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华成语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华成语故事

  • 作者:臧瀚之
  •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 ISBN:9787806005729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366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005729
    • 作者
    • 页数
      366
    •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01日
    • 定价
      ¥3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鼎重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次次定位固基。
    —般来说,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莱肴、民俗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近代学者邓实定义国学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
    文章节选
    爱屋及乌
    封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尚书大传》
    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推翻商朝统治,并为此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称王,世称周武王。周武王在军��姜太公及弟弟周公旦、召公爽(shi)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交兵。这时的纣王已经失尽人心,军队纷纷倒戈,*终大败。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军攻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因为他觉得天下并未安定下来。他召见姜太公,问道:“我们进了殷都之后,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如何处置?”
    姜太公答道:“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那么就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会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那么就连他家的墙壁篱笆也会厌恶。’大王以为如何?”
    武王认为不能这样。这时召公上前说道:“我听说过:‘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活。’所以我们应当把有罪的人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以为如何?”
    武王认为这种方法也不可取。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应当让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不能偏爱自己的旧时朋友和亲属,而应用仁政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听后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可以从此安定了。后来,武王就照周公所说的那样去做,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来,民心归附,西周也更强大了。
    ◎经典例句
    苗太太接茶杯时就觉得这个客人平易可亲,及至人家给孩子服服贴贴地穿衣服,孩予又是这样亲昵地听客人的话,唤起了她~的心情,对杨晓冬发生了好感。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安步当车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战国策。齐策四》
    战国之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chu)。齐宣王想要招致天下之士,于是把他召进宫来。齐宣王召见颜斶的时候,对他说:“颜硒,你上前来!”
    颜周并没有动,反而模仿宣王的口气也对宣王说:“大王,你上前来!”
    齐宣王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于是齐宣王左右的大臣就责备颜斶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对你说‘颜周,你上前来’,你也对大王说‘大王,你上前来’,这是什么道理?”
    颜周平静地回答说:“如果我按照大王的命令走上前去,就有了贪慕权势的嫌疑,但是如果大王走到我跟前来,就是大王能够亲近贤士的表示。所以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
    齐宣王听后非常愤怒,声色俱厉地说:“那你认为到底是君王尊贵昵,还是士人尊贵呢?”
    颜周回答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算不得尊贵。”
    齐宣王问道:“你这样说可有什么根据?”
    颜周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如果有人胆敢前往高士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之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秦王还下了一道命令:‘如果有人能够取得齐王首级,我就封他为万户侯,并且赏给他黄金二千两。’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王的头颅,反而不如已死士人的一座坟墓啊。”
    齐宣王听后无言以对,但是心里非常不快。
    齐宣王左右的大臣为了解围都纷纷对颜斶说:“颜斶你快上前来,颜周你快上前来!大王拥有可出千辆兵车的广大土地,建起一千石重的乐钟,一万石重的乐器架子。天下所有士人全都慕名来到君王这里听侯差遣,辩士智囊之流都来大王这里出谋划策,东南西北的各国诸侯,没有哪个敢不臣服。大王所需要的东西,不必求取自然就能获得,全国百姓无不心悦诚服。如今即使是那些*清高的士人,也不过是乡村山野里的普通民众,徒步行走,每天都要以耕种为生。至于下等的士人,就只能住在非常偏远贫困的地方,从事看守大门一类的低贱职业,所以说,士人的地位真是卑贱到了极点!”
    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成汤时代,诸侯还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不过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如果没有贤能的士人辅佐,听任诸侯之间互相大动干戈,很快就会有大量的诸侯宗族灭绝。到了那时,诸侯即使想到穷乡僻壤去做看门的人,又怎么能够实现昵?缺乏修养而喜欢虚名的国君,很容易就会遭到削弱,不肯施行德政而希望得到利益的国君,也一定会遭到困顿。没有功劳而接受俸禄的人,必然蒙受耻辱,并且祸患必然紧紧地跟随着他。因此说:‘夸耀自己功德的人事业不能成名,眼高手低的人不能成事。’说的都是那些喜欢追求虚名,却没有真正的德行,华而不实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尧有九人辅佐,舜有七个挚友,禹有五个助手,汤有三个帮手。从古到今,没有实际的政绩而能凭空成名于天下的君主,一个也没有。因此,当君王的人不应该以屡次向别人请教作为自己的羞耻,不应该为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而感到惭愧。当初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周成王重用周公旦,后世的人们都歌颂他们为明君圣主,这是因为他们都懂得士人的尊贵的缘故。”
