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1 0 3 5 330
本店铺共有 3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发货问题
2
67%
退款问题
1
33%
已解决
3
100%
店主称呼:乐淘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47118680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新城区 内蒙古工业大学西门南200米路西
促销广告:满88包邮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书店属于呼和浩特连锁机构,实体店众多,库存每天都在变化,凡是在本店买书的同学需提前联系本店店主,以确认是否还有库存。凡是在本店购买的图书满39可以包邮,部分图书买的多了还可以再优惠。
本店大部分图书为二手正版图书,也有一小部分图书为正版全新图书,望各位同学在购买的时候注意一下
店铺介绍
本店主营各个专业课本,辅导书,考试用书,新书旧书都很齐全
买书的同学可加我店微信 微信号W15047118680 本书店满999免运费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计算机控制技术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9787040130355 [十位:7040130351]
页数:267      
定价:¥22.40
店铺售价:¥6.70 (为您节省:¥15.70
店铺库存:8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47118680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03 20:59:59]
    张*
    南昌市
    社区工作 ¥8.6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8-02 11:31:22]
    周**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7-05 19:25:42]
    兰**
    南昌市
    材料力学 ¥19.6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4-01 13:59:04]
    李**
    南充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11-12 15:21:16]
    龚**
    乌鲁木齐市
《计算机控制技术》内容提要: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也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校**教材建设项目之一。
《计算机控制技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以功能模块方式把IPC、DCS和PLC划分为过程通道、控制算法、系统通信技术、可靠性技术、组态软件等若干个模块,融合在一起,阐述其结构体系、工作原理、设计、集成方法及其共性和特点。《计算机控制技术》共十章,包括:绪论、工控机的组成结构及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控制算法、抗干扰与可靠性技术、控制网络技术、离散控制系统的构成、软件基础及系统的设计与应用、CIMS简介。
《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用作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及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1.1.1 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组成
1.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
1.2 过程计算机控制的发展概况

第2章 工业计算机简介
2.1 工业控制机的特点
2.2 工业控制机的分类
2.3 总线式工控机
2.3.1 STD总线
2.3.2 PC总线
2.3.3 MULTIbus总线
2.4 PLC
2.4.1 PLC的基本组成
2.4.2 PLC各组成部分
2.5 单片机
2.6 单回路数字调节器

第3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3.1 模拟量输入接口技术
3.1.1 A/D转换器主要参数
3.1.2 A/D转换器的外部特性
3.1.3 12位A/D转换器芯片AD574A
3.1.4模拟信号输入接口设计
3.1.5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组成
3.1.6 IPC、DCS、PLC模拟量输入通道
3.2 模拟量输出接口技术
3.2.1 D/A转换器主要参数
3.2.2 D/A转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3.2.3 模拟量输出接口设计
3.2.4 IPC、DCS、PLC模拟量输出通道
3.3 开关信号输入输出通道
3.3.1 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的一般结构形式
3.3.2 开关量输入隔离及电平变换
3.3.3 开关量输出驱动电路
3.3.4 IPC、DCS、PLC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

第4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
4.1 数字滤波和数据处理
4.1.1 数字滤波
4.1.2 数据处理
4.2 数字PID控制
4.2.1 基本PID控制
4.2.2 数字PID控制的改进
4.2.3 数字PID控制器的工程实现
4.2.4 PID参数整定
4.3 施密斯(Smith)预估控制
4.3.1 施密斯预估控制原理
4.3.2 具有纯滞后补偿的数字控制器
4.4 解耦控制
4.4.1 解耦的条件
4.4.2 解耦控制的综合算法
4.5 模糊控制
4.5.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4.5.2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及其模糊化
4.5.3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4.5.4 模糊关系与模糊推理
4.5.5 模糊控制向量的模糊判决——“清晰化”
4.5.6 模糊控制表
4.5.7 确定实际的控制量
4.5.8 模糊控制算法的工程实现

