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梨园漫记--孙毓敏(戏曲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梨园漫记--孙毓敏(戏曲家丛书)

  • 作者:孙毓敏
  •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9787104025153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172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这个人是闲不住的,总觉得应该“在其位必须谋其政”,要为大家办点儿实事。**年就想到了要给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老艺术家出一本书,不算“盖棺论定”,就算“自我小结”吧!但“协会”没钱,找领导又批不来钱,甚至说:“想出书的人多了,都来要,给谁不给谁呀?!”你看我们挨了撅。又等了一年,我退居二线后,担任“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会长,是法人代表。我费尽周折找到了与戏剧出版社联合出书的机会,可出十人的系列丛书。
    文章节选
    荀派弟子张派人
    今天,我能被邀请来参加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老师纪念活动的研讨会,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因为我是张君秋老师看着长大的,我对张派艺术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说起张派艺术,有些同志不甚了解,认为“你孙毓敏是唱‘苟’派的,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发言呢”。
    记得有一次晚会上,因为没有苟派胡琴,我的同学燕守平说:“你就唱张派吧。”十是我唱了一段《状元媒》里的“自那日”,引来不少掌声。但我在后台却听到了骂声“她她妈倒是哪派呀”,其实我学唱张派剧目时,她还没学戏呢!这种浅薄的骂声,实在是本剧种的悲哀。不管哪个派别,唱的都是京剧,应当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才好。因为当年真正的挑班主演是什么派都演的。大家或许不知道,张君秋先生桃李满天下,而我是张先生的私淑弟了之一。我自14岁步入张门,迷恋张派艺术已有五十个年头了,张先牛管我叫“女弟”。早在1954年,我就步入了张派艺术的**,那时我还在戏校和苟剧团。只要一下课或一下班,我就到我们自己成立的“张派学习小组”去上班。进��就唱,从下午5点一直唱到夜里10点才散。那时有个二胡因崇拜张似云,而改名李似云。还有颐乃康他们二人是我当时的业余琴师。齐齐哈尔市的男旦原名郭盛皋,因崇拜君秋先生,拜张为师,改名郭正秋等。 我从2003年起担任北京市剧协副主席至今已三年了。我这个人是闲不住的,总觉得应该“在其位必须谋其政”,要为大家办点儿实事。**年就想到了要给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老艺术家出一本书,不算“盖棺论定”,就算“自我小结”吧!但“协会”没钱,找领导又批不来钱,甚至说:“想出书的人多了,都来要,给谁不给谁呀?!”你看我们挨了撅。又等了一年,我退居二线后,担任“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会长,是法人代表。我费尽周折找到了与戏剧出版社联合出书的机会,可出十人的系列丛书。于是,我再来运作:张学津、燕守平、李玉芙、李文敏、谷文月、陈国卿等均是我的同校同学,需要出书;刘秀荣和张春孝(夫妇)、刘玉玲、陈·国卿、李元春和李韵秋兄妹均为我在文艺界的好友,又是名人,也该出书。
    目录
    出书的根由(总序)
    **章
    荀派弟子张派人
    张派唱腔之我见
    “流派”的互动
    复杂而伤心的师生关系
    “懒人思维”的新实践

    第二章
    能宏先生的京剧情结
    遍插茱萸少一人
    初恋的代价
    忘不掉的记忆
    我和我的学生们
    知难而退,见好就收

    第三章
    政协京昆室的社会作用
    上海票房的林林总总
    在“市场经济与文艺”
    座谈会上的发言
    向台湾学些什么

    第四章
    我的讲学生涯
    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十四年,我干了些什么
    校庆五十年寄语
    心理学与戏剧教育
    培养更多**人才

    第五章
    我看到了日本的“梅兰芳”
    里昂演出日记
    巴塞罗那演出日记
    出访法国日记(一)
    出访法国日记(二)
    附:
    京津沪汉说毓敏
    我要感谢的人(跋)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