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2 0 2 1 0 14 563
本店铺共有 3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发货问题
2
67%
退款问题
1
33%
已解决
3
100%
店主称呼:佩佩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11335204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房山区 000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图书当面验货哦,正版图书
店铺介绍
本店铺正版新书 折扣优惠。运费八元元 多买一本加两元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李瀚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经典绘本博弈论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
ISBN:9787511707697 [十位:7511707696]
页数:271      
定价:¥48.00
店铺售价:¥24.00 (为您节省:¥24.00
店铺库存:3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11335204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经典绘本博弈论》内容提要:
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或者“赛局理论”,主要研究参与者中的预测行
为和实际行为,以及各方所能采用的优化策略。这种思维方法的效果是不可
估量的,不仅可以用在比赛或者游戏中,还可以运用到商业竞争和工作生活
中。
在有限的信息和资源条件下,如何根据对手的行动和心理采取策略,创
造更大的价值,使成功和利益*大化,这就是学习和研究博弈论的意义所在
《经典绘本博弈论》图书目录:
第1章 初识博弈论:博弈是一种策略
事事中皆有博弈/20
博弈的构成要素/24
博弈的基本分类/28
零和、正和与负和/32
博弈中的纳什均衡/36
博弈学的应用/40
第2章 囚徒困境:选择合作还是背叛
囚徒的背叛选择/46
选择合作还是背叛/50
商家价格战的囚徒困境/54
市场经济下的囚徒困境/58
活用囚徒困境的对局/62
从容走出囚徒困境/66
第3章 智猪博弈:谁说没有免费的午餐
小猪躺着大猪跑/72
弱者也可以剥削强者/76
先出手还是后出手/80
在等待中把握时机/8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88
如何让多劳者多得/92
第4章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谁输谁赢
进退两难的斗鸡/98
两败俱伤的结局/102
究竟谁更胜一筹/106
成为赢到*后的人/110
把对手变成朋友/114
第5章 猎鹿博弈:追求双赢的格局
猎兔还是猎鹿/120
合作模式的优越性/124
猎鹿博弈与资源分配/128
猎鹿中的公平问题/132
从合作走向共赢/136
第6章 重复博弈:怎样的契约才有效
什么是重复博弈/142
博弈中合作的产生/146
诚信建立的基石/150
什么样的约束有力/154
惩罚机制的必要性/158
第7章 酒吧博弈:人群中的少数派
分析过去预测未来/164
人群中的少数派/168
量变能引起质变/172
股票等随机问题/176
经验有时是陷阱/180
第8章 枪手博弈:弱者的生存之道
劣势不等于要倒下/186
隐藏锋芒放低姿态/190
柔能克刚,弱能胜强/194
出手时机的选择/198
弱者的生存之道/202
第9章 分蛋糕博弈:谈判中的博弈之道
了解分蛋糕博弈/208
谈判中的后发优势/212
减少谈判的成本/216
独裁者博弈与理性选择/220
讨价还价不如蛋糕做大/224
第10章 信息不对称:信息影响博弈结果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230
信息承载着价值/234
真实信息的甄别/238
信息存在不确定性/242
信息传递与广告效应/246
第11章 蜈蚣博弈:从终点倒推起点
强盗们如何分赃/252
蜈蚣博弈的悖论/256
变条件倒推为目标倒推,260
五年后你在做什么/264
从50年后倒推着规划/268
两个人到树林里游玩。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观赏自然景色时,突然出现 一只 大黑熊向他们跑来。两人顿时惊慌失措,其中一个人马上冷静下来,迅速地 换上 跑鞋。另一个人看着他忙碌,不解地问:“你换鞋有什么用呢?难道能跑得 过熊吗?” 换跑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过熊,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话音未落,已 窜了出去。 这个寓言故事就运用了博弈的思维,包含了一个活用博弈中囚徒困境的 道 理,即有时候困境可能并不能轻易摆脱,但是可以把对手陷入困境中。在面 对一 种困境时,如果没有十全十美的好办法可以让自己从中脱离,那么就可以考 虑淘 汰*差者原则。这则故事只是博弈思维的一个小小缩影,本书将带你了解更 多博 弈论的知识。 博弈,词语释义是局戏、围棋、赌博。博弈的思想古来有之,早期的博 弈思想就 来源于游戏之中。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 *早的 一部博弈论专著。后来,这种游戏策略被人理论化、系统化,并不断地被发 展壮大, 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成为现代企业经济、军事战略等系统管理学的理论 基础 之一。 什么是现代的博弈学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曼在权威的《帕尔格雷 夫大 辞典》中,对博弈论词条的描述是“互动的决策论”。人与人之间的决策与 行为会形 成互为影响的关系,一个主体在决策时必须把另一方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 形成 “互动”。博弈论是根据信息分析及能力判断,研究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的 相互作 用及其相互平衡,以使收益或效用*大化的一种对策理论。 现代经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日益复杂,因而形成更为频繁的 “互 动”。博弈几乎无处不在,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随处都有博弈的身影。 比如假 期去男方家还是女方家;买股票的时候选择哪只股;什么样的薪酬制度*合 理:谈 判中如何与对手较量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说过:“要 想在现 代社会做个有价值的人,你就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的了解。” 博弈作为一种策略艺术,是用来指导人们从纷繁复杂的对局中找出*佳 行动 方案的指南。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未必永无出头之时,博弈理论的学习 就是 为此而生。在博弈之中,尤其是参与者较多的情况下,结局就不仅仅取决于 参与 者的实力,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和制约。学会博弈就是学会运用合适 的策 略使自己的利益或效用*大化。 博弈这种思维方法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不仅可以用在比赛或者游戏中 ,还 可以运用到商业竞争和工作生活中,都能起到帮助人们成功的作用。在有限 的信 息和资源条件下,如何根据对手的行动和心理采取策略,创造更大的价值, 使成功 和利益*大化,就是学习和研究博弈论的意义所在。 博弈论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许多经典的范例,如囚徒困境、智猪博 弈、枪 手博弈、斗鸡博弈等,读之让人思维豁然开朗。这些模型都取自于生活中的 典型事 例,被浓缩为博弈思维的代表。本书对这些范例一一进行解读,将源于生活 的精华 回归生活,以求为读者提供解决实际争端的工具和武器。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次,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 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 ,中马 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 比赛 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 离开赛 马场。 这时,田忌抬头一看,发现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 孙膑招 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 了多少 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 说:“我不 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 地看着 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 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 安排办事 吧。” 提起博弈论,人们*直观的认识就是我国的围棋,围棋中确实反映和运 用了许多博 弈论的思维和策略。作为中国*古老的智力游戏,围棋*初的功能形态就是 模拟战争。也 正因如此,传说中源自距今4000多年尧舜时期的围棋,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时至**,依 然是无数人们参详和把玩的对象。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 孙膑 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 然不服气, 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 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 ,另外 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局田 忌输 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 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 胜了 一局。齐威王有点慌乱了。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又战胜 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 王。还 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典型博弈思维的展现。只要合理利用手中掌握的信 息 和资源,讲究排兵布阵的方法策略,同样的一场比赛,本来较弱的一方也可 以打 败较强的一方,成为*终的胜利者。这则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说明 在智慧 的古代先人那里,就已经有了博弈论思想的萌芽和应用。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