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的配音生涯(苏秀 著·签名珍藏本)(附赠珍藏版CD一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的配音生涯(苏秀 著·签名珍藏本)(附赠珍藏版CD一张)

  • 作者:苏秀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ISBN:9787806768525
  •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01日
  • 页数:345
  • 定价:¥3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768525
    • 作者
    • 页数
      345
    • 出版时间
      2005年08月01日
    • 定价
      ¥33.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苏秀笔下展开的世界,远远超出了一己的经历。在辑一“往事趣谈”里,她写1957年文艺的早春天气,写“内参片”的来历,写自己的懵懂与恍悟——严锋的《好音》在网络上下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小段:“*有反讽意味的是,许多*精彩的译制片恰恰是在文化*荒瘠的极左路线时期完成的,比如说《魂断蓝桥》、《音乐之声》、《简·爱》,那时是作为内参片供‘四人帮’享乐的。像邱岳峰这样的我们***的配音演员,用*严肃的艺术态度,配了大量的名片,给世界上*少数的人看。”对此有印象的朋友,看一看苏秀笔下的这些篇章,一定会有许多艺术的和非艺术的感悟。辑三“我的前辈,我的伙伴”,一气写了三十多个人物,从老厂长陈叙一,到卫禹平、邱岳峰、毕克、李梓,再到曹雷、刘广宁、童自荣、施融、沈晓谦……这些在观众中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能让人回忆起一个时代的难忘的声音,几乎悉数都在她的书中出现。她写这么一群人在神圣而又近乎神秘的永嘉路录音棚里的日子,或描神,或拟态,或庄或谐,毫不费力地,把我们带回了那又封闭又敞亮的岁月,那里又埋藏着多少人浑然而又纯明的青春记忆。辑二是一组关于译制导演和电影艺术的札记,《译制导演究竟做些什么》《我对译制片的几点
    文章节选
    为“四人帮”唱堂会
    自一九七一年开始,我们陆续译制了一大批日本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如《日本海大海战》、《虎,虎,虎》、《日本*长的**》以及《啊,战友》、《啊,军歌》等等。据当时周��理的电报称:译制这些影片,是为了无产**司令部研究国际**斗争新动向做参考的。后来,又译制了好莱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量作品,如《魂断蓝桥》、《鸳梦重温》、《琼宮恨史》、《音乐之声》、《春闺泪痕》、《农家女》、《巴黎圣母院》、《简·爱》、《化身博士》等等’有数十部之多。其间还有意大利、德国与罗马尼亚合拍的《罗马之战》,墨西哥拍摄的《生的权利》,日本拍摄的《绝唱》,苏联拍摄的《红莓》,英国拍摄的《铁道儿童》。据说,这些影片是为样板团在艺术上做参考的。当时还有几条纪律:**,我们做的这个工作不能跟任何人说,包括自己家里人。第二,任何情况下不许提影片名字,只能说它的代号,如《罗马之战》叫十七号片。第三,剧本不许带出厂,要念台词只能在厂里念。三楼是翻译、演员、录音工作的地方,也是录音棚所在地,因此,在二楼的墙上就贴着“非工作人员请勿上楼”。像中叔皇、达式常等人曾参加过某些内片的配音,但即使他们以后再到厂里来,也不会随便上三楼的。搞得非常神秘。
    某些内参片会在厂内放映一两场,这种票有钱也买不到,连我们自己也很难得到。那真是弥足珍贵呀!
