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3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4 0 2 1 12 47 1600
本店铺共有 5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服务态度问题
1
20%
商品问题
1
20%
发货问题
3
60%
已解决
5
100%
店主称呼:有问题QQ咨询 鸿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73880909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麓山南路
促销广告:【满49包邮库存准直接拍】有问题QQ咨询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各位书友您好,本店所售二手书籍,均为正版旧书,品质6-9成新,部分书籍的光盘或附件会有遗失的,还请谅解。

本店从即日起安徽,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河北,山东,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湖南,四川,山西,重庆,广西,陕西,辽宁,云南,贵州,吉林,黑龙江地区满49即可包邮,部分范围不可派送。

请各位亲们理解、支持,有问题积极和我们联系,谢谢合作!
欢迎光顾!
联系电话:
店铺介绍
鸿伟图书网,店内图书有十万余册,以大学教材为主,都来自各地高校,为正版二手书.因实体书店较忙,所有图书都采用批量上传,所以有些图书难免上架信息出错,也可能重复上传,造成库存数量不精确,欢迎广大书友前来咨询选购.正版低价是我的优势,诚信经营是我的经营之道.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张剑平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9787040193510 [十位:7040193515]
页数:275      
定价:¥25.00
店铺售价:¥3.00 (为您节省:¥22.00
店铺库存:44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87388090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1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讲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全书按照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展开,内容共十章:教育技术概述、学与教的理论、视听与传播理论;视听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本书在设计与编写上充分考虑到国内院校开展教学的需要,每章都提供有学习目标、小结、习题与综合实践活动。为适应课程发展与知识更新的需要,本书还建有相关的教学资源网站。
本书有较强的适应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育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材,还可供从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图书目录:
**篇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述
学习目标
1.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1.1 教育技术的定义
1.1.2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1.2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2.1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AECT定义的发展
1.2.3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2.4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
1.3.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1.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
学习目标
2.1 行为主义理论
2.1.1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2.1.2 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2.2 认知主义理论
2.2.1 苛勒的顿悟说
2.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2.2.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2.2.4 认知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2.3建构主义理论
2.3.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2.3.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2.3.3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3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学习目标
3.1 视听教育理论
3.1.1 视感知规律
3.1.2 听感知规律
3.1.3 经验之塔理论
3.2 传播理论
3.2.1 传播的概念和类型
3.2.2 传播模式
3.2.3 教育传播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篇 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第4章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目标
4.1 教育传播媒体
4.1.1 基本概念
4.1.2 功能与特性
4.2 视听教学媒体
4.2.1 视觉媒体
4.2.2 听觉媒体
4.2.3 视听媒体
4.3 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
4.3.1 应用方式
4.3.2 教材制作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5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习目标
5.1 概述
5.1.1 计算机的教育应用
5.1.2 多媒体课件
5.2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5.2.1 分类框架
5.2.2 主要模式
5.3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5.3.1 课件开发步骤
5.3.2 素材采集与加工
5.3.3 素材集成及其工具
5.4 概念图及其应用
5.4.1 基本概念
5.4.2 概念图的制作
5.4.3 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5.5 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5.5.1 虚拟现实技术
5.5.2 人工智能技术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6章 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
学习目标
6.1 Internet教育资源
6.1.1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6.1.2 网络教育资源的分类
6.2 网络信息检索
6.2.1 信息检索工具
6.2.2 信息检索策略
6.3 网上交流与文件下载
6.3.1 网上交流
6.3.2 文件下载
6.4 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
6.4.1 概念与特点
6.4.2 实施过程
6.4.3 WebQuest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7章 现代远程教育
学习目标
7.1 远程教育概述
7.1.1 远程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7.1.2 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类型
7.2 网络课程与学习环境
7.2.1 网络课程及其特点
7.2.2 网络教学的实施
7.2.3 虚拟学习环境
7.3 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
7.3.1 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
7.3.2 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生
7.3.3 现代远程教育与家校联系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8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学习目标
8.1 校园网络
8.1.1 校园网络的结构
