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活在官场
QQ咨询:
有路璐璐:

活在官场

  • 作者:陈晓光
  •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87408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336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官场就是个场,场里的事情,都与权力有关,与官场中人对权力的态度有关。权力是张冷面孔,看上去蛮横无趣且不讲道理,但权力的背后,却充满了智慧。自古以来,人们就从多方面解析为官之道,研究权力的本质和特点,由此便构建了关于权力的智慧系统。无论先秦诸子,还是后秦各家,他们的学说可谓五花八门,其核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及其智慧。
    人们用智慧构建权力,打造官场,又通过权力释放智慧,实施统治。凡属清明盛世,权力总是平衡的、向善的,因而其基本面是智慧的。至于统治失范、世道变脸,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之一,就是权力出了问题,是官场智慧被扭曲、受嘲弄,从而导致了集体失智犯傻,政权由此倾斜并*终垮台。
    活在官场,就等于活在智慧里。人皆有智,区别只是大小和多寡。通常,大智做大事,小智干杂活儿,无智只能捣乱。
    文章节选
    **章 当好一把手的两个关键:择向与用人
    嬴政的道
    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某些后来人靠他吃饭,因他扬名。这类人刻意研究他的功过是非,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天天争吵不休,*终把自己炒成了专家、学者及各类名人。他是想象中的一座桥,一头儿是政权林立的混乱世界,一头儿是天下一统的崭新天地。他用毕生精力,击溃了6个强劲对手,颠覆了一种过时的社会形态,创立并规范了新的统治模型。他活得夸张而又传奇,给人留下了太多悬念、太多想象。他的血统可疑,行踪多谜,就连墓地也深藏玄机,至今尚不能发掘。没有谁像他那样备受瞩目,颇多争议,毁也毁得,誉也誉得。
    嬴政于公元前259年生在赵国,其父系秦国王子,因政治需要,来到赵国做人质。嬴政少时受过惊吓,亲历了颠簸,9岁从赵返秦,13岁继位称秦王,22岁亲政,39岁完成了帝国的统一,自称始皇帝,50岁病逝。
    一般认为,他走的是法家之路,一生张扬霸气,追求霸道,*终因霸而王。他个人也身负霸名,并作为凶残暴虐的标本,被贮存在历史的记忆之中。这样评判他基本准确,尽管不那么厚道,也不够全面。就其个人而言,他是帝王也是凡夫,吃的是人间五谷,不管跳得有多高,终究离不开地面。他也讲道理,也开怀大笑,有时还比较可爱。他的成功,除了霸道之外,似乎还掺杂着别的东西。
    他竭力打造那种充满霸气的正义理论
    战国自七雄脱胎以来,战争就从未止息。各家都有如意算盘,都在做一国独大的美梦。与此同时,知识分子也没闲着,冒着硝烟写下了各种理论。众多的学派,无论哪门哪家,即便是*超脱的道家,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现实,为各类统治、各种战争提供理论向导。嬴政掌权之后,顺应了这种潮流,他一面平定诸侯,一面寻找理论根据。他是强国之君,意欲**潮流,这就需要理论,以便出师有名,胜之有道,既要吃掉你,又要让你在肚子里服气。秦本是边塞小国,经商鞅变法后,才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嬴政上台前后,该国依旧强势,部队仍是虎狼。而山东那边,各国已日渐衰落,剩下的一点儿力量,根本经不起折腾。从公元前238年亲政时起,嬴政就组织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统一战争,公元前230年灭韩,两年后灭赵,紧接着魏死,楚亡,*后打掉了燕和齐。战争是一气呵成的,虽有反复,也遇到了抵抗,局势却无法逆转。嬴政很智慧,大玩儿明暗两手,明里是长途奔袭,大兵压境,背地里却耗费重金,收买敌臣,挑动国与国互斗。