    有时,王洪文、徐景贤等人会坐着小车来看片。那时,我们也还没有怀疑什么。有一次,一部谈不上有什么艺术价值的好莱坞影片到了我们厂。我问坐在我边上的伍经纬“这部影片有什么参考价值”,他说“中影公司发错片子了”。后来才知道,江青喜欢好莱坞影星泰伦.鲍华,凡是他主演的都要拿来译制。再后来,《红都女皇》面市,我们这才明白,原来我们是在给人唱堂会呀。
    不过,虽说我们给人唱了六七年的堂会,但是,也确实译制了一些很有艺术价值的影片。而且,锻炼了队伍。在这长长的六七年当中,大家的业务并没有荒疏。像六十年代进厂的刘广宁、伍经纬,来了没几年就文化大革命了,他们和七十年代初进厂的童自荣、程晓桦等人都是在这些年得到锻炼的。这也为八十年代演员班子的齐整,准备了条件。
    目录
    1 往事趣谈
    **次领奖
    为“四人帮”唱堂会
    内参片正式开工
    气死“日活”
    酷暑、桃子、十七号片
    第二次领奖
    别开生面的“政治学习”
    关于《雾之旗》的回忆
    我为褒曼配音
    演员组二三趣事
    录音棚中的“鬼打墙”
    恍恍惚惚的一群人
    李梓配男孩的风波
    为《少林寺》和《少林小子》配音
    两只可爱的小松鼠
    电视译制片专业座谈会
    轰动一时的《姿三四郎》
    上视译制部创业伊始
    《血的锁链》与“黄埔一期”
    我的每一片新天地
    我的每一次“人生”
    我们*忠心的影迷
    2 译导札记
    译制导演究竟做些什么
    我对译制片的几点看法
    细节的真实
    台词,有千变万化的读法
    话筒前的心理学
    塑造角色*多的演员
    从艾司黛拉到哈维夏姆小姐
    叛逆玛季德
    该怎样看待《砂器》的男主人公
    野心家高须相子
    约安娜,灵与肉的冲突
    苏联的新浪潮影片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以及《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幕后戏
    全新样式的反法西斯影片
    看了译制片才全懂了
    人的**与尊严
    非同一般的人物关系
    震撼心灵的《苦海余生》
    白云、苍狗,倏忽万变
    “远山”在呼唤什么?
    一个婴儿的独白
    令我倾心的《沙鸥》
    作家电影《广岛之恋》
    《红莓》为囚犯立传
    精致的《格洛丽亚》
    3 我的前辈,我的伙伴
    陈叙一——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我的考官卫禹平
    故事片的前辈们
    邱岳峰——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
    姚念贻与张同凝
    毕克——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胡庆汉、杨文元和我
    “知识分子”富润生
    戏说于鼎——“一将成名万骨枯”
    李梓——我们的当家花旦
    尚华——兢兢业业地对待每一个角色
    赵慎之——她说我“盗名窃誉”
    传奇人物潘我源
    刘广宁——观众心中的公主
    六十年代进厂的一班人
    配音王子童自荣
    我的忘年交施融
    曹雷——人活一辈子,她活两辈子
    七八十年代进厂的一班人
    注重学习的孙渝烽
    沈晓谦——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痴迷
    我的“女儿”和从配音圈走出的二林
    翻译和录音师,我的合作伙伴
    狄菲菲——天生丽质难自弃
    我的安慰与自豪
    4 尾声
    我的仲夏夜之梦
    老尚,你安心地走吧!
    他们为什么要重配?
