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孙子兵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孙子兵法

  • 作者:罗克祥
  •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 ISBN:9787806008270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391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008270
    • 作者
    • 页数
      391
    •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01日
    • 定价
      ¥3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予二十世纪初,鼎故盛于二十年代,八寸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次次定位固基。
    一般来说,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幕肴,民俗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近代学者邓实定义国学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图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
    文章节选
    计篇
    本篇是开篇之作,在全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军事原则,贯穿于全书始末。孙子在该篇中主要论述战争指导者在战前正确筹划战争全局以及实施高明作战指挥的问题。首先着重强调通过对敌我双方现有客观条件,即五事七计的考察比较,从而对战争的胜负趋势作出正确的估算,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其次,孙子主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用兵时要“���利而制权”。只有善于根据战争情势的变化,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特别是善于运用种种计谋制造假象,欺骗敌人,才能克敌制胜。再次,提出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军事基本原则——“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一原则受到历来军事家的推崇和赞赏。*后,再一次强调用兵之前在庙堂之上进行周密筹算的重要性,并得出“多算胜,少算不胜”的结论。
    孙子日:兵者[1],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旺[2]: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3] 3,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4]。法者,曲制[5]、官道[6]、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7],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8],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9]。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10],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说:战争是**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探讨研究的。
    因此,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敌我双方基本条件的具体比较,来了解战争胜负的情势: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要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可以叫他们为国君而死,为国君而生,不存二心。天时,是指昼夜、晴雨、寒暑等四时节候的变化。地利,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阻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领,是指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毅果断、军纪严明。法制,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们没有不知道的,但是,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这些情况的,才能够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所以,要从以下七种情况来分析比较,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势:哪一方君主比较贤明?哪一方将帅的指挥高明?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切实得到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军事实力比较强大?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比较严明?我们根据这些,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能胜利,我就留在这里效命;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必定失败,我就离去。