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书斋文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书斋文化

  • 作者:朱亚夫 王明洪
  •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807305309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162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潜心研究书斋文化十余年,著述颇丰,自成一家。
    全书纵论中华书斋文化的发展脉络,探究书籍和书斋的源流关系,分析历代书斋的文化特征,展示历代文人雅士的书斋生活,赏鉴书斋文具珍玩,探索书斋的建筑形式和装潢设计特点,是全方位展示中华书斋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全书深入浅出,文采焕然,娓娓道来,耐人寻味,另配图片二百余张,选录多位名家手迹,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是读者了解书斋文化的**读物,也是爱书人不可错过的收藏佳品。
    文章节选
    **章 书斋的起源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书斋也不例外。顾名思义,所谓书斋,是既有书,又有斋。自从*原始的书籍——简策在殷商后半叶问世后,就为书斋的诞生奠定了*基本的条件。而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逐步繁荣,人们的居室和各种家具也变得更为完备,文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追求,使一些文人产生了要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的需求,书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的问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创造的。
    书斋是一个集看书、藏书和写书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但是,它所包括的绝不只是书籍和书房用具等外在的物质,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片天地。当我们满怀兴趣地品味古今文人的书斋时,还是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它漫长的发展历史吧!
    一、书籍的形式及其演变
    书斋,在知识分子的居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书籍,又是书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书籍,书斋就成了无源之流。因此。要追溯书斋的起源,必须先弄清书籍的形式及其演变,而要弄清这一点,还得从书籍的细胞——文字谈起。
    文字的产生
    甲骨文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刻划记号的方法来帮助记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分工也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刻划”来帮助记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人们又把刻划记号发展为简单的图画。以后,在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他们逐渐地把记事性的图画加以简化,使其成为语言的符号,并有了读音,*初的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清末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文物中,就有这样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距今约有四千多年,其内容多为战事、狩猎、祭祀或生老病死等,一般为卜卦所用,它们只能起到留存的作用,而不能像书籍那样可以传播,因而考古学家把它们称作“甲骨文”或“契文”
    ……
    目录
    序 漫说书斋文化
    **章 书斋的起源
    一、书籍的形式及其演变
    二、居室的变迁
    三、早期的书斋
    第二章 书斋的命名
    一、斋名的起源及其演变
    二、斋名的分类
    三、各类文人斋名剪影
    四、神州大地名人书斋一览
    五、斋名中的爱情故事
    六、斋名撷趣
    第三章 书斋与书籍
    一、书名与书斋
    二、书籍的收藏
    三、书的使用
    四、藏书印和藏书票
    第四章 历代书斋文化的特征
    一、唐宋时期书斋文化的特征
    二、明清时期书斋文化的特征
    三、近现代书斋文化的特征
    第五章 书斋中的书卷气
    一、书斋与庭园
    二、斋名中的书卷气
    三、书斋与藏书楼
    四、鉴赏书香墨趣的作品——历代书斋记
    五、题咏书斋的其他作品
    第六章 书斋**
    一、文房四宝
    二、书斋四雅
    三、书斋用��
    第七章 书斋的建筑形式
    一、品“斋”
    二、说“堂”
    三、话“庵”
    四、谈“阁”
    五、议“轩”
    六、论“亭”
    七、趣话“读书台”
    八、山房、文房、书房
    九、书洞、书屋、书院
    十、书斋的其他建筑形式
    第八章 书斋的装潢和设计
    一、书斋与格调
    二、现代书斋的装潢设计
    三、书斋的布置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资料,精辟的分析,论证了书斋沉淀历史,浓含知识,孕育新知,散发书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纵论中华书斋文化的发展脉络,探索斋名的起源及其演变,解读书籍与书斋的关系,分析历代书斋的文化特征,评议书斋文具及其书卷气,描绘历代文人的书斋生活,介绍书斋的建筑形式和装潢设计特点,可谓全方位展示中华书斋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书中插图不少是描绘文人读书生涯、书斋风貌的古今名画。当代名家谢稚柳、程十发、钱君稥、杜宣、乔木、沈柔坚、王康乐、任政、何满子、曹用平、胡振郎等,或题词、或绘画,或作序,书中均有展示,透出浓郁的书香味,厚重的书卷气。有白领读者认为:《书斋文化》是一本融知识、学术、资料、收藏于一炉的作品,既可鉴赏收藏,也可实用参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