    你好!苏秀老师/童自荣
    后记
    苏秀作品年表
    编辑推荐语
    那一代配音演员无不凝聚了过于丰沛的才情,好像他(她)们的七情六欲全部在配音生涯中孤注一掷,此外,这几副优异的噪音何以自处?……我对那个时代的天才配音演员心存感激,他(她)们像是文艺体制内一小片“编外”的天空,从空中散播着人性的声音。
    ——陈丹青
    苏秀的音质还是那样悦耳,夹杂些沧桑,却更迷人了。她的声音很爽朗,很大气,也很实在。我想她的声音是能让她身边的人也敞亮起来的,和这样的人交往,一定是件很舒服的事情。真羡慕她的亲人、朋友。虽然我也有这样的亲人、朋友。但对于美好的事物,谁又不想多多益善呢。对配音现状,苏秀没有表现太多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更多的是静水流深的从容和安定。这份人生态度,既是我极为欣赏,也是我极想拥有的。我也有点渴望年老了。
    ——赛人
    上译那帮人,也买大白菜,骑脚踏车,打月票上下政,开小组会,读报纸……他们活得跟每个中国人一样,为什么他们能进入《简·爱》的空间、《战争与和平》的空间,《悲惨世界》的空间?那帮人脚跟站在中国土地上,但另外又过着属于云上的日子。
    ——北方影武者
    对过去的那些坚实的、饱满的,精雕细刻的金石之音,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一些堪称刻骨铭心的记忆,而那些记忆正在慢慢地,无可奈何地被现实锈蚀。……我还是想守着我那些记忆中的美好的声音,做一个过气的语音**主义者。
    ——严锋
    本书回顾了苏秀四十多年在配音界的艺术工作和生活,同时回忆与邱岳峰、尚华、毕克等老一辈配音大师以及童自荣、李梓、曹雷等年轻一辈的交往和合作,更有经典译制片译配工作的经验和心得,非常生动可读。随书赠送超值CD一张——《苏秀配音片断精选》,收录了她和邱岳峰、胡庆汉、尚华等的对手戏,也是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后记 少年时期的理想
    我祖籍河北,一九二六年生于东北长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三省那一年我才五岁。那时我的父母都在中长铁路的学校当教员。九·一八事变后,我随父母从长春迁到了哈尔滨。他们在铁路上收入比较丰厚,到哈后还能以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座两层的小楼,在南岗大直街上。下面租给一家小饭馆,楼上三间一厅自己住。后来父亲失了业,把楼上一间也租了出去,不过,我们在物质生活上还算宽裕。
    慢慢地我开始懂事了,知道我们是中国人,而不是什么满洲人,知道日本是侵略者,而不是什么友邦。我自小功课好,而且对各门功课都有兴趣,是所有老师的宠儿。可上了中学,女中只学一年数学,**学缝纫、烹调、家政,因为日本人主张妇女要回到厨房去,所以所有大学都不收女生。这种帝国主义的愚民教育,使我切身感受到做一个亡国奴的痛苦与愤怒。
    那时我*崇拜的两个偶像,一个是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一个是波兰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因为她们也都和我一样有着亡国之恨;另一点她们都卓有成就,说明女性不次于男人。我认为自己只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也会学有所成,这就是我当年的人生追求。
    我有个音乐老师叫刘忠,他在哈尔滨广播电台(当时叫“哈尔滨放送局 ”)组织了一个“fy”合唱团。我上三年级时,他挑选了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去参加了合唱团。*使我难忘的是我曾担任过用徐志摩的诗《海韵》谱写的合唱曲中的“女郎”的独唱。这是我曾特别引以为荣的事,至今犹记得当时的感受。这使我开始钟情于音乐,那时我看了多部音乐家的传记,热望有**能去上海深造。我盼望着抗战胜利,那时我将能在自由的祖国学习音乐。
    作一个音乐家曾是我少年时代*热切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我进了上影翻译片组。未能以音乐为终身职业,始终是我人生的一件憾事。我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常常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后来我的小儿子侯牧人考进了北京**歌舞团,凭着他在上音附小学的三年钢琴,随后经过自学进修,成了一名作曲家,也算是圆了我少年的梦。
