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隋唐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隋唐卷

  • 作者:吴怀祺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
  • 出版社:黄山书社
  • ISBN:9787806307304
  •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01日
  • 页数:510
  • 定价:¥3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分二编,包括:“唐代史馆官修史书思想与史家”、“唐初八史对历史的总结”、“《贞观政要》的当朝史总结与历史教育思想”、“刘知几的史学总结与史学思想”、“唐代宗教与史学”、“大历年间学术思潮的演变与史学”、“《通典》的历史总结”、“韩愈的史学思想”、“柳宗元的史学思想”等九章内容。
    目录
    作者简介
    题记
    导言
    **节 得视历史借鉴的历史意识
    第二节 学术思想变化与史学发展的趋向
    **编
    绪言
    **章 唐代史馆修史书思想与史家
    **节 史馆的建立与组织
    第二节 官修史书思想与意识
    第三节 史家群体结构与社会**
    第二章 唐初八史对历史的总结
    **节 历史兴亡的探讨
    第二节 治国与守国经验的总结
    第三章 《贞观政要》的当朝史总结与历史教育思想
    **节 当朝史总结
    第二节 历史教育思想
    第三节 《贞观政要》的特色与影响
    第四章 刘知几的史学总结与史学思想
    **节 刘知几的治学道路与成就
    第二节 刘知几撰著《史通》的时代与历史总结的趋势
    第三节 《史通》对唐以前史学的总结
    第四节 刘知几的直书思想
    第五节 刘知几的史学精神
    第五章 唐代宗教与史学
    **节 佛道与历史思想
    第二节 宗教与学术思想
    第二编
    绪言
    第六章 大历年间学术思潮的演变与史学
    **节 新春秋学的兴起
    第二节 新春秋学的价值
    第三节 新春秋学对史学的影响
    附:对《经典释文》的初步考察
    第七章 《通典》的历史总结
    **节 中唐时期的史学变迁与《通典》的撰述取向
    第二节 食货为先与礼教为本的思想纠葛
    第三节 杜佑的历史变动观念
    第八章 韩愈的史学思想
    **节 韩愈的生平与学术地位
    第二节 韩愈“道统”论的史学内涵
    第九章 柳宗元的史学思想
    **节 兼综百家,以儒为本的学术风格
    第二节 柳宗元对“天人之际”的探究
    第三节 柳宗元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思考
    第四节 柳宗元的史学观及其史学地位
    附:韩愈、柳宗元史学思想比较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语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近,黄山书社出版了吴怀祺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多少改变了这种状况。吴怀祺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1992年就出版了《宋代史学思想史》, 1996年又出版了《中国史学思想史》,对于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作为一套填补空白的学术著作,《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共分十卷,即《总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近代前卷》、《近代后卷》,以 300 余万字的篇幅,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的深邃思想,全面展示了中国史学思想的壮观画面。从内容上看,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科学地总结了中国的史学思想。有些西方学者在没有认真研究中国的这些典籍之前,却武断地否认中国史学里的深邃思想。中国究竟有没有史学思想,这些史学思想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无疑是中国的历史学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套通史以事实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史学思想的丰富、深邃,展示出中华民族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书中认为:历史变易思想、历史借鉴思想、经世致用思想等,是中国史学家对于世界史学思想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书中还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史学思想里的糟粕,对于循环史观、天意史观、英雄史观等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第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范围。以往研究中国史学思想史的学者,多重视研究传统分类法中的史部著作及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这当然是应该且必须的。但是,史部著作之外,其他经、子、集三部里同样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史学思想。这套通史**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哲学家、思想家、经学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第三,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主编在《秦汉卷》的《题记》里说:司马迁提出成一家之言标志着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成熟,而班固通过改《史记》完成了封建史学“二重性”的构建。对于封建史学“二重性”特点的揭示,是主编的新见。《秦汉卷》的作者会心于此,不仅阐明了古代史学的“二重性”特征,而且还着力写出董仲舒对两汉史学的影响,从而把两汉诸子学、新经学与史学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元代卷》在分析元代史学思想史时特别注意把握元代社会民族问题突出、理学官学地位确立、对外开放局面形成和经世思潮兴起等时代特征,由此阐述了元代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对这些社会现实所起的反作用,所论颇能益人神思。在《近代前卷》的《题记》里,主编还特别揭示了近代中国史学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指出乾嘉的闭关与自然科学的落后,使得史学创新不足,没能在批判吸收传统史学与西方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有民族特点的历史哲学,从而影响了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像这些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见解,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作为一部集体著作,尽管主编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如各卷文风不尽一致,有些章节的论述略显单薄等,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