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0 2 1 12 47 1600
本店铺共有 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服务态度问题
1
20%
商品问题
1
20%
发货问题
3
60%
已解决
5
100%
店主称呼:有问题QQ咨询 鸿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73880909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麓山南路
促销广告:【满49包邮库存准直接拍】有问题QQ咨询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各位书友您好,本店所售二手书籍,均为正版旧书,品质6-9成新,部分书籍的光盘或附件会有遗失的,还请谅解。

本店从即日起安徽,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河北,山东,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湖南,四川,山西,重庆,广西,陕西,辽宁,云南,贵州,吉林,黑龙江地区满49即可包邮,部分范围不可派送。

请各位亲们理解、支持,有问题积极和我们联系,谢谢合作!
欢迎光顾!
联系电话:
店铺介绍
鸿伟图书网,店内图书有十万余册,以大学教材为主,都来自各地高校,为正版二手书.因实体书店较忙,所有图书都采用批量上传,所以有些图书难免上架信息出错,也可能重复上传,造成库存数量不精确,欢迎广大书友前来咨询选购.正版低价是我的优势,诚信经营是我的经营之道.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王向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
ISBN:9787040368284 [十位:7040368285]
页数:507      
定价:¥43.00
店铺售价:¥17.20 (为您节省:¥25.80
店铺库存:0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7388090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内容提要: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运用比较史学与世界文学的观念与方法,将东方各国文学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学区域将以评述和研究,寻求东方各国文学的区域性和联系性,在比较中突显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对作家作品做了深刻新颖的解读,并建立了严整独特的东方文学史理沦体系。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将专著的学术品位与教材的教学适用性结合在一起,被多所大学列为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专业方向的教材、教参或必读书。《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于1994初版后多次重印和再版,2007年修订版收入《五向远著作集》**卷,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增订版。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_王向远_高等教育出版社_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图书目录:
中国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代序)
绪论东方、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编 信仰的文学时代
**章 东方古代神话
**节 原生态神话
第二节 次生态神话
第二章 东方古代史诗
**节 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第二节 印度两大史诗
第二编 **化的文学时代
第三章 东方古典诗歌
**节 印度古典诗歌
第二节 阿拉伯古典诗歌
第三节 波斯古典诗歌
第四节 日本古典诗歌
第四章 东方古典戏剧与古典散文
**节 印度文化圈的古典戏剧文学
第二节 汉文化圈的戏剧文学
第三节 东方古典散文
第四节 日本散文文学与《源氏物语》
第三编 世俗化的文学时代
第四编 近代化的文学时代
第五编 世界性的文学时代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文章节选:
日本市井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市井戏剧和市井小说。
日本市井戏剧有两大剧种:一是歌舞伎,一是净瑠璃。歌舞伎形成于17世纪初。江户幕府创立时,出云这个地方有个名叫阿国的女巫创作了一种“念佛舞”。阿国的“念佛舞”是歌舞伎的*初形式。它以歌舞为主,中间夹以滑稽表演,打破了前一时期民间戏剧中的能乐与狂言的界限,融悲剧、喜剧于一体。这种戏剧迅速在全国城镇推开,各地出现了不少歌舞伎剧团。他们吸收能乐、狂言等民间戏剧的因素,使歌舞伎臻于定型。这时的歌舞伎以女扮男、男扮女为趣,观众主要看男女姿色。而不太重视演技本身。剧团中虽有男有女,但演出时以女角为主,故称“女歌舞伎”。在“女歌舞伎”盛行的同时,大约是1624年前后,在京都由青少年组成了“若众歌舞伎”,即“美少年歌舞伎”。演员全为男性,男扮女装专演妓女和嫖客的各种故事。1652年,官方以伤风败俗为由,下令取缔“若众歌舞伎”。后经剧团班头请求,经官方同意,演员都像当时下层平民一样剃去前发,将后面的头发梳成一发髻,叫“野郎头”。剃这样的发型,目的是使他们不再做下流的表演。从此,歌舞伎逐渐成为严肃的戏剧了。进入17世纪80年代后,歌舞伎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开始出现了文学剧本。“人形净瑠璃”是与歌舞伎同时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日本木偶戏,简称净瑠璃。净琉璃原是指用三弦伴唱的一种曲子,称��净瑠璃曲。17世纪初,盲艺人目贯三郎等人*初把净瑠璃曲与木偶戏(“人形芝剧”)结合起来,创立了所谓“人形净瑠璃”这样一个新剧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