6国本不抗打,又有内贼作梗,失败完全符合情理,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这期间,嬴政很辛苦,既要组织作战,还得思考问题。他知道,这种思考是必须的,统**下是多大的伟业呀,不能没有说法,不能少了理论。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霸道的正义理论,既为战争定调儿,也给自己罩上了救世主的美丽光环。他认为:这场战争,起因于6国太不是东西,或者背信弃义,出尔反尔;或者残害百姓,多行不义。他特别强调,自己的行动是有道诛无道,正义伐邪恶,完全正确,无可非议。此后,他巡行各地,通过刻石立碑,反复宣传这些观点,继续丑化6国,进一步美化自己,美化强权制度,并提出了天下永远太平、人民尽可安乐的美好目标。
    道理大致不差,话也说得挺好,至少,在嬴政心里,还有正义概念,还有百姓影子,还有隐隐约约的顾忌。但是,天下统一之后,他没有延续这种思考,也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他专注于体制机制建设,把*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崇尚水德,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通达的驰道;“令黔首自实田”,实行土地私有;还大量移民,大肆收缴武器,甚而还搞了焚书坑儒。他的统治模式,确有首创意义,被后人代代沿用,即使有些改变,也多是整合修补,没人敢另起炉灶。他很得意,以为这套东西就代表着正义,就能让自己的政权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但是,他搞错了,体制也许很好,理念却陈旧,没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还是蛮横霸气的那一套。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这套霸气理念在儿子胡亥那里,被推向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高度专制,更有遍布朝野的黑暗和恐怖。至此,那个曾经生机勃勃的王朝,曾经被创立者寄予万世厚望的政权,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有时,他也像贤君,也玩杂道
    他推行霸道,偏好专制,人却睿智大气,有贤君格调。在张扬霸道的同时,他的统治也掺杂了别的什么道,甚至就是个杂道。在组织建设和施政方式上,其杂道特征尤为明显。他的宫廷很开放,吏治有弹性,内部较融洽。他明白,自己的事业****,非人才无以做大王朝,无以统**下。他注重收罗人才,构建了很有特色的组织班底,其中,既有类似李斯那样的强势人物,也有不同流派的政治精英。他把这些人集合在自己麾下,量才使用,各尽其能。他和大臣的关系比较正常,虽有分歧,有争论,但少有猜忌,绝没有过多的鸡零狗碎。他在执政之初,曾因相国吕不韦与嫪毒作乱有牵连,逼其自杀,除此之外,他一般不向臣子下手。他曾经3次遇险,每次都处置得当,不搞借题发挥,不株连官员。其中,荆珂行刺,他泄愤于燕,好一阵穷追猛打;张良搞暗杀,他“大索10日”,*终不了了之。对于朝政建设的重大问题,他有开明的一面,决策之前,他让人说话,注意听取不同意见。比如,有人以外籍人士怀有二心为由,要求把他们驱逐出境,随之发布“逐客令”,客卿李斯于返国途中上书皇帝,提出相反意见,嬴政立即采纳,继续敞开**。再比如,天下统一后,体制问题引发争论,丞相王绾及博士淳于越等人主张封土建邦,立诸侯以为屏障,廷尉李斯援引前朝教训,力挺郡县体制。嬴政采纳李斯意见,同时也善待持异议者,继续让人家在岗主事儿。有时,他因事而怒,即使怒不可遏,也能保持理智,决不乱来。比如,嫪奏与太后私通,生两子,丑闻披露后嫪毒暴乱,他怒极,杀嫪再杀私生子,又遣太后出宫。这种事一般没人愿意多嘴,唯“齐客茅焦上谒请谏”,茅焦指责他杀人太过,为子不孝,行为狂悖,影响统一进程。嬴政转怒为喜,接受批评,封茅焦为上卿,亲自驾车接太后回宫,并待之如初。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搞监视,不信馋言。特别在扫荡强敌过程中,凡有军事行动,他既不派亲信监军,也不干涉将帅决策,放手让人家去打。始皇帝二十二年,将军王翦率60万部队伐楚,临行前,向嬴政要房子要地,且数量巨大。王将军心眼挺多,深感自己带走了秦国的全部家当,***必有疑虑,故此,他以超额要价的方式,让领导安心,嬴政看透了王翦的把戏,笑着全部应承。
