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自识与反思
QQ咨询:
有路璐璐:

自识与反思

  • 作者:倪梁康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33466
  • 出版日期:2002年02月01日
  • 页数:721
  • 定价:¥33.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033466
    • 作者
    • 页数
      721
    • 出版时间
      2002年02月01日
    • 定价
      ¥33.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自识”与“反思”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标志性问题,是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重要的区别之一。遵循海德格尔“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的指导思想,作者在阐述西方哲学大师们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时,侧重展示了其研究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终结论,使读者能体验到大师们种种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目录
    卷首语
    **讲绪论(1)欧洲近代哲学的特征:求自识、究虚理
    第1节 欧洲近代裂变的事实与起源
    第2节 欧洲近代裂变的两个主要思想特征:究虚理和求自识
    1.究虚理与伽利略
    2.求自识与笛卡尔
    第3节近代哲学的方法渴望
    第二讲绪论(2)前笛卡尔的自识概念
    第1节 自识概念的前释:自身意识与自身认识
    第2节 自识理论前史或前笛卡尔的自识概念
    1.戴勒菲神谕“认识你自己”以及苏格拉底的解释
    2.柏拉图的“思索”或“对认识的认识”
    3.亚里士多德的“自想”或“对思想的思想”
    4.塞克斯都的“自身认识循环”问题
    5.普罗提诺的“自身意识”与“反思”
    6.奥古斯丁的“自身确然性”
    7.戴勒菲神谕及其费其诺的解释
    第3节 结语
    第三讲 笛卡尔(1)自身确然性的初醒
    第1节 我思/思维(cogito/cogitatio)确然性的确立
    第2节 “我思故我在”:解释和解构
    第3节 形式之争:推理或公理
    第4节 质料之争:“直接的认识”或“反思的认识”
    第四讲 笛卡尔(2)主体性哲学的雏形
    第1节 思维的反思特征
    第2节 “自我”与“思维”的存在
    第3节 自身认识与上帝认识
    第4节 近代形而上学之要义
    1.对认识统一性的设定
    2.对明见的直观之原则的设定
    3.对数学分析方式的设定
    第5节 主-客体的二元与形而上学-物理学的划分
    第五讲 斯宾诺莎:方法反思观念的形成
    第1节 确然性原理的接续
    第2节 哲学的开端与认识的顺序
    第3节 自然认识与反思认识(自身认识)
    第4节 反思作为方法:观念的观念
    第5节 哲学的目的:道德的同一性
    第六讲 洛克:自身意识作为人格同一性的前提
    第1节 感觉与反思
    第2节 意识概念的引入
    第3节 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
    第4节 直觉与知识类型
    第5节 笛卡尔主义的延续?
    第七讲 莱布尼茨:“良知”与道德意识
    第1节 “意识”概念的不同涵义
    第2节 续论:“察觉”作为“意识”、“反思”和“自身感觉”的同义词
    第3节 自身意识与自身显现的区分
    第4节 道德同一性的问题
    第5节 自身意识与自身保存
    第八讲 贝克莱:自我作为精神实体
    第1节 观念与实体
    第2节 意念与反思
    第3节 精神实体的特殊被感知方式
    第4节 反思概念的多重涵义
    第九讲 休谟:自我的可疑性
    第1节 自我实体的可反思问题
    第2节 意识概念的重现与再释
    第3节 “感觉印象”与“反思印象”:“反思”的问题之一
    第4节 “感受”以及相关的概念
    第5节 “存在信念”作为感觉
    第6节 “道德意识”作为自然的感觉和人为的措施:“反思”的问题之二
    第7节 续论:习性作为怀疑主义的共同道德原则
    ……
    编辑推荐语
    开卷伊始,首先要向读者表明的是:这是一部哲学书。而在说到“哲学”时,笔者每每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笔者认同一个古老的传统,亦即像乔治·米德那样深信,“一个时期的哲学总是解释这一时期*可靠的知识的尝试”。但笔者同时也认同哲学的当下处境,即认同鲁迪格·布普纳所陈述的一个事实:“哲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变得越来越谦逊。它的历史越长,破灭的希望越多,哲学表现得便越是矜持。”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绪贯穿在此项研究的整个进程中。对此心有灵犀的读者,或许在阅读本书时会萌发诸多的同感。
    接下来还要说明,这里所尝试的是一项概念史或问题史的研究。它带有一个方法与内容上的双重现象学思路轨迹:在研究方法的意义上,它是对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便提出的所谓“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之要求的顺应:这里所进行的是对一个哲学问题、并且是对近代欧洲哲学基本问题发展历史的追踪研究。除此之外,它还在课题内容的意义上应和了马克斯·舍勒的一个未竟意向,即撰写一部“关于人本身的自身意识的历史”;它应当是一部“人类自身意识在历史的突出点上随着新的跃进而完成的成长上升的历史。”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