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100.00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0 2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流年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区 黄土坡
促销广告:正版二手旧书,购买多本多仓库发货,多本可优惠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店铺介绍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董小玉 刘海涛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040242775 [十位:704024277X]
页数:343      
定价:¥26.80
店铺售价:¥6.30 (为您节省:¥20.50
店铺库存: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内容提要:
《现代写作教程》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由我国写作学界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编著。《现代写作教程》分绪论以及上、中、下三编,共十二章。它吸纳了近些年来写作学科建设的新成果,紧密结合当前的写作实践,以新的视角,新的范例,具体深刻地论述了写作原理、写作文体和写作教学,形成了高等院校写作学科新的科学体系。《现代写作教程》既有理论的指导性,又有实践的示范性,还有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操作性。《现代写作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理科、工科的选修教材,还可以供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社会读者阅读。
《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
一、现代写作的含义
二、现代写作的作用
第二节 现代写作的特性
一、个体的创造性
二、实践的操作性
三、动态的综合性
第三节 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
一、传授写作理论
二、锻炼综合素质
三、增强教练本领
第四节 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与学习方法
一、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
二、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四、写作主��的想象能力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
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
第二节 写作载体的外形
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
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
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
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
第三节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一、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
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三、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
第四节 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
二、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
三、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节 写作感知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
二、写作感知的过程
三、写作感知的方法
第二节 写作运思
一、写作运思的特性
二、写作运思的过程
三、写作运思的方式
第三节 写作行文
一、写作行文的特性
二、写作行文的过程
三、写作行文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
**节 写作表达方式
一、叙述的视角与方法
二、描写的类别与要求
三、抒情的方式与要求
四、议论的要素与方法
五、说明的分类与方法
第二节 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举隅
一、聚焦与立骨
二、悬念与那辗
三、巧合与误会
第三节 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举隅
一、意识流与蒙太奇
二、反讽与黑色幽默
三、象征与变形
第四节 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
一、正与反
二、虚与实
三、抑与扬
四、张与弛
五、断与续
[思考与练习]

中编 写作文体论
第六章 新闻文体
**节 消息
一、消息的界说和源流
二、消息的类别和特征
三、消息的写作
第二节 通讯
一、通讯的界说与源流
二、通讯的类别与特征
三、通讯的写作
第三节 深度报道
一、深度报道的界说与源流
二、深度报道的类别与特征
三、深度报道的写作
第四节 报告文学
一、报告文学的界说与源流
二、报告文学的类别和特征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文学文体
**节 散文
一、散文的界说与分类
二、散文的审美特征
三、散文的写作
第二节 诗歌
一、诗歌的界说与分类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
三、诗歌的写作
第三节 小说
一、小说的界说与分类
二、小说的审美特征
三、小说的写作
第四节 戏剧文学
一、戏剧文学的界说与分类
二、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
三、戏剧文学的写作
第五节 影视文学
一、影视文学的界说与分类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三、影视文学的写作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理论文体
**节 社会评论
一、社会评论的界说
二、社会评论的类别
三、社会评论的特征
……

下编 写作教学论
……
《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文章节选:
二、锻炼综合素质
现代写作课,从某一角度讲,可以说是一门综合素质教育课。前文在讲现代写作的功用时,已对写作体现综合素质的问题有所阐述,这里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锻炼。因为写作课不是纯理论性课程,传授理论知识只是它的任务之一,并不是**的任务。开发智力,强化能力,挖掘和拓展创造力,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是现代写作课的重要任务。
综合素质的锻炼,落实在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训练思维,使之灵活、简洁、流畅,具有**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所说的智力、专门的能力、创造力都属能力的范畴,能力还可表现为显能和潜能。人的感受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心理品质也是能力的不同方面。能力和知识、技能不同,但却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写作能力,既体现为一种智力,也体现为一种专门的能力和创造力。写作课在为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设计培养方案时,就需考虑其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育与开发。
写作能力的高度综合,实质上是一个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的复杂结构形态。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现在写作活动中,它主要融会于感知能力、运思能力和行文能力之中。专门能力是不同专业领域的一些特殊能力。写作中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思维力、文字表达力等。创造力是在不同领域善于解决新问题、独特创新的能力。写作中表现为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感悟能力等。现代写作课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育、锻炼学习者的这些能力,使其写作水平、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的艰巨任务。
锻炼综合素质,实质上是学习者要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它应包括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的因素有遗传、文化、社会、自我意识与潜意识等。意志、道德、智慧,是人格的三大力量支柱。写作者在锻炼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为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必须努力营造自我完善的心理环境和**的人格意识。要营造这种心理环境和人格意识,就必须对人格的三大力量支柱不懈地进行追求,用“至真”、“至善”、“至美”的标准,塑造自己的灵魂,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高尚道德品格的真正的写作者。这是现代写作课的光荣使命。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作为基础学科的写作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它除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创新品质的重任。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一项研究成果,高等院校《现代写作教程》的出版,正体现了注重素质教育的时代主题。
由董小玉教授主持的,由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等13所高等师范院校的写作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承担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改革”**级项目“师范院校写作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组由写作学界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整体实力强,素质好,且富于创新精神。经过两年多的辛勤探索,课题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编写了高等师范《现代写作教程》这部教材(以下简称《教程》)。八年以后,这部教材又被教育部列为“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在我看来,这部教材不仅体现了写作学科建设目前所达到的水平,也反映了写作学科研究的新成果。
通读《教程》书稿,我认为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思路新颖。理论层次高
我们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趋势,不仅为写作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对写作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教学的任务,除了培养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使用即“能写”外,还要培养具有知识含量高,有应用知识能力的“能讲”、“能教”的高素质人才。编写者从这一新思路、高立意出发,结合教材的专业方向,把教材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新世纪的“综合型+智能型+传教型”人才,即作者、学者、导师三位一体的新型语文教育人才上。《教程》贯穿了四条编写原则:一是以人为轴心,加强对写作主体的素质、教学主体的方法、接受主体的心理的理论概括与总结;二是以文本为**,力求准确地阐述文章的构成元素和文体规范;三是以写作行为过程为**,阐明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