    他有一种恶儒情结
    儒学独霸政坛始于汉武帝,此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孔学影响不大,孔仲尼跑了14个**,一无所获。各国领导人热心扩张,对仁和礼的学问兴趣不高。这方面,嬴政走得*远,措施***,先是焚毁《诗》《书》及百家之言,后又把460余名儒士坑杀咸阳。焚书坑儒,是嬴政的恶行之一,也曾让历代知识分子*为痛心疾首。实际上,嬴政并不排斥知识,他的身边也不乏饱学之士。但他不喜欢儒术,看不起儒生,他认为儒学空泛,充满浮辞,毫无效益可言。他的这种心结,源自传统和现实的两面合击。从传统看,秦自孝公以来,靠尊法重刑,走上了强国之路,儒学显然缺乏这等妙用。从现实看,灭6国定天下,唯武力能解决问题,儒家学说帮不上什么忙。当然,仅凭这些,始皇帝还不会恶儒,也不至于发飙。
    凡事都有过程,某些闹心事情的发生,让他一点点系死了恶儒结扣。二十八年,嬴政来到鲁地,“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70位儒生热议封禅礼仪,*终是各说各话,谁也没说明白。“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儒生其实也冤,封禅是大事,古无定法,有分歧在所难免。嬴政绌儒生,显然是偏见所致。儒生们受了打击,心情不爽,怎么想怎么窝囊。于是,有些人组织了民间活动,借机发牢骚,表达不满。
    ……
    目录
    **章 当好一把手的两个关键:择向与用人
    嬴政的道
    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
    王莽:不治之心病
    刘裕:从“寄奴”到皇帝的秘密
    亦僧亦帝:萧衍的困惑
    杨广的小智和大愚
    郭威的智慧
    陈胜的长处和短处
    李密为什么功败垂成?
    黄巢的人生三变
    第二章 走向成功的核心战略:抓大放小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
    张良的睿智之道厂
    跟人的智慧
    王导和他的妥协理念
    谢安的进取之道
    魏征:良臣之路的独行者
    房玄龄的成功三宝
    狄仁杰的人杰之路
    宋璟的攻势人生
    姚崇的变通智慧
    第三章 官场才子的必修课:知人与自知
    贾谊何以怀才不遇?
    学者董仲舒的从政障碍
    李固的误区
    曹植的硬伤
    岑文本:官场读书人不能承受之重
    张说:诗人的非诗化生活
    张九龄的幸与不幸
    第四章 将军的另一挑战:反串角色
    韩信:选择之得与失
    李广为何走不通封侯之路
    李勛的纯臣之要
    郭子仪:战场是火,官场是水
    高骈:将军为何迷失神道
    第五章 做官的*大技巧:顺势而为
    吕不韦的商道和官道
    汉丞相陈平的生存策略
    叔孙通的第三条道路
    公孙弘的升迁三略
    权奴霍光
    高颎的低调策略
    李纲:慷慨忠直的仕途追求
    褚遂良:官场能臣的是是非非
    颜真卿:把气节进行到底
    李德裕为什么步入朋党之争?
    第六章 做官的永恒法则:留有余地
    政治流星:主父偃
    冯衍的聪明之误
    竹林名士的仕途秘籍
    封德彝:实用主义的仕途人生
    许敬宗:官场的长袖舞者
    李义府:官场的笑面杀手
    李林甫:官场的*大玩儿家
    房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编辑推荐语
    做官的智慧与学问。活在官场,就等于活在智慧里。人皆有智,区别只是大小和多寡。通常,大智做大事,小智干杂活儿,无智只能捣乱。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