有利的计策被采纳后,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取胜的辅助条件。所谓“态势”,就是凭借有利于己方的条件,灵活应变,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作战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因此,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况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注意防备它;对于兵力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它;对于易怒的敌人,要设法激怒它,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它更加骄傲;对于休整得好的敌人,要设法使它疲劳,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它。要在敌人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发动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是不能预先规定的。
    凡是在没有打仗以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取胜的条件充分;没有打仗以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取胜的条件不充分。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充分,就会失败;更何况不作任何筹划、没有任何胜利条件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谁胜谁负就显而易见了。
    【注释】
    [1]兵:本叉为兵械,后引中为兵士、军队,这里指战争。
    [2]校:通“较”,比较。
    [3]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所谓政治,就是要让民众认同拥护君主的意愿。
    [4]智、信、仁、勇、严:指将帅的智谋,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等。
    [5]曲制:指军队组织编制方面的制度。
    [6]官道:指各级将吏的职责区分、统辖制度。
    [7]将:作为“听”的助词,意为如果听从我的计谋。
    (8]以:通“已”。听:听从,采纳。
    [9]诡道:诡诈的行为。诡,诡诈、奇诡。遘,行为或方式。
    [10]庙算:古时兴师前,在庙堂里举行军事会议,谋划作战方略,叫“庙算”。
    古今实例
    司马懿筹划周密打胜仗
    三国时期,魏国的辽东(郡名,辖今辽宁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太守公孙渊,曾经一度向东吴孙权称臣。后来,公孙渊杀了孙权的使臣张弥、许晏,又归属魏国。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他因对曹魏不满,便自立为燕王,建号绍汉,设置文武百官,派遣使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玺,对边民封官授爵,引诱鲜卑人侵扰魏北部边境,同曹魏政权分庭抗礼。
    景初二年春,魏明帝曹睿为了巩固自己的后方,从长安召回司马懿,命他领兵四万,前往辽东讨伐公孙渊。
    当司马懿整装待发时,明帝将司马懿召进宫中,问道:“贤卿此次出征,预料公孙渊将会用何种计策来迎战你呢?”早在受任之时,久经沙场的司马懿就估计了情势,并确定了自己准备采取的对策。现在听到明帝问话后,司马懿胸有成竹地答道:“公孙渊得知我征讨的消息,弃城避战,这是上策;据守辽河抵抗,这是中策;如果坐守襄平(汉时辽东郡治所,今辽宁辽阳市北),那是下策。也就是等着当我们的俘虏了。”
    明帝觉得司马懿判断的“三策”只是一般的分析,没有具体说明,便接着问道:“公孙渊到底会采用哪一策呢?你又有什么理由呢?”司马懿以肯定的口气回答说:“如果他善知敌我,明智地下定决心,就会断然割合眼前的利益,弃城出走,以此拖延时间,并趁机疲惫我军,等待时机成熟时再同我军决战。可是公孙渊这个人智谋不多,行动优柔寡断,采用上策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他必然会认为我军孤军远征,难以持久。我判断,公孙渊*有可能采取的行动是依托辽河据守,一旦与我军接战不利,就退守襄平,即由中策转入下策。他一旦据守襄平,便肯定会被我军擒住,这就是他的必由之路。”明帝听了司马懿的具体分析后,又问道:“这次行动往返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想了想,答道:“京都到辽东四千里,前往那里需要一百天,进攻需要一百天,返回需要一百天,另外用六十天作为休息时间,算来一年时间够用了。”明帝不由得点了点头,对司马懿深思熟虑的回答感到非常满意。不久,司马懿便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穿越华北平原,于当年六月进军到辽东。公孙渊得知魏国前来进攻的消息后,立即令大将卑衍、杨祚领步骑兵数万屯于辽隧(今辽宁海域北),并构筑了二十多里的长壕,准备坚守抗敌。魏军将领见敌军严密防守,毫无迎战的迹象,便请求司马懿下令立即发起攻击。司马懿摇了摇头,冷静地向大家解释说“敌人之所以这样坚壁不战,是想疲惫我军,等我军精疲力竭之时,再来同我决战。如果我们马上发起进攻,正好中了他的诡计。我看公孙渊已将主力部队屯集于此,他的老巢襄平必然空虚。假如我军乘虚直接攻打襄平,敌人必然回师救援,我就可以趁机在他回军襄平的途中设下埋伏。这样一来,战胜公孙渊也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听了司马懿的分析和判断,一致表示赞同。于是,大家便马上按照司马懿的部署,在南面张设大量旗帜,故意显示要从南面进攻的态势,把卑衍等人所率精锐部队统统吸引到南面坚守。与此同时,司马懿却带领大军悄悄地渡过辽河,从辽隧川直扑襄平。当卑衍发现魏军已经迂回到自己的侧后时,慌忙连夜率领部队撤退。等到卑衍刚刚到达首山,公孙渊便立即命令卑衍出战,结果卑衍被魏将夏侯霸斩于马下,辽兵大乱。魏军趁机向前进攻,公孙渊慌忙率军败入襄平。魏军趁机包围了襄平城,由此促使公孙渊由中策转入下策,陷入束手待毙的境地。
