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60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3 7 14 13 46 160 11385
本店铺共有 2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发货问题
1
50%
退款问题
1
50%
已解决
2
100%
店主称呼:正品图书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61483355    地址: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江苏大学
促销广告:圆通 满5元包邮 年后发货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图书均为二手正版 78成新 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发货 有问题可以咨询QQ 530994338
店铺介绍
主营正版二手大学教材教辅类图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教育学原理
作/译者:项贤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原理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
ISBN:9787040509380 [十位:7040509385]
页数:180      
定价:¥43.60
店铺售价:¥6.70 (为您节省:¥36.90
店铺库存:7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6148335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教育学原理》内容提要: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方法为各章节的编写指导思想,自始至终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思想,并在各章节的具体内容中体现这些思想。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学及其发展、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与学生、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等。
《教育学原理》图书目录:
绪论 教育学及其发展
**节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和教育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作为一种特殊研究对象的学校教育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产生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教育理论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指导思想
**章 教育及其本质
**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的词源与词义
二教育的概念
三教育的本质
第三节 教育的要素与形态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教育的主要形态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节 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二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三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四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战略
三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学校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二节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
一把 “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二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和发展的主体
三坚持教育创新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三教育目的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节 德育
一德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德育的目标
三德育的内容
第二节 智育
一智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智育的目标
三智育的内容
第三节 体育
一体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体育的目标
三体育的内容
第四节 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美育的目标
三美育的内容
第五节 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劳动教育的目标
三劳动教育的内容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节 学校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校的产生
二学校的发展
三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二我国的学校制度
三部分**的学校制度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第七章 课程
**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的类型
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第二节 课程开发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三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第三节 课程改革
一21 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八章 教学
**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基本内涵
二教学的主要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教学理论与规律
一教学理论
二教学要素过程及其规律
三教学原则
第三节 教学实施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组织形式
五教学评价
第四节 中小学教学改革
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二当代世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第九章 教师与学生
**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与教师角色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二节 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角色与作用
二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
三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三节 学生
一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学生观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
**节 教师与教育科研
一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
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类型
三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导向
第二节 教育科研过程
一选择研究课题
二研究设计
三资料搜集与数据采集
四资料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五论文撰写和成果发表
第三节 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三行动研究
四叙事研究
五案例研究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