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69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4 9 527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乱七八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709203056    地址: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区 西北工业大学
促销广告:二手教材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不发急件,每天一点发货,六点填写单号,(着急的朋友请到别地购买)
店铺介绍
二手教材,雅思,托福,考研,计算机,公务员,四六级,各种资格证考试用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陈廷斌 吴赜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2186748 [十位:730218674X]
页数:383      
定价:¥36.00
店铺售价:¥14.40 (为您节省:¥21.60
店铺库存:4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70920305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内容提要: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将物流和供应链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在介绍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主要思想、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过程中的各个物流环节为主线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大量的鲜活案例和补充阅读材料,使读者易于掌握采购、仓储管理、库存控制、生产、运输、配送、订单处理等环节的运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注重理解的同时,也不乏一些经典、实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介绍。《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在后面部分还介绍了现代物流技术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应用,并为读者揭示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供应链的设计和实施策略,使读者形成供应链视角下的解决企业运营和物流问题的系统思路。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在创作思想、编著内容、体例结构等方面均有所创新,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供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学习使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提供了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PPT),读者可在http://www.tupwk.com.cn网站免费下载。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图书目录:
第1章 物流概述 1
学习目标 1
核心要点 1
1.1 物流的发展过程 1
1.1.1 物流概念的产生 1
1.1.2 物流概念的发展 2
1.1.3 物流的含义 4
1.1.4 早期的物流学说 6
1.2 现代物流的内涵与特点 7
1.2.1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7
1.2.2 现代物流的内涵 8
1.2.3 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12
1.2.4 一些现代物流学说 15
1.2.5 供应链与物流 16
1.3 物流的重要性 18
1.4 物流的主要环节 20
1.4.1 运输 20
1.4.2 库存控制 20
1.4.3 仓储 21
1.4.4 装卸搬运 21
1.4.5 包装 22
1.4.6 流通加工 22
1.4.7 配送 22
1.4.8 订单处���和信息服务功能 23
1.5 物流的分类 23
1.5.1 按物流的作用分类 23
1.5.2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分类 26
本章小结 28
思考题 29
参考文献 31

第2章 物流管理策略 32
学习目标 32
核心要点 32
2.1 物流系统的特点 32
2.1.1 物流系统是个“人—机—信息的系统” 32
2.1.2 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解系统 33
2.1.3 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33
2.2 物流目标 35
2.2.1 企业战略与物流目标 35
2.2.2 企业物流目标 35
2.3 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 37
2.3.1 物流规划层次 37
2.3.2 物流规划内容 38
2.4 客户服务驱动原则 40
2.4.1 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 40
2.4.2 物流客户服务的评价指标 42
2.4.3 确定客户服务水平 46
2.5 整合与平衡策略 50
2.5.1 整合的必要性 50
2.5.2 物流平衡策略 52
2.6 多样化策略 55
2.6.1 因物流产品类别而异 55
2.6.2 因产品生命周期而异 57
2.6.3 因物流产品特征而异 59
2.6.4 分拨多样化 63
2.6.5 处理流程多样化 65
2.6.6 定价多样化 66
2.7 混合策略 68
2.7.1 第三方物流 69
2.7.2 自营物流 71
2.7.3 混合物流策略 73
2.8 合并物流策略 74
2.9 标准化和推迟策略 74
2.9.1 标准化策略 74
2.9.2 推迟策略 76
本章小结 77
思考题 78
参考文献 80

第3章 采购管理 81
学习目标 81
核心要点 81
3.1 采购管理概述 81
3.1.1 采购的含义 81
3.1.2 采购的分类 82
3.2 采购管理与决策 89
3.2.1 采购组织结构类型 89
3.2.2 采购的一般流程 90
3.2.3 采购决策的内容 91
3.3 供应商管理 93
3.3.1 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94
3.3.2 供应商关系管理 96
3.4 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98
3.4.1 全球化采购的出现 99
3.4.2 国际采购的趋势 99
本章小结 102
思考题 102
参考文献 104

第4章 仓储管理 105
学习目标 105
核心要点 105
4.1 仓储管理概述 105
4.1.1 仓储的作用 105
4.1.2 仓储系统的功能 106
4.1.3 仓储系统的分类 109
4.2 仓储系统的业务活动 111
4.2.1 仓储系统的主要业务 111
4.2.2 仓储系统的主要区域 113
4.2.3 交叉转运 116
4.2.4 分拣作业 118
4.3 仓储系统的布置和规划 125
4.3.1 仓储布局的规划原则 125
4.3.2 仓储布局的矛盾性和评估要素 126
4.3.3 储位的管理和设计 128
4.3.4 仓储空间的规划 134
本章小结 138
思考题 138
参考文献 139

