建**届国务院,1959年4月组建第二届国务院,1965年1月组建第三届国务院,1975年1月组建第四届国务院),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不断地对**行政机构做出调整。他亲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努力推动和维护**机器的正常运转。他为了将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落后的旧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中国,日以继夜,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负责管理的政府事务涉及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他既参与**长远规划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又具体负责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很多时候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在新中国政府的筹建和管理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他给世人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形象。周恩来是新中国领导人中品德*优、政绩*佳、行政能力*强、威信*高的杰出政治家。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编辑推荐与评论:
周恩来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领导人,他对促进中国进步的事业,也对促进世界人类进步的事业坚定忠诚,无私奉献;对工作勤勤恳恳,尽心尽力。他具有**的才智,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过人的领导艺术。他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决策关头纵横捭阖,力负重任,成为当时的中流砥柱。周恩来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起就成为中共**的核心领导成员,他与毛泽东等人一起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并长期担任**重要领导人。他经历和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可以说,周恩来“半个多世纪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的历史的一个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达26年,他有生之年负责组建了五届**政府机构(1949年10月组建**人民政府和政务院,1954年9月组建**届国务院,1959年4月组建第二届国务院,1965年1月组建第三届国务院,1975年1月组建第四届国务院),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不断地对**行政机构做出调整。他亲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努力推动和维护**机器的正常运转。他为了将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落后的旧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新中国,日以继夜,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负责管理的政府事务涉及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他既参与**长远规划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又具体负责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很多时候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在新中国政府的筹建和管理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他给世人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形象。周恩来是新中国领导人中品德*优、政绩*佳、行政能力*强、威信*高的杰出政治家。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作者介绍:
徐行,天津市人。早年求学于南开大学,曾获法学硕士、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主任,兼任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全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已出版了《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改造》、《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奠基》等三部专著,主编了《二十一世纪周恩来研究的新视野》、《南开学者纵论周恩来》等三部论文集。在《新华文摘》、《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亚洲研究》、《南开学报》、《近代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学论丛》、《理论探讨》、《理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有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