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美学 元美学引论
QQ咨���:
有路璐璐:

美学 元美学引论

  • 作者:莫其逊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30355
  •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01日
  • 页数:307
  • 定价:¥15.6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美学思考不是宗教信徒的喃喃祈祷与内心默想,它总要物化为一定的具体的思想形态,成为特定时代审美趣味与美学思潮的导引或总结。而在不同地域、现实条件和文化传统中孕育生长、建构成型的中西美学理论,必然会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理论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形态的美学理论,都是一定的文化积淀、社会现实条件与个体沉思三者有机交融的结果。美学理论形态的问题,既是外在形式的,又包含着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此原则出发,我认为,西方美学虽然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古典形态和“自下而上”的现代形态两种形式,但其强烈的理论思辨传统,却是始终如一的;而中国美学具有鲜明的经验感悟传统。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中国美学从古典的经验感悟传统到现代的理论思辨特色这一理论形态的鲜明变化。但与西方美学的理论思辨传统相对照,且与中国传统的艺术实践和审美趣味相适应、真正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形态,应该是古典的经验感悟形态。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对未来美学理论构架的合理走向作了理论性与经验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三方面的性质预测与分析。
    文章节选
    **章 美学:历史与定位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都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其古老,是由于从古至今,人类已累积了丰富精辟的美学思想,探索美之奥秘,始终是人类追逐的梦;言其年轻,是因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Aesthetik”名称的诞生到现在,美学的学科历史尚不足三百年,对诸如美本质、审美等基本问题的解释仍众说纷纭,难归一统。古老既留下前哲思考的条条途径,又封绝了后学求索的诸多可能;年轻则不可避免地带有研究结论的不成熟。在知识爆炸,学科分类愈来愈细,学科间联系又愈来愈密切的今���,美学要求得深入全面的发展与突破,对美学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梳理,对美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度身定位,就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节 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的学科。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人与现实的各种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美学,则是研究这诸多关系中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审美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如果追溯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则几乎与人类的起源一样古老。……
    目录
    绪论 元美学:关于美学的反思
    **节 反思的缘起
    第二节 反思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反思的内容构想
    **章 美学:历史与定位
    **节 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美学定位的必要性与困难性
    第三节 美学在现代人文科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 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节 审美关系:美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辩证思维:科学的美学研究方法的灵魂
    第三章 审美现象与美的本质
    **节 审美现象的难解性、**性与相对性
    第二节 美本质研究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第四节 美是和谐
    第四章 美的形态
    **节 美的形态研究的可能性及原则
    第二节 现实美、艺术美、形式美
    第三节 美的逻辑分类:美、崇高、丑、荒诞
    第五章 美学理论形态
    **节 西方的理论美学
    第二节 中国的经验美学
    第三节 未来美学理论构架的合理走向
    第六章 中国美学研究的现状与希望
    **节 “异体合成”:中国文艺实践和美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美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美学发展的前提与希望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从六个方面进行美学的反思性研究:一、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二、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三、审美现象与美的本质;四、美的形态;五、美学理论形态;六、中国美学研究的现状与希望。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