第5章 库存控制 140
学习目标 140
核心要点 140
5.1 库存概述 140
5.1.1 库存的概念 140
5.1.2 库存的作用与弊端 141
5.1.3 库存的分类 143
5.2 库存管理的目标与决策内容 145
5.2.1 库存管理的目标 145
5.2.2 库存成本的构成 147
5.2.3 库存管理的决策内容 148
5.2.4 库存的主要评价指标 150
5.2.5 库存管理问题的分类 150
5.3 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 151
5.3.1 ABC分类系统 151
5.3.2 确定型的再订货点控制模型 155
5.3.3 不确定型的再订货点控制模型 162
5.3.4 定期盘点库存控制模型 167
5.4 其他实用库存控制模型 169
5.4.1 *大*小库存系统 169
5.4.2 库存合并 171
5.4.3 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 172
5.4.4 供应商管理库存 175
5.4.5 联合库存管理 177
5.4.6 多级库存管理 181
5.4.7 虚拟库存 182
本章小结 183
思考题 183
参考文献 187

第6章 生产物流 188
学习目标 188
核心要点 188
6.1 生产物流管理概述 188
6.1.1 生产和生产物流的基本概念 188
6.1.2 生产的类型 191
6.1.3 生产流程的空间组织 194
6.1.4 生产流程的时间组织 196
6.1.5 生产物流的主要设计内容 200
6.2 生产物流计划管理概述 203
6.2.1 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 203
6.2.2 常用生产计划简介 204
6.3 物料需求计划 207
6.3.1 物料需求计划的相关概念 207
6.3.2 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 208
6.3.3 MRP计划的发展 213
6.4 准时制生产 215
6.4.1 准时制的概念与管理理念 217
6.4.2 看板管理 219
6.4.3 比较JIT与MRP 220
本章小结 222
思考题 223
参考文献 223

第7章 运输管理 224
学习目标 224
核心要点 224
7.1 运输的重要性和功能 224
7.2 运输方式 226
7.2.1 基本运输方式 226
7.2.2 多式联运 230
7.2.3 国际货物运输 234
7.3 运输服务及选择 240
7.3.1 运输服务的提供者 240
7.3.2 运输服务产品的开发 242
7.3.3 运输服务的选择 244
7.4 运输服务的定价 245
7.4.1 运输的经济因素 246
7.4.2 运输成本结构 247
7.4.3 运输服务定价策略 248
7.4.4 运输费率的制定 249
7.5 运输路线的规划 252
7.5.1 起讫点不同的单一路径问题 252
7.5.2 多起讫点问题 254
7.5.3 起讫点相同的单一线路问题 261
7.5.4 运输服务对象的分配问题 264
7.6 运输合理化 269
7.6.1 不合理运输 269
7.6.2 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271
本章小结 275
思考题 275
参考文献 279

第8章 配送管理 280
学习目标 280
核心要点 280
8.1 配送概述 281
8.1.1 配送的含义和特点 281
8.1.2 配送的类别 283
8.2 配送管理 285
8.2.1 配送的一般业务流程 285
8.2.2 配送运输管理 288
8.2.3 配送业务的组织与管理 289
8.3 配送模式 291
8.3.1 自营型配送 291
8.3.2 第三方配送 291
8.3.3 共同配送 293
8.4 配送**概述 296
8.4.1 配送**的内涵和类型 296
8.4.2 配送**的功能 300
8.4.3 配送**的构成 303
8.4.4 配送**的作业流程 303
8.5 配送**系统设计 306
8.5.1 配送**的选址 306
8.5.2 配送**的布局 307
8.5.3 影响配送**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 308
本章小结 311
思考题 311
参考文献 314

第9章 物流技术及物流信息系统 316
学习目标 316
核心要点 316
9.1 条码技术及其应用 316
9.1.1 条形码技术概述 316
9.1.2 常用的条形码码制 318
9.1.3 条形码分类 320
9.1.4 物流条码 320
9.1.5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321
9.2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325
9.2.1 EDI简述 325
9.2.2 物流EDI 328
9.2.3 物流EDI的应用 329
9.3 GPS技术与GIS技术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 330
9.3.1 GPS综述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 330
9.3.2 GIS综述及其在物流中应用 334
9.4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339
9.4.1 基本概念 339
9.4.2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340
9.5 常用的物流信息系统 341
9.5.1 入库系统 341
9.5.2 出库系统 343
9.5.3 库存系统 345
本章小结 346
思考题 347
参考文献 347