8.1.2 校园网络的功能
8.1.3 小学校园网络实例
8.1.4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8.2 多媒体教室
8.2.1 功能与设计
8.2.2 系统构成
8.3 网络机房
8.3.1 基本构成与布局
8.3.2 数字语音教室
8.3.3 人机工程原理的应用
8.4 微格教室
8.4.1 微格教学系统
8.4.2 微格教学的实施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篇 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
第9章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9.1 教学设计概述
9.1.1 概念与特征
9.1.2 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9.1.3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9.2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9.2.1 前期分析
9.2.2 教学目标的阐明
9.2.3 教学策略的制定
9.2.4 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
9.3 教学设计方案实例
9.3.1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9.3.2 “溶液的酸碱度和pH”教学设计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第10章 教学评价
学习目标
10.1 教学评价概述
10.1.1 基本概念
10.1.2 教学评价的类型
10.1.3 教学评价的发展
10.2 教学评价技术
10.2.1 课堂观察
10.2.2 调查
10.2.3 测验
10.2.4 档案袋评价
10.3 教学评价实践
10.3.1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10.3.2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10.4 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10.4.1 工艺学记录
10.4.2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
10.4.3 电子档案袋
10.4.4 数据处理软件
10.4.5 评价研究工具
小结
习题
综合实践活动
本书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文章节选:
**篇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论
1.2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2.1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由于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技术在不同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的教育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成果引进教育领域,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新媒体相继应用于教学,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教学获得了不同以往的良好效果。19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公司出版了《视觉教育》一书,介绍照片拍摄、制作和使用幻灯片,这是*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
随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对新媒体应用的研究。1913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宣布:“不久将在学校中废弃书本……有可能利用电影来教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的l0年里,我们的学校将会得到彻底的改造”。10年过去了,爱迪生预期的变化没有出现。然而,视觉教育活动却有了长足的发展。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学分会(Department of Visual Instruction),视觉教育工作者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学说,并把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论》作为视觉教育的理论基础,l928年出版了**本关于视觉教育的教科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并断言“视觉经验对学习的影响比其他各种经验都强得多”。
1924年,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会议上,S.L.普莱西宣布他设计出了**台可以教学、测验和记分的教学机器。它不仅能呈现视觉材料,还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反馈信息,这是教学机器与音像媒体的重要区别。该教学机器用于个别化教学活动,于是产生了早期的个别化教学。
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20世纪30年代后期,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学中获得应用,人们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教育的术语。l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教育分会。
1931年7月,美国辛克斯公司在华盛顿做了一个电影教学的实验:在儿童看电影的前后,分别用5种测验表格考查他们的学习成绩,看电影后比看电影前成绩平均增加88分,学生增加知识量35%。美国哈佛大学在马萨诸塞州3个城市中学所进行的实验也证明,用电影教学的学生比不用电影教学的学生成绩提高20.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生产工业培训电影457部,为军队购买了5.5万部电影放映机,花费在影片上的投资达10亿美元,将教学电影用于作战人员和军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提高了人们对战后学校教学使用视听媒体的兴趣和热情。
……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概要:
本书是**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讲教材。全书分为三篇共十章。
**篇介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述、学与教的理论、视听与传播理论。
第二篇介绍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内容包括视听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第三篇介绍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本书特点:
实用性强
本书在结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国内各高校教学的实际需要,每章都明确给出学习目标、小结、习题,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为适应知识更新与课程发展的需要,本书还建有相关的教学资源网站。 适应面广 本书在材料组织上尽可能考虑该课程内容的完备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时间和课程类型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展教学。因此,本书既适用于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或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作者介绍:
张剑平,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组成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出版的专著与教材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一理论与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概观与展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Internet及其网络教育应用》等。所主持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2004年被评为**精品课程、教学成果“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的创设与应用”2005年获**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