    齐宣王听完以后赞叹不已,说道:“唉!一个君子怎么可以随便加以侮辱呢?都是寡人自取羞辱罢了!现在我听见君子的高论,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所以寡人恳请成为先生的弟子,希望您能接受我的诚意,让我和您结为好友。我一定给您供奉美味的食物、丰盛的筵席,让您乘坐舒适的车马,让您的妻子和儿女都能穿上华丽无比的衣服。”
    颜斶听了齐宣王这一番话后,立刻辞谢说:“美玉原本出产于山中,但是经过雕琢之后,就破坏了玉在璞石之中的本来面貌,不是说美玉因此就不再宝贵,只是如此一来就失去了本来质朴的面目。士人生在穷乡僻壤之间,一旦被选拔上来,就会享有俸禄,不是说他因此就不再**显达,只是说他的形体和精神都会因为官场的约束而受到损伤。因此,我希望大王能够让我回去,对我来说,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如同乘车一样地安逸自在。只要自己没有什么罪过,平平安安,就相当于享有荣华富贵了;只要能够清静正直地生活,我就感到畅快惬意了。所以,掌握着裁断大权的人是大王您,而尽忠直言的人则是我。我现在已经把重要的道理讲完了,希望大王能够准许我回去,慢慢地步行,安稳地返回我故乡的小屋。”
    于是他向宣王拜了两拜,告辞而去。颜斶确实是一个知足的人,他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回到家乡,犹如反璞归真,这样一来终生都不会受到耻辱。
    ◎经典例句
    我们要给沈衡老雇车,他却坚决不许,要我同他一道步行回去,他说:我们好谈话。
    ——王志之《怀张澜、沈钧儒先生》
    按兵不动
    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其佐多贤也。”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吕氏春秋·恃君览》
    春秋末年,位于晋国东部的卫国由于国力微弱,被迫与晋国结盟,实际上完全听命于晋国,经常地给晋国进贡财物。当时在位的是卫灵公,卫灵公不愿长久地处于屈辱的地位,便与齐景公缔结盟约,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
    晋国执政的赵鞅不能容忍卫国背叛晋国的行为,立即调集军队,想要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以此迫使卫灵公屈服。大军出发之前,他先派出大夫史默前往卫国暗中了解情况,并命他在一个月内回国。不料,一个月过后,史默并没有按时回国。赵鞅不知史默那边出了什么事,因此感到心神不定。当时有人猜测,史默可能已被卫人拿住杀掉;又有人建议说,卫国是个小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晋国大军一到,卫国国君必会不战而降,为此请求赵鞅下令出兵。
    赵鞅并未接受这个建议。他认为卫灵公既然敢与晋国断绝往来,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因此不能草率行事。他坚持要等史默回来,然后再考虑出兵事宜。
    半年之后,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何会在卫国滞留那么长时间,史默回答说:“您攻打卫国原本是想获得利益,但却很可能得到害处,恐怕您还没有觉察出来吧!现在卫国已经任命贤臣蘧(qu)伯玉出任相国,史鳅在旁辅佐,同时孔子也成了卫国的客卿,孔子弟子子贡也在卫君面前任命,他们都很受信任,这就使得卫君在国内赢得了民心。”接着,史默又讲述了卫灵公为激励国人抗击晋国的情绪而采用的方法。
    卫灵公派大夫王孙贾向国人宣告,说晋国已经命令卫国。凡是有两个女儿的人家,都要抽出一个送往晋国去当人质。消息传开之后,卫国到处是一片痛哭声和一片愤恨声。为了使国人相信这是事实,灵公又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准备送往晋国。结果他们出发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前来阻拦,不让她们去晋国当人质,并且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死战到底,宁死不屈。*后史默说道:“卫国现在贤臣很多,国君非常重视贤臣的意见,也会采纳他们的计谋。想用武力使卫国屈服,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赵鞅听了史默介绍的情况之后,认为进攻卫国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下令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有利时机。
    ◎经典例句
    曹操来见袁绍曰:“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何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拔苗助长
    宋人有闽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等思想。这部书中有不少故事非常有名,拔苗助长就是一个例子。
    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都没有往上长。农夫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农夫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于是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高,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不过田里的禾苗也全部“长高了”。农夫回到家里,依然十分疲劳,他气喘吁吁地说道:“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不过力气总算没有白费,我帮那些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后,急忙跑到田里察看,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经典例句
    “少年早慧”是不是“~”,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
    ——赵红州《“少年早慧”与科学人才》
    白头如新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西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邹阳,是齐地人氏。邹阳在梁地游历时,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
    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臣曾听说只要待人真诚,就不会没有福报;只要诚信无欺,就不会被人怀疑。臣平曰始终信奉这两句话,现在才知道这纯粹是一句空话罢了。昔曰荆轲仰慕燕太子丹的为人,忠义感动上天,出现了白虹贯Et的天象,但是太子丹却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卫先生为秦国策划了长平战役,精诚感动上天,出现了太白金星侵蚀昂星的天象,但是秦昭王却曾怀疑过他。精诚忠义感动上天,但却不能感动人君,不能让他们明白,这是何其悲哀之事啊!如今臣忠心耿耿,开诚布公,将自己心中所知和盘托出,希望大王能够斟酌采用,结果大王左右之人并不理解,*后臣反而被逮捕受审,为世人所怀疑。这就好比是荆轲、卫先生复生,而不能为燕、秦两国君主所理解!还请大王明察秋毫啊!
