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

  • 作者:方卫平
  •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 ISBN:9787532475247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445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文学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表现出聪颖而独特的理论悟性和天分——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记载和诉说了这一切。作为中华民族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然延伸和补充,文学批评几乎始终是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
    分:它们同样真实而生动地展示着我们民族的美学个性和艺术心灵,同样从一个重要的侧面记录了我们民族精神漫游的辉煌历程。
    相形之下,关于儿童文学的理论思维的展开则晚了许多。在人类精神漫游的旅行图上,儿童文学及其理论批评是一个久久未被标出的文学方位。就中国的儿童文学批评而言,它的真正的、自觉的、独立的、广泛的展开,还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自晚清以降,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从自身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环境和时代精神需要出发,走上了对于儿童文学的思考和探索之路。这种探寻在“五四”中国文化转型时期更是通过自己时代的先进分子而得到了全面、深刻的展开。从此,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漠视的一页终于被翻开了。
    文章节选
    **章 史前期的探询
    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活动的展开,无疑应以一定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及相关的文学现象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而我们知道,儿童文学在中国是从“五四”前后才逐渐走向自觉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从寻找和确定那个自觉过程的光荣的起点来开始我们重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评价态历史的努力?
    不,不是的!在中国儿童文学及其理论批评走向自觉之前,中华民族已经拥有几千年的文��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围绕着儿童的生存、教育、成长等内容建立起来的各种观念、准则、机构、设施等等,早已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现实,而儿童文学及其理论批评作为一种具体的儿童文化现象,或隐或显,或消或长,一直是其中一个不可分离和忽视的组成部分。只是,作为一种与现代儿童文学及理论批评形态相对而言的史前期文学形态,它们常常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甚至是被扭曲的,而且,它们早已被沉重的历史帷幕所遮掩,以致对我们来说显得如此遥远而陌生。然而,当我们回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发生的历史源头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却无法滞留在“五四”前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始走向自觉的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个辉煌的“历史瞬间”;理论思维应有的历史感和难免会有的好奇心,都将提醒并诱使我们将目光投向那早已垂落的更为幽深的历史帷幕,发出更为深长的历史探询。
    ……
    目录
    绪论
    **章 史前期的探询
    一 传统文化背景与儿童的精神境遇
    二 作为前科学形态的古代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描述
    三 历史的沉思
    第二章 觉醒期的意义
    一 艰难的觉醒
    二 文化动力
    三 理论曙光
    四 时代特征
    第三章 走向自觉
    一 从“人的解放”到新的儿童观的确立
    二 教育界的动态
    三 理论景观
    第四章 “别求新声于异邦”
    一 西学东渐与传播
    二 西方人类学派的输入及其影响
    三 “儿童**主义”的输入及其流播
    第五章 理论空间的开拓
    一 收获季节
    二 鲁迅、茅盾、郑振铎
    三 “鸟言兽语”之辩
    四 几个主要理论课题的评述
    第六章 伴着硝烟的思考
    一 贴近现实——时代的理论要求
    二 战时儿童戏剧及其理论批评的活跃
    三 中国儿童读物作者联谊会及其组织的理论研讨活动
    第七章 新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
    一 理论的建设与迷误
    二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介绍及其影响
    三 关于《慧眼》和《老鼠的一家》的讨论
    四 陈伯吹、贺宜
    第八章 “左”倾思潮:一个理论幽灵
    一 理论的摇摆与迷失
    二 对所谓“古人动物满天飞,可怜寂寞工农兵”
    现 象和“亲切论”、“趣味论”的批判
    三 对“童心论”的批判
    四 关于新童话的讨论
    五 病态的理论年头
    第九章 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走向
    一 70年代末:走出沼泽
    ……
    第十章 世纪之交的理论批评景观
    第十一章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结语
    后记
    修订版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