    我总不能忘记当年我在“fy”合唱团时的一位唱男低音的电台播音员,名叫洪维善,艺名陈沙。他常演广播剧,有时也作广播剧的导演。有一次,他忽然问我:“想演广播剧吗?”我说:“我不会呀。”他说:“不会,我可以教你。”就这样我就开始参加广播剧的演播了。**次我是饰演一个小侍女,台词只有“是,太太”,“好的,太太”。不久,我就担任主角了。
    我至今记得我曾在一部描写西施与范蠡的广播剧中扮演过西施。那大约是一九四二年,我只有十五、六岁。一九四三年我们还在哈尔滨铁路俱乐部演出过几场舞台剧,一是曹禺的《日出》,一是《沉渊》。由洪大哥扮演《日出》中的潘经理并担任导演,我和我的高一年级的同学轮流担任《沉渊》的女主角和《日出》中的小东西。我各演出过一场。我们当中很少有人受过正规训练,演戏仅是玩玩而已。
    一年后,陈沙大哥忽然失踪了。全国解放后才知道他去了解放区。他不在了,我也就中止了广播剧的演播了。不久,我也离开了哈尔滨去北京读大学。但是,对广播剧的爱好,却长远地伴随了我一生。我*终选择了表演艺术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应该说也缘于此。
    上海解放后,我错过了学音乐的*佳年龄,而且又有了孩子。那时*迫切的愿望是有个固定的工作,不再作家庭妇女。因此当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团招考演员时,我立刻就去应试了。当时剧团有吴淞、欢子、梅村等人,我们是上海解放后的**批广播剧演员。
    我常常想,如果当年陈沙大哥不叫我去演广播剧,也许我永远不会想到以演员为职业。解放后也不会去投考广播剧团和北京电影演员表演艺术研究所,当然也不会做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了。所以,陈沙大哥应该说是我业务上的启蒙老师和人生的引路人了。
    解放后,陈沙大哥在北京空政文工团歌舞团任导演。曾导演过轰动一时的歌剧《江姐》。十年“文革”剥夺了他的大好年华,“文革”后他已到了离休年龄,许多设想、抱负都只能束之高阁了。前几年,我每去北京总要去探望他。他跟妻子讲,当年我还是个小姑娘,每当录完音,他都送我回家,路上经过一爿小店,总要买点零食给我吃,冰淇淋啊、糖果啊什么的。直到七、八十年代,他还像个大哥哥一样,每逢我一个人来去的时候,他一定要送我到车站,看着我上车,好像我还是当年那个需要人保护的小妹妹似的。
    尽管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未能实现,但我早年的向往与机遇的巧合使我成了一名译制工作者,并且热爱这一职业。
    令人羡慕的蓝布列宁装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了。那时我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实足年龄尚不满二十四岁。看着满街红旗,听着那令人振奋的腰鼓声,我是多么羡慕那些剪着短发、戴着蓝布帽、穿着蓝布列宁装的女干部啊!我渴望自己也能那样地穿着,渴望着走到社会上去,渴望着工作。
    一九五。年初,我看到报上登载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团招考演员的启事,我就去报考而且考取了。可惜由于国民党飞机二月六日轰炸上海,给刚刚解放的上海在经济上又增添了新的困难,所以原定做为专业的广播剧团演员,暂时只能是业余的。但我毕竟成了上海解放后**批广播剧团的演员。事隔三十多年,一九八七年上海电台举办“全国白玉兰广播连续剧大赛 ”时,我还因此被聘为评委呢。
    当时我们演播过《红旗歌》,老舍先生的《方珍珠》,还演过歌剧《王秀鸾》。由我扮演王秀鸾,剧中有很多唱段,我那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也敢唱。
    其实,我在广播剧团很受重用,工作得很快活,可心里总以自己不是**干部为憾。觉得既不是**干部就不 能去穿那象征干部身份的列宁装。所以当我在报上又看到北京电影演员表演艺术研究所(即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招生的时候,我就又去应考了。
    但是我一直喜爱广播剧。后来,我虽进了上影翻译片组,却从未间断与广播剧的联系。参加演播,写剧本,曾与郭在精合作写过《定能重相见》,改编过《卡萨布兰卡》;搞导演,由曹雷编剧,由我导演过音乐广播剧,其中有描写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生平的《柴可夫斯基》,描写圆舞曲**约翰·斯特劳斯的《播种欢乐的人》。今后,如果有合适的题材,我还会再去搞的。
