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J)
QQ咨询:
有路璐璐: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J)

  • 作者:蔡继明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0551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278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70551
    • 作者
    • 页数
      278
    • 出版时间
      2008年05月01日
    • 定价
      ¥2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旨在探讨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脉络和制度变迁过程。本书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对于中国转型期的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中共十六大所确立的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调整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城乡统筹、地区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节选
    土地产品要在三个**之间进行分配;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全部产品在地租、利润和工资名义下分配给各**的比例是不同的;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序》
    1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首先从当前有关价值和分配理论争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广为流行但却似是而非的一些观点提出批评,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合理性及其价值基础,从而为全书的分析奠定逻辑前提。
    1.1 争论的前提假定。
    为了避免无谓的争论,笔者首先对所讨论的问题及相关的假定前提做出必要的规定。
    1.1.1 本章所说的价值是指支配商品相对价格运动的规律
    价值一词有多种含义和指代。本章所讨论的价值,是指商品的相对价格,但不是指随行就市的市场价格,而是指市场价格围绕波动的**或**,用西方经济学的语言,就是均衡价格;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语言,就是交换价值的基础;用列宁的话说,就是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1.1.2 本章所说的分配是指功能性分配
    本章所说的分配,是指劳动、资本、土地以及企业家才能的所有者根据其要素所有权对国民财富的初次分配,即工资、利息、地租和企业家收入的决定,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功能性分配。至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不是本章研究的对象。
    ……
    目录
    1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
    1.1 争论的前提假定
    1.2 经济学说史上有关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关系的探讨
    1.3 价值的分配要以价值创造为基础
    1.4 对若干似是而非命题的解析
    2 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2.1 按劳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2.2 按劳分配原则与传统计划经济的矛盾
    2.3 按劳分配原则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
    2.4 强制贯彻按劳分配的结果
    3 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3.2 多种所有制结构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3.3 理论争论: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4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4.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提出
    4.2 理论争论Ⅰ:两种分配方式中劳动的界定
    4.3 理论争论Ⅱ: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还是按要素贡献分配
    4.4 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解
    4.5 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劳动收入的比较:经验分析
    5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确立
    5.1 按贡献分配理论的提出
    5.2 按贡献分配原则的确立
    5.3 理论争论:是按生产要素对物质财富的贡献还是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分配
    6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价值基础
    6.1 从部门内部看
    6.2 从部门之间看
    6.3 结论:广义价值论是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
    7 广义价值论与功能性分配
    7.1 资本既是一种技术关系又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7.2 多层次分工体系中资本所体现的技术关系
    7.3 多层次分工体系中的价值计算
    7.4 广义剩余价值的分配
    7.5 广义价值论与其他几种价值论的比较
    8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意义与政策含义
    8.1 剥削概念辨析
    8.2 以要素贡献为基础的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
    8.3 消灭剥削并不一定要消灭私有制
    8.4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保护私有财产的理论依据
    8.5 剥削是没有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结果
    9 转型期平等与效率的抉择
    9.1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9.2 平等与公平的关系
    9.3 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政策的选择
    10 调整当前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建议
    10.1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10.2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
    10.3 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
    10.4 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政策建议
    11 结束语
    11.1 中国的经济转型: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
    11.2 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附录1 国有企业劳动收入调查
    附录2 关于私营经济中劳动收入情况的调查
    附录3 民营企业家的访谈录
    附录4 后社会主义**转型期收入分配研究
    附录5 专家学者的评价
    附录6 英文题目、摘要和目录
    参考文献
    初稿后记
    终稿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