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研究(精)/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研究(精)/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

  • 作者:张燕萍 丛书 陈支平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5614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486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研究》内容包括:抗战前中日国防经济潜力比较与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的方针政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员动员、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器工业动员与武器装备的补充等。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研究》从中日两国国防经济潜力的比较入手,探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如何通过国民经济动员将中国现有的经济力量和潜在的国防经济力量组织、动员起来,为取得战争胜利服务。
    文章节选
    **章抗战前中日国防经济潜力比较与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
    所谓国防经济潜力,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机制可以转化但尚未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经济力量。它反映了一个**国防经济实力可能达到的*高水平。国防经济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的基础,国防经济潜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经过经济动员可以转化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程度。而构成国防经济潜力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财力资源、生产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等。因此,我们在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动员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抗战前中国的国防经济潜力的大小进行评估。本书力图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生产能力等几个方面,对抗战前中日两国的国防经济潜力进行比较,以求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动员成效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节战前中日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比较
    人口和耕地是构成国情、国力的基本要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一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和影响着一个**军事人力和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因此,我们在对中日两国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时,有必要对中日两国的人口和耕地等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矿产资源是一个**自然资源中很重要的部分,因为很多矿产资源不仅是工业(包括军事工业)生产的原料,也是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动力,更是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的源泉。离开了矿产资源,一切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的生产都无从谈起。在现代战争中,一个**拥有矿产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的持续供应能力。自然资源作为国防经济潜力的实体性要素,决定了一个**国防经济潜力的大小,进而关系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因此,有必要对中日两国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状况进行比较。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出版“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是一件有多方面意义的举措。我们,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者之一,闻之无不倍感鼓舞。经济史学既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历史学的基础学科,所以经济史学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学和历史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曾是国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在确定中国社会性质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和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就曾起过重要作用。多少仁人志士在寻找救国道路时曾受到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而站得更高,并在观察革命的根本问题时,能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角度去反思、去剖析,准确地把握国情,科学地作出判断。所以,要知道中国何去何从,就离不开中国经济史研究,过去如此,今后也是如此,事之必然也。
    目录

    前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状况简介
    三、理论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章 抗战前中日国防经济潜力比较与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
    **节 战前中日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比较
    一、战前中日人力资源比较
    二、战前中日国土和耕地面积比较
    三、战前中日矿产资源比较
    第二节 战前中日生产能力比较
    一、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比较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较
    三、农业和农产品产量比较
    四、交通运输业比较
    第三节 战前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
    一、战前中国的兵器工业建设与武器装备的进口
    二、战前国民政府的重化工业建设
    三、战前国民政府的交通备战

    第二章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经济动员的方针政策
    **节 战时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完善
    一、战时经济管理机构的紧急调整
    二、战时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确立
    三、战时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完善
    第二节 战时经济动员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总动员计划大纲》的制定和实施
    二、《抗战建国纲领》的制定和实施
    三、《**总动员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节 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的调整
    一、国民经济地区结构的调整
    二、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资源的分配比例和优先顺序的调整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员动员
    **节 战前义务兵役制的实行和中日兵力比较
    一、战前义务兵役制的。实行
    二、战前中日兵力比较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员动员和兵力补充
    一、抽调、招募、征兵并行
    二、以征额配赋制为特征的义务兵役制的实施
    三、按照管区配属原则补充兵员
    第三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员动员评价
    一、基本满足了作战部队兵员补充的需要
    二、兵员动员效率低下
    三、兵员动员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第四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器工业动员与武器装备的补充
    **节 战前中日兵工企业生产能力和两军武器装备水平比较
    一、战前中日兵工企业生产能力比较
    二、战前中日两军武器装备水平比较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器工业动员
    一、内迁兵工厂的扩充、调整和发展
    二、地方兵工厂的接收、调整和扩建
    三、新建、扩建一批兵工厂
    四、抗战时期中国兵器工业的进步
    第三节 抗战时期武器装备的补充
    一、抗战初期武器装备的补充
    二、抗战中期武器装备的补充
    三、抗战后期武器装备的补充
    第四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器工业动员评价
    一、补充了作战部队武器弹药的损耗
    二、兵器工业动员组织协调能力较差
    三、没有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和战斗力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动员与军需物资的供应
    **节 煤炭工业动员与军用燃料的供应
    一、努力促进大后方煤矿业的发展
    二、对大后方煤矿业进行管制
    三、煤炭工业动员成效评价
    第二节 液体燃料工业动员与军用油料的供应
    一、液体燃料的进口
    二、国内液体燃料的生产
    三、军用液体燃料的供应
    第三节 冶金工业动员与军需原料的供应
    一、钢铁工业动员与军需原料的供应
    二、铜铅锌业动员与军需原料的供应
    第四节 机械、电器、化学工业动员与军需物资的供应
    一、机械工业动员与军需物资的供应
    二、电器工业动员与军用通信器材的供应
    三、化学工业动员与军需原料的供应

    第六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农业动员与战时军粮的供应
    **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农业动员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满足军民衣食需要作为农业生产的首要目的
    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兴修水利,增加农田灌溉面积
    四、发放农贷,健全农村金融
    五、抗战时期大后方粮食产量增加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粮食的管制
    一、自由流通时期:1937年7月一1940年8月
    二、分级管理时期:1940年8月一1941年7月
    三、全面统制时期:1941年7月一1945年8月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粮供应
    一、粮饷合一、囤粮价拨与抗战前期的军粮供应
    二、粮饷划分、主食公给与抗战中后期的军粮供应
    第四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农业动员与军粮供应评价
    一、通过农业动员基本上保证了军公粮供应
    二、粮食管制政策的失误导致抗战中期军粮供应危机
    三、田赋征实给军粮的仓储和运输带来很大困难
    四、“三征”给粮农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第七章 抗战时期交通运输动员与战时军事运输
    **节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交通运输动员
    一、多方筹措资金,加强西部交通设施建设
    二、调整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加强对交通运输时军事统制
    三、动员**和社会运输力量进行战时运输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铁路军事运输
    一、铁路军运机构的组建与演变
    二、铁路军事运输任务的完成
    三、铁路军事运输成效评价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公路军事运输
    一、抗战初期的公路军事运输(1937年7月一1938年底)
    二、抗战中期的公路军事运输(1939年1月一1942年底)
    三、抗战后期的公路军事运输(1943年1月一1945年8月)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船舶军事运输
    一、抗战初期的船舶军事运输(1937年7月一1939年6月)
    二、抗战中期的船舶军事运输(1939年7月一1942年12月)
    三、抗战后期的船舶军事运输(1943年1月一1945年8月)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航空军事运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