    我终于成了一名职业妇女 报上说明表演艺术研究所是办在北京的。当时我的儿子只有三岁,女儿还不满周岁,但我为了做一名职业妇女、**干部,还是不顾一切地去报考了。
    我记得当时考场的主考人是上官云珠和卫禹平。我至今忘不了他们要我作的小品内容:“一个少妇一面在窗下做针线,一面等待她的丈夫回来,天渐渐黑了,丈夫还没回来,她焦急不安起来……丈夫终于回来了。”没有道具,没有台词,也没有对手,全靠演员自己用动作和表情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
    我开始凑近窗口穿针,然后坐下来,一针一线的做起活儿来。做了一会儿,好像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我停下针线,仔细倾听,并没有人来,不禁失望地轻轻叹了一口气,又做起了针线活。可是,天渐渐暗了,我先把针线活儿往眼前凑凑,又往窗前凑凑,缝了两针,天更暗了,一下扎到了手上,这一来完全没有心思做活儿了。停下来,皱着眉头思索,丈夫这么晚不回来会是什么原因呢。越想越着急,便骤然站起身来决心去找丈夫,可就在我打开门的时候,丈夫却站在��外,于是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嗔又喜地笑了。
    就凭这个小品,我考取了那个研究所。可电影局管演员工作的柏李老师找我谈话说,“你已经结了婚,而且还有了孩子,我看你别去念书了,到翻译片组去工作吧。”说实话,我那时根本不计较搞翻译片还是拍故事片,反正都是演员工作嘛,就欣然同意了。
    一九五。年九月七日,正好是我女儿周岁那天,我去翻译片组报到了。
    当时我刚满二十四岁。和我同**去报到的还有杨文元和胡庆汉。
    当时的翻译片组,只拥有一大一小两个房间。楼上的小间是剪接间。楼下的大间,约五六十平方米,既是排练厅,又是会议室和休息室。总之,除了三楼阳台上的录音棚(只在录音时候用),我们再没别的地盘了。
    解放前中国没有译制片。放外国影片时有的打字幕,有的用译意风,就是每个座位旁有个小插座,租一副耳机就能从中听中文翻译的同步讲解。但这种装置开始也只有像大光明、国泰等几家大的首轮电影院才有,后来才普及到二三轮电影院。解放后长春首先搞起了翻译片,他们是一九四九年开始的。我们上海翻译片组是一九五。年二月才建立的。所以我也可以算是*早的一批配音演员了。当年的那些配音演员后来有的自己离开了,有的被淘汰了,一直留下来的有邱岳峰、尚华、富润生、準同凝、姚念贻、胡庆汉、杨文元和我。赵慎之、于鼎、毕克、李梓则是以后陆续进来的,但是他们也都是一九五七年我们建立译制片厂以前进来的老一辈了。
    当时只看过苏联的译制片,演员说着山东味或是俄国腔的中文,其中有时还夹杂着与影片内容完全无关的旁白,像什么“请看莫斯科河两岸的风景 ”之类的话,有的影片还居然让那些大鼻子凹眼睛的苏联人说“今天是中秋节,请到我家来吃月饼”这种不伦不类的台词。
    今天,我们终于用自己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观众的爱戴。可是当年不但有些领导认为配音演员算不上创作干部,有些人自己也觉得低人一等。认为自己形象还不错的想去拍故事片,还有的改行干了别的。我自己也曾想,在翻译片组工作能经常接触各国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可以好好地学点东西,有朝一日我要去做故事片的导演。事实上也确有配音演员出身的人,成了很出色的故事片导演,如已故峨影导演李亚林,就曾在长影做过多年配音演员。但是一方面由于客观环境的动荡不定——一九五八年下放劳动,紧接着三年自然灾害、下乡搞“四清”、“文化大革命”,使个人的一切打算都没有了考虑的余地;另一方面,在我的主观上,也从工作中体会到,要做一个好的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做演员,要把人物配得贴切、传神、有光彩;做导演,要把戏搞得流畅、动人,不失原片的韵味,是需要不断努力去追求的。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它需要我付出毕生的精力。我干这个,并不屈才。
    回首往事,我衷心感谢培养过我、提携过我的先辈和同事们,也感谢一代又一代勤勉而聪慧的年轻合作者们。因为有了大家才有我,这本书也就是对大家*好的怀念与记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