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佛道教寺观经济形态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佛道教寺观经济形态研究

  • 作者:罗莉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84573
  •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01日
  • 页数:340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文化现象和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运动、社会变迁、人类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宗教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存在并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是因为宗教自身有社会和人类所需要的教化作用和神化功能。此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等世俗化的一般功能。宗教与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我国传统宗教理论中,对宗教与经济的关系上,通常得出宗教纯粹阻碍经济发展的结论。即形成了“宗教现象一对经济的破坏作用”的简单逻辑,而几乎没有对宗教与生产、消费、积累、交换分配等问题进行过系统客观地分析,更谈不上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考察宗教对经济产生的具体影响。宗教与经济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宗教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经济是宗教的基础,两者相互影响,互相制约,是一种互动关系。任何宗教都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宗教在任何时候首先要依赖于社会经济,并受社会经济本身状况的制约。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看出寺庙经济这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是伴随着宗教的发展而发展的,并成为宗教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现象具有明显的交叉特征,它既是宗
    文章节选
    **章 中国佛教的形成与佛寺的建立
    第二节 佛教的宗派源流与在中国的传播
    一、佛教的宗派源流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据说释迦牟尼青少年时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时出家修行。觉悟(得道成佛)之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吸引了大量的信徒,进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经历了多次演变。释迦牟尼(佛陀)及其嫡传弟子所奉行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去世后,其弟子奉行四谛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其生前的设施和惯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的教义和惯例逐渐演化。大约在释迦牟尼去世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此后100多年问继续分化,先后分成十八部与二十部。公元纪年前后,佛教徒中开始流行佛塔崇拜,逐步形成菩萨众。该派自称为大乘,主张普度众生而把早期佛教称为小乘。公元2世纪前后,龙树、提婆等人阐述“空”、“中道”、“二谛”等大乘思想和实践,形成中观派(空派)。5世纪前后,无著、世亲等人阐发“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等大乘思想,形成瑜珈行派(有宗)。空、有宗构成大乘佛教两大系统①。7世纪以后,大乘佛教一部分与婆罗门教结合形成密教,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9世纪后密教更盛。1l世纪起,伊斯兰教逐步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在东南亚次大陆消失。
    ……
    目录
    前言
    **章 中国佛教的形成与佛寺的建立
    **节 佛教教义、经典与制度
    一、佛教的教义
    二、佛教的经典
    三、佛教的僧伽制度
    第二节 佛教的宗派源流与在中国的传播
    一、佛教的宗派源流
    二、佛教传人中国及其发展
    第三节 佛寺的形成与命名
    一、佛寺的形成
    二、佛寺的命名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兴盛的历史原因
    第二章 道教形成与道观建立
    **节 道教的教义与形成渊源
    一、道教教义的基本思想
    二、道教的形成渊源
    三、道教的流派
    第二节 道教诸神及其宫观
    一、“**”崇拜是道教信仰的基本内容
    二、道教宫观及其特点
    第三节 宫观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
    一、道教宫观的形成
    二、道教官观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佛道教财富观与寺观经济特征
    **节 佛教财富观
    一、主张“五明兼举”、“农禅并重”
    二、主张以合法途径获得世间财富
    三、合理支配财富
    四、社会经济思想
    第二节 道教的财富观与宫观经济
    一、财富的分配观
    二、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主张修道之人不积累任何财富
    第三节 寺观经济的特征——以崇尚“佛”、“道”神圣事业为基础
    一、寺观经济的集资和积累特征
    二、寺观经济的经营活动特征
    三、寺观经济的消费特征
    四、特殊的行业经济特征
    五、所包含的宗教范畴和经济范畴
    第四章 汉传佛教寺院“地主”经济形态
    **节 寺院“地主”经济早期形态
    一、魏晋南北朝:佛寺寺产的形成
    二、寺院“地主”经济初步形成
    第二节 寺庄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一、寺庄的形成
    二、寺庄的双重性质特征
    ……
    第五章 “农禅并重”的寺院经济形态
    第六章 金融性的“无尽藏”寺院经济形态
    第七章 “政教合一”制度下的寺院经济形态
    第八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寺观经济形态
    第九章 当代汉传佛教寺院“自养”经济
    第十章 当代藏传佛教寺院“自养”经济
    第十一章 南传佛教寺院“自养”经济
    第十二章 道教宫观“自养”经济
    第十三章 寺观经济的特种产品
    结束语
    参考资料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