    七月,正当魏军准备攻打襄平城的时候,突然连降大雨,辽河猛涨,洪水泛滥,平地水深数尺,竟能使辽河口的船只通行到襄平城下。魏军陷入洪水包围之中,心情非常紧张。因为这样一来,不但无法攻城,而且连吃饭、睡觉也都成了问题。有些将领看到这一情形,便提出移营防洪的建议。司马懿为稳定军心和避免移营造成的被动局面,立即下达命令说:“襄平被攻破只是早晚的事情,如果再有人提移营这一件事,一律斩首示众!”都督令使张静违抗命令,被斩,军心才安定。公孙渊倚仗滔滔洪水为屏障,又看见自己的船只出城打柴、运米行动自由,便得意洋洋起来。他在部下面前称颂天公作美,以为神灵在保佑自己,并且认为这一次作战必定能够取胜。魏军将领见辽军船只出出进进,一个个都忍耐不住了,纷纷建议要冒雨攻城,但都被司马懿一一拒绝了。
    司马陈硅见司马懿既不移营,又不攻城,心中焦急不安,就问司马懿道:“过去孟达叛魏归蜀,大将军指挥三军进攻上庸时,指挥部队八路进兵,昼夜不停,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攻下坚城,斩杀孟达,大获全胜。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迟迟按兵不动,不知道大将军你是什么用意?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司马懿笑了笑,管道:“道理其实很简单!当年孟达兵少,又在上庸存有可用一年的粮食,而我军人数是盂达的四倍,却只有不足一个月的粮食,我军兵多粮步,所以只能不惜伤亡来同粮食竞争啊!不求速战速决,怎么能够取胜?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完全不同,公孙渊是兵多粮少.而我军却是粮食运输畅通。所以说,拖延时间对我们是利多弊少!再说,眼下洪水都可队没膝了。即使我现在严令部队进攻.叉能有什么用处呢?自从我们进军肚来,我所顾虑的并不是敌人的进攻,而是怕他们不战而逃。现在敌人困守襄平.我军也没有对他们形成台围的态势。其实,我是有意不许抢掠他们的牛马和断绝他们打柴运粮的通道,以免把敌人逼跑。兵法说‘兵行诡道’,‘因敌制胜’。现在,公孙渊凭借人多和下雨给我,苹造成的困难,还可以勉强支撑下去。所以,他的处境虽然不妙,但还不肯束手就擒,我是有意在他面前显示出无能为力的样子,为的是让他安心呆在襄平。等到雨过天晴,我再动手。到了那个时候,公孙渊可就想跑也跑不掉了。”司马懿的一席话,不仅使陈珪感到佩服,也使全体将领安下心来。朝中听到大军遇雨,一致想要退兵。明帝说道:“司马懿临危处变不惊,擒获公孙渊指日可待。”不久,雨过天晴。司马懿指挥魏军从四面八方合围了襄平,采用多种手段发起攻城战斗。他命令部队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筑土山,用强弩硬弓向城中俯射;在地面,指挥部队用盾牌、楼车作掩护,用钩梯、冲车攻城,在地下,让士卒采用挖地道的办法进攻襄平城。魏军日夜不停地攻打,使襄平守城部队伤亡惨重。加上城内的粮食慢慢用尽了,公孙渊的部队为争夺粮食,互相残杀起来,再也没有人专心守城。在这危难的时候,公孙渊的大将杨祚又率部出城投降,襄平城内更是人心惶惶。
    八月,公孙渊见大势已去,无计可施,便派相国王建和御史大夫柳甫到魏营求和,提出让魏军向后撤退,解除对城池的包围,然后公孙渊率领部下出来投降。司马懿一听要自己解围后撤,立即下令将前来求和的两人斩首,并发檄文告诉公孙渊没有资格同自己提出条件再投降,这显然是没有诚意!于是,公孙渊又派卫演到魏营,要求当天就送儿子前来当人质,请求魏军解围。司马懿明知公孙渊已成瓮中之鳖,哪里肯接受解围的条件?于是,他当面就对卫演说道:“军事行动大体上有五个步骤:如果能打仗就应该打仗,不能打时就应当防守,不能守时就应当逃走。若是连这三点做不到,就剩投降和送死这两条路了。公孙渊至今还不愿意自己绑起来前来投降,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你回去告诉他,没有必要送儿子来了!”这样,司马懿便拒绝了公孙渊的谈判。不久,魏军攻陷襄平,公孙渊和儿子公孙修率领数百骑兵突围向东南逃走。魏军追至梁水上游,斩杀了公孙渊父子。随后,司马懿率军乘胜平定了辽东、乐浪、玄菟、带方四郡,取得了北征辽东的胜利。
    越国灭吴国之战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后期在长江下游崛起的两个**.在此之前,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共同依附予楚冒,是楚莺的盟国。春秋中期,吴国通过兼并战争取得了大量土地,疆域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在大国争霸的局势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叛楚攻楚,以求争霸中原。这时弱小的越国在吴楚战事频繁时常常策应楚国、牵制吴国成为吴国心腹之患。吴国为了在中原争霸中除掉后患,在柏举之战击败了楚国之后,开始发动吴越之间的战争。
    ……
    目录
    计篇
    越国灭吴国之战
    司马懿筹划周密打胜仗
    作战篇
    北魏与大夏之战
    夺取军粮争天下
    谋攻篇
    不知敌情打败仗
    李世民不战而胜
    形篇
    精心备战灭南陈
    努尔哈赤先胜后战
    势篇
    官渡之战
    巧妙选将用人所长
    虚实篇
    齐魏桂陵、马陵之战
    避实击虚夺乌巢
    军争篇
    魏、蜀争夺汉中之战
    退避三舍败强楚
    九变篇
    沈璞有备无患守盱眙
    权衡利害巧妙夺城
    行军篇
    东、西魏沙苑、渭曲之战
    李广爱抚士卒震边关
    地形篇
    东晋灭南燕之战
    徐禧错用地形遭失败
    九地篇
    李愬雪夜袭蔡州
    背水列阵大破赵军
    火攻篇
    赤壁之战
    陆逊火烧连营
    用间篇
    岳飞巧用反问计
    石勒用间胜王浚
    编辑推荐语
    在**也是无往不到,无坚不摧的。本书成书虽早,但其阐述的谋略奇韬,对敌我胜败等诸般战争要素——作出详尽的论述。书中纵横捭阖十三篇高论,**个想到的必然是《孙子兵法》。但每当人们及兵法时,或许孙武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远不如诸葛亮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