第5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与可靠性技术
5.1 干扰源与干扰耦合方式
5.1.1 干扰来源
5.1.2 干扰信号的耦合方式
5.2 空间抗干扰的措施
5.3 过程通道的抗干扰措施
5.4 系统供电与接地的抗干扰措施
5.4.1 系统供电的抗干扰措施
5.4.2 系统接地的抗干扰措施
5.5 采用watchdog的抗干扰措施
5.6 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措施
5.6.1 可靠性
5.6.2 提高可靠性的途径
6.1 控制网络技术概述
6.1.1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区别
6.1.2 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
6.1.3 控制网络的类及其相互关系
6.2 数据通信基础
6.2.1 通信和数据通信系统
6.2.2 传输介质
6.2.3 传输数据的信号
6.2.4 数据通信中的同步
6.2.5 通信媒体共享技术
6.2.6 数据交换技术
6.2.7 数据通信差错控制技术
6.3 计算机网络
6.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6.3.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6.3.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3.4 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
6.4 现场总线
6.4.1 现场总线的发展历程
6.4.2 现场总线的组成与结构
6.4.3 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
6.4.4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及优点
6.5 控制网络技术的展望

第七章 集散控制系统的构成
7.1 概述
7.2 基于IPC的DCS系统构成(IPC-DCS
7.2.1 IPC-DCS的网络体系
7.2.2 IPC-DCS的通信方式
7.2.3 IPC-DCS的过程控制级的构成
7.3 PLC的DCS系统构成(PLC-DCS)
7.3.1 PLC-DCS的网络体系
7.3.2 PLC-DCS网络中常用的通信方式
7.3.3 PLC-DCS的过程控制级的构成
7.4 DCS系统构成
7.4.1 DCS的网络体系和通信方式
7.4.2 DCS的过程控制级的构成

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基础
8.1 概述
8.2 IPC组态软件的特点
8.3 组态软件的设计思想
8.4 IPC-DCS实时监控软件包GENESIS
8.4.1 概述
8.4.2 主要模块功能
8.4.3 GENESIS时间运行系统
8.4.4 网络GEN-NET
8.4.5 GENESIS的选项
8.4.6 OPTlONS可选类
8.5 PLC-DCS组态软件WinCC5.0
8.5.1 WinCC5.0的结构
8.5.2 WinCC5.0的主要功能
8.5.3 WinCC开放结构
8.5.4 SIMATIC TIA(Total Integrate Automation)全集成自动化概念在 WinCC5.0中的应用
8.5.5 WinCC的系统组态
8.6 DCS组态软件XDPS控制软件
8.6.1 操作员站软件
8.6.2 工程师站软件
8.6.3 历史数据站软件
8.6.4 DPU软件
8.6.5 GTW软件

第九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9.1 概述
9.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9.2.1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9.2.2 设计与实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步骤
9.3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9.3.1 燃油加热炉IPC控制系统设计
9.3.2 循环流化床锅炉DCS控制系统设计
9.3.3 啤酒发酵过程PLC控制系统设计

第十章 CIMS简介
10.1 CIMS的基本概念
10.1.1 CIM和CIMS的内涵与定义
10.1.2 CIMS的体系结构
10.1.3 CIMS的建模方法
10.1.4 CIMS的应用状况
10.2 流程工业的特点及其对CIMS的需求
10.3 流程工业CIMS的总体架构与功能描述
10.3.1 流程工业的生产经营运作过程
10.3.2 流程工业CIMS的层次结构模型
10.3.3 流程工业CIMS的功能构成与功能划分
10.4 流程工业CIMS的支撑系统
10.4.1 CIMS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10.4.2 流程工业CIMS中的数据库系统
10.4.3 流程工业CIMS中的计算机网络
参考文献
……
《计算机控制技术》文章节选: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满足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移阶段中社会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类要求,探索和建立我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教研**”)在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全国100余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进行其子项目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在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和配合下,推出了一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立体化教材,冠以“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2002年11月,教研**在南京工程学院组织召开了“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立项研讨会。会议确定由教研**组织**级课题立项,为参加立项研究的高等院校搭建高起点的研究平台,整体设计立项研究计划,明确目标。课题立项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立项的方式,分期分批启动立项研究计划。为了确保课题立项目标的实现,组建了“2l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领导小组(亦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立体化教材建设领导小组)。会后,教研**组织了首批课题立项申报,有63所高校申报了近450项课题。2003年1月,在黑龙江工程学院进行了项目评审,经过课题领导小组严格的把关,确定了首批9项子课题的牵头学校、主持学校和参加学校。2003年3月至4月,各子课题相继召开了工作会议。交流了各校教学改革的情况和面临的具体问题,确定了项目分工,并全面开始研究工作。计划先集中力量,用两年时间形成一批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理论研究成果报告和在研究报告基础上同步组织建设的反映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立体化系列教材。
与过去立项研究不同的是,“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研究在审视、选择、消化与吸收多年来已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成果基础上,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努力实践,大胆创新,采取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的方式,推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突出**目标,并不断取得标志性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