第10章 供应链管理 348
学习目标 348
核心要点 348
10.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348
10.1.1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348
10.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350
10.1.3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 353
10.1.4 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360
10.2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361
10.2.1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基础 361
10.2.2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 363
10.2.3 确定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定位 366
10.3 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369
10.3.1 供应链的运营机制 369
10.3.2 供应链管理的典型策略 371
10.4 供应链系统的设计 372
10.4.1 供应链的运营机制 372
10.4.2 供应链的类型 374
10.4.3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 376
10.4.4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系统设计 379
本章小结 380
思考题 380
参考文献 383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文章节选:
第1章 物 流 概 述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物流和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理解物流的重要性,掌握物流的主要环节、物流的分类,理解物流是以系统的观点整合业务和资源。
核心要点
● 物流的发展过程。
● 现代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 物流的重要性。
● 物流的主要环节和分类。
1.1 物流的发展过程
1.1.1 物流概念的产生
人类社会有经济活动便有了物流,只是当时人们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文字定义。与系统概念的形成一样,物流概念的正式形成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如果以交通运输的历史作为早期物流历史的话,人类有记载的交通运输历史已经有大约6000年左右。公元前27世纪建成的金字塔可以说明古代埃及人朦胧的物流思想,因为他们完全通过人工方式将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的大石块从远处的高山上采掘下来,搬运到工地,*后将它们提升100多米高并按照设计要求将巨石垒起来,如果没有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没有科学、合理的物流作业方法,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物流系统思想在经济活动中就比较明显起来。根据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莱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船舶和造船业者》中的介绍,15世纪威尼斯兵工厂的造船作业就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了物流系统思想。自18世纪末发明和使用汽车,使得运输业更加发达,推动和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从自货自运走向专业运输,产生了除生产和销售的第三方—— 专业运输者。
20世纪50年代初,国外*早将物流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PD”及货物的配送,日本人将“PD”译为“物的流通”、“物资流通”,后又称为物流、综合物流。“PD”演变为“logistic”,是由于“二战”中,美国在军队后勤保障供应系统中,成功地运用了物流技术,在军队的后勤供应中开创了物流的先河,而美军后勤保障的英文名称为“logistic”。战后世界各地将“logistic”替代“PD”,中国将其译为“物流”。美军在后勤保障中成功地运用物流后,很快又将此成果转化于工业上,西方工业发达**将“logistic”用于工业,并用英文的“logistic”(后勤保障)作为工业生产和销售的“物流”管理,“logistic”就成了物流的代名词,并延续和流传于世界各国。
“二战”期间积累的大量军事后勤保障理论、经验,形成和丰富了“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的理论与方法,并且这些理论与方法在战后被很多**运用到了民用领域,促进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现代“物流学”(logistic
…… 从古至今,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各种物的流动和静止状态的不断变化,它们是物流的原始形态。而在今天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全球一体化步伐日渐加快,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再局限于同一地理范畴,而一个产品的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可能是来自世界各地,即全球供应链,因而导致供应链越来越长且越来越复杂,对供应链和物流的管理呼声和要求也随之增加。
本书就是建立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通过大量的鲜活案例和阅读材料使读者能理解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各主要内容,形成在供应链视角下解决企业运营和物流问题的思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看,应对采购、生产到销售过程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如对采购、生产计划、运输和配送、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等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控制流畅通,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反馈系统,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适量的物料。从企业供应链的角度看,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全球外包和动态联盟等形式的发展,使生产企业与合作者能够快速安排生产,满足客户需求,降低产品成本,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加速物流的实施过程,使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向全球化、敏捷化、绿色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
本书由陈廷斌、吴赜书任主编,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原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多位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的知识累积和结晶。第1、10章由陈廷斌编写;第2、4、7章由吴赜书编写;第3、8章由鲁艳霞编写;第9章由张明会编写;第5、6章由吴赜书、刘猛共同编写;*后还要感谢为本书进行勘误的仝瑜老师和学院的同学们。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教材和资料,具体见参考文献,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尽管编者在本书的特色构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在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编辑推荐与评论: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包含丰富的案例和阅读资料,并配备了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PPT)用以辅助教学和学习。读者可直接从http://www.tupwk.1com.cn网站下载,特别适合高校教学和企业培训使用。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是编者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结晶。知识体系完整、清晰。针对物流学习者往往难以全面掌握和**学习的实际问题,首先为读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物流知识体系框架,接下来按照由易到难对各个物流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
内容丰富。《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内容丰富而严谨,每章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提供了大量国内外案例、补充阅读材料、思考题,有助于读者开阔眼界、深入理解和学以致用。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作者介绍:
陈廷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曾参与多项**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如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题项目(2007AA042103),基于SOA的供应链智能协同服务技术研究;还参与了大中型企业的企业管理方案的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
吴赜书,毕业于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of SurTev),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信息化。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培训讲师资质,获全球*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德国sAP授权的“SAP R/3系统生产计划与制造模块咨询顾问”资质,曾多次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进行供应链协同策划、物流管理的培训和研讨。参与多项**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