    “当年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却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得秦国统**下,结果却被秦二世处以极刑……谚语说道‘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这是什么道理呢?不过是相知与不相知罢了。”
    邹阳在信中列举了一系列事例,详细阐述这一道理。梁孝王读了邹阳这封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且以贵宾之礼接待他。
    ◎经典例句
    八年之间,话言不接,吉凶不相问吊,反有~之嫌。
    ——宋·陈亮《与应仲实》
    百步穿杨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战国策·西周策》
    秦国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谋士苏厉获悉之后,赶紧去见周朝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国君名义上虽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势力将会更加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就更大。周天子向苏厉询问对策,苏厉建议周天子派人游说白起,苏厉说了一个故事,以便于让使者告知白起。
    楚国有个**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就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勇士名叫潘虎,也擅长射箭。**,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人的一片喝采声。潘虎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
    目录
    爱屋及乌
    安步当车
    按兵不动
    拔苗助长
    白头如新
    百步穿杨
    百闻不如一见
    百折不挠
    班门弄斧
    抱薪救火
    杯弓蛇影
    背水一战
    兵不血刃
    病入膏肓
    博士买驴
    不耻下问
    不寒而栗
    不合时宜
    不堪回首
    不求甚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草木皆兵
    才高八斗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乘人之危
    程门立雪
    重蹈覆辙
    出尔反尔
    出类拔萃
    出奇制胜
    出入头地
    唇亡齿寒
    大逆不道
    箪食壶浆
    党同伐异
    倒行逆施
    得心应手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对牛弹琴
    多多益善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废寝忘食
    分崩离析
    分道扬镳
    奋不顾身
    风吹草动
    风声鹤唳
    覆巢无完卵
    功败垂成
    苟延残喘
    刮目相待
    管中窥豹
    邯郸学步
    鹤立鸡群
    狐假虎威
    画虎类犬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鸡犬不宁
    鸡犬升天
    鸡鸣狗盗
    寄人篱下
    家徒四壁
    见怪不怪
    箭在弦上
    兼听则明
    渐入佳境
    江郎才尽
    狡兔三窟
    嗟来之食
    竭泽而渔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近水楼台
    惊弓之鸟
    居安思危
    鞠躬尽瘁
    举案齐眉
    卷土重来
    克勤克俭
    刻舟求剑
    口蜜腹剑
    口若悬河
    困兽犹斗
    滥竽充数
    狼子野心
    老当益壮
    老马识途
    乐不思蜀
    李代桃僵
    梁上君子
    两败俱伤
    量力而行
    柳暗花明
    鹿死谁手
    戮力同心
    洛阳纸贵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买椟还珠
    芒刺在背
    毛遂自荐
    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
    靡靡之音
    民以食为
    名落孙山
    名正言顺
    明察秋毫
    明哲保身
    明珠暗投
    南辕北辙
    难兄难弟
    鸟尽弓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怒发冲冠
    呕心沥血
    疲于奔命
    萍水相逢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剖腹藏珠
    扑朔迷离
    七步之才
    七纵七擒
    奇货可居
    杞人忧天
    千里鹅毛
    前车之鉴
    前功尽弃
    前倨后恭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黔驴技穷
    锲而不舍
    倾国倾城
    请君入瓮
    罄竹难书
    秋毫无犯
    曲突徙薪
    趋炎附势
    曲高和寡
    如鱼得水
    孺子可教
    入木三分
    塞翁失马
    三人成虎
    杀身成仁
    神机妙算
    生灵涂炭
    升堂入室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识时务者为俊杰
    势如破竹
    世外桃源
    守株待兔
    熟能生巧
    水滴石穿
    水深火热
    司马昭之心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面楚歌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谈何容易
    叹为观止
    探囊取物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
    天经地义
    天之骄子
    同心同德
    痛心疾首
    投鼠忌器
    推心置腹
    图穷匕见
    退避三舍
    完璧归赵
    玩物丧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亡羊补牢
    望尘莫及
    望梅止渴
    围魏救赵
    惟命是从
    为虎作伥
    未雨绸缪
    卧薪尝胆
    闻鸡起舞
    物以类聚
    先发制人
    相敬如宾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胸有成竹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夜郎自大
    一鼓作气
    一箭双雕,一毛不拔
    一鸣惊人
    一叶障目
    一衣带水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师
    以强凌弱
    以身试法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因势利导
    庸人自扰,游刃有余
    鱼目混珠
    愚公移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鹬蚌相争,缘木求鱼
    约法三章
    越俎代庖
    运筹帷幄,朝三暮四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纸上谈兵
    指鹿为马
    中流击楫
    忠言逆耳
    众叛亲离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专心致志
    捉襟见肘
    自相矛盾
    醉翁之意不在酒
    编辑推荐语
    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专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狼子野心
    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邯郸学步
    只言片语囊尽天下千载故事。字字珠玑直抒心中万丈锦绣。
    成语之妙,妙在寥寥数字,便可道出人心中*复杂的想法或感情。一个精准的成语运用,往往强似洋洋洒洒的百字文章,用禅宗的话说,成语之妙是[直指人心];而用成语自身来解释,那么成语之妙则在于[妙不可言]。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壁,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明珠暗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